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酶制剂在肉用小鸡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传统的酶制剂仅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酸等,这些酶一般辅助消化道的内源酶的消化降解,在体内内源酶充足时.添加的意义不太大。近年来.芬兰等国家通过基因编码再进行克隆等先进的高科技生物技术,已开发并商业化生产饲料使用的阿拉伯木聚糖酶、a一葡聚糖酶等新型饲料复合酶制剂。常规饲用谷物,尤其是麦类及其糠教副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含有阿拉伯木聚糖(戊聚糖)、R一葡聚糖,这两种水溶性非淀粉多糖(NSP)是谷物的重要抗营养因子.是细胞壁的成分。NSP不能被猪与禽等单胃动物的内源酶所消化分解.引起抗营养效应(Friesen等1992)。这…  相似文献   

2.
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难于消化的成分较多,如植酸盐、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纤维素、果胶,而消除这些抗营养因子的酶制剂就是植酸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α-半乳糖苷酶。而对于早期幼小畜禽来讲主要是其内源酶分泌不足,可在常规日粮饲料中添加以淀粉酶、蛋白酶为主的复合酶,以促进营养物的消化吸收,消除营养不良和减少腹泻发生。现将这些饲用微生物酶制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酶制剂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饲用酶制剂的真正发展和应用始于80年代,酶制剂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和减轻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1饲用酶制剂的使用使用酶制剂的目的是:消除抗营养因子,如NSP酶和植酸酶;补充动物内源酶,如蛋白酶和淀粉酶;使某些养分容易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扩大可利用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和减轻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改善日粮风味,促进采食.几种常见饲用酶制剂见附表.  相似文献   

4.
非淀粉多糖(NSP)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纤维素酶等,能降解饲料中NSP的多聚体,消除NSP抗营养特性[1-2]。许多研究表明,在畜禽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NSP酶,能够提高畜禽养分消化率,改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同时还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饲用酶制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生产饲用酶制剂的种类已达20多种,主要有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异淀粉酶、各种蛋白酶、果胶酶、脱毒酶、麦芽糖酶、β—葡聚糖酶、蔗糖酶、植酸酶等。现在动物饲料使用的酶制剂以复合酶较多,使用单一酶的作用效果差于复合酶。随着酶制剂的开发和利用,人们越来越关注酶制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近年来研究结果发现,酶制剂除了促进各种特定的底物发生分解,最大限度地消除饲料中一些抗营养因子,还能通过影响动物机体的内分泌和内源酶的分泌来改善动物生产性能。1 直接分解底物,供给机体营养酶最主要的特点是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6.
NSP酶制剂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淀粉多糖(NS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麦类等谷物中的抗营养因子,影响单胃动物对这类饲料的利用,NSP酶制剂含有可降解这种抗营养因子的酶,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畜禽饲料,以提高麦类等饲料的利用率。NSP酶制剂虽已有不少在仔猪生产中应用的尝试,但由于仔猪消化系统具有特殊的生理状态,因而NSP酶制剂的应用也有很多不同于育肥猪的特殊性。简要介绍了仔猪消化生理特点,综述了NSP酸制剂在仔猪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β-葡聚糖酶对鲤鱼生长生能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β-葡聚糖酶属非淀粉多糖酶的一种,近20年来,北美和北欧等国对一些主要麦类饲料中的非淀粉多糖(NSP)及其抗营养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利用外源非淀粉多糖酶加入麦类饲料中,消除它们的抗营养作用,提高它们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比例.  相似文献   

8.
<正>1饲料中为什么添加酶制剂?1.1补充内源酶的不足(主要针对幼龄动物),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1.2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可消化利用性。抗营养因子是指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存在以不同机制影响动物对其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的物质的总称。由于这些抗营养因子通常都是多聚糖类,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因此又称为非淀粉多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NSP。2关于酶制剂效果的问题当前饲料中使用酶制剂已经是非常普  相似文献   

9.
目前饲料中常用的酶种主要有淀粉酶、果胶酶、蛋白质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植酸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糖化酶等。(一)饲料酶制剂的主要作用1.消除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植物性原料存在一些非淀粉多糖、果胶、植酸纤维素聚合物,使动物消化道中内容物和黏度增加,影响动物对有效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酶制剂中的多种酶特别是β-葡聚糖酶、果胶酶、植酸酶和纤维素酶,能将这些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而降低了消化道中物质的黏度,有效消除这些抗营养因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β-葡聚糖酶的特性、功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β-葡聚糖是一类非淀粉性多糖(NSP),作为谷物类植物细胞壁成分之一,在大麦、燕麦、小麦等胚乳细胞壁中含量尤为丰富。因畜禽体内缺乏分解β-葡聚糖的酶,β-葡聚糖在消化道中吸水膨胀变得黏连等性质,使其成为限制麦类饲料营养成分有效利用的主要抗营养因子。研究表明,饲料中添  相似文献   

