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要及时夏伐春蚕用叶结束后,通过夏伐使桑树萌发新枝,以用于饲养夏秋蚕。夏伐越早,则桑树萌发越早,夏秋产叶量越大。据试验,夏伐每推迟一天,夏秋产叶量减少1%,所以春蚕后应尽快夏伐。2.夏伐要结合治虫为防止蚕的农药中毒,桑园治虫必须抓住养蚕的空闲时间,夏伐后一般要经25天  相似文献   

2.
“二春蚕”就是在常规春蚕饲养结束后 ,桑园不立即夏伐 ,利用新梢生长的桑叶 ,进行第二次春蚕饲养。“二春蚕”在六月份饲养 ,正常年份月平均温度在 2 3℃左右 ,适宜蚕的生长发育 ,整个蚕期基本不需加温 ,也不需降温。同时 ,日照长 ,光照强 ,桑叶成熟快 ,质量好。二春蚕一般产量达 4 0kg是很容易的事 ,干壳量一般在 9 8— 10 2克 ,比夏蚕、中秋蚕高 5— 6级 ,同时上车率、解舒率都高于中秋蚕 ,一般 6 6 7m2 桑能增加收入 70 0元以上。1 饲养“二春蚕”的关键技术1 1 出库时间 :以 6月 1日前出库为宜 ,一般 6月 10日前收蚁 ,6月底前上…  相似文献   

3.
孙海印 《河南农业》2019,(22):12-12
河南蚕区一年一般饲养4次蚕,主要以春蚕、夏蚕、中秋蚕和晚秋蚕为主。其中,晚秋蚕蚕期气温由高逐渐向低发展,正好适应了小蚕要高温、大蚕需低温的特点,是4次养蚕时期中最适合蚕儿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我们更应做好晚秋蚕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在楚雄市苍岭镇的晚秋蚕生产中,每年都有蚕病不同程度发生,甚至一些常年生产较稳的专业村也多有发生,致使蚕农经济效益较低,养蚕积极性遭受打击。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蚕病的发生与蔓延。1发病原因1.1蚕农防病意识差,造成环境污染春蚕、夏蚕、正秋蚕的饲养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蚕室、蚕具内的病菌,加之经过前三季蚕的饲养产生大量的蚕沙到处堆放,或直接倒在桑园里,使病原到处滋生蔓延,污染了蚕室、用具及桑叶,给晚秋  相似文献   

5.
<正>二春蚕是指在常规春蚕饲养结束后,不进行夏伐,选留健壮的新梢,加强肥培管理,利用新梢上继续生长的叶片,再饲养的一批蚕,其饲养技术如下。1、适时出库一春蚕一般比常规出库时间提前2~3d,二春蚕出库一般在5月22~23日,六月初收蚁,确保六  相似文献   

6.
秋蚕饲养量占全年饲养量的60%左右,饲养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单位面积桑园效益.宁国市地处皖南山区,在中、晚秋蚕饲养期,前期常遇高温天气,后期又遇深秋低温季节,蚕室内外病原积累多,致病力强,桑树虫害多,桑叶老化品质差,农业用药频繁,容易诱发蚕病.由于中、晚秋蚕比春蚕难饲养,因此要夺取二秋蚕茧丰收,必须根据秋季养蚕的特点,切实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秋季因气候恶劣、桑叶质量较差,加上春蚕、夏蚕的连续饲养,养蚕环境中病原体增多,秋蚕极易发生各种疾病.秋季蚕病防治应把好以下三关:  相似文献   

8.
汤传根 《现代农业》2002,(11):19-19
晚秋蚕饲养结束到来年5月初饲养春蚕,时间长达半年多,此期间养蚕户可利用闲置的蚕室或蚕棚养3-4批肉鸡.这样能充分利用设施条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我省农村养蚕一般可养5批次,即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春蚕饲养比例占全年饲养量的40%左右,而夏秋蚕占60%左右,夏秋蚕能否优质高产,对全年养蚕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秋蚕饲养时间从6月中下旬开始到9月下旬,经历3个多月,此时正值高温季节,环境条件差,同时桑叶质量不如春季好,桑树的病虫害多。要夺取夏秋蚕高产优质,我们认为必须采取以下4条措施:1.选用优良的夏秋蚕品种优良的蚕种是确保丰产的重要前题。选用夏秋蚕种,不但要考虑优质高产,更要考虑抗高温和抗病虫害。目前,多选用我所选育的“芙蓉×湘晖”“、洞庭×碧波”“…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增施有机肥,节支降投入一般农家桑园,每年至少饲养三季蚕(春蚕、早秋蚕、晚秋蚕),追施3次商品肥料,每667平方米年用商品肥投资在200元以上,我为桑园增施有机肥料,把商品肥用量减少一半,并采取“三埋”的措施: 1.埋稻草。每年  相似文献   

