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农业、农村概念的分析,对农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内涵及任务的阐述,指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行业的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是农村区域各相关行业的信息化。辨析二者关系,提出狭义的农业信息化是农村信息化的一部分,广义的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互不包含,但二者在农村区域的农业信息化上交叉的观点。最后,提出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的建设重点都是农村区域的农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宁夏引黄灌区农村信息化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宁夏灌区实际建立了宁夏农村信息化指数,并从农村信息化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农业总投资、农村信息化、农业从业人数与农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农村信息化指数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呈现正相关,说明在宁夏灌区农村信息化建设,逐渐显现出促进作用;而农村信息化指数跟农业从业人员、农业投资数量成负增长,恰恰说明了农村信息化正推进农业经济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式的发展模式转变。主成分回归农业从业人数每增加1万人,农业总产值增加0.4102万元;信息化指数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增加13.3399万元;农业投资每增加1万元,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nstitute,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Yinchuan 750002)农业总产值就增加0.4123万元。  相似文献   

3.
董彦龙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9):119-123
为了实证研究种植产业投入要素对粮食产出的贡献率,比较人力与资本投入对产出的影响,验证种植产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效用,选取中国粮食产量最大、人口最多的河南省,1978-2009年单位耕地面积的粮食产量、从业人数、农业机械动力作为分析指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Wald检验具有约束条件的回归系数,定量分析河南粮食种植业投入要素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发掘数量关系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措施。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力投入对种植业产出的贡献度指数超过90%,Wald检验简化后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拟合度较好,亦即河南省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对粮食产出具有较大比例的贡献度,种植业规模经济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息化与都市型农业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智能工具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农业信息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也促进以乡村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增长。从农业信息化研究角度出发,通过对农业信息化指数的分析,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非等权重的农业信息化指数模型,得出农业信息化与都市型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周边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5.
白山稳 《种子科技》2020,(9):100-101
新农村的建设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有效参考。为了全面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保障农业经济发展能够与时代相接轨,就需要全面加强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等相关工作。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增强农民的经济意识,从政策、制度体系等多个方面入手,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中,从而全面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着重探究了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中,结合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探究相应的工作方法,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杨桔  万青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7):117-124
自1985以来,中国已实施了一系列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验证它们对中国农业竞争力的作用方向与幅度是笔者的研究对象。首先从立法和执法2个角度综合测算中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样本时期内呈现上升趋势。之后,在得出中国农业竞争力RCA指数一直下降结论的基础上,从农业知识产权投入和产出2个层面入手,选取指标构建模型,实证检验它们对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科研人员的比重、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以及各项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产出指标均显示出对农业竞争力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影响吉林省农村地区生活水准因素的主成分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1、2004、2007年的统计资料对吉林省县域农村地区进行实证分析,寻求影响地区生活水准的主要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众多社会、经济、农业、生活水准指标进行综合,得出社会经济活力因子、农业生产活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指标,并采用了主成分回归模型,得出社会经济活力指标和农业生产活力指标的影响方向不同。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娜曼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5):206-213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为"新四化")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根据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设计了"新四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引入2004—2012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新四化"相关数据,采用熵值-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了湖南省14个市(州)的"新四化"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湖南省14个市(州)的"新四化"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存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因此,应进一步理顺四化同步发展思路,在机制建设、城乡一体化、互动融合、区域协调4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促进"新四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等指标,应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云南省8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农村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变动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8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农村经济发展差距非常显著,且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同时对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对产生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湖南省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促进湖南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2001—2012年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绿色化的“五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值为试验材料,采用熵权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湖南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对粮食产量的弹性系数为0.182,新型工业化对粮食产量的弹性系数为0.369,绿色化对粮食生产的弹性系数为1.162,这“三化”分别以10%、5%、1%的显著性通过了检验,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应结合湖南的实际,有重点的多考虑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确保湖南省粮食生产目标按质按量地完成。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化在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信息化程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示范区。同时作为新进的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依靠发展农业信息化,是河南省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阐述了信息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总结可借鉴的经验模式,以期为河南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河南省农业信息化的对策建议:搭建涉农数据共享云平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构建中原农业科技信息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高效农业信息服务;建立农村农业信息化应用与示范,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民科普信息化服务工作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为全国各地各级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提供借鉴。在文献研究农业科学普及工作新模式、新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辽宁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经验以及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辽宁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创了“五位一体”农民科普信息化服务新模式,构建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2019—2021年间,平台累计向全省提供科学普及服务1130.71万例,现已成为辽宁“互联网+农业”的典型案例,是辽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品牌。各地农业管理部门有必要借鉴辽宁12316平台的建设经验,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各级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应重视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各省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有必要建立“星系式”科普服务体系,跨区域开展科普活动;各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要积极探索多元化信息服务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窦薇  张启文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3):313-320
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与优化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作用日趋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论文运用Jeffrey Wurgle模型,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 因果检验等方法,对黑龙江省农村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资源配置配置效率较低,农业贷款没有带动农业增加值的增长,财政支农也没有拉动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据此讨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于加强黑龙江省的宏观经济调控,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南农业两型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姣  徐姣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0):90-95
为了测算和衡量湖南省农业两型化水平,促进农产品种植结构优化,从两型农业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2009年湖南省主要农产品的生态足迹和产值足迹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湖南省主要农产品的产值足迹各有不同,糖料和烟叶的产值足迹具有很大优势。棉花、稻谷、麻类、豆类、玉米、薯类和油籽的产值足迹处于较低水平,而小麦的产值足迹要远高于其他农作物,生态效益为最低。从效益足迹方面来看,糖料、麻类投入回报高,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小麦的效益足迹为负值,居于经济效益弱势地位。结合此结论以及农产品效益足迹分析湖南农业两型化趋势,提出了以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农产品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云南农业信息化服务三农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解决农业信息传播“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三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新华社云南分社和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紧密合作,共同搭建了“云南农村信息化扶贫暨农信通专家咨询服务平台”。本研究主要介绍了平台的建设现状、服务内容、功能模块、实施方案和取得的成果,提出在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过程中要选择低成本的信息化模式,走低成本和本土化的农村信息化道路;建立健全农信通专家服务长效运行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农信通”服务功能模式,构建基于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云南本土化移动信息服务集成;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完备的农业科技服务支持体系,以产业化方式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强调“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农民增收问题是重中之重。为了加大力度促进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民增收,缓解“三农”问题,通过构建VAR模型,经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引入消费变量,研究1987—2012年齐齐哈尔市农民增收变动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三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得出增加农民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弱,但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国内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状况的概述,提出了中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尚属起步阶段、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成熟、农业信息服务机制不健全。根据中国农业目前实际情况分析,指出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最佳选择是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强调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以及并探讨了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战略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村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对实现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中国国情,本文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及注意问题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