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脱毒马铃薯扩繁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早熟品种东农303、中熟品种系薯1号和晚熟品种晋薯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L12(4×3 ̄2)正交试验法,分室内和室外两组同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出芽天数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少;大薯块出芽数极显著高于中小薯块;出芽数则随着掰芽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系薯1号的出芽数明显高于晋薯7号,与东农303差异不显著.产量结果表明,主因素为品种;其次为薯块大小;掰芽次数间差异不显著;母薯则极显著高于掰芽次数.综合结果分析,脱毒马铃薯掰芽扩繁是一项节省种薯,提高繁殖系数的有效措施;以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高效和大薯块掰芽为好;三次掰芽扩繁移栽和母薯直播是可行的马铃薯扩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目前我国保存的608份马铃薯品种(系)采用比重法测定淀粉含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初步明确了我国及国外马铃薯品种(系)淀粉含量水平和不同来源品种(系)淀粉含量的差异,并筛选出淀粉含量超过18%的资源45份。  相似文献   

3.
甜菜抗耐丛根病品种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自育和外引的甜菜抗耐丛根病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自育的宁单9631、宁单9637综合性状优秀;外引的Beta4006R、STRI(多粒)、STRI(单粒)较我区目前推广的“宁甜双优一号”综合性状略差,属于良好品种;STAC品种综合性状最差。  相似文献   

4.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安农S-1等灿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和二九青等不同生态型常规灿稻品种为材料,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考察分离群体单株的套袋自交结实率,应用极大似然法系统研究了灿型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a)安农S-1,测64S,衡农S-1和W6154S等不育系的不育性遗传受1对隐性主基因控制,而W7415S的不育性受至少2对隐性主基因控制;b)光温敏不育主基因的表达受微效多的修饰,不同不育系的微基因效应有明显差异;C)不同生态由稻品种中均具有主 恢复基因,同时也存在相应的影响不育性表达效果的遗传背景(其实质就是微效多基因群),而且品种间有较大差异,对光温敏不育率不育起点温度“漂移”机制以及在育种实践中如何选育不育起点温度、缓漂移”的实用光温敏新不育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在1997-1999年参加区域试验的10个国内外引进新品种的萌芽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新台糖16号,西巴45号综合表现突出,综合评判分别列第一,第二位,生产上可以扩大繁殖扩广;农林8号,新台糖20号,CP80-1827综合评判优于对照种桂糖11号,可因地制宜推广,关联度分析在甘蔗品种(系)的评价中应用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适宜中原地区栽培的马铃薯品种与品系陈文鑫,王子彬(安徽省界首市马铃薯良繁场)界首市马铃薯良繁场从1981年以来栽种了黑龙江、内蒙、青海、河南、吉林、山东培育的9个马铃薯优良品种与品系,现将对这9个品种(系)的认识与评定简介如下,供各地选用品种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赵术伟 《杂粮作物》2001,21(1):19-20
对辽西地区11个春谷品种(系)秆高、穗长、穗重、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株草重、生育期、产量等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前4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贡献率达92.6%;11个品种(系)被分为3类。  相似文献   

8.
不同来源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目前我国保存的国内外642份马铃薯品种(系)淀粉含量的测定及其与育成单位生态条件的相关分析,初步弄清了我国马铃薯品种资源淀粉的含量水平和不同来源品种(系)淀粉含量的差异,并筛选出淀粉含量超过20%以上高淀粉资源9份。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品种主要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陆地棉品种(系)的10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9.25%。根据各品种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对各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系)3个,为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陆地棉新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产量性状边际效应指数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铃薯品种(系)边际效应指数入手,研究了马铃薯的产量边际效应指数与其它各主要农艺性状边际效应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边际效应指数可以作为选择耐密马铃薯品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甘蔗引进品种的模糊综合评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对我所1993-96年从广东、广西、四川引入的28个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桂糖84/332、粤糖85/2549、粤农81/762的评判值均大于对照种桂糖11(0.7524),综合性状突出,应给予加大繁殖、推广;粤农79/309、桂糖86/267、粤农87/127的评判值均大于0.5,远远高于对照种ROC 10(0.2859),综合表现良好,可以进一步扩大试验;粤农88/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旱作区马铃薯种植品种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及马铃薯产业发展。为筛选适宜山西省旱地种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以山西省主推品种‘并薯26号’为对照品种,引进的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薯块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评价。试验品种(系)生育期为101~110 d,其中‘冀张薯14号’生育期最长,收获时仍有少部分花,生产中可适度控旺或育苗移栽延长生育期进行种植。‘141-2’‘141-3’和‘冀张薯14号’结实性比较好,可作为旱地马铃薯育种亲本利用。块茎产量最高的是‘冀张薯14号’为47 968 kg/hm2,其次是‘141-4’,这两个品种(系)产量超过对照品种‘并薯26号’,但差异不显著。‘141-4’及‘京张薯1号’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大于0.6,综合营养较好。通过试验鉴定,筛选出一些可在山西省旱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综合性状良好的品种(系),但还需要进一步种植试验。  相似文献   

