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本文采用内蒙古自治区孪井滩气象站2010—2020年生长季的3种灌木半灌木霸王(Zygophyllumxanthoxylum)、红刺(Garaganamicrophylia)、红砂(Reaumuriasongarica)的每旬新生枝条的长度观测数据和返青至黄枯期的每个物候期的观测数据,分析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霸王、红刺、红砂3种灌木半灌木的新生枝条长度通常5月上旬达到≥2cm;霸王和红刺的返青期3月下旬进入普遍期,红砂的相对晚一些,一般在4月中旬进入普遍期;霸王的黄枯期较早,一般10月中旬进入黄枯期,而红刺、红砂的黄枯期相对晚一些,一般11月中旬进入黄枯期;霸王的相邻物候期的生长速率中展叶普期—开花普期的生长速率最快0.10 (10d左右),其次是开花普期—分枝普期的生长速率0.08 (13d左右);红刺相邻物候期的生长速率中返青普期—展叶普期的生长速率最快0.14 (7d左右),其次为展叶普期—开花普期的生长速率0.05 (21d左右);红砂的相邻物候期的生长速率较缓慢,返青普期—开花普期的生长速率最快0.04 (24d左右)。霸王、红刺、红砂的新生枝条长度分别在8月上旬、9月上旬和7月中旬之后基本停止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解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运用积分回归分析法对青海省三江源同德地区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积分回归模型,计算出4-9月各旬温度、降水、日照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旬平均气温大于降水量,即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光照条件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3.
气象要素对高寒针茅草原产草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生育期的温度、降水、日照、积温、地温等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各气象要素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西北针茅牧草生育期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草原全部牧草的产量为基础资料,运用积分回归的差分形式,计算了影响西北针茅产量的旬平均气温、≥0℃积温、5cm地温、10cm地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影响系数,构建了影响西北针茅产量的气象要素评价模型,并进一步计算了产量影响指数,用于衡量西北针茅生育期各气候因子对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各气象因素中,对高寒草地西北针茅牧草产量影响最大的是降水量,6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中旬降水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达1150.73~1470.66kg/hm2,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降水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为491.72~819.01kg/hm2;其次是日照时数,4月上中旬、5月中下旬、8月各旬日照时数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为347.90~668.17kg/hm2;第3是≥0℃积温,4月中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0℃积温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达207.32~486.40kg/hm2;第4是旬平均气温,4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可以造成146.22~173.76kg/hm2的产量波动;第5是地温,5月中旬至6月中旬,5和10cm地温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分别为42.46~62.55kg/hm2和41.46~51.63kg/hm2。【结论】降水量对高寒草地西北针茅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日照时数,第3是≥0℃积温,第4是旬平均气温,5和10cm地温对西北针茅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郭树江    王飞    张卫星  王方琳    韩福贵    张裕年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5):41-46
对民勤4种主要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测定,研究不同荒漠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差异及其季节变化,并探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4种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值不同月份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梭梭外,其他3种植物δ13C值生长初期(5月)>生长中后期(6-10月)。4 种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值种间差异在5-10月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沙拐枣>梭梭>柠条锦鸡儿>白刺。2)4种主要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值受到物种、月份、物种×月份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受物种的影响最大。3)4种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值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因其物种而异;影响梭梭、沙拐枣、白刺、柠条锦鸡儿叶片/同化枝δ13C值的主要气象因子分别是平均气温、相对湿度、蒸发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白刺是吉兰泰盐湖区防风固沙的优良灌木,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部分出现生长退化的现象,为了保护白刺,促进其生长更新。【方法】采用对比试验,研究了平茬对白刺生长指标、生物量积累、叶绿素含量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1)白刺平茬一个生长季后,其株高、新生枝条数目、长度、径粗、新生枝上部与下部叶片宽度分别较未平茬增加了27. 42%、85. 71%、98. 81%、18. 71%、46. 12%和158. 77%。(2)白刺平茬后,枝、根、叶生物量较未平茬提高幅度在18. 96%~49. 31%之间,说明人工平茬促进了白刺生物量的积累。(3)经过对比发现,平茬白刺较未平茬白刺的土壤含水率增加幅度在8. 93%~77. 05%,说明平茬白刺具有保水性能,且迎风坡较背风坡保水性能强;另外,白刺平茬后,其根系吸收的土壤水分由深变浅。(4)经平茬措施处理后,白刺新生枝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有显著提高,且迎风坡增幅较背风坡高,迎风坡上部和下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较背风坡高出11. 55%和8. 10%。(5)相关分析显示,采取平茬措施的第一生长季,平茬措施有效促进了白刺复壮更新。【结论】人工平茬可促进白刺更新复壮,减少白刺对水分的消耗。  相似文献   

6.
影响甘蔗株高生长的气象因子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表面看,影响甘蔗株高生长的气象因子有当旬的平均气温、蒸发量、降雨日数和平均风速。通径分析表明,平均气温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其它气象因子大多通过平均气温对株高生长起作用。逐步回归结果进一步印证了影响甘蔗株高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平均气温。旬均温在25.0℃以下时,株高生长缓慢;旬均温为26.0-27.9℃时,株高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7.
