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宽甸地区5种生境下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甸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植被种类繁多,生长茂盛,可谓"天然药库"。笔者参加了1978-1979年宽甸药材普查队对宽甸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1990-1998年对白石砬子保护区森林经济植物和药用植物的野外调查,结合自己的调查数据并对他人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统计宽甸地区共有药用植物618种,隶属121科,采集标本4 778份。由于在不同的地势和生态环境下,药用植物的分布和数量有较明显的差异,因此,该文分别对5种生境下的药用植物进行了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2.
莱芜珍稀药用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莱芜地区珍稀药用植物共计有80种。根据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对常见的种类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对该地区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南宝天曼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宝天曼地区共有药用植物1058种,隶属于471属,132科。蔷薇科、菊科、百合科、毛茛科等15个科所含的物种占该地区药用植物种数的38%。蒿属、蓼属等18个大属的种数达20.6%。根茎类药用植物占28.6%,以林地为生境的药用植物占43.8%。结果表明:宝天曼地区药用植物较丰富,森林与该区药用植物的生存息息相关。要从4个方面进行保护和利用:(1)对野生生物资源的采集、利用、贸易要加强立法和执法;(2)加强药用植物资源的科研工作;(3)建立药用植物园;(4)对有重要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建立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4.
对南京方山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采用野外植物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据调查结果统计,方山地区有野生药用被子植物58科138属189种。其中数种是江苏特产和稀有的药用植物。方山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应及时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5.
浙江冬青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浙江冬青属药用植物种类、分布、生境及药用价值,对该属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药用开发利用是目前野生植物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中草药都直接取自野生植物。中国沙漠地区约有植物1700余种,其中被收入《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一书中的药用植物为356种,而人们正在开发利用以及未被认识的野生荒漠药用植物的种数则远远不止于此。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所引种的400余种荒漠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或属于药用植物以及原料药物类植物的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7.
对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共有126科407属794种,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科、属、种的34%、18%和7%,其中双子叶植物666种,占本区药用植物84%;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487种,占61%;全草/全株类、根(根皮)及根茎类和果实/种子类药用植物分别占51%、43%和14%;优势科主要为菊科、毛茛科、蔷薇科和唇形科;优势属为蓼属、堇菜属和乌头属,调查结果为本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东部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1991~1995年,在调查这一地区的经济植物时,对药用植物做了较详细的分类调查,基本查清了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及蕴藏量,掌握了其种类的分布区域。经调查,已知该地区有药用真菌94种,高等植物中的中草药101科487种,其中蕨类16科24种,种子、草本植物85科463种。估计总蕴藏量达513t。为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今后对野生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兴安岭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兴安岭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初步统计,整理出小兴安岭药用植物资源的状况,为小兴安岭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对该地区药用植物的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老铁山地区约有野生药用植物34科,60种。文章重点介绍其种类、药用价值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对通道侗族自治县及其周围侗族地区的民间传统药用植物进行调查研究表明,该区计有药用植物155科513属866种。其中常用的为10科137属197种。有21种植物的药用价值为本次调查所发现,并有223种在临床应用上与有关文献的记载有着不同程度的殊异。为研究侗族医药和开发利用侗族民间传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南地区碳酸岩分布广泛,山脉纵横,地质情况复杂,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青藏高原冷空气影响,形成了丰富独特、类型多样、成份复杂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扭转区域产业结构、维持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维护国家药用植物资源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中基于文献资料和野外踏查,系统总结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木本、藤本、草本主要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开发潜力,从资源状况、生态治理、产业发展3个方面探讨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发掘、综合开发利用、引种驯化和良种培育、人才培引和自主创新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为实现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地区植被修复重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方萍 《新疆林业》2012,(2):16-17
肉苁蓉是荒漠地区生长的特有的寄生性药用植物,是名贵的滋补药材,享有"沙漠人参"的美称。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技术在推动准噶尔盆地荒漠区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防沙治沙造林工程建设中得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的综合评价方法,连续5 a(2012年5月-2017年6月)对梅州地区的乡土特色中药资源进行调查,选取10种有代表性的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建立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组对指标重要性的两两比较,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10种珍稀药用植物各指标的得分,对其受威胁程度及优先保护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优先保护级别被评为4个等级。其中,红豆杉、铁皮石斛、巴戟属于一级保护的药用植物,肉桂、土沉香、梅片树属于二级保护的药用植物,黄精属于三级保护的药用植物,青蒿、七叶一枝花、毛冬青属于四级保护,即注意保护的药用植物;分级结果经显著性检验,各级间差异显著,说明分级结果合理,该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的综合评价模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以温带草原和荒漠为主,植物种类丰富,其野生种共计2 270种,栽培种共计172种,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达1 198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加深。本文主要介绍了麻黄、黄芪、甘草等几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并讨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阶段药用植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北京密云水库上游北庄地区12种主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并对该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的组成部分,既是城市园林绿化和生物多样性比较集中的区域,在城市的生态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选取成都市温江区3个主要公园绿地——温江区置信城市公园、温江水立方湿地公园和鲁家滩公园,应用资料查询、药用植物实地调查、分类整理的调查方法,在对其公园内植物资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药用植物的筛选、药用价值和药用植物在公园中应用现状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共调查植物资源共76种,其中药用植物有54种,占总植物种类的71.1%;观花药用植物27种、观果药用植物4种、观叶药用植物7种和观株药用植物16种;根据药用植物的药用功效进行分类,可分为8种:清热解毒类、跌打外伤类、疮疱止痒类、风湿类、利尿类、跌打内伤类、止咳类和补药类。针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以及配置规划方面提出了建议: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配置中需考虑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利用气味、分泌物等而改变花境设置;公园药用植物的适应性比较强,在培养时需要体现可持续发展性,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作为人文景点,要增加人的可参与性。  相似文献   

18.
吉林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吉林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调查,提出了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八八战略",指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2005年,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2018年,生态文明入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相似文献   

20.
衢州市地处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是绿色浙江的"绿源"。全市地域面积8841平方公里,人口246.7万。衢州所处的浙闽赣交界山地是《全国生态保护纲要》确定的九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也是浙江西部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