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姓》2003,(7)
晚上,坐在电视机旁收看“非典”疫情的报道,那一个个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尽管我们这里风平浪静,沒发现一例,但我还是有种说不出的恐惧。这个时候,肖医生给我打电话,问我明天的采访怎么安排。肖医生是澳大利亚弗雷德·霍洛基金会白内障复明工程中国项目部的经理,按照一周前的安排,我应该随同她到乡下跟踪采访。我顿了一下,说:“还是去吧,非典不会影响我们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鸡皮疙瘩     
女儿有一天在外面玩,当时正值秋天,比较凉,玩着玩着,突然打了个寒战,两只小胳膊起了一片小疙瘩。她忙跑回来问我胳膊怎么了。 我告诉她:“这是鸡皮疙瘩。”  相似文献   

3.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常参加学校的文娱活动。一次,母亲来看我演出大头舞《庆丰收》。演出结束后,我问母亲:“你知道哪个大头娃娃是我吗?” “左边第四个。” 我惊讶地看着她。参加演出的共有10个大头娃娃,个头儿一般高,服饰一模一样,动作也被教练调训得极规范。母亲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4.
文坛泰斗、百岁寿星冰心在晚年对死神有一种无畏的达观和幽默,她身体不好,有人请来气功师为她发功。气功师发了一会儿功,问她:“凉吗?”她说:“不凉。”又发了一会儿功,问她:“热吗?”她说:“不热。”最后她说:“你们别弄了,我这个人是‘刀枪不入’。”幽默的回答,顿使满屋笑声不断。  相似文献   

5.
百事可乐     
《农村百事通》2006,(20):66-67
让我跟她谈恋爱朋友小青领着女儿来家里玩。好久没看见这小女孩,没想到长这么大了,听说读小学二年级了。小女孩打扮得很可爱,言谈举止非常有礼貌,一进门就主动问好,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小女孩。在这方面,我儿子就差远了,那小子很有个性,如果他不想和人打招呼,你怎么说他就是不吭声。晚上,我主动问儿子:“你看,今天来家里做客的小女孩,年龄和你差不多,你觉得她怎么样?”其实,我主要是想通过儿子对她的印象,鼓励儿子向人家学习。结果,儿子竟然反问:“你是不是想让我跟她谈恋爱?”牛肉和猪肉爸爸劝孩子喝牛奶,说:“喝了牛奶,将来力大如牛……”第…  相似文献   

6.
笑话     
<正>1老婆不小心放了一个巨响的屁,把边上睡觉的女儿给嘣醒了。女儿迷糊地看着她:妈妈你要我起床叫我就好了,为什么要用这么吓人的方式。2本人在办公室的鱼缸里养了几只透明的小虾。一天领导路过,说怎么没看见你养的鱼啊?我说虾啊!领导一怔,面带不悦地走了。我感觉好像哪里不对……领导,你听我解释……3我问老爸到我结婚他准备问男方要多少彩礼钱,老爸语重心长坚定地说:"不要了,养了你这个祸害  相似文献   

7.
旺才 《百姓》2004,(4):8-12
一位朋友从事医药行业三年,对医药行业的了解可谓深到骨髓.她月收入很高,小小一个女孩子,怎么看都像个刚出校门的学生,接触多了,才知道她从事医药行业,属于高级营销人员,其它行业的所谓"白领""金领"比起她来,简直就……不过她很低调.某天,我详细向她问了医药行业的具体情况,她通过考虑,给我描述了一下,这篇文章是我和她谈话的一个概括:  相似文献   

8.
怨妇在线     
早上到办公室刚打开电脑,在上海的杨就在MSN上打过来一段话:“昨天晚上被骚扰了,烦死了。”“什么事?谁骚扰你了?”“一个怨妇,给我打了一晚上电话,我根本就不想听她说。再说出了主意她也不会听的,明摆着她只是想要找个人倾诉一下。”“你可以不理她嘛。”“我……我拉不下这个脸……”我听了暗自发笑。杨和我一样,是著名的  相似文献   

