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们大队是以生产粮食为主蚕桑畜牧并举的大队。专业桑园740亩,就今春止已改好矮干密植桑450亩。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1972年以来,蚕桑生产不断发展,1976年春期产茧719.13担,亩产春茧97.2斤;夏期产茧173.87担,亩产夏茧23.4斤;早秋产茧238.68担,亩产早秋茧32.2斤;中秋产茧67.88担,亩产晚秋茧9.2斤;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省蚕桑生产的恢复发展较快,经广大蚕桑科技人员和组织起来的农民社员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培桑养蚕技术,加强生产管理,亩桑产茧量逐步提高,1950年亩桑产茧仅26.37斤,1977年亩产茧(采叶面积)提高到89.96斤,超过了日本全国204万亩的平均亩产茧77.74斤的水平。许多社队已实现了亩产200斤茧,据嘉兴地区1977年的不完全统计,亩产茧已超过200斤的有7000多亩,其中钱塘江公社4761亩桑园年亩产茧253斤。有7个生产队亩产茧超过400斤,46个大队亩产茧超200斤,98个生产  相似文献   

3.
<正> 我县蚕桑生产潜力很大,增产蚕茧大有可为。县功公社桃园大队从七三年以来,连续七年平均亩产茧上百斤,最高今年达到129.8斤。双白扬公社杜村大队林场的亩产茧曾经达到210.7斤。地处我县高寒山区的香泉公社前锋大队林场六亩桑园,曾连续三年亩产上百斤。清溪公社任家山大队林场和龟川公社荔家山大队的山坡地桑园,虽然没有灌水条件,但也出现了亩产茧上百斤的地块。今年天王公社已有三个大队的平均亩产茧上了百斤,其中天王大队135亩桑园,平均亩产茧150斤。这些高产社队为我县蚕桑生产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1980年我县的农副业生产,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获得了粮、棉、油持续丰收,林、牧、渔全面增产,蚕桑生产有了新突破。全县近四万亩桑田,养蚕106949张,总产茧63210担,平均亩产161斤,张产59.06斤。总产茧量比1979年增长19.22%。增产三成以上的有四个公社,四成以上的有三个公社。全县二十八个公社全部增产。亩产茧量比上年提高28斤,有五个公社超过二百斤;张产茧比前年提高4.66斤,有八个公社超过60斤。总产、亩产、张产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我们1980年蚕桑生产获得较好的收成,主要体会:一是“四靠”,二是“四抓”。“四靠”是;一靠贯彻调整方针。我们体会,去年蚕  相似文献   

5.
广东是我国主要蚕茧生产的省份之一,蚕桑生产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重点产区的佛山地区,素有“桑基鱼塘”之称。全省蚕茧产量,在二十年代初期,高达一百五十万担,每亩产茧量亦已达到八十点一三斤,但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的摧残破坏,到解放的一九四九年,总产茧仅有十万担左右,亩产茧降至四十五点八斤。解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蚕桑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发展,总产  相似文献   

6.
【亩产茧】 1.1976年日本全国215.1万亩桑园亩产茧81.9斤;2.1976年日本埼玉县秩父郡崎定六有桑园22.5亩,全年亩产茧445.3斤。【斤茧劳动时间】日本全国1976年生产茧1斤共须劳动时间1.21小时。【产丝显】 1976年日本全国产上茧175.6万担,产丝17660.28吨,平均每100斤茧产生丝20斤。全年平均出丝率18.5%。【蚕茧损失】 1975年日本全年因蚕桑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损失蚕茧占总产茧的3.9%。【上车茧率】日本近年约95%。【原蚕种茧质】 1962年春长安品种茧层量0.554克,茧层率26.9%,茧丝长1751米。  相似文献   

7.
<正> 南屏公社葛桥四队是我县蚕桑生产先进单位之一,76年以来一直稳产高产。这个队共有桑园15.5亩,81年养蚕69张,产茧5106斤,亩产茧329.4斤,亩产值713.29元,张产茧74斤,春蚕张产茧92.9斤。见表1  相似文献   

