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泐北当阳市实用技术研究所根据蛙类的摄食习性发明了一种养殖蛙诱食器——漩流夜光盘。该食盘可诱使蛙类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或死饵,促进生长,使商品蛙养成期缩短一个多月,从而提高养蛙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蛙具有扑食活小生物的天性。虽然现在已成功地对某些蛙类驯食死饵,但在特别情况下,如蛙生病停止摄食而又需要口服药物时,亲蛙培育的某一时间需要特别投喂,或是商品蛙临上市前需要强化投饲时,如何才能有效地让蛙取食呢?下面介绍两种特殊的给食方法。1.填食法蛙有病?..  相似文献   

3.
美蛙的天然食性是吃活饵,但人工规模养殖,难以采集到大批量活饵,因此,美蛙蝌蚪变态为幼蛙后,必须驯养其摄食膨化颗粒饲料,并尽量缩短驯食期。据我地经验,驯食应抓住两个要点;一是要将变态蛙撵上食台,二是驯养其摄食人工饲料。基本操作方法如下: 1.科学修建幼蛙驯食池。长方形池为好,长宽比2—3:1。面积为10平方米至15平方米,泥底。池埂为水泥抹面的硬埂,或为拌有5%生石  相似文献   

4.
黑脊倒刺鱼巴初孵仔鱼全长 7 71~ 8 2 5mm ,出膜 4~ 6d后进入 1~ 2d的混合营养期 ;开口摄食时间与水温高低有关 ,全长 2 2~ 2 5mm时可进行人工驯食 ;夏花鱼类摄食水温上限可达 35℃ ,其对高温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喷水法驯食幼蛙效果好经过变态后发育而成的幼蛙嗜食动物性活饵,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牛蛙的条件下,如果单纯投喂活饵,不但饵源有限,而且费工时、成本高。所以,如何驯化幼蛙摄食人工饵料成为众多养蛙者所关注的问题。笔者依据牛蛙摄食特性,通过实践,摸索出喷水驯食...  相似文献   

6.
荣成俚岛大泷六线鱼摄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纪东平  卞晓东  宋娜  高天翔 《水产学报》2014,38(9):1399-1409
为研究荣成俚岛大泷六线鱼的摄食生态,于2010年3月—2011年2月逐月采集荣成俚岛近海482尾大泷六线鱼,对其进行胃含物分析。结果发现,大泷六线鱼为底栖生物食性鱼类摄食的饵料生物有10个类群,主要摄食鱼类,其次是多毛类、虾类、海藻类、蟹类和口足类等。食物组成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除四季均大量摄食虾类外,春季还摄食蟹类和多毛类,夏季和秋季主要摄食鱼类,冬季摄食多毛类的比例最高;体长80 mm的大泷六线鱼喜食虾类和端足类,体长80~119 mm个体喜食多毛类、口虾蛄幼体和虾类等,而体长119 mm个体主要摄食鱼类、虾蟹类。摄食强度也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夏季摄食强度最高,冬季最低(不停食);体长80 mm个体摄食强度最高,随体长增加摄食强度逐渐下降,体长180 mm以上的个体又随体长、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通过DNA条形码对大泷六线鱼的6个饵料生物样品进行鉴定,其中,4个饵料生物样品鉴定到种,1个样品鉴定到属,1个样品鉴定到科。  相似文献   

7.
一、蛙池建造饲养虎纹蛙可用水泥池。建池时应考虑到水源充足、水质好 ,避风、向阳、安静等条件。池高 1m ,蓄水深 2 0cm左右 ,池底稍稍向出水口倾斜。池中食台面积占池面积的 1 /5 ,遮阳网占池面积的 1 /3。食台可用水泥板制作 ,下设支撑墩 ,使台面露出水面 2~ 3cm ;也可用塑料泡沫板、木板等材料制作 ,四周设桩定位即可。气候适宜的话 ,1个 1 5m2 的标准池 ,3个月可产商品蛙 1 50kg ,最高可超过 450kg。  二、蝌蚪的饲养管理1 .放苗  新建的水泥池先用浓度为 30 0g/m3的过磷酸钙水浸泡 1 5d以上 ,再消毒 ;老池用30 0g/m3的生石灰或 3…  相似文献   

