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谷雨     
正(一)说给土地的话,麦子能听懂。春风一嘱咐,麦苗齐刷刷地冒出头,把荒芜了一冬的土地一一染绿,也把春风吹过的地方一一长实。麦子的故事全部藏在土地里。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扎根,什么时候出苗,什么时候拔节,什么时候结穗,都由麦子与土地来商量。它们之间说了啥,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地里长出了麦子,麦子迎风长在春天里。谁想弄清楚麦子和土地之间的故事,得钻到地里  相似文献   

2.
谷雨     
<正>1说给土地的话,麦子能听懂。春风一嘱咐,麦苗齐刷刷地冒出头,把荒芜了一冬的土地一一染绿,也把春风吹过的地方一一长实。麦子的故事全部藏在土地里。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扎根,什么时候出苗,什么时候拔节,什么时候结穗,都由麦子与土地来商量。它们之间说了啥,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地里长出了麦子,麦子迎风长在春天里。谁想弄清楚麦子和土地之间的故事,得钻到地里  相似文献   

3.
沧桑的麦子     
写下这个题目,似乎我的内心稍稍平定了许多。多少年来,自己像一株离开麦田误入尘世的麦子,在喧嚣中寂寞,在名利中沉浮。孤独始终浸泡着自己,难以排遣,不能自拔。为此,我想成为一株田野里的麦子。在仰首云天、俯身大地的思想中,我常常想起那无垠的田野:有清风在耳畔絮语,有月光在眼前流泻,有馨香的油菜花与窈窕的稗草与我做伴,更有那翻滚的麦浪。那是一种何等得波澜壮阔的韵律啊!风起时,如万马奔腾,  相似文献   

4.
耙落叶     
正在地铁里,我无意间看到了一张公益海报《把春天带回家》:在崎岖的山路上,祖孙两人背着满满的山花,并排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的第一眼,我的鼻子就有些发酸。因为,我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小时候,我和奶奶就是这样在山间的道路上缓慢行走。只是肩上没有花朵,而是杨树的落叶、山上的柴火和沉甸甸的玉米、麦子。小时候,我们家里烧不起煤,而自家地里的玉米杆、豆子杆又不能支撑一个冬天的烧火做饭。  相似文献   

5.
乡村的粮食 记得小时候,面对地里的麦子,我突发奇想,问母亲:一根麦秆上怎么才长那么小一个麦穗,如果麦穗更大些,不是更好吗?母亲给我讲了一个传说:很多年以前,地上的麦子都是满麦秆一个麦穗,所有的庄稼都穗大籽满,一年下来粮食堆积如山。那时,人们不懂得珍惜粮食,浪费成风,有的人竟然用揉好的面团给孩子擦屁股。这事被玉皇大帝看见了,玉皇对人们如此遭蹋粮食非常生气,命天神来到人间,将每一种粮食都捋了一遍,像麦子就只留下一个小小的麦穗。当捋到荞麦时,天神的手被捋破了,  相似文献   

6.
麦子绿了又黄,每到这个时节我总会心生迷惑,不知应该把眼前这个季节归为春天还是秋天。若说是春吧,为什么到处都是黄灿灿的秋色,若说是秋吧,偏偏此刻距离冬天又太过于遥远。  相似文献   

7.
毕业时,在林学院的大门前,我和你弹响了心中的弦。同窗时,眼神的交流,凝固在分别前的握手和用绿铸造成两张深情的笑脸。分别了。你携着希冀,翱翔在大兴安岭;我带着憧憬,跋涉,在卧龙,为大熊猫寻找食源。多么甜蜜的事业哟,把我们,一个拴在祖国的北边,一个拴在祖国的南边。每次来临,你都寄来一片绿叶,我透过绿叶,看见你正亲吻着树苗,我回信,寄给  相似文献   

8.
4月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绿化、低碳、环保知识竞赛"在北京朝阳麦子店街道举行,来自社区和社会单位的6支代表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展示了麦子店地区居民以及社会单位的环境建设、低碳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普及了环保知识及节能技巧。  相似文献   

9.
三行麦子,间作一行土豆;麦子收获后,种上玉米;土豆收获后,种上菠菜。"这几句话,谁都能懂。就是这谁都能懂的几句话,使农民实现了一年四熟,一亩地收入3000多元!在河南省扶沟县大新镇霍唐行政村的麦地里,识字不多的农民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他们一年四种田收的农业技术。周口地区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低、掌握技术慢的实际,把许多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变成简单易懂、便于操作的简单技术,广大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他们亲见地称之为"傻瓜技术"。地处黄泛区的周口,有1170万亩耕地,1007万人口,如何使较少的人均耕地产出较高的…  相似文献   