8.
蚕桑生产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回顾解放以来我县蚕桑生产,曾经过“三起两落”的曲折道路。除政策有关外,推广科学技术跟不上,单产低收入少,影响到巩固和发展。在八一年亩产茧最高河元公社,只有184斤。但是近几年来,我县也涌现一批生产队和农户,亩产茧达四、五百斤,有些甚至超六百斤的。八○年以来,我们认真总结本县的高产经验,并学习外地高产经验,针对影响蚕桑单产低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我省各地在发展蚕桑生产上,重视桑的基础工作。贯彻了科学的桑树栽培技术,桑园建设有了较大的提高,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建立起一批质量较好的高产稳产桑园。今年全省亩产茧量已超过百斤,比1950年亩产茧26.37斤增长三倍。不少大队、生产队的亩桑产茧量实现200斤、300斤、400斤。但是,当前桑园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影响桑园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阻碍着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亟待很好解决,现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宝鸡县是我省蚕桑基地之一,近几年来蚕桑生产发展较快,现全县共建成片桑园6463亩,81年养蚕3952张,产茧115,869.9斤,嫁接桑苗1,200万株,育实生苗286亩,桑园面积、产茧量、嫁接、育苗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宝鸡县天王公社是宝鸡市恢复发展蚕桑生产较早的一个公社。共23个大队,其中15个大队栽桑养蚕,全社现有桑园面积1,247亩,其中去冬栽桑376亩。81年战胜了春旱、秋涝、高温、多湿等自然灾害,养蚕1958张,产茧70,466.8斤,比80年增长4.3%,亩产茧80.1斤,其中二、三年生的桑园,亩产茧112.6斤。春季除自接外,支援兄弟社队接穗  相似文献   

11.
顺德县均安公社沙蒲大队是个蚕桑高产队。总耕地面积二千八百零二亩,其中鱼塘一千七百五十八亩,桑地六百四十八亩,蔗地二百七十一亩,一九八○年亩产茧四百一十八斤一两,比七一年亩产茧一百七十二斤增产百分之一百四十三,十年平均每年增产百分之十四点三。沙蒲大队党支部通过总结,不断提高对蚕桑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  相似文献   

12.
<正> 提高桑园亩产茧量是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加速发展蚕桑生产的重要关键。我省和其他省区一样,近年来已出现了许多亩产茧三百斤以上的社队,在以副促农,壮大社队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益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现举几个例子,以示一般。(见表)再从扬州地区看,目前平均亩产茧量只有62斤,而南通地区的亩产茧量为130斤。说明地区之间的亩产茧量差距还是大的,如与亩产茧三百斤比,则更大了,如果我们能积极总结和推广高额丰产典型经验,就是不增加桑田面积,也可成倍地增产蚕茧,亩产蚕茧三百斤以上的桑园,全年要产桑叶5000斤以上,其中春叶2000斤左右,约可饲养春蚕1.5张,张产茧量85斤,夏秋蚕饲养3.5张,张产茧量55斤。按照这个要求来分析研究其群体结构(长相)及肥培管理措施,以便因地制宜地加以推广。一、群体结构所谓群体结构就是指单位面积桑园的株数、拳数、条数及条长,其中重点是条数和  相似文献   

13.
如何发展新区的蚕桑事业,使之巩固、发展、壮大,我认为关键在于提高每亩桑园的产茧量和产值。丽水县水各公社旭光大队从1973年开始利用溪滩发展蚕桑,到1976年建成桑园470亩,1979年产茧483担,产值近10万元,亩产茧达103斤。其中第五生产队25.88亩溪滩桑园平均每亩产茧202.9斤,产值374.26元。这与高产社队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在桑园基础条件比较差、设备简陋、缺乏经验的新区能较快地实现亩产百斤、二百斤茧,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现将其主要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浙江蚕桑学会于十月五日至七日在嘉善县召开了“实现亩产茧二百斤”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有三十七个单位的七十名代表,省科协副主席、丝绸工学院教授朱新予先生亲自到会指导并发了言,中国蚕学会和江苏蚕学会也派代表参加了讨论。会上交流了亩产茧二百斤以上生产单位的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的统计,嘉兴地区亩产茧250斤以上的公社一个,200  相似文献   

