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梅花鹿、马鹿各生理时期血清IGF-1及GH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只成年雄性梅花鹿、6只成年雄性东北马鹿,在我国传统饲养模式下,分别在鹿的生茸前期、生茸期、生茸后期、发情期及越冬期采集鹿血清样品,测定分析梅花鹿及马鹿不同生理时期血清IGF-1及GH浓度。实验结果表明:(1)梅花鹿各生理时期血清IGF-1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GH浓度生茸期极显著地高于生茸后期、繁殖期和越冬期(P<0.01),其他各生理时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东北马鹿血清IGF-1浓度生茸期显著高于越冬期(P<0.05),其他各生理时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生理时期血清GH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2)梅花鹿生茸前期、生茸期、生茸后期、繁殖期和越冬期血清IGF-1浓度分别为31.90ng/mL、35.37ng/mL、23.78ng/mL、20.87ng/mL和14.82ng/mL;东北马鹿分别为21.2ng/mL、25.64ng/mL、9.96ng/mL、9.94ng/mL和6.03ng/mL。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三化夜生茸期精实补充料中适宜的Ca,P水平,选择4只健康和生茸正常的梅花鹿,采用三个处理组的对比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岁梅花鹿生茸期产补充料中适宜的Ca,P水平分别为1.23%和0.64%;饲粮Ca,P水平对梅花鹿生茸期的Ca,P能量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技术简介鹿茸为梅花鹿雄性第二性征,对生于雄鹿头部两侧额外脊部,初角茸形成后,每年于4~5月份开始,再生一对,7~8月形成标准二杠茸,年产二杠茸鲜重3~5kg。本技术依据鹿茸发生再生机理,通过外科手术操作,对鹿头部两侧生茸部位及生茸部位中间偏前的部位进行人工处理,使不具有生茸能力的部位获得完全的生茸能力,并与次年开始,生一支标准二杠  相似文献   

4.
<正>技术简介鹿茸为梅花鹿雄性第二性征,对生于雄鹿头部两侧额外脊部,初角茸形成后,每年于4~5月份开始,再生一对,7~8月形成标准二杠茸,年产二杠茸鲜重3~5kg。本技术依据鹿茸发生再生机理,通过外科手术操作,对鹿头部两侧生茸部位及生茸部位中间偏前的部位进行人工处理,使不具有生茸能力的部位获得完全的生茸能力,并与次年开始,生一支标准二杠  相似文献   

5.
张化  贾放 《特产研究》1995,(3):52-53
选择400头4-10岁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两组,日粮中添加0.5%碳酸氢钠为试验组,未加大风大浪酸氢氢钠对照组,在生茸期饲喂91天,其头茬三杈鲜茸增产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产茸量14.80%,提高饲料利用率17.23%。  相似文献   

6.
梅花鹿生茸期不同日粮对鹿茸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项研究于1982-1985年期间对3、4、5、8岁梅花公鹿分别进行了饲养试验、消化试验和代谢试验,目的在于摸清梅花鹿生茸期适宜的日粮蛋白水平和蛋能比,筛选最佳饲料配方。结果表明:3、4岁鹿日粮蛋白水平为23%、蛋能比为54的处理组,鹿茸产量、增重和饲料报酬均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5岁鹿日粮蛋白水平为19%、蛋能比为45时,鹿茸产量增重和饲料报酬最高。3、4岁鹿的能量、蛋白质消化率也以日粮蛋白水平为23%的处理组最高;5岁鹿的能量、蛋白质消化率也以蛋白水平为19%的日粮处理组最好。能量代谢率和N沉积率与上述结果一致。试验说明,梅花鹿每日食入的营养物质用于生茸的代谢能仅占食入代谢能的0.098-0.192%,用于生茸的N仅占食入N的0.37-0.68%。但日粮不同的蛋白水平和蛋能比却对增重、产茸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影响很大。在生茸期,3、4岁鹿日粮蛋能比为53-54、蛋白水平为23%比较适宜;5岁鹿则以日粮蛋能比为45、蛋白水平为19%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对51只马鹿进行再生茸生长剂增茸试验,结果试验组34只鹿100%长出再生茸,对照组只有23.5%长出再生茸,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增产0.613kg,增增13.93倍,平均增收89.00元;以33只马鹿进行再生茸生长剂与CA增茸素的对比试验,再组均100%长出再生茸,平均产量分别为1.196kg和1.134kg,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饲粮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对四岁梅花鹿生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四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本研究采用2(CP18%和15%)×2(GE17.15MJ/kg和16.32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选用四岁(三锯)梅花公鹿40头,分为四个试验组,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8%处理组鹿的体增重显著高于15%蛋白组;鹿茸产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高蛋白组显著高于低蛋白组;饲粮能量浓度对粗纤维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高能量组显著高于低能量组;四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约为16.4MJ/kg(GE)和15.9%(CP);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33.94MJ和330~360g。  相似文献   

9.
比较梅花鹿红茸与黑茸营养成分的差异,为评估两种茸的质量等级、指导鹿茸市场价格和育种方向提供参考。本研究参照国家食品检测标准以及文献中的方法测定两种茸的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多糖、胶原蛋白和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红茸与黑茸中水分、灰分、粗脂肪、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红茸中的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黑茸(P <0.05);黑茸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红茸(P <0.05),黑茸中Asp、Thr、Glu、Val、Leu、Tyr和Phe的含量显著高于红茸(P <0.05),Ile和Lys的含量极显著高于红茸(P <0.01),红茸与黑茸中其余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红茸比黑茸的胶原蛋白含量更高,而黑茸含有更丰富的氨基酸,尤其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
家养梅花鹿每年都要经历1~2次锯茸,锯茸后鹿茸截面可形成直径1~5 cm的创口,其表面不采用任何抗炎药物处理却不引起溃烂及深层感染,并且可以快速愈合,其内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为探究梅花鹿锯茸后机体炎症变化及肽聚糖与炎症反应的关系,选取9只健康的1岁龄长有毛桃茸公鹿,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空白组(锯茸后创口不做处理)、对照...  相似文献   

