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辉田 《猪业科学》2014,(3):131-132
就中国地方猪种的遗传资源现状及保种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保护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保种的方法以及开发利用方向,目的是了解和评估地方猪种资源现状,为中国地方猪种的合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猪肉消费的变化趋势,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比较了国内外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模式,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并对我国地方猪保种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拥有丰富的猪品种和遗传资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不仅有利于科学、有效地开展地方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同时对猪的分类鉴定、选育提高、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18年以来中国地方猪种基于微卫星位点、mtDNA、SNP芯片、简化基因组测序和全基因组重测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国地方猪种的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猪种资源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养猪大国,地方猪种的数量大、分布广、品种多。地方猪种是我国的重要遗传资源,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地方猪种的起源、分类、特点和现状,旨在认清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为开展保护地方猪种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我国养猪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家猪驯化的中心地区之一。根据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我国共有地方猪种88个,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为切实做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全国畜牧总站开展了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工作,并制定了《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工作方案》和《地方猪品种登记实施细则(试行)》。  相似文献   

6.
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我国养猪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家猪驯化的中心地区之一。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我国共有地方猪种88个,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为切实做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全国畜牧总站开展了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工作,并制定了《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工作方案》和《地方猪品种登记实施细则(试行)》。开展地方品种登记是《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近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一项重点工作。开展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地方猪品种保护的有效手段。二是促进地方猪种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力途径。三是开展地方猪品种选育和育种的工作基础。为切实做好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工作。一要精心组织,措施有力。二要认真负责,工作到位。三要齐抓共管,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畜牧业》2014,(23):21-22
<正>我国地方猪种普遍具有繁殖力强、适应性强和肉质鲜美等特性。这些资源特性是我国生猪产业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力的优势所在,保护好利用好地方猪种资源,意义重大。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国珍贵的种猪遗传资源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关系到我国养猪业的未来。一、充分认识地方猪保种工作的重要意义生猪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我国养猪历史悠久,共有地方猪种80多个,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不仅数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生猪养殖第一大国,江苏省是生猪养殖大省,具有丰富的地方猪种质遗传资源。然而,在当今重大疫情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地方猪种群体数量迅速减少,猪种质资源保护受到了严重冲击。为此,江苏省农业主管部门迅速启动濒危猪种资源抢救性保护工作,采取多种保种措施,建立了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体系。本文基于江苏省猪种质资源现状,重点介绍了猪精液冷冻保存、深部输精技术、体细胞冷冻保存技术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等种猪遗传资源的静态保种措施以及遗传资源的动态保种措施,探讨了多种措施下江苏省种质资源保护的进展和成果,并就地方猪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农业农村部先后下发《关于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及《国家级地方猪遗传材料采集保存工作实施方案》.除了地方猪遗传资源之外,我国特有的其它畜禽遗传资源,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护国家农业生产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地方猪种是我国宝贵且不可再生的遗传资源。近年来,大量地方猪种濒临灭绝的事实,使得地方猪种资源保护成为政府长期主导的一项重要的公益性工作,但资金短缺一直都困扰着地方猪种保种工作。本文基于近年来四川省对本地地方猪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实践,从参与主体、运行模式、市场开发和养殖模式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地方猪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以期对业界同仁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模式的实践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地方猪面临困境的前提下,分析了采用合作社模式保护我国地方猪种资源的现状,以二花脸猪合作社保种模式为素材,分析了合作社模式保护国家地方猪遗传资源的优势,并提出了这种模式的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张海龙 《中国猪业》2022,17(4):106-108
中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截至2021年,收录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中的猪品种共有102个,其中地方品种83个,占总品种数量的81.37%。基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视角下,探讨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保护很有必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地方品种猪资源的存在情况、社会层面对优质地方畜禽资源的认识、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工作的组织体系和保护体系以及保护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多方参与保护机制、施行地方物种抢救性保护工程,建立基因库、丰富遗传多样性,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保护积极性等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为我国地方品种猪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生猪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中国共有地方猪种80多个,通过实施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和畜禽良种工程,初步建立了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体系,地方猪种开发利用初见成效。目前农业部已将34个地方猪品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畜牧业》2021,(1):14-26
为有效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威胁,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2019年6月中旬,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下发了《国家级地方猪品种遗传材料采集保存工作实施方案》,全国26个项目承担单位围绕41个国家级地方猪品种遗传资源开展保护工作,22个省市区52个国家级地方猪保种场协助配合。  相似文献   

15.
薛惠莉 《猪业科学》2015,(12):124-125
<正>为提高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区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2015年11月24-25日,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11届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共53家地方猪种猪场100余人参加,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家委员会专家王爱国、潘玉春、李学伟、李加琪等出席会议。四家猪场获得地方猪保护与利用工作经验交流优秀奖在24日下午的分组经验交流中,每个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介绍近年  相似文献   

16.
地方猪种是我国家畜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新品种、保护家畜遗传多样性、促进我国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生猪产业遭到重创,导致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猪价肉价持续暴涨,已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加强对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利用,对快速恢复生猪产能,保障与稳定市场供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非...  相似文献   

17.
过去几十年来由于大量国外猪种的引入和大规模饲养,导致我国地方猪品种数量锐减,而且品种内血统数也在不断减少,遗传多样性降低,使很多地方猪品种濒临灭绝。近年来随着保护地方品种资源的意识提高,开始采取多种措施对地方猪品种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8.
成华猪是我国著名地方猪种,是成都平原土生土长的黑毛猪,具有肉质优良、皮厚、抗逆性强等优势性状品种特征,是四川省发展特色生猪产业、擦亮“川猪”金字招牌的重要战略遗传资源。本文从成华猪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建立、种质特征遗传评价、天府黑猪新品种培育及推广利用等方面现状予以分析,并就下阶段成华猪遗传资源保护及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家高度重视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国家级地方猪遗传材料采集保存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加大地方品种收集力度,应保尽保,确保地方猪遗传资源不丧失。荷包猪是辽西山区一带自然形  相似文献   

20.
11月6日,四川某集团投资500万元建立荣昌猪资源保种场.保护荣昌猪的纯正血统。该县畜牧局品改站负责人称,荣昌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2000年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是进行现代猪遗传育种、杂交改良和配套系生产必不可少的遗传材料和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