9.
农家生活     
·谐趣园·发誓孙子:“爷爷,给我买个小喇叭。”爷爷:“不买,没有喇叭你已经闹得够受了!”孙子:“我发誓,你给我买了,我只在你睡觉以后吹。”老子儿子:“今天考古代史,问‘老子’是谁,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父亲:“笨蛋!天天见面还会忘了?‘老子’就是我嘛!”猜谜老师:“我说个谜语:有一种东西,浑身都是漂亮的羽毛,每天早晨叫你起床,它是什么?小明你猜。”小明:“鸡毛掸子——爸爸天天都用它催我起床。”做手术护士长拦住一个从手术室惊慌跑出来的病人,奇怪地问:“发生了什么事?你为什么跑出来?”“我一进去就听见护士说:‘勇敢些,别害怕!…  相似文献   

10.
出示性能力     
王芳 《百姓》2002,(8):16-18
提升夫妻性观念“只要这方面好,怎么都行。我的前妻,身材不错,长相不错。现妻,中肯地说,面貌甚至可以说偏丑,可是她对性的感悟力和理解力非常好。也许因为前妻的原因,我可能有点极端,我觉得女人如果在性上无法让男人愉悦,她根本就抓不住这个男人,只要男人在这个女人身上能够得到满足,他疼她,宠她,怎么都行。”“我的前妻现在还没有结婚,她甚至以自己离婚以后没有和其他男人有性生活而自得。其实这种忠贞和性观念的桎梏让她丧失了很多女人特有的感悟力,为什么夫妻之间不能放开,尽情感受呢?”  相似文献   

11.
敲门就进去     
《饲料博览》2008,(9):I0038-I0038
一个姑娘经历了诸多的挫折,怎么也找不到成功的入口,很是迷茫。一次,她到美国旅游,在旧金山市政厅参观的时候,信步漫游到市长办公室门口,她不由自主地敲了门,谁知。一个壮实威严的保镖走了出来,惊问道:“小姐,我能帮你什么吗?”她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顿了一会儿,心想,既然敲了门,那就进去看看吧。她精神十足地对保镖说:“我能进去看看市长吗?”  相似文献   

12.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7,(5):253-254
去南京办公,对方单位请我去茶楼品茶。幽雅的茶室,飘散着氤氲的茶香,茶香入口暗香萦绕口鼻,如入兰圃,香清气爽。清绿的茶汤,澄彻明净,绵软的茶汁,盈满齿颊。细品无些许苦涩,入喉甘润。我嗜茶有年,还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茶!品啜着,思索着,回忆着……这是什么茶呢?不可名状。在客人面前又不好意思问,还担心客人问我!毕竟是从北方大城市来南京的人,怎么能“露怯”呢?客人埋单,我偷问茶艺小姐,她莺声燕语地说:“太平猴……”尾音随着她那袅娜的身影带走了。茶的名字简直太怪了!有名茶“江西‘狗牯脑’”,正好对“南京‘太平猴’”?绝妙茶联。不过这…  相似文献   

13.
辛学 《北京农业》2010,(6):26-26
女孩18岁之前,是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每天就在艺校里跟着同学唱唱歌,跳跳舞,偶尔有导演来找她拍戏,她就会很兴奋地去拍,无论角色多么小。直到1993年的一天,教她专业课的赵老师突然找她谈话,她问:“你能告诉我,你未来的打算吗?”女孩一下子愣住了。她不明白老师怎么突然问她如此严重的问题,更不知该怎样回答。  相似文献   

14.
<正>“怎么了?”安文浩见李昌胜神情不对,急忙问。“碑文的内容似乎暗示了一个古代团体。我曾经在一些古代文献中看到过有关这个团体的记载。”“什么团体?”安文浩追问了一句。李昌胜抬起头,神情凝重地看着安文浩,轻轻吐出一个词:“红歃血盟。”“什么?红歃血盟!”听到这个词,安文浩震惊不已,自己几个月前所遭遇的种种怪事一时涌向脑海。  相似文献   

