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性木屑对碱性染料吸附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力平  刘建 《木材工业》2004,18(2):21-23
木屑经过改性处理,可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剂用于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该试验以桃木木屑为原料,经环氧氯丙烷交联,通过正交试验,测定了其对碱性品红和孔雀石绿的吸附性能,并确定了制备改性木屑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以及吸附碱性品红和孔雀石绿的最佳条件,对扩展木材加工剩余物利用途径、以废治废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梓木增重改性处理过程中浸渍工艺的研究,考虑了板材的规格、浸渍压力与浸渍时间对增重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优化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浸渍压力、浸渍时间和板材厚度三因素对梓木浸渍增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优化的梓木浸渍处理条件为:浸渍压力0.78MPa,浸渍时间5.2h,浸渍厚度39mm;2)浸渍处理后能显著提高梓木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含铜电镀废水是电镀废水中最主要的一种环境污染成分,采取人工湿地的方式进行了处理含铜废水的实验,通过研究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和湿地类型,以达到较好地铜离子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利用桉木木素进行化学改性,须有效去除桉木中的其他组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巨尾桉改性前预处理工艺,确定桉木纤维脱脂处理溶剂为苯-乙醇(V/V,2∶1),最佳提取条件为:时间为4 h,温度66℃,固液比为1∶15。对处理前后的桉木纤维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处理后桉木纤维素酶解较处理前还原糖得率和水解率均有所提高;灰分含量降至0.09%,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含量≤1%。  相似文献   

5.
对高浓度酵母废水进行铁炭微电解预处理,研究了反应条件和反应机理。对进水pH值、铁用量、铁炭比和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的单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进水pH值为3,铁投加量40g/L,铁炭比2∶1,反应时间3h,COD去除率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陕南钨尾矿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类型的改性吸附剂,通过模拟废水吸附试验,研究了用于有机废水(亚甲基蓝溶液模拟)和无机废水(高锰酸钾溶液模拟)处理的改性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以期为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纳米SiO_2改性ACQ防腐剂,以提高ACQ处理材的抗流失性。利用单因素法考察纳米SiO_2在ACQ溶液中的最佳分散条件,并考察改性ACQ处理材的抗流失性及其化学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纳米SiO_2改性理想的工艺条件为:ACQ浓度为1.0%,纳米SiO_2质量为0.01 g,六偏磷酸钠/纳米SiO_2比例为15:1,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温度为20℃。经纳米SiO_2改性的ACQ处理材,其流失率明显下降,且从FTIR谱图中可见,纳米SiO_2改性处理是提高ACQ处理材中有效成分铜抗流失性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使用电厂发电燃烧产生的粉煤灰作中和剂,不仅可以有效中和酸性矿坑废水酸性且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具有一定吸附性,但粉煤灰作为一种惰性材料,吸附能力有限,使用过程中通常先对粉煤灰进行改性,传统的化学改性和火法改性,均需要高温条件,不仅能耗大且实际操作复杂。为了更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通过微波联合化学方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制备了两种改性粉煤灰,并通过动态模拟实验,考察了两种改性后的粉煤灰对阳泉酸性矿坑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改性粉煤灰,微波联合NaAlO_2改性粉煤灰和微波联合NaOH改性粉煤灰对阳泉酸性矿坑废水的处理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出水pH值明显升高、硫酸根和总铁的去除率也均有提高,系统耐久性增强。这表明,微波联合化学改性粉煤灰,工艺操作简单,吸附性增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酸性矿坑废水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工程参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富马酸和季戊四醇对松香进行改性,生产富马酸改性松香季戊四醇酯,研究温度、时间、原辅料配比等因素分别对富马酸改性松香和富马酸改性松香季戊四醇酯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95℃、反应时间4 h、富马酸加入量为松香的6%,为富马酸与松香的D-A加成反应的最佳条件;富马酸改性松香与季戊四醇酯化反应最优条件为:温度为270℃,反应时间8.5 h,季戊四醇加入的量为富马酸改性松香的14%。本研究工艺无需催化剂就能实现富马酸松香季戊四醇酯的合成,扩大稳定性试验表明反应得率91.3%,产品软化点125.5℃,酸值11.8 mg KOH/g。  相似文献   