8.
荣成俚岛斑头鱼摄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逐月采集荣成俚岛近海的743尾斑头鱼(Hexagrammos agrammus),探讨其摄食生态特征。结果表明,斑头鱼为底栖生物食性鱼类,摄食的饵料生物包括11个类群,主要摄食多毛类(Polychaeta),其次是鱼卵、海藻类、海草类、口足类(Stomatopoda)、端足类(Amphipoda)和鱼类等。食物组成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除四季均大量摄食多毛类以外,春季还摄食口足类和虾类,夏季还摄食鱼类和蟹类,秋季还摄食鱼卵和鱼类,冬季摄食鱼卵比例最高;体长80 mm的斑头鱼喜食海草和海藻等植物性饵料,体长80~199 mm的个体喜食多毛类、鱼类和虾蟹类等,体长199 mm的个体主要摄食鱼类、多毛类和鱼卵等。摄食强度也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夏季摄食强度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低(不停食);体长100 mm的个体摄食强度最高,随着体长增加而逐渐下降,体长180 mm以上的个体又随体长和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对斑头鱼5个饵料生物样品进行了DNA条形码鉴定,其中4个饵料生物样品鉴定到种,1个饵料生物样品鉴定到属。结论认为,斑头鱼的摄食习性会随季节、个体生长和栖息海域饵料生物的种类和丰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脱肛病是牛蛙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由细菌感染,症状是直肠泄于肛门外,直肠红肿,病蛙摄食减少或停食,行动不便,体质瘦弱。该病多发生在成蛙,发病率虽低,但若不诊治,病蛙体质会逐渐消瘦,很难自愈,个别蛙还会死亡。笔者用庆大霉素治疗牛蛙脱肛病,效果显著,治愈率达100%。方法如下:铁皮箱1只,可开关的盖板上有通气孔;箱内盛冷开水3cm深,庆大霉素8万单位溶水中。病蛙20只,均重200g,从池内用网兜捕出,洗净。先不急于把直肠塞回蛙体内,而是把病蛙放人箱内,使外泄的直肠直接浸泡在药液中。几小时后,逐个使病蛙口眼庆大霉素8000…  相似文献   

10.
黑脊倒刺鱼巴鱼苗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脊倒刺Ba初孵仔鱼全长7.71-8.25mm,出膜4-6d后进入1-2d的混合营养期;开口摄食时间与水温高低有关,全长22-25mm时可进行人工驯食;夏花鱼类摄食水温上限可达35℃,其对高温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牛蛙包括美蛙、虎纹蛙养殖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膨化饲料行业发展日渐成熟,基本能满足各蛙类养殖需要。一、浮水性膨化蛙饲料主要特点1.上浮于水面,且上浮时间较长,便于蛙类摄食。2.饲料营养均衡。其料是根据蛙类生长各阶段对营养成份的要求,设计配方,并经熟化工艺处理,易于蛙类消化吸收,提高生长速度。二、当前蛙类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疾病种类多、来势凶、传染快、发病率高。以细菌性疾病最为严重。各生长阶段发病情况又有所偏重,其中蝌蚪及刚变态的幼蛙,以腹水病最为严重。中成蛙时期以皮肤病、…  相似文献   

12.
高体(鱼师)Seriola dumerili(Risso)俗称章红,仔鱼主要食哲水蚤类的桡足类及甲壳动物,稚鱼开始摄食鳀鱼幼鱼和其它小型鱼类,体长>15 cm后以沙丁鱼、鲭、乌贼为食.复殖吸虫归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一个亚纲,种类繁多,全部营寄生生活,成虫寄生于软体动物、贝类、鱼以及人体的消化系统或其它脏器,其中寄生于海水鱼类的复殖吸虫不少于1 000种.  相似文献   

13.
石蛙学名棘胸蛙 ,是一种栖居于山涧溪流中的珍稀两栖动物 ,其肉质鲜美 ,营养丰富 ,价格较高。 2 0 0 0年开始 ,永嘉县农业局在县石蛙驯养繁殖试验场进行驯养繁殖试验。1材料与方法1 .1试验蛙来源用于试验的石蛙均来自本地高山野生石蛙 ,2 0 0 0年开始捕捉 ,积少成多。1 .2试验条件驯养池面积 1 2m2 ,高 1 .2m ,四周砖彻水泥粉刷 ,安装进排水管 ,池上口设网盖。池内水陆面积比为 3∶1 ,水深 1 0~ 2 0cm ,供有石穴、水草、食台 ,通风凉爽 ,仿自然环境设计。孵化池面积 4m2 ,高 1m ,水深 1 5~ 2 5cm。1 .3试验方法1 .3.1种蛙驯养野生蛙捕捉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外食用蛙如牛蛙、美国青蛙的引进,近年来,国内食用蛙类如刺胸蛙、虎纹蛙和林蛙等养殖日渐增多。为有助于这些食用蛙的养殖、研究、开发推广,特将这几种食用蛙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品种牛 蛙美国青蛙刺胸蛙虎纹蛙林蛙体型较大体长18-20 cm最大可达2000 g较牛蛙小成蛙体长12-20 cm最大达900 g略小于牛蛙成蛙成长10-12 cm最重达400 g较小成蛙体长12 cm左右体重250 g小成蛙体长6-9 cm最重达75 g体 色背部皮肤为黄褐色或绿褐色,且具深浅不一的虎斑状横纹。头背呈黄褐色,具深浅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纹。背深棕色或土黄色,浅酱色…  相似文献   

