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质量抗性和数量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选择三黄占2号等一些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品种,从质量抗性和数量抗性两个方面探讨了不同类型抗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三黄占2号等三个品种表现出稳定持久的抗性与其具有较高的质量抗性和数量抗性有关。结果表明,品种对病菌的抗性频率并不完全与品种的病斑数呈负相关,抗性频率和品种的病斑数可能受两种不同类型的抗性基因控制,反映出两种不同类型的抗性(质量抗性和数量抗性)。同时,也可看出,抗病品种的质量抗性与数量抗性水平必须以本地区的菌株与品种互作和环境条件反应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2014,(6):34-36
对信阳市13个水稻主栽品种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对稻瘟病高抗的品种没有,抗及中抗占23.1%,中感及感病占46.2%,高感占30.7%。根据信阳市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结果和各县区当地的气候特点、种植方式、水肥条件等因素,提出了不同抗性水平品种的适宜推广地区。最大程度地减轻稻瘟病危害。  相似文献   

4.
5.
广州市水稻主导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病圃鉴定的方法,评价了广州市近年的水稻主导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参试11个品种对稻瘟病抗病的有7个,占63.6%。其中,高抗的2个,占18.2%;抗的3个,占27.3%;中抗的2个,占18.2%;感病(中感)的4个,占36.4%。对白叶枯病优势致病菌系Ⅳ型菌的抗性,表现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5个类型。抗的1个,占9.1%;中抗的3个,占27.3%;中感的5个,占45.5%;感病的1个,占9.1%;高感的1个,占9.1%;所有参试品种不抗强毒菌系V型菌。对白叶枯病Ⅳ型菌和稻瘟病双抗的品种有黄华占、粤晶丝苗2号和丰秀占3个,占27.3%。广州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对主要病害稻瘟病和自叶枯病总体抗性比较好,这些品种在广州稻区推广种植能较有效地抵御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稻品种抗性遗传多样性持续控制稻瘟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利用作物品种抗性的遗传多样性持续控制作物病害是当今植物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的热点。对利用水稻品种抗性遗传多样性持续控制稻瘟病研究的原理、现有研究状况和防病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评述。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水稻新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6~2000年的335份江苏省水稻新品种(系)进行了抗稻瘟病性的分析,江苏省新品种(系)中常规中籼和杂交籼稻对江苏省稻瘟病菌有很好的抗性,对参试菌株的全抗率分别为76.6%和85.1%,中粳稻和单季晚粳稻对江苏省稻瘟病菌的抗性相对较差,全抗率为18.2%和32.1%。感病的籼稻品种对参试的稻瘟病菌代表菌株中的1个菌株感病频率较高,对2个或2个以上的菌株同时感病的频率很低,而感病的中粳稻和单季晚粳稻品种同时对参试的稻瘟病菌代表菌株3个或3个以上的菌株表现感病频率较高,并表现出感病谱的多样性。从参试的品种对江苏省稻瘟病菌感病分布情况来看,中G1小种对大多数品种保持了比较稳定的侵染率。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规范化鉴定评价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瘟病是世界性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实践证明,选育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水稻品种抗瘟性鉴定评价是水稻抗病育种及应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瘟性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根据四川的生态特点,通过多年探索和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总结制定了一套规范化的抗瘟性鉴定评价系。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区试品种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2004-2008年参加长江中下游稻区和湖南省水稻区试的2 178份水稻材料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以综合指数作为评价指标,2 178份水稻区试材料的抗性水平差异明显,其中无抗和高抗品种;中抗品种有199份,频率为9.26%;中感品种551份,频率为25.64%;感病品种933份,频率为43.42%;高感品种466份,频率为21.68%.2004-2008年长江中下游水稻区试品种对稻瘟病的整体抗性水平呈下降趋势.以综合指数来评价水稻稻瘟病的抗性较为科学、合理,符合生产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水稻稻瘟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伟 《中国稻米》2010,16(5):32-35
稻瘟病是当前粳稻主产区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而品种抗病性的利用则被公认为是病害综合防治的根本策略。本文从抗性鉴定方法、抗性资源筛选和发掘、抗性遗传规律及抗病基因定位3个方面,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水稻抗稻瘟病的育种提供参考。同时对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研究的现存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抗病性鉴定,不同水稻品种条纹叶枯病发病率存在差异。与对照嘉991相比,HZ586等4个品种未见发病,属高抗品种;台03216、宁04—05发病率低,抗病性好;粳制07等8个品种发病率较低,抗病性较好;浙大510等20个品种发病相对较重;绍糯04—46、嘉粳3648等5个品种发病率最高,为感病品种。对田间灰飞虱虫量与带毒率测定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间发病率与田间灰飞虱虫量和带毒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的大米品质评价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不同品种大米的品质,以6种不同品种样品为材料,评价其外观品质和蒸煮食用品质。结果:除了S6样品垩白度1.49%,其余粳米样品和糯米的各个外观品质测定结果,均符合一级精米标准;但样品间蒸煮食用品质还存在较大差异。大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特性两者结合可以较为客观的评价大米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水稻品种的抗旱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种不同的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在水、旱作时的产量表现,并依据成熟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评价和剖析其抗旱性。结果表明:(1)不同水稻品种在旱作时的生长特性、产量等与水作时相比,会发生改变:旱作条件下,产量所受影响较小的有冈优725和冈优527,说明这两品种对旱作具有更强的适应性。(2)抗旱性分析发现,产量构成因素的抗旱性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材料表现生育中、后期均抗旱,有些材料只在某一个生育时期表现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收集湖南推广种植的92个杂交稻品种,在湖南桃江稻瘟病鉴定中心病圃鉴定了它们的稻瘟病抗性。结果表明,供试92个杂交稻品种依据抗性综合指数评价,表现抗病(中抗至高抗)的品种有43个,感病的品种有49个;相关性分析表明,苗叶瘟病情指数、穗颈瘟病情指数、穗颈瘟损失指数和抗性综合指数这4个指标相互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苗叶瘟来初步判断品种的抗瘟性及预防穗颈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水稻品种(系)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3年对安徽省103份水稻品种(系)进行稻瘟病和稻曲病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对稻瘟病表现抗病和中抗的分别有5份和9份,占13.59%;表现中感的有25份,占24.27%;表现感病和高感的分别有33份和31份,占62.14%。对稻曲病表现抗病和中抗的分别有6份和7份,占12.62%;中感的有55份,占53.40%;感病和高感的分别有29份和6份,占33.98%。对两种病害均能达到抗病或中抗的只有3份,分别是G优6号、Y两优1500和协优118。  相似文献   

