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罗军 《技术与市场》2007,(10):29-29
一、"三菇两菜"的茬口安排 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它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6月出菇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撒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撒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2.
发展食用菌生产,特别是发展食用菌中的新优特品种,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松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variant)是大球盖菇的一个变种,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优质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栽培前需对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松菇则可以用稻草或麦草等农作物秸秆进行生料栽培,不需先行堆制发酵,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优质菇种,我们已对其进行过初步研究[1~4].  相似文献   

3.
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山县林场利用本地充足廉价的稻草、稻壳资源,将合成培养料堆积发酵后接菌,林下栽培大球盖菇获得成功。其栽培过程包括确定主栽品种和栽培季节、配制培养料、铺床接种、发菌管理、出菇采收等几个主要环节,效益分析表明林下种植可收益12~18万元/hm2,适宜林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竹屑发酵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氮源,通过以纯竹屑作对照,设置尿素、麦麸、玉米粉和菜籽饼4种不同氮源添加试验。分析了竹屑添加不同氮源的发酵温度、发酵后的理化性质及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大球盖菇菌丝生长与全氮、水解氮、可溶性糖、持水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H、碳氮比和气水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EC、有机碳、磷、钾、容重和通气孔隙度呈弱相关(P>0.05)。竹屑添加4%的菜籽饼,在发酵过程中有最长的有效高温(>50℃,14 d),发酵后物料的持水性、全氮、水解性氮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N为44.02,接种大球盖菇后菌丝长势最佳,日生长速度最快达3.24 mm·d-1,可作大球盖菇栽培基质使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生产好的优质隧道二次发酵料进行打包处理培养,与传统发酵料直接上架培养2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在相同的生产栽培管理条件下,观察分析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菌丝长势、出菇期、产量和效益的影响~([2-4])。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发酵料直接上架的栽培模式,菌种前期发菌速度和长势均比打包料栽培模式的强,出菇期提前4 d;从后期产量和效益上看,表现也优于打包料的栽培模式。但是打包料具有省工、抗污染、便于长距离运输等优点,适合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对下一步优质、高效的双孢蘑菇打包料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小粒咖啡种植园进行的咖啡园+大球盖菇和咖啡园+姬松茸两种复合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利用咖啡副产品混合其它原料生料栽培的大球盖菇和发酵料栽培的姬松茸生物学效率分别达36.5%和35.8%;鲜菇产量分别为5.84 kg/m2和5.78 kg/m2,姬松茸经济效益高于大球盖菇;两种复合栽培模式能实现咖啡园与草腐型食用菌复合周年栽培,栽培1个周期后,平均效益比咖啡纯作增加510倍,达到7 742元/667 m2,最高可达14 242元/667 m2;养菇的营养基料为咖啡园持续提供良好的田面覆盖和优质的有机肥料,增进土壤肥力,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松菇菌种培养基添加木屑和增氧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菇是大球盖菇的一个变种(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variant)。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 apud Murrill.)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已在欧美许多国家进行人工栽培,但培养料多要堆制发酵。松菇可以将农作物秸秆用清水浸泡后进行生料栽培,原料来源广泛,栽培技术简单,而且菇质比平菇优良,适温范围也较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优质菇种。我们于2004年引进松菇菌种,为搞清其生活特性,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研究中发现松菇虽然是草生食用菌,但对木屑有很好的亲和性,在添加木屑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快,菌丝也较旺,表现出可以利用林木废弃物进行栽培的良好潜力。我国林木资源不足,但林木废弃物丰富,如林区有大量的枝丫、  相似文献   

8.
以传统沙壤土一次覆土为对照,分析比较在沙壤土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腐熟牛粪和发酵料作为覆土材料,采用一次覆土和二次覆土的方式,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rge)Sing.]覆土层含水量、出菇期、商品性、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90%沙壤土+10%发酵料配方的覆土材料,选用二次覆土的栽培模式,双孢蘑菇无论从商品性、单菇质量,还是经济效益上来看,表现均最好,其中单菇质量较对照提高了13.69%,较对照增产15.13%,商品菇率比对照高8%,经济效益比对照增加11.01元/m~2,且无病虫害。在冷凉灌区双孢蘑菇栽培中可推广应用90%沙壤土+10%发酵料配方的覆土材料,采用二次覆土方式的集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利用菇渣、畜禽粪、枯枝落叶等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研制有机环保型栽培基质,既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变废为宝,又可节省土壤、草炭等难再生资源。经3批田间栽培试验表明:以菌苞为主要原料发酵的基质处理均效果良好,而以枯枝落叶发酵的基质处理均出现异常,表现不及对照。3批栽培试验中综合表现最好的基质配方为处理1:菌苞60%+畜禽粪30%+草炭10%+发酵菌1。  相似文献   

