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孙齐  刘倩倩  侯亚利 《农业与技术》2013,(5):202-203,214
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养猪业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生猪市场价格一直呈现非正常波动状况,从1988年后,我国生猪价格大概每隔3a左右就有一次波动,并逐步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不仅严重影响了生猪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市场稳定,同时也给我国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为了稳定生猪价格,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家于2007年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生猪价格调控政策,例如《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等。本文将从政策实施的背景、现行生猪调控政策、对现行政策评估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对其展开系统研究,以期为今后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生猪产业的周期波动问题探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养猪业向市场化迈进和产业结构及生产者行为的变迁,生猪周期逐渐显现出来。生猪市场的波动必然影响广大养殖企业和养猪户的生产积极性。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对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生产波动及利润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缓解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猪肉在吉林省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文中分析了2000—2008年吉林省猪肉市场的供应、消费及价格波动情况,剖析了吉林省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做好猪肉价格波动预报预警、对可预见的猪肉价格波动进行必要的调节、增强生产者的市场适应能力等平抑猪肉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外界冲击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研究这一问题对理解猪肉价格形成和制定稳定生猪生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猪肉价格波动性的研究忽视了外界冲击发生时猪肉价格波动所处的周期。首先,将猪肉价格波动划分为上涨周期和下跌周期2个阶段,运用指数GARCH模型研究不同周期猪肉价格对正向冲击和负向冲击的非对称性反应特征。其次,从生猪养殖主体结构、养殖者价格预期、生猪市场交易机制3个方面解释猪肉价格非对称性波动的原因。最后,为养殖者选择生猪生产策略和政府部门制定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半年.受生产周期性波动的影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本期《惠农政策》栏目汇集各类生猪补贴扶持政策,让读者了解国家已经建立的长效保障机制。这些保障机制有利于提振养殖户的信心.帮助养殖生产者共同抵制市场风险.保证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6.
邓蓉  王伟 《现代化农业》2007,(12):23-26
我国养猪业发展迅速,是畜牧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但猪肉价格却一直不尽如人意。结果是时而使养猪农户严重亏损,时而使市场肉价快速攀升。文章从养猪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和猪肉价格的发展演变过程入手,分析了引起猪肉价格变动的原因:生猪生产的生物学规律导致的价格波动;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引起对预期价格的错误决策导致价格波动;畜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导致猪肉价格的波动;消费者对畜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导致猪肉市场价格波动;饲料价格上涨导致猪肉价格上涨。最后提出了几点稳定猪肉价格的政策建议:鼓励农户发展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以促进价格稳定;促进产品品种多样化与猪肉的品牌化建设;国家权威部门应建立有效的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渠道;发展猪肉的深加工产品,促使猪肉价格稳定、供应均衡;国家对养猪业的扶植政策要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7.
罗军  梁俊芬  马巍  马力  万忠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7):32-33,45
首先对2011年广东生猪市场价格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广东生猪价格呈先扬后抑、总体上升走势;其次从生猪供应大幅波动、成本持续高位运行、猪周期影响等方面探讨了猪肉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原因,并对2012年广东生猪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认为广东猪肉价格将振荡回调;最后针对2011年猪肉价格大幅度波动的现状,提出做好价格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长琴  周德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8):322-327
