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阐述了安顺市镇宁县蜂糖李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蜂糖李褐腐病的分布、症状及防治方法,总结出蜂糖李褐腐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因芯片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相关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鉴定细条病的抗性基因,我们利用Affymetrix的基因芯片对抗病品种Acc8558和感病品种H359中受细条病菌侵染调控的基因进行高通量的检测.在两品种中共检测到95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2个基因在两品种中一致上调,54个基因在两品种中一致下调,20个基因在两品种中表达变化方向相反.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本性、代谢路径和启动子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有30个差异表达基因的位置与已报道的控制水稻细条病的QTL吻合.本研究为水稻细条病抗性基因的克隆提供了线索,为揭示水稻细条病抗性的分子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禾长蠕孢菌代谢物抑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充分研究利用现有的生防菌菌种资源,进行了禾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 Rabenhf.sp.echinochlone,HGE)发酵液及发酵液粗提物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初步探讨。采用平板打孔灌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比较了禾长蠕孢菌发酵原液、粗毒素及对照药剂20%噻菌铜、72%农用链霉素和叶枯唑对水稻细条病菌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禾长蠕孢菌的代谢产物粗毒素对水稻细条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禾长蠕孢菌代谢产物抑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研究利用现有的生防菌菌种资源,进行了禾长蠕孢菌(Helmintho sporium gramineum Rabenhf. sp. echinochlone,HGE)发酵液及发酵液粗提物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初步探讨。采用平板打孔灌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比较了禾长蠕孢菌发酵原液、粗毒素及对照药剂20%噻菌铜SC、72%农用链霉素SP和20%叶枯唑SP对水稻细条病菌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禾长蠕孢菌的代谢产物粗毒素对水稻细条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花脸香蘑对水稻细条病的抑制活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的培养方式对其发酵产物与活性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研究花脸香蘑不同培养方式对水稻细条病的抑制作用,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采用固体平板发酵、液体静置和液体摇瓶3种培养方式对花脸香蘑进行发酵培养,比较3种培养方式的花脸香蘑有机粗提物对水稻细条病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花脸香蘑液体摇瓶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最低抑制量为6.25 μg,而液体摇瓶发酵的菌丝体及固体平板发酵、液体静置发酵培养的花脸香蘑有机粗提物对水稻细条病无抑制活性。由此可见,花脸香蘑不同发酵培养方式对抑菌活性物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液体摇瓶发酵培养的发酵液中含有抗菌组分。  相似文献   

6.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2009年天柱县大面积发生后倍受关注,于2010年确定了病情.通过观察与实践,提出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天柱县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桂孙  王琴 《种子科技》2024,(2):110-11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为害水稻生长的严重病害,直接造成水稻减产,不利于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水稻的发病原因(种子、品种、气象、栽培管理)为切入点,分析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和特点,重点论述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吴政元 《科学种养》2009,(11):28-28
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在我县发生比较普遍,少数感病品种受害较重。水稻感染了白叶枯病后,稻叶枯焦,穗小粒轻,秕谷增加,严重时产量损失可达60%以上。由于此病容易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和生理性枯黄混淆,造成误诊,为此,笔者特意介绍识别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防治水稻病虫害,了解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提高水稻品质与种植效益,对保证我国水稻高产、稳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及其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在病原菌鉴定、水稻抗源筛选、抗性生理遗传以及抗性的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水稻细条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一直关系着世界粮食安全。水稻上发生的真菌性病害有10多种,目前危害比较重的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水稻恶苗病。病害的发生与品种、气候、栽培措施、农事操作等因素相关,病害防治效果也受到药剂品种、天气条件、施药质量等因素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研究者对水稻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上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今后的水稻病害防治工作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海南海口罗牛山基地、屯昌水稻品种区试基地采集的感染细菌性条斑病(细条病)的水稻叶片为研究对象,探索细条病菌室内分离、鉴定与致病性测定方法。结果表明,70%酒精消毒1 min,10~4~10~5稀释倍数,培养3 d是有效分离细条病菌的优化因素;随机挑取的12个单克隆菌株经分子鉴定及致病性鉴定均为细菌性条斑病菌,且16S rDNA PCR产物测序序列与细条病菌模式菌株RS105一致性为100%。在所有的接种方法中均显示,浸染后保湿培养是影响致病效果的关键因子,在发病率方面,菌液浸泡抽真空、针刺法是最有效的方法,致病率均为100%。本研究结果为细条病菌的室内分离鉴定提供标准方法,有助于抗细条病种质资源的大规模筛选。  相似文献   