10.
重点介绍了珍稀食用菌姬松茸的生长发育条件,栽培技术重点是栽培季节、原料发酵处理,播种发菌管理,覆土和覆土管理,出菇管理。另介绍了采收和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安排、培养料堆置发酵、播种、养菌、覆土处理、出菇管理、转潮管理、采收等方面技术集成在黑龙江省利用玉米芯地床栽培双孢菇技术,经过多年试验示范,产量达到10kg/m2,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培养料配制、栽培料发酵、铺料播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及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人工林下双孢菇玉米秸秆栽培技术,以期提高当地双孢菇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3.
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现有的双胞蘑菇栽培技术,主要是生料床栽方法,其工艺流程包括:配料、前后发酵、建床、接种、定植管理、营养培育、覆土、出菇管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难以解决:1.采用多类型粪草为基料,需要发酵,特别是二次发酵工艺要配合隧道或密室进行...  相似文献   

14.
白鸡腿菇生料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麦秸、玉米秸、玉米芯、稻草等原料,经过质量浓度为10g/L的石灰水浸泡后,堆制发酵,再加入麸皮、石灰、石膏、过磷酸钙等物质,再发酵。直接用于生产栽培,与用相应的熟料栽培相比较,省力、简便、产量高、死菇少,还能对农作物的秸秆加以合理利用,变废为宝,减少了因焚烧引起的环境和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5.
滑菇方便袋栽培是根据滑菇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适宜滑菇生长的温度、湿度、氧气、光照、酸碱度等条件 ,由传统的箱式栽培演变而来的高效栽培模式 ,由于采用马夹袋装料、压块、育菌、出菇简化了繁索的工序 ,降低了成本 ,具有装袋快、压块规整、透气性好 ,育菌成品率高 ,出菇基点多、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 ,是滑菇栽培的最佳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球盖菇是近年引进辽宁省栽培的适宜粗放栽培管理的优秀菇种,具有适应性强,在自然条件下,可春、夏、秋3季室外栽培;冬季可在暖棚像平菇一样,进行床式栽培.栽培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麸皮等营养料,栽培料可以是木屑、稻壳、木片、短树枝、野草等,接种后发茵迅速,污染少,播种后45~55d可以出菇;栽培成本大大低于目前普遍栽培的平菇,经济效益高出平菇;初次栽培食用茵的人易于栽培成功.适宜林下、玉米地等室外栽培和冬季暖棚栽培.该文简要介绍了大球盖菇的形态特征、菌种生产、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栽培滑菇都是春栽秋收,一年一季,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根据当地气候变化规律,合理确定出菇期,适时接种,选择适宜当地条件的菌种,加强科学管理,实现春秋两季栽培出菇,开发滑菇栽培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元蘑简易棚栽培方法是近年在滑菇栽培方法、香菇小棚大袋栽培方法演化出来的一种新栽培方法.它融合了黑木耳、香菇、平菇的制菌技术,借鉴了滑菇、香菇、杏孢菇的田间管理技术,但又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自三十年代研究成功纯菌种段木栽培香菇新技术,改变了数百年来我国沿用"砍花法"种菇的落后局面,使香菇生产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重大技术革命.段木种菇是将人工分离选育的木屑菌种或木钉菌种在适宜的菇木上打孔、接种、发菌、出菇的栽培工艺.1 菇场选择与建造菇场建造逋常可分成庭园式菇场、水上菇场和林间菇场3种.  相似文献   

20.
翟文涛  王丽敏  江守起 《防护林科技》2011,(2):118+124-118,124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Quel.)反季节栽培是指反南方的常规栽培季节,在北方寒地采取春、秋两季进行栽培,通过对出菇设施、生产季节、原料与配方、出菇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控,从而达到反季节栽培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