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重庆大五星枇杷为研究对象,与外调大五星枇杷对比,分析枇杷鲜果的营养成分及品质特性。结果表明,重庆地产大五星枇杷外形优,香气足,钙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但其糖酸比仅为8.76,与外调枇杷的48.91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口感偏酸,在今后的大五星枇杷引种栽培中应注意降低酸含量,增强重庆地产枇杷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混种少花龙葵嫁接后代对镉胁迫枇杷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将4种少花龙葵嫁接后代分别和枇杷(大五星枇杷和川早枇杷)幼苗混种于镉含量为10 mg/kg的污染土壤中,研究了混种对两种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种后,枇杷幼苗相应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单种,叶表面蒸汽压亏缺降低;少花龙葵嫁接后代相应的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均高于单种,其可溶性糖含量较单种有所降低,混种大五星枇杷的少花龙葵嫁接后代的叶表面蒸汽压亏缺高于其单种,但混种少花龙葵嫁接后代的川早枇杷叶表面蒸汽压亏缺低于其单种。因此,少花龙葵嫁接后代混种枇杷可提高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可促进两种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荣昌县观胜镇比较适合枇杷生长,在观胜镇管理水平高的果园,出产的大五星枇杷外观好、内质好,丰产,产品甚至远销至西藏、新疆,有种植大户年收入能够达到30万元以上。结合近些年的生产实践,介绍了大五星枇杷的选地、定植、幼树定形、修枝、疏穗疏花疏果、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等实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和60Co-γ辐照处理对枇杷贮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大五星枇杷为试验材料,对采后自发气调包装枇杷的腐烂指数、木质素、硬度、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相对电导率、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脂氧合酶(LOX)、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5.
龙泉驿区枇杷的采收期主要集中在4—5月份,其中:早钟6号为4月份,大五星、龙泉一号为5月份。枇杷采收后,需要及时恢复树势并抽发大量夏梢,抽发的早夏梢是枇杷最优良的结果母枝,是次年产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枇杷的采后管理在全年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5月5日,一年一度的重庆市南岸区广阳枇杷节拉开帷幕,267 hm2金黄的枇杷压弯了枝头,人们早已闻讯赶来采摘枇杷。这一切,让广阳镇回龙桥村党委书记刘官权笑得合不拢嘴:"看来今年的枇杷在地里就可以卖完了。"广阳枇杷的销售为何如此火爆?其品牌效应到底如何营造出来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1)转型早,做到"人无我有"。"我们村种植枇杷的历史,已有20年了。"刘官权说,1998年,广阳镇从成都  相似文献   

7.
薄膜气调包装对枇杷果实冷藏期间呼吸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对呼吸速率、总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值、果肉硬度、维生素C、失重率和品质及感官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了薄膜气调包装对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品种:解放钟)果实冷藏期间呼吸和品质特性的影响,气调包装用的薄膜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厚度20 μm),以打孔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包装为对照。结果表明,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包装枇杷果实后,3~4 d后可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适宜枇杷贮藏的O2和CO2的气体浓度,即CO2(4.8±0.67)%,O2(11.5±0.85)%;薄膜气调包装结合低温可明显地降低枇杷果实的呼吸速率;薄膜气调包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冷藏期间的枇杷果实的失重率、果肉硬度、维生素C、总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固酸比的变化,维持枇杷的新鲜品质,延长货架期。因此,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厚度20 μm)气调包装可用于枇杷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和60Co-γ辐照处理对枇杷贮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大五星枇杷为试验材料,对采后自发气调包装枇杷的腐烂指数、木质素、硬度、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相对电导率、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脂氧合酶(LOX)、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研究6±0.5℃条件下1 μL·L-1 1-MCP、1.5 kGy60Co-γ、1 μL·L-1 1-MCP+1.5 kGy 60Co-γ不同处理对枇杷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1-MCP和60Co-γ复合处理效果最好,可延缓腐烂指数和木质素含量上升,维持果实硬度,降低果实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和相对电导率,保持果实TA和TSS含量,抑制PAL、LOX、PPO和POD活性的上升。