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受发展资金的制约,森林经营措施严重滞后,土壤结构发育不完全,林地生产力低下,森林的 多功能性没有得到发挥。经过近八年探索与实践,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关山林区初步形成了以目标树为主的近自 然经营的关山模式,以“宜造则造、宜抚则抚,控制皆伐、经营劣质林、改造贬值林、局部抚育”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现 有森林资源,砍伐贬值资源,培育增值资源,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罗光斗 《农技服务》2010,27(3):405-406
1994~2002年,高峰林场发展了0.56万hm2八角、八角+玉桂经济林(统称八角林),进入盛产期后,大多数八角林年挂果量很少,总产量、单产很低,收益甚微,严重影响了承包者的经营信心,成为林场经济快速平衡发展的瓶颈。目前,尚有0.29万hm2八角低产林需要改造,改造八角低产林成为林场当前主要事务之一。如何改造八角低产林,是林场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洽谈,诚意引进合作伙伴,与A集团合作,按比例出资,林场出10%,A集团出90%,组建园林绿化开发公司,经营园林绿化业务,收购林场(承包者)八角林,用于种植园林绿化树种,收回4000万元投资,减少林场(承包者)部分经济损失,归还台帐借款,投入到新一轮生产经营中,为林场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3.
在调查了四川29个县(市)203个马尾松低产林标准地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尾松低产林形成的原因,通过统计分析,筛选出了导致马尾松林分低产的5个主导因子,即土壤类型、有效上层厚度、土体石砾含量、林分密度以及土壤侵蚀程度。划分出了11个马尾松低产林经营类型并编制出了经营类型表,根据各类型的林分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该经营类型表简明易操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在调查了四川29个县(市)203个马尾松低产林标准地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尾松低产林形成的原因,通过统计分析,筛选出了导致马尾松林分低产的5个主导因子,即土壤类型、有效土层厚度、土体石砾含量、林分密度以及土壤侵蚀程度。划分出了11个马尾松低产林经营类型并编制出了经营类型表,根据种类型的林分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该经营类型表简明易操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坚持科学规划,突出质量,创新机制,造卖同步,加快成过熟、低效农防路林和低产林(“小老树”)更新改造(以下称“两改工程”),加速农防林速生丰产林建设,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6.
密度对米老排萌生幼龄林生长及直径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伐桩萌条保留密度是萌生林培育经营的关键技术。本研究旨在探索密度对米老排萌生林生长及直径分布的影响,进而确定米老排萌生林的合理经营密度。方法以米老排人工林皆伐迹地伐桩萌条为试验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计了3种留萌处理(TCA:保留1株/桩,TCB:保留2株/桩,TCC:保留3株/桩),3次重复,共9块固定样地;基于固定样地5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对3种不同密度米老排萌生幼林的生长及直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1) 除萌后1~3.5年,密度对萌生林平均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影响不显著,对萌生林优势木树高生长量影响不显著,对萌生林优势木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影响显著(P < 0.05),对萌生林优势木胸径总生长量与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影响极显著(P < 0.01)。(2)萌生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优势木平均胸径和优势木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峰值均出现在第2年;林分平均胸径的平均生长量曲线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的相交时间在3~4年之间,而林分平均树高的平均生长量曲线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的相交时间则在2~5年间。(3)第2年后,萌生林优势高和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呈明显递减趋势。(4)萌生林直径分布遵从单峰正偏山状分布,处于竞争的自然稀疏后期,使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萌生林的直径分布拟合效果良好。结论前5年为萌生林径向生长和高生长的旺盛期,合理保留密度及幼林抚育对萌生林的径向生长极为重要。每伐桩保留1~2株萌条的除萌措施,对提高萌生林优势木比例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绿竹低产林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福安市绿竹地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在现有的低产林中,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对绿竹低产林进行施肥、扒晒、绿竹竹竿年龄调整试验。结果表明,绿竹低产林改造对绿竹产笋量影响极显著,对竹材产量影响不显著;绿竹低产林改造后比低改前竹笋产量提高了358.67%~372.67%。绿竹经营保留1~2年生绿竹10丛左右,每年最好施肥2次,第1次在3~4月,第2次在9月中旬。每年3~4月扒晒20~30 d,有助于提高地温,促进芽目分化、早发育和笋个体的增大,有利提高绿竹单株的产笋量。  相似文献   

8.
先造后抚技术的实施,不仅提高了造林保存率30%.而且减少造林补苗损失,节约了造林成本。同时,先造后抚技术的实施,获得了大量中间利用材,为木耳段,矿柱、工具把等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提供了原材料,促进了林区的经济发屉,并为林区特业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如何看待我国的低产林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我国低产林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我国的低产林问题。一方面应看到大量低产林的存在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应看到低产林的巨大或潜在资源和正在发挥的综合效益。针对我国的低产林问题,建议应首先查清全国低产林资源现状,加强对低产林资源的保护和对低产林问题的研究,对低产林资源应实行分类定向经营。  相似文献   