基于2004—2018年周度猪肉价格、生猪疫情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一阶对数差分形式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和门限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TARCH),实证分析不同阶段猪肉价格的波动特征、不同生猪调控政策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猪肉价格波动呈现波动性集聚特征和非对称特征,价格下跌引起的波动大于价格上涨引起的波动。不同的生猪调控政策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不一样,生猪补贴政策、猪肉储备政策对猪肉价格波动起到抑制作用,可以减小市场波动风险;而近年来实施的"禁养区"等生猪调控政策提高了猪肉价格波动率。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在中国各省区的相继发生,给生猪产业带来较大冲击,进而导致猪肉价格出现异常波动。选取2018年8月—2020年2月数据对猪肉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洲猪瘟下猪肉价格波动剧烈、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区域猪肉价格差异较大;为进一步研究非洲猪瘟对中国猪肉价格的影响,从生产者行为、猪周期等方面分析非洲猪瘟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机制,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将非洲猪瘟进行量化,建立猪肉价格与非洲猪瘟发生的加权次数的关系模型,结果显示非洲猪瘟与猪肉价格波动呈显著的正向关系。最后,从建立生猪疫情防控体系、保证生猪供应量、加大生猪生产扶持、落实地方储备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病死猪、瘦肉精等肉类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肉类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外因之一。基于生猪食品安全事件、猪肉和鸡肉价格数据,采用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和事件分析法,分析国内生猪食品安全事件对畜禽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影响过程,探讨其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前,猪肉价格和鸡肉价格表现出明显的对称性,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点;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对畜禽产品价格的负向影响呈现"V"型态势;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猪肉市场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而鸡肉价格受到的负向影响持续时间较长,且更为复杂,引发了剧烈的波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当月,猪肉价格受到消费恐慌和信任危机的影响,短期内出现需求萎靡,而鸡肉市场因过度估计鸡肉替代猪肉而增加市场供给,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跌;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猪肉价格受政府宏观调控影响,短期内保障了生猪市场价格的稳定性,鸡肉市场依靠自身市场调控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为缓解生猪食品安全事件对畜禽产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影响,提出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避免消费恐慌和信任危机;及时发布畜禽市场供给和交易量,引导畜禽产品有效供给;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营环境,发挥畜禽产品自我调节功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2009年明确储备干预生猪市场的响应机制以来,储备调控政策经历两次调整,但是,这样的调整能否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未有定论。根据中国生猪生产和消费市场的特征及储备调控的具体实践对理性预期库存模型进行校准,模拟了2012年版和2015年版政策下生猪价格波动的长期趋势和政策成本,探讨了调整储备规模和改变储备触发条件对政策绩效和成本的影响,评估了储备干预政策在供需弹性双降背景下的绩效和成本变化。结果表明,当存在储备调控政策时,生猪价格的变异系数会下降。与2012年版相比,执行2015年版政策时,生猪价格低于下限的概率显著降低,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功能,同时,政策成本节约99.80亿元。但是,平抑生猪价格波动的能力略低于2012年版政策。调整储备规模对政策绩效和成本的影响都有限,降低储存成本能显著降低政策成本。当需求弹性下降时,储备干预平抑价格波动的能力会减弱,还有可能增加政策成本。因此,提出储备政策调整的方向是减少政府干预,稳定生猪市场需要发挥私人储备的作用,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生猪及猪肉市场的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市场整合是衡量市场化水平和反应市场效率的重要指标,以往研究大多关注于市场整合水平的测度,但是却没有分析市场整合水平的动态变化过程。为此,本文应用最小生成树方法对2000—2016年中国生猪市场整合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生猪市场整合水平在不断地提升,其中2002—2009年是生猪市场整合水平的快速提升期,此后生猪市场整合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华东地区,尤其是山东省是影响全国生猪价格走势的“价格制定者”,这些地区的生猪价格变动可以反映全国生猪市场价格的走势;最小生成树方法给出的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最后提出政府应该将政策实施和生猪价格观测重点选择在山东省或者华东地区,并逐步减少政策干预,通过经济手段进一步提升生猪市场整合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虞华  虞丽娜 《农业展望》2013,(12):22-24
