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木前期引种效果是引种栽培区划的辅助依据.对美国山核桃在我国的适生情况、栽培管理水平、生长结实表现以及坚果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并与原产地美国作了相应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树种在我国的整体适应性较好,在亚热带东部和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生长发育正常,小面积坚果产量和品质达到甚至超过了原产地的水平.但是,我国目前大面积美国山核桃产量低、结实迟,这主要是栽培管理水平较低所致.  相似文献   

2.
以林木遗传变异、生境地域分异和引种栽培生态经济等理论为指导,根据地域分异、生态因素为主、综合分析、整体协调和简单易行的原则,依据原产地现实气候生态位宽度与引种地的前期引种效果,采用林木引种气候预测分析法,将我国美国山核桃引种栽培区域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边缘区和不适宜区.适宜区位于亚热带东部和长江两岸北纬25°~35°、东经100°~122°之间的大部分地区,与我国现有的美国山核桃分布区基本相符.将林木引种气候预测分析法结果与聚类分析所得结果比较可知,本区划结果更为合理,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美国山核桃在云南的引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总结了云南53a来对美国山核桃引种、选种、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苗木繁殖、丰产栽培、虫害防治的研究进展和示范推广情况。认为美国山核桃市场潜力大,在云南栽培效益高、适栽区域广、符合该省经济林树种结构调整需要,将来定会得到大力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山核桃嫁接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本文综述了美国山核桃在美国的分布情况及栽培技术,对我国科学引种与栽培美国山核桃,尤其对为早果而采用的嫁接繁殖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山核桃在云南的引种适应性报告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1974~2000年美国山核桃在云南省漾濞、永平、昌宁等地进行引种试验和扩大引种试验表明,该树种生长量以第7年最大,金华和绍兴品种结果多,产量高;山站2号和兴林13号各项丰产指标均低,株产量少;结实大小年明显,金华品种为2年一周期,绍兴为3年;与原产地浙江相比,品质较好;在中亚热带生长和开花结实表现很好。美国山核桃与国内外在良好管理条件下的产量和质量基本相同,适宜于云南省栽培。从而为云南省增添了一个新的经济林木树种,填补了核桃分布下限没有好的油料干果树种可供发展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美国山核桃在湖北省引种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笔者通过比较美国山核桃生态位宽与湖北省新生境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理化性质,得出了湖北省基本适宜美国山核桃生长且发展前景广阔的结论,同时建议湖北省引种美国山核桃首先考虑恩施、宜昌地区,其次考虑武汉、荆州地区。引种过程中需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建园,同时要充分考虑微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7.
生境是林木引种栽培区划的主要依据.比较分析了美国山核桃原生境和新生境的气温、降水和土壤条件.结果表明该树种原生境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与我国新生境存在较大的相似性;通过对原生境中影响美国山核桃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引种栽培该树种的主导气象因子;根据原产地中心产区对上述主导气象因子的反应值,并结合原产地美国山核桃专家的意见,确立了该树种的现实生态位宽度为年平均温度13~20℃,1月平均温度4~12℃,7月平均温度25~30℃,极端最低温度-30~-8℃,≥10℃年积温3300~5400℃,无霜期154~245d,年降水量224~1626mm.为后期应用生物气候预测分析法进行美国山核桃引种栽培区划提供了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8.
