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摘要:目的:为了探索红谷霉素的抗细菌活性和毒力方程。方法:分别以红谷霉素为试验材料9种细菌为供试菌株,通过比浊法测定红谷霉素的抑菌能力和红谷霉素对各种供试细菌的抑菌能力的大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9种供试细菌中,红谷霉素对其中8种供试细菌的EC50和EC90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0.002mg/L和0.017mg/L、腊质芽孢杆菌,0.02 mg/L和0.19 mg/L、巨大芽孢杆菌,0.08 mg/L和0.44mg/L、痢疾杆菌,0.17 mg/L和1.87 mg/L、青枯假单孢菌,0.26 mg/L和2.3 mg/L、大肠杆菌,0.73 mg/L和4.49 mg/L、柑桔溃疡病菌,0.73 mg/L和5.0 mg/L、水稻白叶枯病菌,124 mg/L和226mg/L。结论:红谷霉素分别对其余8种供试细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法测定了延胡索氯仿提取液对12种病原真菌的离体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延胡索氯仿提取液对葡萄白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最高,当浓度降到200m留L时抑制率也达到了100%;其次是玉米小斑病菌和玉米弯抱叶斑病菌,浓度降到100m群L时抑制率高于60%,EC50值为36.23~63.95mg/L。抱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SOOm剔L时延胡索提取物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抱子萌发抑制率大于70%,对其他7种病菌抱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达到100%。2种方法试验筛选结果为对玉米小斑病菌和葡萄白腐病菌的离体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Polyhexamethylene biguanidine hydrochloride, PHMB)与氟环唑(epoxiconazole)混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 sp. mali)的联合作用类型及最佳配比。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与氟环唑混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结果显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氟环唑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EC50分别为30.604、0.621 mg/L,二者以10:1、7:1、4:1、1:1、1:4、1:7、1:10这7个配比混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41、1.55、1.59、1.57、1.09、1.12和1.14。氟环唑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明显高于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与氟环唑以7:1、4:1、1:1这3个配比组合的增效系数均大于1.5,它们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均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小麦根腐病生防途径,筛选有效抑菌物质,达到农药减量的目的。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刺腐霉菌(Pythium spinosum)和小麦离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为供试材料,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21种天然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反式细辛醚和顺式细辛醚对禾谷镰刀菌效果显著,EC50值分别为69.99 mg/L和130.23 mg/L;白藜芦醇、顺式细辛醚和柠檬精油对刺腐霉菌有明显抑菌活性,EC50值分别为24.4683 mg/L、71.02 mg/L和79.83 mg/L;丁香酚油和白藜芦醇对小麦根腐离蠕孢菌抑菌活性显著,EC50值分别为14.06 mg/L和22.09 mg/L。因此,丁香酚、反式细辛醚、顺式细辛醚、白藜芦醇能有效抑制小麦根腐病菌的生长,在小麦根腐病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杨梅褐斑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了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并进行了部分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嘧菌酯的抑制活性最强,EC50值为0.96mg/L;百菌清的活性最弱,EC50值为69.24mg/L;其余药剂的抑制活性依次为吡唑醚菌酯>氟硅  相似文献   

6.
为了发现具有良好抑菌和除草活性的1,2,4-双三唑化合物,以草酸二乙酯、85%水合肼、水杨酸等为原料,合成了一个新的标题化合物4,4’-二(苯并[e][4H-4-氧-1,3-]恶嗪并[2,3-c][1,2,4]-三氮唑)。标题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和13C NMR进行确证。采用生长速率法和琼脂混药法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原菌(Gibberella zeae)、棉花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ium)、苹果腐烂病原菌(Valsa mali)、苹果轮纹病原菌(Physalospora nasei)、番茄早疫病原菌(Ternaria solani)和黄瓜疫霉病原菌(Phytophthora melonis)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活性尤为突出,其抑菌率及EC50值分别为86.6%和24.8 mg/L。标题化合物对生菜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浓度为50 mg/L和200 mg/L时对生菜胚根的抑制率分别为94.5%和95.8%;浓度为200 mg/L时对胚轴的抑制率达到93.8%;当浓度为400 mg/L时对生菜胚根和胚轴的抑制率都接近100%。  相似文献   

7.
苯醚甲环唑与戊唑醇混配对水稻稻曲病菌联合作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苯醚甲环唑与戊唑醇不同比例混配对水稻稻曲病菌联合作用的类型,采用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及其5种配比对水稻稻曲病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与戊唑醇对水稻稻曲病菌的EC50分别为1.568、21.487 mg/L,苯醚甲环唑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明显优于戊唑醇。在苯醚甲环唑与戊唑醇的5个不同配比中,4:5配比的EC50最小,为1.858 mg/L。1:8、2:7、3:6、4:5混配组合的SR均大于1.5,表明上述4种混配组合对水稻稻曲病菌均表现为增效作用;(2~4):(7~5)配比的SR均大于2.0,增效作用最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对水稻稻曲病菌均有较高的室内生物活性,二者按(2~4):(7~5)的比例混配对水稻稻曲病菌有增效作用。建议用药浓度为117~375 mg/L。  相似文献   