13.
正问:由于统一上水的原因,7月份搁田过重,田土开裂发白,到8月1号才上水,现在稻田里有很多稻叶发红,很像细条病。现在每亩用250克/升嘧菌酯30克加2%春雷霉素100克治疗行吗?答:上述水稻发生细菌性条斑病的可能性较小,而缺钾、氮等养分的可能性较大,结合防治病虫,喷施复硝酚钠(爱多收)、碧护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等药及含钾等养分的优质叶面肥,有利于促进水稻恢复。春雷霉素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有一定防效,嘧菌酯对该病没有防治作用。问:上次虫期(7月28日)每亩稻田用过75%三环唑40克,请问这次虫期(8月  相似文献   

1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 Oryzicola Fang et al,下称细条病)在我县始见于1987年,从1990年开始上升为杂交水稻的主要病害。轻病田块损失5%~20%,重病田块损失30%~40%,且随着高感品种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病害发生有不断加重趋势。为了遏制病害的流行趋势,我们对水稻品种抗病性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暴雨后须重点防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由黄极毛杆菌属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此时适逢暴雨、冰雹或洪涝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极易造成细条病的发生与流行。发病轻的田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田可减产40%60%。危害特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侵害叶片,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逐渐沿叶脉方向扩展,扩展时受叶脉限制,病斑呈细线状或短虚线状,黄褐色。田间湿度大  相似文献   

16.
闫玉芳 《种子科技》2023,(10):118-120
随着水稻种植面积增加,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概率逐年升高,并且呈现流行性和暴发性特点,为此必须加强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文章阐述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和发病原因,论述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前期研究已将细条病抗性QTL qBlsr5a精细定位在5号染色体上一个大约300kb的区间内。为了寻找该QTL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区间进行分析,筛选出10个与抗病相关的注释基因。然后以感病品种H359及其抗病近等基因系H359-BLSR5A为材料,对细条病菌接种后这10个基因的表达动态进行qRT-PCR分析。结果表明,2个基因在抗、感材料中几乎没有检测到表达产物;7个基因对病原菌侵染没有明显的响应;1个基因(LOC_Os05g-01700)在病原菌侵染后表达量发生变化且在抗、感材料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推测,该基因是qBlsr5a的一个重要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研究报道也很多。但是,对稻瘟病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尚未见到报道。笔者根据多年的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病在制种中的发生规律并研究了防治技术。1 稻瘟病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发生规律1.1 制种亲本的抗性。稻瘟病主要危害母本,父本很少发生稻瘟病或发病较轻。究其原因,是父母本对稻瘟病的抗性不同所致。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防治水稻稻曲病农药产品登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来,水稻稻曲病危害日益加重,从而受到农业科技部门关注。分析其主要因素为水稻品种更新、耕作制度改变和施肥水平提高,逐步使稻曲病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不仅影响产量、降低米质,同时稻曲病米粒及米糠对人畜有毒性。虽然选用抗疫品种、科学合理施肥,有利于减轻稻曲病的危害,而掌握施药适期及时使用农药防治,仍是有效控制稻曲病危害的重要措施,从而登记防治稻曲病的产品相应扩展。稻曲病危害加重后,为相关杀菌剂品种扩大了市场容量。据统计至今  相似文献   

20.
水稻叶鞘腐败病[(Acrocylindriumoryzae Sauada)以下简称鞘腐病]是水稻的穗期病害。这几年,其发生与为害渐趋严重。1982~1985年间,笔者在江苏扬州市红旗良种场的杂交籼稻夏繁、秋制上,就鞘腐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