开鲁县红干椒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秀萍  王丽娟  周光会  张钰  廖世刚  刘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50-1651,1653
利用开鲁基准站50年平均气象资料及7年红干椒大田种植观测数据对气候资源与红干椒产量、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鲁县光照资源丰富,生长季月、旬平均气温非常适合红干椒生长,井灌条件可补充自然降水的不足,是红干椒种植的理想区域。  相似文献   

8.
利用湘北地区1987~2011年早稻单产和早稻生育期内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法建立了早稻的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进行了预报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气象产量与早稻生育期逐旬气象要素相关性,筛选出5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5月中旬平均气温、5月下旬日照时数、6月中旬降水量和7月中旬日照时数是影响湘北早稻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基于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了早稻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1988~2009年早稻产量进行了预报验证,平均准确率在91.0%以上。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反映了早稻产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以4年生‘红富士’(中间砧为‘SH3’)为试材,利用AZ-D茎流系统监测生长期茎流数据、HOBO气象站同步监测气象因子数据,研究了其茎流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期苹果茎流呈现出明显的日际、旬变化特征,2008、2009年旬茎流量最大值分别为50.84 kg和86.09 kg,整个生长周期中新梢二次生...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高光效的刺葡萄品种,以16份野生刺葡萄资源的枝条为接穗,高接于以SO4为基砧的6年生红地球葡萄植株上,以红地球葡萄为对照,对不同刺葡萄类型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刺葡萄种质资源光合特性差异明显,浏阳刺葡萄雄株和白刺葡萄净光合速率最大;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密切相关,且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最为显著是叶绿素b的含量;不同类型的刺葡萄资源其暗呼吸速率不同,芷江Co60辐射刺葡萄属低消耗型刺葡萄种质;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呈正相关,而与气孔导度无显著性相关。通过对光合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白刺葡萄属高光合效率型、高光能利用率型和高水分利用效率型;芷江Co60辐射刺葡萄属叶绿素a、b积累型,CO2高利用型和水分高利用型,低消耗型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经过5a的引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酸樱桃品种埃温斯在吉林地区4月中旬芽萌动,4月下旬完全展叶。5月上旬开始高生长,7月下旬结束,生长期92d,速生期5月中、下旬及6月下旬—7月上旬。地径生长期5月上旬至9月中旬,生长期143d,速生期6—8月份。8月上旬形成顶芽,10月上旬叶变色,10月下旬落叶。在吉林地区定植,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及适应性,生长良好。5年生植株开花结果率达60%以上,平均单果质量4.7g,比甜樱桃略小,比毛樱桃大3.6倍,与草原樱桃单果质量基本相近。每公顷产量与原产地加拿大基本相同。果实7月中旬成熟,比甜樱桃、毛樱桃晚,可弥补东北地区淡季水果市场水果供应的不足。埃温斯可以在吉林省中东部地区推广栽培,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少量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12.
新疆野生杏花芽形态分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新疆伊犁地区野生杏花芽形态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杏的花芽形态分化始于6月下旬,从开始花芽分化到雌蕊原基分化形成为止,整个分化时间约持续70d,以各部分的原基出现为划分标准可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始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及雌蕊原基分化期6个时期。6月22日以前处于未分化期,7月初进入分化初期,整个分化初期持续30d左右;萼片分化多数在7月中下旬进行;花瓣分化集中在8月初进行;雄蕊分化多在8月中下旬进行;9月初除8.3%的花芽处于雄蕊分化期,其余全部进入雌蕊原基分化期。各分化时期有交错重叠现象,从开始花芽分化到雌蕊原基分化形成,整个分化时期集中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13.
墨玉县真葡萄粉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2006年,在新疆墨玉县对真葡萄粉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真葡萄粉蚧在墨玉县一年发生3代,以若虫藏在老蔓翘皮下、裂开处和根基部分的土壤内群体越冬.3月中下旬葡萄树出土萌动时越冬若虫开始活动危害,4月中旬越冬代雌成虫出现,4月底5月初开始产卵,若虫于5月中旬孵化.第一代雌成虫6月中旬出现,7月初开始产卵,若虫于7月上旬孵化;第二代雌成虫8月中旬出现,8月下旬开始产卵,若虫于9月初孵化,10月开始越冬.此虫有四次最佳药剂防治适期,第一次为4月中旬;第二次为6月下旬;第三次为8月中下旬;第四次为11月,即葡萄秋季修剪后埋土前.该虫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尽量减少药剂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14.