10.
感叹燕窝     
燕窝,顾名思义,就是燕子的巢窝.初识燕窝,在自家堂前.儿时的我们活得荒凉,所以每当麦子拔节的季节,穿梭的燕子就成了我百看不厌的风景.  相似文献   

11.
丁珌 《福建林业》2021,(3):23-24
《觉醒年代》于2021年2月播出,电视剧第一次把李大钊、陈独秀作为主角,"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在剧中向观众细细道来.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百年前的陈独秀先生,告诉他,一个世纪后,"德先生"和"赛先生"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早已深入人心.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百年前的李大钊先生,去告诉这位中国最早的马克...  相似文献   

12.
感叹燕窝     
燕窝,顾名思义,就是燕子的巢窝。初识燕窝,在自家堂前。儿时的我们活得荒凉,所以每当麦子拔节的季节,穿梭的燕子就成了我百看不厌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K歌情人     
词曲姻缘/麦子看这部电影当然不是偶然,因为休·格兰特和德鲁·巴里摩尔的组合很吸引我,休·格兰特还是以他那一口标准的牛津口音迷倒众生,而德鲁·巴里摩尔可爱依旧,这个故事很简单也很老土,不过恰恰就是这种既浪漫又老土的  相似文献   

14.
南酸枣赞     
前日,我在赣江边的滕王阁附近餐厅吃饭,服务员打开易拉罐,把饮料倒进我的杯里。棕红色的汁液,喝起来酸中带甜,十分爽口,味道好像有些熟悉。拿过空罐一看:南酸枣汁。彩印在罐上的几颗青里透黄的椭圆形果实,勾引起了半个多世纪前,我的一段抗日斗争生活的回忆。 那是1939年春天,我在江西参加了“上海职业青年  相似文献   

15.
太阳落下山去了,晚霞把远山近岭衬托得轮廊分明,给葱笼叠翠的绿峰镀上了一层凝重、庄严的色彩。“怎么办?”开往林场的末班车已走了十多分钟了,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岔路口,孤零零地站在路旁那棵充当临时停车标志的老榕树下,望着那一个个匆匆而去的身影,我的思绪象天空的浮云一般悠悠地飘回了遥远的故乡……一个月前,当我走出校门下决心到这远离家乡的林场当一名“孩子王”时,妈妈含着泪送给我一本  相似文献   

16.
打乍花     
通常,故乡人都喜欢把上山采摘叫做“打”,比如打杨梅、打蕨菜、打刺果等等,它已包含了采、摘、掐的动作和意思,打乍花便是其中较为普通的一种。小时候,当我初次听到有人说打乍花时,还很纳闷,好端端的花为什么要打它呢?无论是红花、白花、还是紫花,把花打烂了,多么地残忍。后来才明白,打乍花就是把花采回来吃。每当收割了田地里的麦子和蚕豆,准备插秧的时候,我家对面的山西梁就会在缘树丛中,远远地泛起一块一块地灰白,童年的我们知道,那是乍花开了。乍花开了,伙伴们就会呼朋唤友地背起竹篮,或拎着作书包的帆布挎包,跨过故…  相似文献   

17.
1 一块面积不到一亩的农地,周围用劈开的木材栅着,地中稀稀拉拉地长着已近黄熟的麦子。在麦丛中竖着约两米高碗口粗的木桩,桩上挂着一只白腹锦鸡,随着山风摆动,看样子已有些日子了,美丽的羽毛已有部分脱落。这是做啥?同行的社员答:驱赶鸟雀,以保麦子。 2 星期天,几位农村小学教师相约上山捕鸟,大半天就用扣子等捕猎工具抓获大山雀、画眉等  相似文献   

18.
正(续杂志第4期P45页)50、小山坡白天刘松山和杨毅红来到一座小山坡上。花草丛中,烈士的墓碑分外醒目。刘松山走过去,抚摸着墓碑,蹲下去,把随身带的一瓶酒洒在坟前。刘松山退后一步,向墓碑敬了个军礼。刘松山:"这是我1998年抗洪抢险时牺牲的战友。他们为了保卫洞庭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杨毅红:"我懂你,知道你在  相似文献   

19.
回报     
那是夏天的一个中午。我和几个伙伴捉了一只大青蛙,用线系了两条后腿,线上又系了小木块,驱使它往前蹦。玩了一阵,炳大伯来了,他心疼地把青蛙捧起来,递向我,  相似文献   

20.
养兰杂说     
正慢慢把墨兰搬到阳台上,它那油绿的叶子和挺拔的花枝近距离地在我眼前摇曳。手捧花盆,我在小心行走的数步之内微微点头向它们微笑。这是我早晨的第一个微笑。儿子昨天期末考试结束,此时还在睡懒觉,所以我今日不用起早给他做早餐了,心里便觉得没了负担。我把墨兰慢慢地转了一圈,让它的各个方向都见一见阳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