15.
《百姓》2003,(1)
咨助“伊妹”: 一位女学生给我来信说,她竟然喜欢上她的老师。老师虽然不是很帅,但他有男子气,很有责任心。甚至她想把自己的第一次献给她的老师。我想这个女孩是不是太……面对这个问题,我实在做不了主,请将对策告诉我好吗?拜托了! 方刚回复: 上帝呀,这事你当然“做不了主”了,只有那个女孩子自己能够做主。我们以前习惯于让文化与“道德”“做主”,结果弄得人不像人,像个符号似的。女孩子应该忠实于她自己,做她想做的。虽然她的决定可能是错误的,虽然她若干年后可能会后悔,但她没有背叛自己。这就足以让她日后感到安慰了。咨助“伊妹”: 当我亲耳听他说起自己同性恋的时候,我们的婚姻已经有十年了,我们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才7岁。在那一个寒冷的夜里,他向我说了他的一切。我听了没有发作,而是很安静,  相似文献   

16.
百事可乐     
消息变坏医生刚给一位女病人做完检查,证实她怀孕了,便说:“张太太,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病人脸有愠色:“我还没嫁人呢,不要叫‘太太’!”医生马上改口:“噢,张小姐,我有一个坏消息告诉你……”不吠之犬三岁的涛涛和母亲上街时看到了一个好玩的玩具,妈妈不给买,涛涛吵闹不休,母亲吓唬她说:“你再闹,我把你关到狗棚里去!”涛涛:“可以,不过贼来的时候,我是不会叫的!”买瓜瓜农在小区门口卖西瓜。孕妇走过来问:“你这西瓜熟不熟?”瓜农答:“包熟包甜!”孕妇将信将疑:“万一买回去生了咋办?”瓜农拍着胸脯道:“回家生了,抱回来算我的!”谁…  相似文献   

17.
恕不解答     
一张全票,一张半票”。一位女乘客说。售票员注视她身边的一个男孩片刻说:“他售票员注视一定已达十四岁了,请你替他买全票。”“喂,我结婚才十二年,他怎么可能是十四岁呢?”“夫人,”售票员说,“我只负责售票,你的私人问题恕我不想解答。”“恕不解答  相似文献   

18.
龙伟 《甘肃农业》2005,(10):133-134
最近,工作了20多年的单位突然宣布撤消,人员分流到其他有关部门。有位细心的朋友问我到底是什么行政级别,怎么“标明身份”的“政府工作证”前些年填的是“正处”,近几年又成了“副处”?我摇了摇头,说实话,还真说不清楚。朋友纳闷:有没有档案,有没有没有红头文件?我说:红头文件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我还没来得及跟阳阳提起你。”“那你到新加坡为什么不跟我联系?”“我只想一个人冷静地想想咱们俩以后的事,是离还是和。”“那你想好了吗?”我担心地问。“当然想好了。”她的眼神很镇定。“那是离还是和呢?”“当然还是离开的好。”她严肃地说。“为什么?”我感到  相似文献   

20.
方箫 《农业与技术》2007,27(4):171-173
1有关文化“误读”的楔子假设一个孩子长到十岁却一直没接触过异性而且没有接受过一点有关异性的教育,这时有人发现了他(她),问:“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他(她)肯定搞不懂该怎么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他(她)对自身存在缺乏比较性的认识。到头来这孩子要么缄默不语,要么就乱答一气,难免不闹出笑话来。这种情况下,熟知性别区分的旁观者最有发言权(因为性别的区分问题毕竟是个几乎人所共知的事情),他们一句明确的答复也使这个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有了最早期的心理认同。2误读的产生及其危害以上这段假设性的构想几乎概括了跨文化传播的全部现实。很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