15.
一种简便效好的幼蛙驯食法经过变态后发育而成的幼蛙嗜食动物性活饵,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牛蛙的条件下,如果单纯投喂活饵,不但饵源有限,而且费工时、成本高。随着牛蛙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如何短快好省驯化幼蛙摄食人工饵料,成了众多养蛙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东海外海绿鳍马面鲀摄食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秦忆芹 《水产学报》1981,5(3):245-252
1.东海外海的绿鳍马面鲀是一种主食浮游甲壳类,兼食软体动物和珊瑚的杂食性鱼类。2.1—6月绿鳍马面鲀摄食强度有两次高峰,分别出现在2—3月和5月。4月摄食强度最低,这可能和产卵习性有关。产卵前和产卵后均大量摄食,而在产卵盛期则少食或不食。3.绿鳍马面鲀的摄食强度以南部鱼群为最高,中部鱼群次之,北部鱼群最低。饵料种类组成也不一样,北部鱼群主要是摄食浮游甲壳类,而南部和中部鱼群除摄食浮游甲壳类外还摄食不少珊瑚、角贝和扁卷螺。4.绿鳍马面鲀一昼夜内,主要在下午到上半夜摄食,而在下半夜到上午则较少摄食和暂停摄食,明显地有昼夜垂直移动现象,产生此现象,不仅仅是由于追食饵料生物所引起,主要与其本身生活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黄鳝的饵料驯化与网箱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黄鳝的食性和饵料驯化技术1 .1食性黄鳝为肉食性凶猛鱼类 ,喜食新鲜活饵。在自然条件下 ,主要捕食蚯蚓、蝌蚪、小鱼、小虾、幼蛙、落水的蚱蜢、蝇蛆及其它各种水生、陆生昆虫 ,也摄食枝角类、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1 .2摄食方式黄鳝由于视力退化 ,又多在夜间活动 ,主要靠嗅觉觅食。当食物接近嘴边时 ,张口猛力一吸 ,将食物吸进口中 ,所以黄鳝吃食时总是发出“扎扎”的响声。黄鳝以噬食为主 ,食物不经咀嚼就咽下 ,遇大型动物时先咬住 ,并以旋转身体的办法 ,将食物一一咬断 ,然后吞食。黄鳝摄食动作迅速 ,摄食后即以尾部迅速缩回原洞中。在…  相似文献   

18.
《海鲜世界》2007,(4):71-73
科名:薄趾蟾科 中文名:南美角蛙 学名:Ceratophrys cranwelli 属名:Ceratophrys 食性:以其他蛙类,蜥蜴,或昆虫,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相似文献   

19.
秦忆芹 《水产学报》1981,5(3):245-251
1.东海外海的绿鳍马面魨是一种主食浮游甲壳类,兼食软体动物和珊瑚的杂食性鱼类。2.1-6月绿鳍马面魨摄食强度有两次高峰,分别出现在2-3月和5月。4月摄食强度最低,这可能和产卵习性有关。产卵前和产卵后均大量摄食,而在产卵盛期则少食或不食。3.绿鳍马面纯的摄食强度以南部鱼群为最高,中部鱼群次之,北部鱼群最低。饵料种类组成也不一样,北部鱼群主要是摄食浮游甲壳类,而南部和中部鱼群除摄食浮游甲壳类外还摄食不少珊瑚、角贝和扁卷螺。4.绿鳍马面魨-昼夜内,主要在下午到上半夜摄食,而在下半夜到上午则较少摄食和暂停摄食,明显地有昼夜垂直移动现象,产生此现象,不仅仅是由于追食饵料生物所引起,主要与其本身生活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一、幼蛙的饲料投喂刚变态后的幼蛙以蝇蛆、黄粉虫和小蚯蚓等小型动物为主,日投喂量为1~1.5克/尾。当幼蛙长到15~20克时,可喂小杂鱼、个体较大的蚯蚓等,日投喂量为蛙重的10%~15%。幼蛙的适宜摄食温度为25~30’:C,一天分两次投喂(上、下午各一次)较好。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