“十一”黄金周过后终端消费重现疲态,肉类需求平淡,全国各地生猪屠宰企业的收购力度明显减弱,加之市场流通领域的猪肉供应仍然较为充裕,致使猪市承压弱势波动。虽然屠宰企业不断压低生猪出栏价,但养殖户能适时调整生猪出栏量,未见到明显压栏情况;虽然各地生猪行情盘整不断,但全国猪市保持弱势维稳之势。未来一段时间,猪源相对充足,生猪市场整体供应量仍然较大,生猪价格不会出现明显的起伏,猪价在震荡徘徊一个时期后,随着猪肉消费需求的增加,生猪价格会出现一定的涨幅,或在年底进入上行通道,春节前可能是最高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低,生猪价格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价格周期的因素很多,养殖规模化是因素之一。本文从养殖规模化的角度,通过分析我国生猪价格周期情况以及美国三十多年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表明,养殖规模化程度与生猪价格周期逐渐拉长、价格最大波幅收窄趋势一致,在一定程度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从规模化程度、驱动因素、规模效应及政策效应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美养殖规模化对生猪价格周期影响的差异性,认为我国以散养户和小户养殖场为主的养殖结构、我国养殖行业自上而下的驱动因素、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补贴政策方式的不同是导致中美差异性的原因。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养殖规模化整体规划、行业转型升级、推出生猪期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生猪产业链整合等政策建议来发展我国规模化养殖,达到平缓生猪价格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徐磊 《农业展望》2014,(7):9-14
2013年中国饲料市场总体相对平稳,呈现饲料工业总产量首次下滑、消费量略有下降、重要原料价格波动明显、主要产品价格上涨放缓的基本特点;展望未来10年,中国饲料工业生产量和消费量将缓慢增长,预计到2023年将分别达到22 989万t和23 422万t,年均增长率均为2.3%,显著低于过去10年7.6%和6.8%的发展速度;受成本上升的支撑作用,中国饲料产品市场价格预计将温和上涨,平均每年上涨幅度将达到1.1%。为适应中国饲料工业发展进入调整期的客观要求,建议政策面进一步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信息监测预警能力和创新市场风险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06年1月至2020年11月的中国猪、牛、羊等畜产品价格数据和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利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模型),考察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不同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存在阶段性特征,会推动畜产品价格周期性变动。在欧洲债务危机时期、中美贸易蓬勃发展后期、特朗普政府上台初期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时期这四个时期,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不同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性特征。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猪肉价格的影响程度最深,对牛肉和羊肉价格冲击程度最小。据此,提出根据美国贸易条件变动预期相机抉择,达到平抑畜产品市场变动的目的,并以猪肉市场稳定为关键,多措并举,发挥市场供求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7.
宁夏  孙琛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9):1420-1424
[目的]分析虾产品的贸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我国政府及企业制定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主要进口国的需求状况和生产国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国际虾产品进口价格变动因素,并为我国虾产业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结果]美国和日本的虾产品进口价格呈缓慢下降至一定区域后再缓慢上升的趋势,影响因素包括贸易壁垒、金融危机及各种人为或自然灾害;西班牙则是呈缓慢下降至一定区域后呈小范围波动的趋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从各国的虾类产量来看,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与印度是主要生产国,且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建议]提高虾产品质量和产量、调整出口结构、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等,以促进中国虾产品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峭  徐磊 《农业展望》2013,9(2):24-28,32
2012年,中国饲料市场总体呈相对过热的基本态势,其中豆粕价格大幅上涨,玉米价格高位上涨,鱼粉价格止跌反弹,而主要饲料产品价格都持续上涨并创历史新高。饲料市场价格上涨使得冲击效应、替代效应、进口效应和重组效应成为2012年中国饲料行业的主基调。展望2013年,中国饲料原料价格保持高位运行、饲料产品价格持续上行态势逐渐明朗,确保和实现中国饲料市场平稳运行需要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和强化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羊毛生产的成本收益是决定中国羊毛产量、质量及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羊毛单产、产值及相对价格等角度分析了中国羊毛生产的成本收益变化规律,并实证检验了影响羊毛产出的关键要素。结果表明,中国当前羊毛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羊只数量增加导致,羊毛单产及收益状况在持续恶化。劳动是影响羊毛产出的最关键投入要素。近几年羊毛价格再次走高给中国羊毛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毛用羊生产的补贴及对生产规模扩大的扶持,通过提高牧民生产羊毛的积极性来改进中国羊毛生产的质量结构,确保中国羊毛生产实现"量、质、价"同时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