在贮藏40 d时,1-MCP和60Co-γ复合处理枇杷的腐烂指数仅为17.95%,而1-MCP组、60Co-γ组、CK组分别为22.86%、25.72%和36.24%。因此,1-MCP和60Co-γ复合处理对枇杷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枇杷的贮藏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盆栽"解放钟"嫁接的枇杷结果小苗(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为试材, 采用人工降温的方法, 研究低温胁迫下枇杷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及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7 ℃、2 ℃低温处理时, 枇杷叶片大多数细胞器基本无损, 排列有序, PMP、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 保护酶活性先增大后减小, 表明枇杷小苗对7 ℃、2 ℃低温逆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2 ℃低温胁迫叶绿体双层膜结构破坏严重, 类囊体垛叠程度很低, 形不成典型的基粒, 还可见线粒体双层膜结构, 但己经没有明显的内脊, 内部呈小泡化, PMP、MDA含量呈一直上升的趋势, 保护酶活性受到抑制, 表明枇杷结果小苗已经受到冻害;-7 ℃低温胁迫细胞质膜已经破裂, 原生质体浓缩, 叶绿体扭曲变形、相互融合, 液泡破裂, 线粒体膜结构受损, 脊消失, PMP、MDA含量大幅度增加, 保护酶活性受到严重抑制, 表明枇杷营养生长已经受到极为严重的伤害.由此可见, 枇杷结果小苗在0 ℃以下受冻严重, 营养生长受阻, 从而影响枇杷正常生长以及产量、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枇杷在广东省梅州市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当地特有的水果。其中,梅县区丙村镇银二村产区土质经专家检验,富含大量钾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所产枇杷口感甜美。枇杷种植在当地果农中颇受欢迎,而栽培优质枇杷,提升其经济效益与产品质量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此,对优质枇杷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江西省永丰县八江乡杨家岭村是20世纪70年代从浙江淳安县迁来的新安江水库移民村,当时,全村44户村民只有16. 7hm2贫瘠的耕地,直到90年代中期,村里仍不通公路,村级经济在全乡垫底。1984年以来,在当地水利、林业、移民等部门的帮扶下,杨家岭村坚持不懈治理荒山,种植柚子、柑橘、枇杷、杨梅、板栗等果树,积极发展水土保持绿色产业,昔日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变成了"月月有花、四季有果"的花果  相似文献   

12.
以盆栽“解放钟”嫁接的枇杷结果小苗(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为试材, 采用人工降温的方法, 研究低温胁迫下枇杷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及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7 ℃、2 ℃低温处理时, 枇杷叶片大多数细胞器基本无损, 排列有序, PMP、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 保护酶活性先增大后减小, 表明枇杷小苗对7 ℃、2 ℃低温逆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2 ℃低温胁迫叶绿体双层膜结构破坏严重, 类囊体垛叠程度很低, 形不成典型的基粒, 还可见线粒体双层膜结构, 但己经没有明显的内脊, 内部呈小泡化, PMP、MDA含量呈一直上升的趋势, 保护酶活性受到抑制, 表明枇杷结果小苗已经受到冻害;-7 ℃低温胁迫细胞质膜已经破裂, 原生质体浓缩, 叶绿体扭曲变形、相互融合, 液泡破裂, 线粒体膜结构受损, 脊消失, PMP、MDA含量大幅度增加, 保护酶活性受到严重抑制, 表明枇杷营养生长已经受到极为严重的伤害。由此可见, 枇杷结果小苗在0 ℃以下受冻严重, 营养生长受阻, 从而影响枇杷正常生长以及产量、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陈嘉怡 《南方农业》2022,(5):26-28,35
选取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6个有代表性的特色乡村(睦州镇石板沙村、会城镇茶坑村、会城镇天马村、古井镇霞路村、崖门镇京梅村、双水镇小冈村),开展了乡村游调查.简述新会区乡村游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1)做好规划设计,注重人才引流;2)优化宣传手段,加强线上宣传;3)完善景区布局,升级配套设施;4)产业融合发展,打...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干筛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均以>5 mm粒径为主,总体随粒径的减小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湿筛处理下土壤团聚体以<0.25 mm粒径为主,总体随粒径的减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2)干筛处理下,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表现为桉树人工林最大,杉木人工林最小;湿筛处理下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以杉木人工林最大,枇杷园最小.(3)风干性团聚体的分形维数表现为杉木人工林>茶园>枇杷园>桉树人工林>撂荒地,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形维数表现为枇杷园>撂荒地>茶园>桉树人工林>杉木人工林.  相似文献   

15.