利用近30年NCEP/NCAR 逐日气象再分析资料及中国褐飞虱逐候灯诱数据,分析季风指数与褐飞虱迁入量的时空关系,以探明季风进退和转换对我国褐飞虱迁入的影响。研究表明:(1)常年3月中、下旬是我国偏北季风转换为西南季风的时期,西南季风开始后的4月上旬是褐飞虱第1次大规模北迁的时期,第1次大规模北迁的主降区为华南稻区和西南稻区,随后迁向其北的其他稻区。(2)6月中旬-8月中旬是偏南季风指数达最大值的时期,也是各稻区褐飞虱北迁峰次最多、迁入量最集中的时期。(3)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偏南季风向偏北季风的转换时期,也是褐飞虱北迁的终见期、南迁的始见期,第1次大规模南迁发生在这一时期内,主降区为江淮稻区和江岭稻区。(4)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偏北季风的快速增强期、偏南季风的快速衰退期,也是褐飞虱南迁的高峰期。(5)10月下旬开始偏南季风撤出我国大陆,而偏北季风控制我国大陆,由北到南各稻区依次开始出现褐飞虱迁入的终见期。(6)褐飞虱异常发生年份中西南季风北上的早迟决定了褐飞虱在我国迁入始见期的早晚,而偏北季风南下的早迟则决定了我国褐飞虱迁入终见期的早晚。(7)迁入始见期滞后于西南季风的变化,迁入终见期滞后于偏北季风的变化,它们滞后的时间都为1-3候(即5-15d)。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4 ~2013年天水市7个测站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对天水雷暴天气的分布情况、年际变化及雷暴地域变化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天水市各站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3.7 ~26.6 d;主汛期(4~9月)雷暴出现日数占全年雷暴总日数的96%,雷暴日数的月变化呈单峰型,其中主峰集中在5~8月,占全年雷暴总日数的81%,冬季几乎不出现;平均雷暴初日、终日分别出现在4月下旬和9月下旬,平均雷暴初终间日数为157 d;天水各站雷暴日数逐年总体呈减少趋势,且与海拔高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6.
对玉米蚜发生动态的室外自然调查结果表明,玉米蚜在陕西关中的寄主植物主要有玉米、小麦、大麦、高梁、莠子草、稗草、狗尾草、蟋蟀草、狗牙根及马唐草等。其在10月中、下旬迁入麦田,以无翅成蚜在小麦根际地下越冬。7月上旬迁入玉米田,发生高峰在玉米抽雄期和雌穗成熟前期,与寄主营养良好的生育期一致。有翅蚜的发生有3个高峰期,分别是7月下旬玉米大喇叭口期、8月下旬散粉结束雄穗逐渐干枯期和9月中、下旬玉米营养和气候条件恶化时。抽雄以前在玉米植株的分布由基部到心叶逐渐增多;玉米抽雄以后,由雄穗逐渐向下部移动。玉米蚜在玉米植株上的分布动态因植株的营养状况及气温变化而不同,一般主要分布于植株较幼嫩和隐蔽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新入侵害虫栗苞蚜的生物学特性与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苞蚜(Moritziella castaneivora Miyazaki)是近几年山东省栗产区危害日趋严重的新入侵害虫之一。在山东一年发生10余代,以受精卵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孵化为干母,下旬羽化为成蚜行孤雌生殖,8~9月虫口密度最大,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产生两性蚜交配、产卵越冬。室内浸渍法试验结果表明,杀虫剂抗蚜威、吡虫啉、氯噻啉、阿克泰、阿维菌素等,药后48 h对栗苞蚜的校正死亡率达91.3%~97.2%。  相似文献   

18.
将草莓分为无性株系和母体单株两类分別调查,則无性株系总鲜重、叶鲜重、叶面积增长动态皆为S型曲线,由此曲线公式可计算出最大生长速度出现时间为8月中下旬,并可求算出最大生长速度及最大速度时的生长量。无性株系的新根鲜重及吸收面积动态基本一致,皆为具三次波峰的曲线,高峰分别在4月中、7月下10月底出现,最后一次高峯持续时间较长。而无性株系的变(褐)色根的年动态变化为一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母体单株的鲜重、地上部干、鲜重、叶鲜重等均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而其根鲜重年内有三次波峯,分別在4月中旬、7月上旬和10月下旬,以中间的波峯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9.
罗城县甘蔗产量与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罗城县多年甘蔗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月上旬至4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的降雨量、5月和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的平均气温、11月的日照时数是制约罗城县甘蔗产量高低的主要气象因子,并提出了生产建议,对指导罗城县甘蔗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吐鲁番葡萄斑叶蝉生活史及发生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的生活史及发生消长规律,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3年对葡萄斑叶蝉种群动态开展定点定时系统监测,每3 d调查1次,分析种群数量、虫态、龄期,确定其年生活史和各代发生期.[结果]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1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树缝和墙缝中越冬.4月中旬越冬成虫迁入葡萄园危害,8月为发生盛期,10月初种群密度迅速下降,斑叶蝉进入越冬场所;5月中旬1代若虫孵化,6月中旬2代若虫孵化,7月下旬3代若虫孵化,9月上旬4代若虫孵化.[结论]5月中下旬1代若虫发生高峰期为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