13.
灰色关联分析在马铃薯区试品种综合评价上的应用初探赵跟虎,王孟孟(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741001)1前言农作物新品种(系)的综合评估是现代育种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其试验资料的分析全面与否,是决定品种优劣的关键.以往人们对试验资料的分析多以产显因子...  相似文献   

14.
范书华 《中国马铃薯》2001,15(5):299-302
采用模糊综含评判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对马铃薯早熟参试品种进行了多个性状综合评判。结果表明 ,在产量、品质、成熟期、抗病性四者兼顾的情况下 ,两种综合评估方法的评判结果基本相同 ,而且与品种实际表现相吻合 ,只是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更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模糊综合评判在马铃薯区域试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王孟孟(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741012)门)根据识别原则,作出结论.1前言在马铃薯区域试验中,一般只对产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而其它性状如抗病性、经济性状等,常采用直观分析或平均数法分析,分析结果互相独立,对...  相似文献   

16.
对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的7个品种18.96万苗,在温州慈湖一园艺场进行引种栽培、良种筛选试验。从花色,出花时间、花苞形状、花苞变异、抗病性、产量品质综合考察和露地、设施栽培下成活率比较,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显著优于露地栽培。参试品种红色系9701(Espana)、9741(Franceso);黄色系)9743)、9708(Pallas);9704粉色(Tasmar()  相似文献   

17.
甘薯抗病种质主要性状鉴定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泉薯932、泉薯914、泉薯721、红皮TN69、金山1885、徐薯377-3、American No.7和湘薯75-55(CK)等9个抗病品种(系)的鲜薯产量`薯块烘干率、薯块食叶、半株分枝、茎叶鲜产、最长蔓长、单株薯数、大中薯率和自然开花性能等9个性状进行多点鉴定;采用灰色育种理论进行综合性状的关联度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 American No.7表现高产、较高干物率、食用味道佳等,综合性状最好,加权关联度为0.8609;泉薯932薯块干物率较高、食用品质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加权关联度为0.6931;两品种(系)均适宜作为优质、抗病品种(系)在生产及育种上应用。徐薯377-3、泉薯848等3个品种(系)加权关联度均较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作为高产、抗病种植在育种上应用。其它3个品种(系)适宜作为一般抗病种质在育种上应用。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近年来我县将发展马铃薯生产及加工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积极引导,重点扶持,全县马铃薯种植呈逐年增长趋势,县委、县政府把马铃薯产业确定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从1993年起,陆续引进省内外马铃薯新品种(系)近90个进行鉴定筛选,其中从庄浪县引进的马铃薯品种河薯3号表现高产、优质、抗旱、抗病、耐贮藏,产量居各试验、示范品种(系)之首。至2000年底已在会宁、定西、静宁、通渭等地累计示范推广种植3.86万hm^2。其中会宁县示范推广1.58万hm^2。  相似文献   

19.
安磊 《中国马铃薯》2006,20(4):256-256
新大坪是由定西市安定区农技中心在历年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试验中遗留品种(系)中选育而来,亲本不详,具有抗旱、耐瘠薄、抗病、品质好等特点,于2005年12月14日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薯2005004号)。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早生块茎”品种间差异初报金江彬(浙江省永嘉县农业局325117)1前言永嘉县每年8~10月份都要从北方调进马铃薯种薯,贮藏到翌年春种植(下称北引当年种),产量比当地主栽种增产52%~145%,种植一年收获留种种植(下称北引自繁种),大多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