16.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抗倒伏性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选用北方稻区9个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为材料,初步探讨了不同穗型粳稻品种间抗倒伏性的差异。倒伏多发生在距地面20~40 cm的第2、3节间。基部节间长与倒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秆长与倒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节至顶鲜质量、长短外径、截面面积与抗折力和弯曲力矩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长显著影响各节间的弯曲力矩;穗鲜质量与各节间抗折力、弯曲力矩呈显著正相关;穗颈角对各节间倒伏指数影响不显著。就单个品种而言,弯曲穗型内也存在抗倒性强的品种,不能单纯以穗型来评价品种抗倒性,应综合考虑品种的地域性及品种自身的特性。但从总体水平分析,北方稻区直立、半直立穗型粳稻品种比弯曲穗型品种倒伏指数小,抗倒性好。主要原因在于:直立、半直立穗型品种株高偏矮,基部节间短,更有利于抗倒;直立穗型品种基部茎秆抗倒性状表现良好;直立、半直立穗型品种穗短、轻且穗颈弯曲度小,对茎秆作用力小。此外,还讨论了生态条件、品种特性、穗型与抗倒伏性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35个水稻品种抗稻曲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自然诱发与人工辅助接种相结合的方法测定35个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田间抗病性。结果表明:35个品种中,无高抗品种;抗性品种有9个,占25.72%;中抗品种10个,占28.58%;中感品种11个,占31.43%;感病品种3个,占8.58%;高感品种1个,占2.86%。  相似文献   

18.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a rice variety loses its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 after three to five years in commercial production due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Magnaporthe oryzae pathotypes(or physiological races)(Ou,1985).However,we believe that a resistant rice variety loses its resistance to M.oryzae not due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physiological races.We propose that pathogenic physiological races already exist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serving as potential physiological races.It is onl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particularly the lack of a suitable rice host,on which such a race is unable to propagate widely and exists as an inferior race.However,when there is an appropriate rice host,the potential pathogenic physiological race can quickly proliferate to become the dominant physiological race,thus leading to the loss of blast resistance in resistant rice varieties.  相似文献   

19.
华南杂交水稻新组合稻瘟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6,(6):52-58
通过病圃田间抗性鉴定和苗期室内抗谱测定,对来自华南稻区的578个杂交稻新组合进行了稻瘟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测试的杂交稻新组合对稻瘟病表现出不同的抗性水平,高感、感、中感、中抗、抗、高抗的组合所占比例分别为15.92%,8.30%,11.42%,25.78%,26.30%,12.28%,中抗以上组合数占64.36%,抗感组合比例为1.8∶1。对测试的杂交稻组合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亲本进行了分析,所配组合中组合比例抗病较高的不育系有吉丰A、安丰A、深97A、卓A、丰田1A、群A、恒丰A等,抗病组合比例较高的恢复系有粤恢9802、广恢736、P143、广恢618、航恢1173、中种恢2877、R6228、华占、闽恢3301、航恢1179、泰766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