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饲养过程中,羔羊腹泻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发病率可高达30%,病死率高达20%,特别是断奶前后的羔羊更易发病,给养羊户和养殖单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解,寄生虫虫卵检查、细菌分离、药敏试验等实验,最终掌握了引起羔羊腹泻的一系列发病因素和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羔羊腹泻多发生于1周龄左右的羔羊,发病率高、危害大,目前已成为限制羔羊生长发育的一大难题,受到广泛关注。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此类现象发生。1羔羊腹泻的原因据报道,羔羊腹泻的发病率可达30%,死亡率则为20%,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羔羊腹泻的原因多且复杂,比如由于季节交替,气候骤变,温差波动大,致使羔羊遭受寒冷或贼风刺激,产生应激引起羔羊腹泻;圈舍环境潮  相似文献   

3.
<正>羔羊腹泻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生在1~7月龄的羔羊,其特征是患病羔羊剧烈腹泻和小肠粘膜发生溃疡,因该病发病速度快,病程短,若加之饲养管理不当时,由于不同条件和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引起大批羔羊发病及死亡。有时发病率高达80%以上,且死亡率高达73%~85%以上,个别羊群高达93%以上,对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笔者在兽医临床上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治疗该病128例,有效126例,治愈123例,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调查分析2013-2018第十师北屯市年周边团场养殖大户和养殖合作社新生羔羊死亡原因。通过现场走访和兽医技术人员出诊记录对2 147只新生羔羊死亡的资料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按照不同单位计算新生羔羊死亡分别为181团32.65%(701/2147)、182团13.08%(281/2147)、183团11.97%(257/2147)、187团12.94%(278/2147)、188团29.34%(630/2147);按照新生羔羊死亡原因分析主要是弱胎、饥饿、腹泻和肺炎等,其中弱胎、饥饿占死亡总数的14.53%(312/2147),肺炎占死亡总数的39.12%(840/2147),腹泻占死亡总数的44.48%(955/2147),接产不当、管理不善及其他原因占死亡总数的1.86%(40/2147)。此次调查表明弱胎(疾病引起)、肺炎、腹泻等疾病因素是引起新生羔羊死亡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孕期母羊的饲养管理,产羔、接羔与羔羊胎粪的排出、人工哺乳、母羊护理及哺乳等工作,是降低羔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羔羊腹泻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发生于产羔季节,发病率可高达30%,病死率高达20%.此病多发于2~7日龄羔羊。最急性者出生后12~24小时内就出现腹泻。因其病原复杂,危害较大,发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和规律性可循,历年来一直为广大养羊人所关注。羔羊是养羊成败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综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舍饲养羊及规模化养羊发展,羔羊腹泻在舍饲养羊中,发生率高达90%,死亡率达20%-30%,发病的羔羊,以一个月内的新生羔羊为主。发病表现为:初期粪便不成型,精神沉郁、饮食减少或不食、体温升高,继而发生新生羔羊粪便堵塞肛门,严重的;出现水样腹泻、黑色稀便,便中含有气泡、恶臭,逐渐出现脱水、酸中毒、败血症等症状,从而造成羔羊死亡。  相似文献   

7.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严重的肠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可导致羔羊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我县南庄乡六村塬村每年羔羊痢疾发病率高达585%,致死率为275%。1999年4~5月份,笔者等应用复方羔痢宁口服液在该村对2个养羊户42只初生羔羊进行了羔羊痢疾  相似文献   

8.
羔羊痢疾是指发生于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其特征是剧烈腹泻和小肠黏膜发生溃疡.由于不同条件和因素的影响,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较大,发病率可高达80%以上,死亡率高达70%~80%以上,严重危害着养羊业.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36例,治愈31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羔羊痢疾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羔羊痢疾是指发生于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其特征是剧烈腹泻和小肠黏膜发生溃疡.由于不同条件和因素的影响,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较大,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率高达70%~80%,严重危害着养羊业的发展.笔者据多年实践,对羔羊痢疾进行综合防制可收到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猪场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笔者通过调查本地两个较大型工厂化猪场数据统计,仔猪一般腹泻发病率占25%~30%左右,其中断奶后3~5 d腹泻率占3%~5%,出生8~13d腹泻则更加严重,腹泻率占40%左右,死亡率可高达10%~15%,出生一星期内发病率占10%~20%,死亡率则更高.  相似文献   