熊果酸(ursolic acid,UA)是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份,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QE)是UA等五环三帖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之一。为了克隆SQEs基因,寻找枇杷细胞悬浮培养获取UA合适的胁迫温度,建立此胁迫温度下SQEs的差异表达及其与UA含量的联系,本研究以枇杷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在对数生长期中后期设置低温15℃和高温35℃处理,研究收获时(12 d)细胞生长与目标产物UA的相互关系。同时,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分离SQEs,研究15℃处理中,两个枇杷鲨烯环氧酶基因(ej SQE1和ej SQE2)的差异性表达。结果表明,ej SQE1(Gen Bank登录号:JQ294053.2)与ej SQE2(Gen Bank登录号:JQ294054.2)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为69.89%,序列的两末端差异最大;15℃下,距离收获48 h的处理中UA总含量最高;ej SQE1和ej SQE2的表达量均出现峰值。ej SQE1和ej SQE2的表达量均出现峰值。15℃下,距离收获24 h的处理,两者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距离收获长于24 h的处理,枇杷悬浮细胞中ej SQE1和ej SQE2两个基因的表达量之和以及ej SQE2基因与UA的含量呈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获得了SQEs基因序列及胁迫温度下的表达特征,为枇杷细胞悬浮培养UA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基因源及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退耕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就退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各粒级含量均表现为粉黏粒>物理性黏粒>黏粒,其中枇杷园三种粒级含量均高于其它退耕地。(2)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表现为杉树人工林>桉树人工林>枇杷园>茶园>撂荒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表现为桉树人工林>枇杷园>茶园>撂荒地>杉树人工林,且不同退耕地间差异不显著;全氮含量表现为撂荒地>枇杷园>茶园≥桉树人工林>杉树人工林;全磷含量表现为杉树人工林>茶园>撂荒地>枇杷园>桉树人工林;土壤全钾含量表现为枇杷园>桉树人工林>茶园>撂荒地>杉木人工林。(3)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杉树人工林>撂荒地>枇杷园>茶园>桉树人工林;撂荒地和枇杷园脲酶的活性较高,撂荒地和枇杷园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撂荒地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最高,茶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最低;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表现为杉树人工林>桉树人工林>枇杷园>撂荒地>茶园。(4)土壤质量综合指数的变化趋势表现为杉木人工林>桉树人工林>茶园>枇杷园>撂荒地。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凉姜乡九里村过去是有名的穷山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群众生活贫困.九里村依托水土保持工程,示范种植葡萄取得了成功.群众据此自发调整产业经济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以葡萄支柱产业为龙头并发展了枇杷、桃树、沙梨等多种经果林品种.现在以凉姜乡的九里村为主的连片经果林达313 hm<'2>,已成为宜宾市著名的生态观光旅游区和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邵霜  王莉  凌晨  王凯悦  金鹏  郑永华 《核农学报》2019,33(8):1527-1534
为探讨不同纳米改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 膜对枇杷果实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分别研究了普通LDPE膜与纳米改性LDPE膜在室温条件下(20℃)对采后枇杷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LDPE膜相比,纳米Ag、纳米TiO2和纳米SiO2改性LDPE膜可显著抑制采后贮藏过程中枇杷果实的腐烂指数、褐变指数、失重率和硬度的上升及出汁率的下降;延缓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降低;保持其贮藏后期较高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提高了对枇杷果实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效延长了枇杷保质期,表明不同纳米改性LDPE膜可显著提高枇杷果实的保鲜效果。其中,纳米SiO2改性LDPE膜包装处理能够更好地抑制枇杷果实品质的下降,保持更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作为枇杷果实采后保鲜包装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本研究结果为纳米改性LDPE膜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搞山地集雨灌溉   发展山区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城市水资源贫乏,人均占有量仅320n3.该市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兴运富民”的重要工作来抓,1996年以来全市共投资4820万元,建旱井36874眼、水窑1126孔、人字闸20座,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530hm2,全市37个村2.8万人、3170头牲畜已基本解决饮水问题.全市3.8万处集雨微灌工程,每年可创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面积达1800hm2.  相似文献   

20.
福建枇杷低温害临界温度和综合气候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区实际观测气温资料和枇杷相应低温受害减产情况调查结果,确定福建枇杷低温受害减产的临界温度为-1.0℃(百叶箱内),并通过对比枇杷主产区所在乡镇自动气象站与市(县)气象观测站的温度资料,进一步确定枇杷低温害的实际临界温度为3.0℃。在此基础上,根据福建省1992-2009年冬季逐日气象资料和枇杷相对气象产量,确定枇杷低温害致灾因子为极端最低气温、≤3.0℃低温害温度累积值、≤3.0℃低温日数之和以及≤3.0℃低温害最大持续日数。利用主成分分析对4个致灾因子进行综合简化,得到枇杷低温害评价的综合气候指标,结合相对气象产量确定指标分级。通过对莆田市资料进行试算,低温害综合气候指标与枇杷相对气象产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结果对评价福建省枇杷低温受害程度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