11.
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大戟科直立灌木,是近年来重要的年宵花卉之一。  相似文献   

12.
马鹿茸性激素样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马鹿茸是否有性激素样作用。方法以大、小白鼠用药前、后前列腺精囊重量法探讨马鹿茸雄激素样作用;用小白鼠阴道涂片法和蟾蜍排精及雌家兔妊娠试验,探讨马鹿茸雌激素样作用。结果雄性大白鼠和小白鼠用马鹿茸细粉灌胃,其前列腺和精囊腺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雌性小白鼠用马鹿茸粉灌胃后,其阴道涂片角化细胞和上皮细胞显著增多,表现出明显的性周期;蟾蜍胸淋巴囊注射马鹿茸提取物后排精明显增加,灌胃马鹿茸细粉的雌家兔卵巢明显肥厚,且卵巢出现血斑数随马鹿茸剂量增加而增多。结论本试验表明马鹿茸有性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白花黎豆和紫花黎豆为材料,观察他们植物学形态特征,分析鲜荚的营养成分,目的是比较两者植物学形态特征及它们的鲜荚的营养成分差异。试验结果表明:①两者在花色、荚长、荚厚、单荚重、种子颜色和种子大小上有明显差异。②紫花黎豆鲜荚的营养价值明显高于白花黎豆,表现在前者鲜荚的蛋白质、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鹿茸茶是以鲜鹿茸、红参为主料,辅以食药兼用的枸杞等滋补药材,科学组方,经分级提取、分离、浓缩、纯化、调配、制粒而成的保健茶。最佳工艺为:鹿茸提取温度为53±2℃,颗粒冷冻干燥,乳糖∶甘露醇=4∶1的混合辅料为颗粒赋形剂,主料和辅料比为1∶1。  相似文献   

15.
鹿茸多肽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醇沉法从新鲜马鹿茸中提取出活性多肽。该多肽为一系列分子量低于17 kD的多肽混合物,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其含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Bradford法定量总多肽约为1~2 mg/g鲜重,RIA法定量IGF-1为300~400 pg/g鲜重。小鼠腹腔连续注射多肽6 d后,对其促生长、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疲劳等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鼠体重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P>0.05);腹腔注射1,4,8 mg/kg鹿茸多肽组小鼠玫瑰花环成环率分别高于对照组(生理盐水)33.3%,34.2%,39.6%,差异显著(P<0.05)。注射8 mg/kg鹿茸多肽的小鼠血清溶血素OD值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分别比对照组高22.1%,25.8%,26.5%,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说明鹿茸多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注射4,8 mg/kg鹿茸多肽组老年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升高51.1%,59.2%,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下降14.9%,16.7%,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鹿茸多肽对老年小鼠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小鼠负重游泳实验中,注射小鼠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延长了21.67 min(P<0.05),说明鹿茸多肽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大斑病菌Velvet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序列鉴定,并从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二级及三级结构以及功能域等方面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家族各成员无信号肽结构。玉米大斑病菌Velvet家族基因与其他植物病原真菌Velvet家族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该家族成员具有典型的Velvet超家族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该家族各成员蛋白质的结构元件均主要由无规则卷曲构成。家族成员可能通过可逆磷酸化在植物病原真菌的次生代谢中发挥作用。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Velvet基因家族在植物病原真菌次生代谢中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周冉  王飞  岳红坤  常明  郝洁  李淑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05-21808
[目的]优化鹿茸中3种生物碱基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乙醇作为生物碱基的提取溶剂,为了确定鹿茸中这一组有效成分的准确含量,首先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并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尿嘧啶、次黄嘌呤和尿苷3种生物碱基提取率的因素,如乙醇溶液浓度、溶剂用量、温度和时间等进行考察,并进行必要的单因素延伸实验,从而得到优化的提取鹿茸中3种生物碱基的工艺条件。[结果]确定了鹿茸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和尿苷3种生物碱基成分的含量,即在50%乙醇浓度∶物料=10∶1,60℃,45 min,4次提取的优化条件下,鹿茸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的提取率分别为0.405 5 mg/g,0.504 9 mg/g0,.481 8 mg/g。[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鹿茸有效成分回收率的计算提供数据基础,为珍贵鹿茸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鹿采茸前若干麻醉方法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历  李和平 《特产研究》2010,32(1):51-53
鹿采茸前的麻醉不仅涉及动物福利问题,还涉及药物残留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鹿茸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介绍养鹿业采茸前麻醉的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物理麻醉等几种方法,着重介绍新西兰最新使用的NaturO环无药无痛麻醉采茸方法,指出了今后采茸麻醉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养鹿历史悠久,尤其新中国成立以后,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鹿茸产地之一和主要消费国之一。但随着国际鹿茸竞争的加剧,我国鹿茸产业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鹿茸进、出口形势与特点,并重点研究了我国鹿茸产业最大的竞争对手——新西兰,最后对我国鹿茸产业前景进行客观地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鹿茸骨化与生长的关系,以5头雄性梅花鹿为试验材料,利用X射线测定活体鹿茸相对骨质密度(RBM)和鹿茸生长速度。结果表明:从脱盘到75d鹿茸生长速度递增并达高峰;75d以后生长速度下降,到120d基本停止生长;RBM在75d前增长缓慢,75d以后快速增长,并与鹿茸生长速度呈明显负相关(r=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