11.
羔羊腹泻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发生于产羔季节,发病率可高达30%,病死率高迭20%.此病多发于2~7日龄羔羊.最急性者出生后12~24 h内就出现腹泻.如果不做好防治措施,会对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根据经验,简述了羔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对本地某小尾寒羊养殖小区疾病发生规律进行调查时,发现小尾寒羊羔羊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高达20%以上,死亡率可达70%以上,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小尾寒羊羔羊大肠杆菌病主要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脱水和酸中毒,进而衰竭导致死亡,部分病例表现败血症状。  相似文献   

13.
羔羊痢疾病是初生羔羊以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可使羔羊大批发病和死亡。该病多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以2~3日龄的羔羊发病最多,发病最早者可于出生后12小时开始腹泻。严重的羊群发病率高达90%以上.致死率在50%以上。产羔初期常为零星散发.产羔盛期为发病高峰期,随着产羔结束病情也逐渐减少甚至停止。据鉴定.此病病原主要有产气荚膜梭菌B、C、D和大肠杆菌、肠球菌.由这些病原菌混合感染。其致病因素为:①母羊孕期营养不良.所产羔羊体质瘦弱。②气候寒冷.特别是大风雪后产羔.使羔羊受冻。③羔羊未按时吸吮初乳或哺乳…  相似文献   

14.
榆林市某陕北白绒山羊场多只绒山羊发生严重腹泻,羔羊尤为严重,且抗生素治疗无效。为了查明腹泻病原,对采集的90份腹泻样品进行病毒和寄生虫检测,PCR检测结果表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羊库布病毒、羊肠道病毒、羊冠状病毒、羊诺如病毒、羊札幌病毒和轮状病毒均为核酸阴性;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发现大量的球虫卵囊,且球虫总感染率为85.6%,平均感染强度为9 798 OPG。其中2月龄~3月龄羔羊感染率高达100%,感染强度为25 393 OPG;6月龄~7月龄羊球虫感染率高达95.6%,感染强度为2 800 OPG;成年羊球虫感染率为63.3%,感染强度为1 200 OPG;共鉴定出球虫13种,均为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综上所述,该羊场腹泻主要是球虫感染所致,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羔羊腹泻是1-20日龄羔羊的常发病,可造成羔羊生长缓慢,抵抗力减弱,不及时治疗将会引起羔羊死亡,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对我镇羔羊腹泻的调查,初生羔羊平均发病率较高,约占18.9%,死亡率8.5%.  相似文献   

16.
我县自3月份以来主要是梅雨,湿热天气,昼夜温差较大。某养殖户当时有成年羊62头,断奶和哺乳羔羊53头。3月中旬,先在一圈舍的哺乳羔羊中发病,随后临近羊舍也发病,发病率高达65%,病死率达23%,主要以羔羊不食呕吐,腹泻,腹胀,卧地不起后相继死去,成年羔羊无明显临床症状。经过主述、现场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魏氏梭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1主要症状精神萎靡,腹泻,排水样粪,粪色多样,有黄绿色,灰白色或黄白色,后驱被粪便污染,少数羔羊粪便糊肛,发出尖叫声。病羔羊体温升高,达41~42℃。病后期,羔羊有的排带血稀粪或血便,严重脱水,多在昏迷中死去。有的羔羊腹胀不腹泻,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角有白沫。病后期呈游泳状,死后呈角弓反张。  相似文献   

17.
羔羊破伤风在本地发生较普遍,每年死亡1%左右,有时在某一自然村竟高达10%。笔者曾对30个养羊户进行了解,全年共产羊289只,有24只羔羊患破伤风,发病率8.3%。  相似文献   

18.
羔羊腹泻类疾病在产羔季节发病率较高,产羔初期几乎100%发病,在产羔的中、后期发病率也高达85%。而且此病传播较快,常一只发病殃及全群,严重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此病的诱发因素、病状,以及治疗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养殖户分享。  相似文献   

19.
羔羊腹泻是一种消化道疾病,死亡率高,本文分析了羔羊腹泻的发病机理,从传染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2个方面分析了羔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对于病情轻微的羔羊,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口服庆大霉素2~5 mL,六环素1~2 mL,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用于补液,2次/d;对于病情严重的羔羊,积极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和1.4%碳酸氢钠,比例为4∶3∶2,加入2~5 mL庆大霉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互助县北山地区羔羊腹泻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其在该地区的流行现状及流行特点,经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羔羊存活率提高10.5%;通过推广综合性防制技术,该地区羔羊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了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