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大豆孢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病土进行换土、施药、冷冻、研磨、加热等处理,研究影响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的的因素。经方差分析换土与其它处理有显著差异,施药、对照、冷冻、研磨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它们与加热处理有显著差异。所以我们认为鉴定用病土最好用刚开始稳定发病的病圃病土,而且使用次数不宜过多,如果是旧病圃,最好采取换土的方法提高孢囊侵染量。  相似文献   

2.
毒死蜱在菜用大豆上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监测菜用大豆中毒死蜱的残留量及科学、安全使用毒死蜱防治菜用大豆上的害虫,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采用气相色谱法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在菜用大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技术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菜用大豆上的原始沉积量较高,施用有效成分1.08 kg·hm-2的原始沉积量高于施用0.77 kg·hm-2,施用2次的高于施用1次.毒死蜱在菜用大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早季的消解速率快于晚季,早季的半衰期(DT50)为2.7 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99)为18.2 d,而晚季的DT50为3.43.5 d,T99为22.7-23.5 d.安全使用技术示范试验结果显示,毒死蜱按常规使用剂量及施药方法,间隔7 d连续施用2次,施药后25 d、28 d的残留量平均分别为0.075 mg·kg-1和0.030 mg·kg-1,对照GB2763·2005中叶菜类蔬菜的MBL,以及日本、美国、欧盟的MRL,毒死蜱在菜用大豆上施药后25 d产品符合于我国的质量安全要求,28 d产品符合于日本、美国、欧盟规定的质量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
从提高施药技术谈解决农药超量使用问题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农药的使用状况目前已处超量的水平[1]。分析我国的农药使用状况,施药技术问题是导致农药使用超量、药效不高的重要原因。施药技术包括药械的技术性能及农药使用者的技术水平,应当着重以这两个方面为突破口,来解决农药超量使用的问题。1 更新施药技术观念,提高施药器械的技术性能我国目前的施药技术和药械的研究工作已明显落后于农药工业的发展,两者反差很大:目前全国已有常用农药品种180种以上,而在生产第一线使用的施药器械主要还都是二、三十年前设计的产品;现代农药品种已推广到偏远地区,但那里所用的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 ,安徽白湖圩区水稻秧田及直播田除草剂主要使用禾大壮 +苄磺隆复配剂 ,除草效果虽好 ,但成本偏高 ,施药比较麻烦。为降低成本 ,简化施药程序 ,一次施药达到既除草 ,又壮苗之双重功效 ,2001年我们引进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制的20%草净苗壮 ,在白湖山南农场水稻秧田、直播田分别进行试验 ,现将试用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20%草净苗壮WP(中国水稻研究所提供 ) ;96%禾大壮EC(美国捷利康公司生产 ) ;10 %苄磺隆WP(江苏如东农药厂生产 ) ;15 %多效唑WP(江苏省建湖农药厂生产 )。2.秧田、直播稻田处理及…  相似文献   

5.
41%草甘膦异丙铵盐水剂防除大豆田苗前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义  刘辉 《大豆科技》2011,(2):49-51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在大豆播后5~7天及大豆拱土期两个时期土表均匀施药,对大豆出苗及生长安全,其中有效成份1125克a.i/公顷处理对大豆苗前已出土的一年生及多年生杂草防除效果好,施药后14天,对杂草的总株防效及总鲜重防效均大于95%。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大豆田化学除草主要分为播后苗前土壤封闭施药及苗后茎叶施药,应根据不同的草相,土质,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施药技术及药剂。  相似文献   

7.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大豆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生 《大豆科技》2013,(6):18-21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大豆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于大豆落花后结荚初期一次施药32g/667m2,不但对大豆有增产效果,而具对大豆霜霉病有一定的防效,并能延长大豆的生育期,增加百粒重,增产明显,是防治大豆霜霉病、增产和调节生长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8.
大豆蚜虫是为害大豆的重要害虫,干旱年份大发生时为害更为严重,可减产20%~30%,甚至达50%以上.大豆蚜虫除直接为害外,还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防治大豆蚜虫原则:合理施药,保护天敌,早期防治,防止扩散蔓延为害.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GC-ECD)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溴虫腈在菜用大豆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安全使用技术。结果表明,溴虫腈在菜用大豆上的原始残留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处理而有所差异。其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相关系数(︱r︱)=0.9438-0.9847(P〈0.01);早季的消解系数(︱k︱)=0.13555±0.001955,半衰期(T1/2)为5.0-5.2 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33.5-34.5 d;晚季的︱k︱=0.12748±0.00268,T1/2为5.3-5.6 d,T0.99为35.4-36.9 d。按常规施药方法,在菜用大豆上施用溴虫腈(112.50 g·hm^-2),在施药1次后17 d,早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448 mg·kg^-1,晚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519 mg·kg^-1;连续施药2次(间隔7 d)后22 d,早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459 mg·kg^-1,晚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536 mg·kg^-1,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均符合美国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前黑龙江省大豆根瘤菌剂使用现状,提出在优良菌种筛选、菌剂质量、菌种与大豆品种、接种方法、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以及微肥等方面来提高大豆根瘤菌使用效果的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北部高寒区大豆田常用的除草剂种类,正确选择除草剂、规范施药技术、提高整地质量,按土壤湿度、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杂草生育期及气象条件来施药。  相似文献   

