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验从沙市农场的农户家中采集乳样,进行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简易分离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自制改良MRS培养基上双歧杆菌与乳酸菌及其他细菌菌落有明显的鉴别性。通过试验发现荆州地区的鲜乳和自然发酵乳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双歧杆菌,对开发本地乳制品品牌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是人和许多哺乳动物肠道中的优势菌之一,在微生态学上属于原籍菌群.1899年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的Tidder首次从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中分离到了该菌,并指出它对乳儿的营养和预防肠道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自那以后,经过人们多年不懈的研究,现已认识到该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重要的生理性细菌,参与免疫、营养、消化和保护等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文就对双歧杆菌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和双歧杆菌制剂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歧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能够改善和维持机体微生态平衡、促进机体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肿瘤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食品以及饲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双歧杆菌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和双歧杆菌制剂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歧杆菌是人类有益的正常菌群,因而对双歧杆菌的发现与发展作了简单的论述,对双歧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分离培养鉴定及其遗传学特性作了进一步探讨,并展望双歧杆菌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歧杆茼是终生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重要的益生菌,其形态学、生化特性、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已受到医学界的认可,尤其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也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双歧杆菌的研究热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最新的双歧杆菌的研究热点,对双歧杆菌的各个领域的研究状况及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指出双歧杆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含有13种碳水化合物(包括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FOS)、FOS(Vilof)、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短链菊粉、长链菊粉、低聚异麦芽糖、水苏糖、抗性糊精、聚葡萄糖、L-阿拉伯糖、乳糖醇和赤藓糖醇)作为唯一碳源的纯培养基上,比较12株乳杆菌和6株双歧杆菌的生长情况,记录培养24?h和72...  相似文献   

8.
双歧杆菌是终生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重要的益生菌,其形态学、生化特性、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已受到医学界的认可,尤其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也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分离鉴定的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益生菌对人类健康的巨大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双歧杆菌的应用也已发展到多个方面,如食品、药品、基因工程等.综述了双歧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分离培养技术、形态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及其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追踪由牛源致病性沙门杆菌造成的粪便污染源头,对内蒙古某奶牛场200头健康状况良好的泌乳荷斯坦奶牛的新鲜粪便进行了致病性沙门杆菌的分离鉴定.试验共分离出55株疑似沙门杆菌,再经过形态学观察、动物试验、生化鉴定和血清型鉴定从55株疑似沙门杆菌中分离出8株致病性沙门杆菌,分离率为14.5%(8/55),其菌型分布为A群(O2)、B群(O4)、C1亚群(O7)、D群(O9),其中B群所占比例最高(37.5%),其次是C1亚群(25.0%)、D群(25.0%)、A群(12.5%).在此基础上选用乌梅、黄芩、大黄、黄连、穿心莲、金银花、板蓝根、桂枝等8种中草药按照试管液体2倍稀释法进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抑菌效果较好的药物是乌梅、黄芩、大黄;其他中草药对沙门杆菌抑菌效果较差或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牛粪有氧发酵的方式,并对各种发酵方式的特点,包括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对照牛粪发酵的参数,重点介绍了牛粪发酵的控制与调节,主要包括水分、温度、碳氮比、通气等地调节以及发酵产物的质量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奶牛粪污产量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污染风险高,对大气、土壤和水环境具有巨大危害。奶牛粪污的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处理好农牧业生态循环发展的重要一环,能减少病原菌传播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本文梳理了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主要包括奶牛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专业化能源利用、粪便垫料回用、异位发酵床、污水肥料化利用,以期提高奶牛粪污的利用价值,实现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3.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全乳环状试验(MR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3种国家标准认可的动物布病检疫方法检测奶牛布氏杆菌抗体,并进行了比较研究。从82头非免疫和S2菌苗免疫的奶牛采集血样和乳样,RBT检测血样的阳性率为51.22%(42/82),MRT检测乳样的阳性率为46.34%(38/82),SAT检测血样的阳性率为45.12%(37/82)。以SAT定量检测的结果为参照标准,RBT初筛试验的符合率比MRT高,而且MRT反应强度的差异与SAT抗体滴度没有明显相关性。另对乳清和血清样本中布氏杆菌抗体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试验观测对比奶牛性控冻精和常规冻精解冻后精子存活时间,为进一步把握输精时间,提高受胎率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性控冻精刚解冻时活力较高,为0.5级以上,但活力下降快、存活时间较短,解冻后6h活力降低为零;常规冻精刚解冻时活力在0.4~0.5级之间,但存活时间较长,活力下降速度慢,解冻后8h活力降低为零。所以性控冻精解冻后,要求输精技术员尽快输精。  相似文献   

15.