10.
通过11.6公顷马尾松低产林采伐改造营林试验,初步筛选出马尾松低产林采伐 方式和树种配置最优组合类型;针对农区人口稠密、交通方便这一特点,在造 林三年内实行矮秆作物间作措施,既解决幼林抚育和保护需要经费,又给农民 增加一定的经济收益。该项技术适合目前四川丘陵马尾松林区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11.
在天然同龄林森林资源可持续特征方程的基础上,研究森林可持续的极限过程,即天然林同龄林的林龄向量转移极限过程。对任意一个现实的林龄向量,只要在满足遍历性经营矩阵的固定作用下(使其满足齐次马尔柯夫链的条件),最终可达到均衡的可持续生产,并找出最终可持续的林龄向量。要求该林区是良好的生态区,这样才能为满足遍历性经营矩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说明了,在森林分布的核心地带(如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只要森林经营活动渐进有序,森林的总面积不下降,该区的森林结构和木材生产是不会遭到毁灭性破坏的。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低产油茶林的成因及抚育改造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油茶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简述了湖南省油茶产业概况;分析了湖南省低产油茶林的成因,即缺乏优化经营管理,致使人工经济林向自然混交林演化;生态系统构建水平低,品种良莠不齐,林龄老化;重短期经济效益轻油茶林生态系统。提出了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品种优化的技术框架,规范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区域经济林经济效益、生态服务功能双向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计算油茶林系统的价值,推进油茶产业化发展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东北林区现有林分类经营的类型划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分类经营的需要。对现有林进行功能分类,提出功能分类的原则和依据,进而提出划分标准和指标体系。分析了传统的森林抚育采伐和主伐的应用对现有林。特别是天然林适用性较差。对其进行新的分类。并为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给出划分标准和指标体系。实践中依据不同的功能类型,选用15个经营类型中的相应经营类型。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合理森林覆被率与林种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针对我国深入进行林业经营机制改革,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启动天然保护工程的几个重大实质性的问题,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初步确定了黑龙江省森林被率以51.56%为宜。林种结构确定为:生态公益林占63.20%,商品林占36.80%较为合理,有宜于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和天然林保护。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次生林是我省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是林分密度低、质量差、树种单纯,天然更新不好。现行的以抚育间伐为主要方法的经营措施,不仅不能改变目前天然次生林现状,而且将不同程度地破坏现有天然次生林。本文根据栽针保阔的经营思想和天然次生林现状,划分为四种(抚育型、封护型、补植型、人促型)经营类型,并分别制定经营措施,为天然次生林探索一条科学合理,现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林分状态的天然林经营措施优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森林经营是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为揭示森林经营的奥秘,方便广大林业经营工作者对森林进行科学经营,本文首次探索了天然林优先经营措施选择,尝试了对森林进行类似于医学上“CT”的方法,并开具了天然林“经营处方”。研究认为:经营措施优先性是对许多可选经营措施优先执行顺序的安排;林分状态可通过反映森林结构、多样性和活力的林分空间结构、林分年龄结构、林分组成、林分密度、林分长势、顶极种或目的树种竞争、林分更新和林木健康等8个方面来描述;林分状态雷达图是进行经营问题诊断的简洁工具;基于林分状态组合的120种“经营处方”涵盖了天然林经营的主要方面。研究发现:结构化森林经营是解决天然林经营问题适用频率最高的集成技术;目标树培育技术在林分状态问题很多时,适用的可能性很低;促进天然更新、维护地力的技术措施与传统的抚育间伐措施具有几乎相同的适用频率。   相似文献   

17.
抚育改造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关键性措施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该文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概念及其目标,抚育改造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抚育采伐与主伐的融合、抚育与改造的结合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体系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与解决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急需搞好森林的抚育改造.通过对国内外的实践进行分析,作者认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森林资源的持续,森林资源的持续依赖于森林的科学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将是21世纪森林经营模式的最佳选择,而抚育改造则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标规划和线性规划两步优化法在森林收获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福建省松溪县1986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营林及木材经营等经济核算资料为基础,本着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应用线性规划和目标规划两步优化法对松溪县的杉木、马尾松、阔叶林三个经营类型的用材林分别进行了收获调整.建立了3个多目标数学规划模型,选择的目标为木材收获、材种出材量及净现收入.调整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解决林业经营中的多目标问题,能较好地满足决策者的决策目标,可以用于统筹林业生产管理活动,制订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朝阳地区40年来林业生产经验及存在问题,指出了该地区林业发展的道路是:调整林业结构,扩大森林资源,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山区建设以林为主,农林牧副渔统筹规划,综合经营;发挥地区优势,建立以获短、中、长期效益结合的多种经营生产基地,走林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的道路;积极发展庭院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选择优树,是建立良种基地实现林木良种化的起点,是利用林木自然变异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利用经过遗传测定的优树所建立的种子园,其种子质量均有所提高,用这种种子所营造的幼林,生长迅速,木材产量可提高20%左右。根据十多年来全省各林区选优试点的经验,拟定了云杉、油松、泡桐、杨树、核桃五个树种的选优标准,通过实践再一次进行了修订,目前已在全省范围内试用,并己选出表型优树397株,这些优树通过鉴定后,将成为我省林木良种的起点,为建立良种基地准备了材料,为我省林木标准化提供了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