美国山核桃主要栽培品种的RAPD鉴定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以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和16种Operon引物对从原产地美国引进的30个美国山核桃主要栽培品种进行RAPD分子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问存在明显的基因带型差异,多态型比率高达78.1%;根据RAPD特异分离谱带确定了各品种的标记基因型.以此可实现对美国山核桃无性系品种DNA水平上的鉴别;以标记基因型对30个美国山核桃品种进行系统聚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及Marquard等人的同工酶分类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美国山核桃在云南引种研究成果及产业化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良种选育、适栽区域探索、苗木繁殖技术、丰产栽培技术及示范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简述了云南32年来对美国山核桃研究取得的成果,从坚果品质、市场潜力、栽培效益、适栽范围等方面分析了美国山核桃在云南产业化开发前景,同时提出了对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历程及资源现状研究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7  
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共分4个阶段,即自发引种阶段、自觉引种第一阶段、自觉引种第二阶段和自觉引种第三阶段。迄今,引种地区已涉及22个省区市,但主要集中在亚热带东部和长江流域。据初步调查,现有该树种资源数量约7万株,多呈零星分布。美国山核桃在我国各地的适应性不尽相同,在亚热带东部、长江流域和云南等地生长、结实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木瓜属观赏品种的调查与分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对我国木瓜属观赏品种进行分类研究.共记载20个品种,其中贴梗海棠品种5个,毛叶木瓜品种5个,倭木瓜品种3个,傲大贴梗海棠品种7个.订正部分品种的学名.编制品种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
木犀属品种分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根据开花习性、花序类型、花色、花型、雌蕊发育状况以及枝条和叶片特征,对木犀属的品种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木犀属共有品种177个,属于5个种(包括1个杂交种),其中桂花品种157个(四季桂品种群18个、银桂品种群57个、金桂品种群45个、丹桂品种群37个)、柊树品种12个、齿叶木犀品种3个、华东木犀品种2个、山桂花品种3个;讨论了品种分类等级和分类依据;订正了桂花品种群的学名.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阿月浑子的引种栽培工作能够在自然条件多样、立地类型复杂的甘肃省内有效地开展,对甘肃省内不同气候区的22个样点和新疆喀什、和田2个样点及国外阿月浑子栽培区的6个样点共计30个样点的8项气候要素进行了综合气候因子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温度、热量、降雨及光照条件,可将30个样点划分为4个气候类型区:适宜区2类,即适宜阿月浑子生长的地中海气候区和中西亚暖温带干燥气候区,这2类气候区均无甘肃样点;次适宜区1类,即热量条件适宜而干燥条件不足的甘肃南部暖温带武都等4个样点;边缘区1类,即热量条件适宜而生长季节湿度较高的温带半湿润气候区的甘谷等4个样点和干燥与光照条件好而热量不足的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敦煌等4个样点;不适宜区1类,即光热水资源均不足的部分温带、寒温带区域的迭部等10个样点。  相似文献   

14.
将GIS技术应用于森林分类经营区划项目中,可以在其内业工作中同时进行图纸绘制与小班数据统计,在后期处理中可按比例生成各种需要的专题图和以Micmsoft Access数据库形式存在的各种所需要的数据报表.GIS在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内业中的应用,不但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为林业的数字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5.
上海城市生态分区与城市森林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作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的地区 ,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受到普遍关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是全球人类的共同理想。通过建设城市森林来改善城市环境 ,维持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促进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 ,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之一 ,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上海市的自然生境条件、环境质量状况、生态敏感区的分布、城市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城市生态分区 ,同时根据水系及道路交通系统的等级 ,提出上海城市森林布局的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木瓜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品种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郑林  陈红  张雷  臧德奎 《林业科学》2008,44(5):53-59
对木瓜属19个品种的花粉亚显微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其花粉属于N3P4G3型,为辐射对称的长球形至超长球形,大小为极轴长48.64~39.95 μm、赤道轴长25.28~20.97 μm,外壁纹饰为条纹状或皱波状纹饰,具覆盖层穿孔.花粉亚显微形态对于木瓜属品种分类具有很大价值,根据花粉形态编制品种分类检索表.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贴梗海棠、日本木瓜和傲大贴梗海棠的亲缘关系最近,而木瓜与其他种类的亲缘关系疏远,这与本属的经典分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桉树引种栽培区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做好桉树引种栽培区区划工作,对加快我国桉树引种工作进程,避免桉树引种工作的盲目性,减少引种工作的失误等具有重大意义.阐述了桉树引种栽培区区划的目的、意义、原则、依据和区划方法.将我国桉树引种栽培区划分为4个引种大区,14个基本引种区,37个引种小区.对各基本引种区桉树的引进种类、种源、培育目标作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各基本引种区的育种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