11.
养过蚕的人都知道,晚秋蚕比夏蚕、秋蚕难养,这是因为秋季气温下降,早晚温差大,桑叶逐渐硬化,叶质变差,再加之春、夏、秋多次连续养蚕和高温多湿,病源积累较多,容易传染蚕病,造成农户少收或绝收,严重打击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和经济收益。究其原因,是饲养晚秋蚕的技术要点没有把握好。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楚雄市每年饲养春、夏、秋、晚秋4期蚕,其中以春蚕为蚕茧生产的重点,但夏、秋2期由于气温高,桑叶生长发育快,可以多养蚕,提高桑叶、蚕室、蚕具等的利用率,是增产蚕茧的有效途径.夏秋蚕的产茧量占全年产茧量的60%.但从楚雄市夏秋蚕的单产看,各乡(镇)、村之间高低相差悬殊.究其原因,认为夏秋期蚕病多损失大,是影响夏秋蚕单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要取得夏秋蚕的稳产、高产,关键是要控制蚕病危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桑园套种蔬菜、平菇以及改变春蚕、夏蚕、中秋蚕、晚秋蚕的养蚕比例达到调整养蚕结构,优化养蚕布局,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头批春蚕和晚秋蚕的饲养,由于气温变化较大,蚕室温度一旦控制不好,就会影响蚕儿正常打眠和延迟上山结茧,直接影响蚕茧质量。采用以下加温措施,蚕的全龄期保持在24~26天,而且蚕的产量和质量等各项指标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15.
晚秋蚕结束至来年5月中旬春蚕饲养之前,蚕农利用闲置的蚕室、蚕棚养3~4批肉用仔鸡,既节约设备投资,又提高经济效益。技术要点如下。 一、饲养周期和密度  相似文献   

16.
采摘:宜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大蚕用桑可采轻度露水叶. 春蚕期,4龄用桑一般采三眼叶和枝条下部叶,5龄采用生长新梢叶.采用桑树夏伐的蚕区,夏蚕期一般采用疏芽叶,秋蚕期宜从枝条由下而上、由老而嫩地采摘.通常4~5龄饷食时采用偏嫩叶, 其余时期由下而上采叶. 夏秋期采叶要用采桑刀,采叶留柄,以防损伤腋芽而影响来年春期的发芽率和桑叶的产量. 北方和四川等蚕区大部分地区采用冬季重修、夏不伐条,春蚕期大蚕用叶是由枝条上部第3~4片叶逐步向下采摘,以保留上部新梢继续生长,供夏秋蚕利用.  相似文献   

17.
抓住夏伐管理 做好桑树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地区春蚕已陆续上蔟结茧,桑树也正处于夏伐之时.在春蚕5龄盛食期结合采叶伐条或在上簇后立即剪伐(大约每年的5月20日至6月25日前必须夏伐完,否则时间越往后,产叶量越低,对当年的夏秋蚕影响较大).夏伐一结束立即进行常规白拳治虫,及时做好桑园的锄草、松土、抗旱或排涝工作,保证桑树正常生长、树形维护,减少病虫害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许昌地区蚕桑场,1982年共养桑蚕种41张,分春夏秋三季四批饲养,总产茧,2663斤,平均每张种产茧65斤,最高张产茧达到98斤.其中养春蚕种13张.产茧779斤,平均张种产茧近60斤;养夏蚕种lO张,产茧661斤,平均张种产茧66斤多;养中秋蚕6张,产茧562斤,平均张种产茧93斤;养晚秋蚕种l2张,产茧681.5斤,平均张种产茧56.75斤.总结全年多批养蚕高产的关键性技术主要有四项:  相似文献   

19.
1及早夏伐 夏伐时间愈早愈好.在春蚕后期可边吃边伐,春蚕结束,伐条也结束.夏伐过迟,影响桑树生长,且增高桑树萎缩病的发病率.一般早伐2天,每根枝条可多长1片桑叶.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省永胜县养蚕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养过蚕的人都知道,春蚕好养些,夏秋蚕难养,易感病,晚秋蚕就更难养,主要是因为晚秋季节气温下降,桑叶逐渐变硬,叶质变差,如果遇上阴雨天气,室内低温多湿,不利于蚕的正常生长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