11.
1.酶制剂饲用酶制剂的种类主要有植酸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和葡聚糖酶等,而商品酶制剂大多是复合酶制剂。如溢多酶等。(1)据报道:植酸酶在蛋鸡中应用时,具有分解蛋鸡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盐;减少无机磷的用量,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可提高产蛋率、产蛋量和经济效益。适量添加植酸酶还可提高饲料能值和营养浓度。(2)复合酶制剂主要由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等组成。使用酶制剂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促进畜禽生长发育。在蛋鸡中使用复合酶可提高产蛋率2.23%,提高饲料转化率11%,…  相似文献   

12.
复合酶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物的细胞壁主要由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等非淀粉多糖(NSP)组成,这些多糖影响日粮的消化利用,降低了单胃动物猪和家禽的生产性能。单胃动物不能分解玉米、豆粕及麦类副产品中的NSP。NSP是谷物的重要抗营养因子,能结合大量的水,使消化道中食糜的黏度增加,养分与消化道内源酶的作用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下降。众多试验认为大麦型日粮中含有较多的NSP,因此添加NSP酶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麦类原料及其加工副产品含有大量非淀粉多糖(NSP),如阿拉伯木聚糖和葡聚糖等,影响养分的消化吸收,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具有抗营养作用。NSP酶制剂可降解麦类等谷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抗营养因子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因而被应用于饲料中。  相似文献   

14.
易军 《饲料广角》2004,(13):42-42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利用饲用酶制剂来提高畜禽对非常规饲料的利用率、缓解饲料中抗营养因子作用的前景广阔。本试验主要研究在生长育肥猪饲料中添加剂复合酶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选用50头健康的、体重接近60kg的二元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头。1.2酶制剂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猪专用复合颗粒酶(P-8102),主要酶种: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及内切淀粉酶,兼有酶种:β-葡聚糖酶、果胶酶、纤维二糖酶、中性蛋白酶及外切淀粉酶。1.3试验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为:玉米63.7%,麦麸2…  相似文献   

15.
<正>β-葡聚糖是一类非淀粉性多糖(NSP),作为谷物类植物细胞壁成分之一,在大麦、燕麦、小麦等胚乳细胞壁中含量尤为丰富。因为畜禽体内缺乏分解由β-葡聚糖的酶,β-葡聚糖在消化道中吸水膨胀,变得黏稠,使其难以被单胃动物消化利用,对饲料中各种养分的消化利用具有明显的干扰和抑制作用,成为麦类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而β-葡聚糖酶属于外源性酶,虽然  相似文献   

16.
1 酶制剂应纳入配方成本计算生物工程生产的微生物植酸酶,可以降解植酸盐,释放可利用的磷、钙、能量和蛋白质等,释放的磷、钙和其他养分的数量,在推荐水平下呈线性增加。植酸酶添加水平超过500FTU/kg的添加量时,养分的释放会持续提高,但单位植酸酶的释放量趋于下降。因此超推荐水平添加植酸酶,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β-葡聚糖酶和戊聚糖酶能有效地降解饲料中某些原料所含有的β-葡聚糖和戊聚糖。这2种水溶性非淀粉多糖是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能结合大量的水分,使消化道流体的粘度增加。降低营养底物与消化道内源酶的作用,致使营…  相似文献   

17.
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减少排泄物的污染,同时也为开辟新的饲料资源、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就饲料酶制剂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技术作一介绍。1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应用酶的技术1.1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可提高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大量研究证明,饲料配方按照理想氨基酸平衡原理,可用豆粕等植物性蛋白质代替动物性蛋白质,保持畜禽正常的生产性能。但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问题,其中主要是非淀粉粘多糖(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胶、抗原蛋白等,这些…  相似文献   

18.
<正>自从Fry(1958)最早开始研究饲用酶制剂以来,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1]。从最初的淀粉酶和蛋白酶,到现在的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复合酶等,饲用酶制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从补充内源酶分泌的不足,到消除饲料中各种抗营养因子和毒素等。  相似文献   

19.
根据是否在动物体内大量分泌将饲用复合酶制剂分为内源酶和外源酶。内源酶包括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脂肪酶等,外源酶包括植酸酶和NSP酶,其中NSP酶包括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反刍动物除外)、果胶酶等,半纤维素酶又包括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等。  相似文献   

20.
1酶制剂类饲料添加剂的主要种类1.1淀粉酶。淀粉酶主要有α-淀粉酶和糖化酶。α-淀粉酶能将淀粉大分子分解为易被吸收的中、低分子物质。糖化酶能将α-淀粉酶分解的中、低分子物质进一步水分解为葡萄糖,被动物吸收。1.2蛋白酶。蛋白酶是降解蛋白质肽链的水解酶,主要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酶等。1.3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能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将纤维素大分子水解为低聚糖片断,和将低聚糖物质分解为葡萄糖。1.4B-葡聚糖酶。β-葡聚糖酶能水解葡聚糖等大分子,降低消化道中物质的黏度,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β-葡聚糖酶是酶制剂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