10.
负载铜活性炭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氧化印染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以ClO2氧化印染废水用的负载铜活性炭催化剂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酸浸液浓度2.5 mol/L,浸渍12 h;硝酸铜浸渍液质量分数7.5%,浸渍后活性炭先室温干燥,后80 ℃烘干,再在280 ℃下焙烧3 h.并通过对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确定了最佳催化氧化工艺.失活催化剂经再生处理,可恢复约90%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选择性回收酸性微蚀废液中的金属铜,采用电沉积方法对影响该工艺过程的电流效率和阴极板上铜的沉积形态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此工艺回收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时间2 h,铜离子浓度18~26g.L-1,温度40~50℃,电流密度2.4~3.0 A.dm-2。在该工艺条件下阴极区产铜的形态主要以板状为主,电流效率最高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给石榴果酒发酵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含籽石榴果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石榴果酒发酵工艺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石榴果酒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6℃、酵母接种量6%和SO_2用量70 mg/L;该条件下石榴果酒的酒精度为10.3%,总黄酮含量为65.85 trig/L.另外,以去籽、含籽和含籽并带1/3...  相似文献   

13.
杉木间伐材ACQ防腐与综合强化复合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传耀  杨文斌  陈刚 《林业科学》2006,42(12):101-107
在将ACQ与UF树脂调制成相容的复合改性剂对杉木间伐材进行复合改性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复合改性的机理与综合效果.对浸渍材与表面密实化处理相结合的优化工艺,当弦向压缩率为20%时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比素材增加51%以上;进行浸渍处理与ACQ或UF单独处理材经煮沸和抗水、酸、碱抽提的抗流失性对比试验及防腐试验,表明前者比后者有所提高;并采用铜离子跟踪法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仪定量分析,测定了浸渍材复合改性剂的含量和分布情况,确认了一次性浸渍优化工艺参数的较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微波处理为辅助手段,应用水浴法提取菊花中水溶性成分。对利用微波技术提取菊花水溶性成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影响提取得率的因素,得出微波辅助法提取菊花水溶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g∶30ml,在微波功率为175W条件下处理时间10min,再在70℃水浴锅中浸提30min,得到总水溶性成分提取得率在43.1%。  相似文献   

15.
对脲醛树脂(UF)浸渍改性轻木木材工艺、超临界CO2处理对轻木木材的浸渍性影响以及浸渍改性轻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不同超临界CO2处理和浸渍工艺条件对改性材的增重率、体积湿胀率和顺纹抗压强度均有影响,与其素材相比,浸渍改性轻木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有较多树脂分布在导管和木射线细胞中。  相似文献   

16.
甘蔗渣基离子吸附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渣为原料,用丙烯腈和盐酸羟胺对其进行改性,在甘蔗渣分子中引入胺肟基团,提高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讨论了羟胺化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羟胺质量浓度对胺肟基团含量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用元素分析法测试了产物中氮元素的含量.在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80min、羟胺质量浓度100g/L时,改性甘蔗渣中最大含氮元素为13.4%,最大含胺肟基团为3.38mmol/g,并对改性产物进行了铜离子的吸附研究,其最大铜离子吸附量为54.0mg/g.  相似文献   

17.
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玻璃纤维薄毡生产废水,考察了不同pH值、PAC投加量对废水的浊度、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废水pH值调至10左右、PAC投加量为4mg/L、PAM投加量为3mg/L条件下,废水浊度及CODcr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7%、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天然材料吸附剂、合成材料吸附剂、改性材料吸附剂及生物材料吸附剂的吸附机理及吸附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开发高效、廉价的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吸附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通过碳纤维表面改性来提高碳纤维/间苯二酚胶黏剂之间的黏结界面性能,从而提高碳纤维(CF)增强落叶松集成材(简称为CF/落叶松集成材)的胶合性能和力学性能。分别以低压等离子体和常压等离子体的方法对碳纤维布(CF)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碳纤维表面等离子体处理及处理时间对CF/落叶松集成材胶合界面性能的影响,以及这两种改性方法对碳纤维表面性能和CF/落叶松集成材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本试验条件下等离子处理的最佳工艺,低压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1 min,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10 s时,CF/落叶松集成材胶合性能最佳,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经过处理的碳纤维表面产生刻蚀,表面含氧官能团明显增加。2)通过比较低压和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碳纤维的效果以及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可知,低压处理效果更好,但是常压处理可以达到改性效果且具有经济性、实际可操作性和可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利用碱液皂化法进行家具用马尾松板材的脱脂工艺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板材厚度、NaOH浓度、压力、处理时间等工艺因素对马尾松板材含脂率、脱脂率、质量损失率和白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利用碱液皂化法对马尾松板材进行脱脂,脱脂率高,板材材色均匀美观,符合制作中高档实木家具要求.最佳的脱脂工艺参数为:板材类型为生材厚度20 mm,NaOH浓度为0.8%,压力为-0.08 MPa(30 min)至0.6 MPa,处理时间为6h,脱脂率达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