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指派问题是组合优化问题的一个分支,也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根据指派问题的特点,将效率矩阵的行标看成旅行商问题的城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仿真试验结果和其他文献结果比较,证明了该改进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头绒泡菌网络模型在求解迷宫问题时所展现的“重点管道重点培养”特性,设计一种优化的蚁群算法.
该优化算法在更新信息素矩阵时考虑蚂蚁释放的信息素和多头绒泡菌网络中流通的信息素.通过对重点管道信息
素浓度的加强,提高路径寻优过程中重点管道的被选概率,从而提高蚁群算法对最优解的开发力度.针对旅行商问
题的对比实验验证了该优化算法可提高传统蚁群算法的寻优能力,并具有更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4.
图像边缘携带了图像的大部分主要信息。通过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不仅能有效地提取图像信息降低计算的复杂度而且是图像测量、图像分割、图像压缩、模式识别等图像处理的基础。本文尝试将蚁群优化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用于图像边缘检测,通过选取经典house图像和SAR机场图像设置阈值进行自适应边缘提取,实现了边缘的精确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图像目标的轮廓信息,很好保持图像纹理,具有理想的抗干扰性能,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时间长易变质等问题,合理规划果蔬运输车辆的配送路径。在基本蚁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求解路径规划的改进型算法,同时提出了自适应调整的方案,提高跳出局部优解的能力以及算法的全局收敛性。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改进型算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从而达到运输车辆路径优化的目的,为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路径重复率为优化目标解决农业机器人在数字生态农场中的全区域覆盖问题。方法 首先,将栅格地图中的障碍物进行膨胀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矩形分区以及分区合并操作;然后,通过改进的蚁群算法规划分区间的遍历顺序、通过改进的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 first search, BFS)算法规划分区间终点与起点的衔接路径,从而实现机器人全区域覆盖。2种算法的具体改进方案为:分别通过人工免疫算法与粒子群算法改进遗传算法的选择与交叉算子,并将改进后的选择算子、交叉算子、原遗传算法变异算子与蚁群算法相结合改进传统蚁群算法信息素更新方法;建立动态函数以简化BFS算法规划的路径。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改进蚁群算法收敛时的迭代次数较传统蚁群算法减少了83.1%,路径长度相比减少了4.8%;由改进的蚁群算法与改进的BFS算法规划的机器人遍历路径重复率是传统蚁群算法和BFS算法的56%,且农业机器人能实现对农田区域的100%覆盖。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农业机器人在复杂环境的数字生态循环农场中进行全遍历覆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TGA)在求解组合优化问题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单亲遗传算法(PGA)。PGA不使用TGA常用的交叉算子,而是通过基因换位算子隐含交叉算子的功能来实现进化操作,简化了遗传操作过程,并且不要求初始群体具有广泛多样性,不存在“早熟收敛”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大多数地区渠系配水通用性较低的问题,将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以吉林省大安灌区渠系为例,基于地理信息及遥感测控技术,通过改进的蚁群算法对灌区渠系进行优化配水,最终达到节水灌溉增产的效果。在北方实际灌溉过程中,优化配水在农业节水灌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算法简单,收敛性好。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可以使渠系配水模式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将水量损失降到最低,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结果更贴近实际,值得全国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5)
为研究冰鲜水产品最优配送路径的优化方法,在传统蚁群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先后分别采用局部最优和全局最优两种方式对传统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更新方式加以扩大至最优解寻觅范围,并对启发因子的函数定义范围加以扩展至初始节点,利用2-opt算法进行局部优化。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配送条件下,改进后的蚁群算法与避圈法、传统蚁群算法相比较,其配送时间分别缩短31.64%和8.15%,其配送路径长度分别缩短21.89%和16.94%。研究表明,改进的蚁群算法可用于冰鲜水产品最优配送路径的计算,该方法可在实际应用中有效提高冰鲜水产品的物流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大型种子公司逐渐进入我国种业市场,凭借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育种技术以及先进的生产管理,给我国种子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规范我国种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种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运用价值链管理分析法,对种子企业价值链及其拓展延伸模式进行分析,探讨种子企业挖潜外部资源、优化和整合企业价值链、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研究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是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回顾近45年来我国农作物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上述两个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我国农作物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高超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21,(1):16-19
文章分析基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现状与成效、问题与挑战,研究提出推进基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路和重点。根据作者在基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经验,结合文献分析和有关座谈交流资料,对基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现状与优化进行描述性分析。基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呈现“三化”趋势,即环境日益优化,业务活动持续强化,评价监督不断深化;仍然存在着内控工作认识相对薄弱,信息化建设应用仍然不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比较单一等“四大”问题;未来内控建设中要重点抓好深入强化内控意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内部控制效率,加强内控风险规避等四方面重点工作。目前基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取得的成效显著,但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单位领导的参与,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联动,实施多层次监督机制,大力推进内部控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利用Windows的存贮管理功能和内存映射文件的相关支持,实现数据结构的文件方式直接保存与恢复,大大节省了数据结构的重构时间。在程序涉及海量数据时可以实现小内存环境下运行,减少甚至避免了内存空间不足现象的产生,对同类问题极具参考性。 相似文献
15.
水稻高产栽培组合优化调控技术,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在人工栽培、机插、机直播等多种稻作方式上建立栽培数学模型,明确关键调控技术和应变决策技术,分析群体质量指标模型,建立组合优化调控技术体系,并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示范推广面积达4×10~4ha,取得显著的增产、增收效益. 相似文献
16.
特产研究所自2006年获批修购专项以来,截止2015年,共有16个仪器设备购置类项目, 1个升级改造项目获得批复。文章简要分析了修购项目实施前后科研情况的变化,总结了实施经验,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牧草灌溉制度是指牧草在一定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条件下,为保证饲草料种植地土壤水分的适时供给并获得稳产高产所确定的灌溉定额、灌水定额、灌水次数和灌水时间。合理的灌溉制度既能满足牧草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又能与饲草料栽培技术措施相结合,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的状况,为牧草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8.
无铅皮蛋的凝固性和色香味较差,根据皮蛋成熟过程的化学变化和机理,经过多次试验,研究总结出可以通过调整料泥的碱含量,提高加工温度和增长密封时间,加速无铅皮蛋的凝固性和提高色香味风味,达到国家商品和卫生质量标准,推广无铅皮蛋。试验结果表明:气温20℃左右,滚粉法每100个鸭蛋加纯碱190—200克,生石灰280—300克,密封14—16天。气温25℃左右,每100个鸭蛋加纯碱160—170克,生石灰240—260克,密封14—16天,必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密封时间。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冀西北坝上半干旱区旱滩地春油菜产量形成的密度、磷肥、氮肥、追氮比例四项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建立了高产栽培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单因素和二因素产量效应。四项农艺措施对产量作用的大小依次是:氮肥>密度>磷肥>追氮比例。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是:每公顷密度24.3~30.1万株,P_2O_5 53~80kg,N 107.8~120.9kg,追N比为总量的73%~9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