15.
跃进再跃进德清县1957年七万余亩桑园亩产春叶七百二十六斤,亩产茧子八十二斤。1958年春期蚕桑生产又获得了一次丰收。每亩桑地春叶已实现一千斤,比丰收的1957年增加了37.57%。每亩产春茧六十三斤多一点。约有四百个小队已实现百斤茧。幸福社春季基本上实现亩产百斤茧,其中有四个队在百斤以上。春茧收购量比去春多收四千余担,增加收入近一百二十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2.3%。同时还出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蚕桑平衡,余叶二万一千担。这是技术革新运动的结果。目前全县农民经过学习“八大”文献以后,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千斤叶、百斤茧的指标看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各乡社在总结今年春期蚕桑生产丰收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提出了跃进的指标。要在亩产千斤春叶、六十三斤春茧的基础上,再苦战半年,为突破亩  相似文献   

16.
(一)亩桑产茧老蚕桑区:三百斤以上公社五个顺德县力流公社,桑地9710亩,亩产茧358. 1斤。顺德县伦教公社,桑地2157亩,亩产茧320. 7斤。顺德县均安公社,桑地13078亩,亩产茧312斤。中山县古镇公社,桑地4279亩,亩产茧322斤。南海县南庄公社,桑地9800亩,亩产茧301. 6斤。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县功公社桃园大队是我县发展蚕桑生产较早的大队之一,已有十五年历史,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获得了连续七年平均亩产茧上百斤。全队现有50.9亩桑园.其中12-14年生的桑园22.9亩,5年生的低杆密植桑园8亩,新栽坡地一年生桑园20亩.去年投入养蚕采叶的桑园30.9亩。总产桑叶80200斤。分五期养蚕77张,实用叶76978斤,共产茧4767斤,茧产值8899.34元。平均斤茧用桑量16.1斤,亩产茧153.8斤,亩产值288.30元.每斤茧生产时间为3.9小时。养蚕工日值5.66元。嫁接良桑12万株,成活率70%,  相似文献   

18.
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解放以来,我公社粮、畜、桑、油、麻获得全面发展。就蚕桑生产来说,自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以来,全年产茧量从1628担增长到1976年的11652担,亩产茧从34斤提高到245斤。随着蚕桑生产的大幅度发展,对一  相似文献   

19.
<正> 关中地区是我国蚕桑生产的发祥地之一,是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本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生长期长,劳力比较充足,适合发展桑蚕生产。例如,宝鸡县天王公社,自1976年春季重新栽桑以来,蚕茧产量逐年上升,1980年,575.5亩1~5年生的滩地桑园,共产蚕茧67269斤,收入116041元,平均每亩产茧117斤,收入202元,较其它种植业高出1~3倍。其中天王大队,135亩滩地桑园,产茧24768斤,收入44629元,平均每亩产茧183.5斤,收入330元,每亩产值较其它种植业高出2~5倍。实践证明,只要领导重视,布局合理,政策对头,实行科学务桑养蚕,蚕桑生产就会迅速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普及蚕桑技术的回顾和展望浙江省农业局章作藩 (见本期第1页) 二、蚕茧高产途径的探索海宁县钱塘江公社云龙大队全大队640亩桑园,1963年亩产茧70斤左右,1964年起探索桑、茧高产规律,当年实现亩产茧100斤,1968年亩产茧超过200斤,1972年超过300斤,1977年亩产茧358.6斤。认识到桑、茧规律在于: 1.调整合理的群体结构,处理好地面部分株数、条数、条长、叶幕等的分布关系,每亩桑条数8420枝、条长1.7米,春叶产量3158斤,全年产叶6788斤,为亩产茧400斤提供物质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