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田间试验法为依据,研究了延边地区亚麻氮肥效应函数。结果表明:1.延边地区亚麻原茎产量与施氮(硝酸铵)量的反应模式为y=2718.55882 19.7911x-0.0429639x~2。F=1584.2225,R=0.9981;2.经济最佳施肥量为每公顷硝酸铵222.4公斤,亚麻最佳原茎产量为4995.07公斤/公顷;3.最高产量施氮量为每公顷硝酸铵230公斤,最高亚麻原茎产量为4997.77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2.
《中国麻作》1988,(4):43-44
“爱斯缔乐”为1982年延边州种子公司从比利时引进的优质高产亚麻品种。该品种当年在海南岛南繁,1983年在安图县亮兴乡种植11亩,原茎产量5340~5617.5公斤/公顷。在敦化市韩障乡种植60亩,原茎产量3708公斤/公顷,为了进一步签定该品种在不同自然区域中的适应性和丰产性,  相似文献   

3.
双亚六号品种是采用复合杂交方法(7410-95)F1×(黑亚三号×Ariane)F1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纤、多抗、熟期适中等优点,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公顷产量分别为6581.84、985.6和678.8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0.3%、34.4%和23.1%。长麻率18.6%,比对照高3.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8.6kg、可绕度50.2mm、分裂度455m·g-1,属高纤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4.
叶面喷施富利硼对亚麻产质量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均衡供应和提高施肥技术对亚麻的产量和效益影响较大。试验表明:亚麻叶面施用富利硼后,长势旺盛,每株蒴果数增加0.7个,千粒重增加0.4克。亚麻原茎产量有所增加,亚麻种子产量增幅较大,平均在11%以上。亚麻株高、茎粗、工艺长度和长麻率等性状变化不大。经济效益明显,每公顷净增效益平均为105.38元。  相似文献   

5.
“爱斯缔乐”为1982年延边州种子公司从比利时引进的优质高产亚麻品种。该品种当年在海南岛南繁,1983年在安图县亮兴乡种植11亩,原茎产量5340~5617.5公斤/公顷。在敦化市韩障乡种植60亩,原茎产量3708公斤/公顷,为了进一步鉴定该品种在不同自然区域中的适应性和丰产  相似文献   

6.
吉亚四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亚四号是以Flandi为母本,以89-9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高纤、优质、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290.33kg、1308.01kg和672.4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双亚5号增产12.72%、24.82%和12.58%。生产试验平均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309kg、1288.54kg和693.8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双亚5号增产13.02%%、24.05%和16.68%。长麻率20.4%,全麻率29.11%,纤维强度27.3kg。  相似文献   

7.
亚麻新品种“双亚六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亚六号品种是采用复合杂交方法F1×F1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纤,多抗,熟期适中等优点,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化顷产量分别为6581.84,985.6和678.8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0.3%,34.4%和23.1%。长麻率18.6%,比对照高3.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8.6kg,可绕度50.2mm,分裂度455m.g^-1,属高纤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8.
南方冬(春)播亚麻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副产品多梯度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提出了南方冬(春)播亚麻获得原茎产量4500—5250公斤/公顷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选用良种、适时适量早播;适施基肥,快速生长前期看苗补施追肥;免耕覆土栽培;二次化学除草;现蕾前期喷施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倒伏,适期收获。介绍了南方亚麻产业化必需的快速生物脱胶技术,可在20h内完成脱胶,且可提高干茎率、长麻率和纤维品质,减少沤麻水污染,每加工1吨原茎可增收节支300元以上。研究出了可显著提高亚麻初加工附加值的亚麻主要副产品-亚麻屑的多梯度利用模式和技术。  相似文献   