对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的2 106头奶牛用PPD进行普检,共检出结核病阳性牛26头;随机采集20头阴性牛和26头阳性牛抗凝血和全血,进行牛结核γ-干扰素ELISA试验和胶体金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与PPD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3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的16份,均为阴性的10份,总符合率为57%。PPD和γ-干扰素ELISA相比,均为阳性的23份,阳性符合率为88%(23/26),均为阴性的11份,阴性符合率为55%(11/20);PPD和胶体金检测相比,均为阳性的19份,阳性符合率为73%(19/26),均为阴性的19份,阴性符合率为95%(19/20)。结果表明:3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较低;每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γ-干扰素ELISA敏感性较高,而胶体金特异性较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相应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武光宇  杨萌  杨明月  鲁琳 《中国乳业》2021,(11):118-123
固定化的微生物系统可用于多种用途。然而,对固定化细胞生理特性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应用研究,阻碍了固定化微生物的实际应用。为研制具有扩大培养和固定化两种功能的载体材料,以微生物的数量作为检测指标,考察了复合载体的种类、配比、温度等单因素对载体吸菌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细菌ZX5及ZH9的储存温度均在40 ℃时为最佳,但ZX5的最适复合载体为C,而ZH9的最适复合载体为B,复合载体C的麦麸、锯末量均高于复合载体B,而硅藻土含量却远小于复合载体B,麦麸、锯末的透气性及养分含量要远高于硅藻土,由此可见,ZX5对氧气及养分的需求要高于ZH9;而真菌ZZ9的最适储存温度为30 ℃,最佳复合载体为A,其麦麸的含量占到50.0%,说明ZZ9对于养分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17.
牛粪对黑土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牛粪对黑土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探讨黑土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变化规律和供磷能力的变化,明确牛粪在提高土壤磷利用效率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施用牛粪可增加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随着牛粪用量的增加,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均有所增加。铝结合态磷酸盐(Al-P)和铁结合态磷酸盐(Fe-P)的增加幅度最大,闭蓄态磷酸盐(O-P)的增加幅度最小。施用牛粪可以改变各种无机磷占无机磷总量的比例顺序,由未施牛粪的Fe-P钙结合态磷酸盐(Ca-p)AL-PO-P,到施用牛粪的Fe-PAL-PCa-PO-P;表层土壤各种形态磷的含量高于下层土壤,而相对含量是除了AL-P外,其余各形态磷的含量均是下层土壤的高。试验结果说明,施用牛粪可以使土壤中无机磷的形态向AL-P转化,增加黑土中对植物有效性高的无机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平菇菌渣和奶牛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试验研究了菌渣、牛粪、菌渣+牛粪(1∶1)饲养蚯蚓的日增重倍数和日增殖倍数。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蚯蚓的日增重倍数和日增殖倍数不同,菌渣饲喂效果最佳,牛粪饲养效果较差;用平菇菌渣和奶牛粪便饲养蚯蚓,日增重倍数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文中对奶牛粪的成分及性质、奶牛粪对环境(主要体现在大气、水域、土壤)造成的危害以及奶牛粪的还田处理、生物处理、能源化处理的处理技术现状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