8.
王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4):108-112
为明确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为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河南省60株苹果轮纹病菌对这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最高,EC50平均值是(1.0551±0.7765)mg/L;甲基硫菌灵次之,EC50平均值是(2.7031±0.9366)mg/L;吡唑醚菌酯最低,EC50平均值是(19.5117±11.8225)mg/L。对EC50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相互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9.
2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腐烂病菌、苹果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40mg/ml时,不同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这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别,其中香樟树、山麦冬、元宝槭、地笋、浒苔、鸡爪槭、鹅掌楸、长蒴黄麻和黑松对苹果腐烂病菌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综合来看,以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较好。以活性较高的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对另外11种植物病原菌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香樟树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茄子绵疫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鹅掌楸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抑制作用较好的病原菌进行了毒力测定,计算出了毒力方程和EC50。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提取物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离体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天然果蔬防腐剂,该试验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鹿蹄草素、黄连、黄柏、厚朴等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12.5、25、1.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25、25、25、2.5mg/ml;对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32、0.625、0.625、1.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125、2.5、5、2.5mg/ml。经线性回归计算50%抑制时对链格孢菌的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217、10.192、10.354、0.340mg/ml;对褐腐病菌的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065、0.192、0.687、0.246mg/ml。  相似文献   

11.
枯萎病是农业生产中最具有威胁性的土传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多种作物的产量及品质。本研究旨在寻找和开发绿色环保且可高效抑制枯萎病菌的植物资源,同时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提取物为材料,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3种植物提取物对6种植物枯萎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表明当质量浓度为2 mg/mL时,丁香、甘草、瑞香狼毒3种提取物对6种植物枯萎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种植物提取物处理96 h后的抑菌率均在44.5%以上。其中,丁香对6种植物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在0.1473~0.3785 mg/mL之间;瑞香狼毒和甘草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次之,EC50值分别在0.1866~2.6262 mg/mL和0.6281~3.1703 mg/mL之间。试验结果表明丁香、甘草、瑞香狼毒提取物对6种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均可作为防治植物枯萎病的新型植物源农药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11株侧柏内生真菌的农药活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法和种子萌发法测定了11株侧柏内生真菌J46、J77、J80、J85、J86、J94、Y51、Y52、Y57、Y125、Y127发酵液对苹果腐烂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等12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反枝苋种子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有10株内生真菌对至少一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50%;其中Y52、J94、Y127、J77、J46等5种内生真菌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率高于70%,J94、Y52、J77、J46等4种内生真菌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率高于70% 。内生真菌对反枝苋种子幼根的生长表现出较强抑制作用,抑制率在70%以上的有8株。对筛选出的8株具有较好抑菌或除草活性的侧柏内生真菌进行了ITS 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均为链格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ria)。  相似文献   

13.
对从砂地柏中分离得到的四个化合物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4-表松香醛和7,13-松香二烯-3-酮的杀虫、抑菌及除草活性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4-表松香醛和7,13-松香二烯-3-酮对粘虫、小菜蛾及菜青虫等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及一定的毒杀作用;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对辣椒疫霉、番茄灰霉及油菜菌核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除草活性研究表明鬼臼毒素对反枝苋、野燕麦根的抑制效果较强,脱氧鬼臼毒素对反枝苋、野燕麦及婆婆纳根的抑制效果较强,其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合欢叶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本文通过测定合欢叶的乙醇提取物以及各萃取部分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寻找合欢叶中的农用活性物质,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合欢叶(Albizia julibrissin)乙醇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5.0 mg&#8226;mL-1时,合欢叶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率分别为84.62、68.42、55.48和48.81%;EC50分别为0.516、1.110、6.630和9.770 mg&#8226;mL-1。合欢叶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正丁醇层与水层的抑菌活性较高。正丁醇层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好,EC50达0.012 mg&#8226;mL-1。活性物质主要集中于正丁醇萃取部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濒危药用植物沙冬青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濒危药用植物沙冬青内生真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黄瓜立枯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沙冬青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出41株内生真菌,根部最多,其次为叶部,茎部最少,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归于5个目,6个科,19个属;有31株菌对2种或多种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75.6%,15株内生真菌对1种或多种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6.6%,其中5株内生真菌分别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12.2%,8株内生真菌对1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19.5%, 4株内生真菌菌株即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又对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抑菌范围宽,属于青霉属、束丝菌属、茎叶核菌属。濒危药用植物沙冬青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其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海岸盐沼湿地细菌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对植物病原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的药源微生物,本实验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江苏大丰盐沼湿地土壤中分离微生物,并通过菌丝块法检测这些微生物代谢产物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活性,进而利用柱层析分析其活性成分;结果共分离得到235株细菌,其中好氧细菌92株,厌氧细菌143株;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有65株至少对1种测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在30%以上,其中好氧菌39株,厌氧菌26株。从好氧和厌氧菌株中分别选取3株和1株具有不同抗菌类型的菌株进行大批发酵,用不同的方法对发酵液吸附,分离和纯化,获得抗真菌活性组分。可见,海岸盐沼湿地土壤中蕴涵着大量的细菌种群,约有28%的细菌菌株能够产生抗真菌活性物质,其中Y6、Y156和Y96的抗真菌活性物质极性较大,值得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7.
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是开发农用活性抗生素的基础。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从土壤中分离出的6株拮抗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并对抑菌活性较好的放线菌X1菌株进行初步研究。生长速率法试验表明,放线菌X1菌株发酵液对供试12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发酵液对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葡萄白腐病菌菌丝的抑制率均为100%。孢子萌发试验表明,放线菌X1菌株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100%。在浓度为1 mg/mL时,放线菌X1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葡萄白腐病菌菌丝的抑菌率均大于90%。放线菌X1菌株抑菌谱较广,对植物病菌的防治有很大的研究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土木香对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瓜白粉菌、黄瓜霜霉菌、黄瓜炭疽菌、番茄灰霉菌、番茄叶霉菌为供试菌,测试了土木香甲醇、乙醇提取物以及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土木香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比甲醇提取物抑菌活性高。土木香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0.005 g/mL时,对黄瓜白粉菌、黄瓜霜霉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9.95%,96.30%。在乙醇提取物不同的萃取组分中,石油醚部分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