9.
试验对华亚2号、华亚3号、华亚4号、华亚5号、Amine(荷兰)和Vesta(荷兰)6个亚麻品种在2018—2021年内5个关键农艺性状和4个产量性状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亚麻品种蒴果数和种子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稳定性相对较弱,其余农艺性状均表现出较好的变异性。其中华亚2号、华亚5号、Amine和Vesta干茎制成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变异幅度小,稳定性较强。6个亚麻品种的种子产量、纤维产量、原茎产量和全麻率的变化趋势不同:华亚2号、Amine和Vesta亚麻品种种子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华亚2号、华亚4号、华亚5号和Amine的原茎产量呈上升趋势,其余两种呈略下降趋势;华亚3号纤维产量略下降,其余品种整体呈上升趋势;6个亚麻品种的全麻率变化趋势稳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株高、工艺长是影响亚麻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与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株高和工艺长是影响亚麻产量的重要性状,提高亚麻品种的株高和工艺长是提高纤维产量和原茎产量的有效途径。上述研究为亚麻育种规划、开发高产改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1979年捷克斯洛伐克的亚麻面积为3.3万公顷,其中捷克占2.6万公顷。主要种植“Bepa”和“Белан”二个品种。它们的优点是原茎和种子产量高,并抗倒伏,从而能应用机械化方法收获,但其缺点是晚熟和感病。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氮肥水平对亚麻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量与株高、工艺长度、茎粗和单株茎重呈显著正相关,增施氮肥可以有效促进亚麻株高、工艺长度、茎粗和单株茎重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亚麻原茎产量。在新疆亚麻主产区每666.7 m2施用N 3 kg可以保证较高的原茎产量和最高的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纤维亚麻亩产350公斤原茎的产量结构及主要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亩产350公斤亚麻原茎,其平方米成麻株数1200~1400株,单株重0.65~0.78克;叶面积系数以快速生长末期至开花期最高为3.4~4.6;适宜的光合势7.0~11.0万米~2·日;亩生物产量最大日增长量为12.5公斤;形成350公斤原茎,需耗水185吨,需从土壤中吸收氮8.51公斤,磷4.41公斤,钾11.40公斤。无疑,这些指标对指导亚麻大面积高产稳产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丽珍 《中国麻业科学》2007,29(4):177-178,203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2000-2006年纤维亚麻育种的重大进展,育成的8个纤维亚麻品种的长麻率比1991—1999年育成品种高1.5个百分点,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原茎产量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已成为黑龙江、吉林、内蒙、新疆、云南、湖南等十几个省区生产上主栽品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亚麻产业的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南方冬(春)播亚麻获得原茎产量4500-5250公斤/公顷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选用良种、适时适量早播;适施基肥,快速生长前期看苗补施追肥;免耕覆土栽培;二次化学除草;现蕾前期喷施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倒伏,适期收获.介绍了南方亚麻产业化必需的快速生物脱胶技术,可在20h内完成脱胶,且可提高干茎率、长麻率和纤维品质,减少沤麻水污染,每加工1吨原茎可增收节支300元以上.研究出了可显著提高亚麻初加工附加值的亚麻主要副产品-亚麻屑的多梯度利用模式和技术.  相似文献   

15.
吉亚四号是以 Flandi为母本,以 89- 9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高纤、优质、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区域试验 平均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 6290.33kg、 1308.01kg和 672.4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双亚 5号增产 12.72%、 24.82%和 12.58%.生产试验平均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 6309kg、 1288.54kg和 693.8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双亚 5号增产 13.02%%、 24.05%和 16.68%.长麻率 20.4%,全麻率 29.11%,纤维强度 27.3kg.  相似文献   

16.
肥料均衡供应和提高施肥技术对亚麻的产量和效益影响较大.试验表明亚麻叶面施用富利硼后,长势旺盛,每株蒴果数增加 0.7个,千粒重增加 0.4克.亚麻原茎产量有所增加,亚麻种子产量增幅较大,平均在 11%以上.亚麻株高、茎粗、工艺长度和长麻率等性状变化不大.经济效益明显,每公顷净增效益平均为 105.38元.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中国纤维用亚麻生产的主要基地,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的80%以上。为了探讨亚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曾进行过品种、密度、施肥、灌水等单因素试验,以探讨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但是,原茎产量是受多种因素综合的影响。因此,只研究单因素的作用不能反映出亚麻原茎产量与各因素之间综合关系。为此,我们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于1991年研究了密度、灌水、氮、磷、钾等五个主要栽培措施与亚麻原茎产量之间的综合关系,为亚麻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方法与设计试验采用密度、灌水、氮肥、磷肥、钾肥五、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  相似文献   

18.
亚麻纤维产量是由茎粗、工艺长度、株重、植株木质部重与韧皮重比值(以下简称植株比值)等因素构成。统计分析表明,各因素对纤维产量的贡献大小为亚麻植株比值>茎粗>株重>工艺长度。选用高麻率品种,采用有效的栽培措施,在单位面积内使亚麻个体与群体均衡发展,防止倒伏,控制茎粗,降低植株比值,是提高亚麻纤维产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亚麻纤维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亚麻纤维产量是由茎粗、工艺长度、株重、植株木质部重与韧皮重比值(以下简称植株比值)等因素构成。统计分析表明,各因素对纤维产量的贡献大小为亚麻植株比值〉茎粗〉株重〉工艺长度。选用高麻率品种,采用有效的栽培措施,在单位面积内使亚麻个体与群体的均衡发展,防止倒伏,控制茎粗,降低植株比值,是提高亚麻纤维产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黑亚15号是2004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同意注册的纤维亚麻新品种。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为5641.7、897.2、1282.3、619.o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9.3%、20.2%、12.2%、11.9%。长麻率20.O%,比对照高2.8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1.ON。属高纤、优质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