12.
商建农  蔡新光 《茶叶》1990,16(1):43-45
利用药液喷雾方法,是目前防治茶树病虫的主要施药方式。我省茶树病虫防治应用化学农药始于50年代中后期,当时主要的施药机械是单管式压缩喷雾器;60年代改用卧式往复式高压喷雾器;60年代中后期起广大农村大量改用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茶园较集中的国营(集体)茶场则开始使用工农36型担架式机动喷雾机。这些施药机械的共同特点是:喷片喷孔直径较大(1.5—2.0  相似文献   

13.
黑河市大豆田杂草发生每年4月至8月的春、夏、秋三季,杂草的发生随季节性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季相。大豆综合除草措施是化学除草和农艺措施相结合,同时要加强田间施药技术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植物基因工程是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农杆菌介导法是大豆遗传转化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实验室应用该方法得到了转基因大豆,但目前使用该方法进行转化的效率还比较低,尚需深入研究。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的分子机理,常用转化体系及其优缺点并分析了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同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三亚地区杂草生长快,病虫害种类多、繁殖快,气候情况每年都不尽相同,为保证南繁大豆在较短的生育期内获得满意的产量,栽培管理技术十分关键。南繁大豆的栽培管理技术关键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整好地,施足底肥,适时播种,保证出苗整齐,生长健壮,这是取得丰产的基础;二是要及时灌溉和追肥,特别是苗期和花期要及时灌溉,促使大豆在短期内建立较大的营养体,保证在大豆开花前基本封行,抑制杂草的生长;三是要经常观察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对症施药,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鼠害,减少损失;四是要及时收获、晾晒。采取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即可获得理想的产量,圆满实现大豆南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大豆是目前我国进口量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为避免转基因大豆及制品的违法使用,快速筛查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方法策略亟待开发。为检索已知商业化转基因大豆的外源基因信息,通过构建转基因大豆常用转化元件的数据库,建立了转基因大豆的筛查策略。结果表明:已知的15个转基因大豆转化事件中,利用Ca MV35S启动子、CP4-epsps基因、Bt基因、pat基因4个靶标元件的组合,可筛查12个转基因大豆的转化事件;另有3个转化事件需要使用转化事件特异性引物检测。使用4个靶标元件和转化事件组合的筛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1 g·kg~(-1),可对大豆中的转化事件进行快速、高灵敏度的筛查。  相似文献   

17.
杀菌剂新剂型—“40%多菌灵胶悬剂”防治大豆灰斑病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浩然  李勇 《大豆科学》1989,8(1):75-85
亩用“40%多菌灵胶悬剂”有效成分40克加水40—50kg于R_2(大豆开花盛期)至R_3(结荚始期)最迟至R_4(结荚盛期)在以“合丰25号”,“绥农4号”为主的大豆品种上,田间常规喷雾防治大豆灰斑病100.68万亩。据5县58个防治地块调查,病粒率降为0—21.4%平均5.44%;防治效果35.1—100.0%平均71.8%。又据15个重点防治点调查,防后大豆平均增产12.1%,百粒增重1—2g,亩可多产大豆18.0kg,并能提高大豆一个等级,改善大豆品质。并对药剂品种及剂型、施药器械、施药时期及次数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大豆生长调节剂普丰1号的增产效果林蔚刚(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滕殿华(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所)普丰1号为大豆生长调节剂。该产品无毒无味。为白色粉末状,熔点为184℃。普丰1号对大豆植株生长有控制调节作用,施药植株比对照植株平均低10%,...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县蛴螬有明显回升趋势,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威胁。据1982年8月中旬在207块大豆田的582个点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29.8头,折每亩19216.3头。为确保大豆丰收,我县30多万亩大豆普遍采取豆田灌水或施药灌水的防治方法,均收到较好效果。 豆田直接灌水 采用沟灌,畦灌,田间工程差的田块用漫灌亦可以。灌水量控制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小区对比的方法,对30%氟磺胺草醚微乳剂防除大豆田杂草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药剂30%氟磺胺草醚微乳剂施药后,与对照相比,表现出对杂草更快速的触杀作用,一年生阔叶杂草干枯死亡速度快。大豆从生长到成熟表现正常,安全性好,且较对照相比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