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菌核病是土传真菌性病害,常造成植株枯死或腐烂。其寄主十分广泛,可侵害64科383种植物,蔬菜作物包括西葫芦、番茄、茄子、甜椒、菜豆、莴笋、白菜、黄瓜等,是保护地蔬菜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受害的地块产量损失10%-30%,重者达90%以上。现将大棚西葫芦菌核病识别及防治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香菇培养基残渣喂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年6~10月,在瑞安县海安农业中学养兔场,用香菇培养基残渣喂养长毛兔。现把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材料方法 1.香菇培养基配方:糖蔗渣78%,米糠20%,糖1%,石膏1%。菌砖块在翌年采收春菇后把它晒干打碎。 2.培养基残渣养分分析:含水量15.41%,粗纤维18.05%,总糖分10.27%,粗蛋白7.78%。 3.喂养分组及方法:同期断乳出窝的幼  相似文献   

3.
我场自1987~1989年采用新工艺栽培香菇,不仅省工而且优质高产,现将方法简介如下: (一)试验材料菌种MR-2(从日本引进),广温型,出菇温度为4~24℃。母种培养基为PDA,9月10日制备。原种培养基为木屑80%、米糠20%,pH自然,含水量63%,10月5日制作。袋栽培养基为木屑44%、棉籽壳45%、石膏粉l%、米糠10%,pH自然,  相似文献   

4.
莴笋是我市秋冬菜主要品种之一。莴笋品种较多,依抗性分有抗热、耐寒品种;依叶、茎色分有绿、白、紫等品种;依食用部位分有散叶、茎用品种。如果品种合理搭配且栽培措施得当,可做到全年种植,周年供应,在淡季时还可获得较好经济效益。我市莴笋种植的主要问题是品种搭配不合理,菌核病发生严重。解决途径之一是积极引进新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进行菌核病、霜霉病等综合防治试验,帮助菜农选好品种,掌握高产栽培技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对莴笋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黑色地膜覆盖的防效为66.78%,与70%托布津700倍液喷雾4次的防效(78.33%)无显著差异,两者结合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防效达95.06%)。  相似文献   

6.
蔬菜灰霉病和菌核病菌可危害多种蔬菜,主要有: 番茄、茄子、甜椒、黄瓜、莴笋和生菜。由于灰霉病菌和菌核病菌同属于核盘菌,所以防治用药的种类相似。防治蔬菜灰霉病及菌核病可使用的药剂种类也较多。包括: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9年5月到10月,在海南省万宁县龙滚农场以橡胶木屑为原料进行袋栽紫木耳试验,获得成功,平均每袋收鲜耳85克。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为紫木耳,引自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母种为PDA培养基。原种为棉子壳培养基。栽培袋配方为橡胶木屑63%,稻草15%,米糠20%,白糖1%,石膏粉1%。稻草切成长3—4厘米,用1%的石灰水浸泡24小时后捞出冲洗干净,按常规加水拌料后装17×33厘米聚丙烯塑料袋中,  相似文献   

8.
莴笋是春秋两淡的主要蔬菜之一。为有效地利用、开发各地的莴笋品种资源,我们在多年引种试种的基础上。筛选出内蒙、陕西、四川、云南、山东、北京等地区的几个主栽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参试品种。12个,其中内蒙2个(尖叶生笋、尖叶莴笋);陕西4个(尖叶莴笋,圆叶莴笋,八斤棒莴笋、  相似文献   

9.
莴笋菌核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永和 《蔬菜》2000,(4):26-26
莴笋菌核病近年来在我省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该病菌除能为害莴笋外,还可侵染多种寄主,防治上比较困难,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一、主要症状 莴笋菌核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而以植株生长后期发生较多。幼苗受害后,在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后腐烂或猝倒。成株期多在茎基部发病,病斑初为褐色水渍状,后扩大至茎基部腐烂,植株枯萎而死亡。在潮湿的环境下,病部表面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并在其上产生初呈白色后变为黑色的鼠粪状菌核。 二、发病规律 1病原由核盘菌(Sclerotini…  相似文献   

10.
蚕砂又称蚕粪,在江南桑蚕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目前大多仅用作饲料或农田肥料,未能充分利用。蚕砂中除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纤维素等物质以外,据报道蚕砂中还含有较丰富的腐植质,腐植质具有一定的刺激菌丝生长效应的活性官能团。本文报道以蚕砂替代部分木屑进行金针菇栽培的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菌株:金针菇。②蚕砂:要求干燥清香无霉变。③培养基:母种用PDA培养基;原种:培养基为陈木屑78%,细米糠25%,蔗糖1%,石膏1%;栽培种,在原种培养基基础上分别以0、20%、40%和60%的蚕砂替代陈木屑,含水量60%。 (二)试验方法 10月制作原种,成熟后分别接入几组不同处理的栽培袋中,于23℃下培养。观察栽培种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情况,比较各处理组之间的现蕾、产菇率和产菇批次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草菇、香菇和红灵芝液体培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室对几种常用食用菌液体发酵进行了初步试验,效果较好。下面我们将试验情况简单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菌种:金针菇麓一号、草菇157号,香菇20号,红灵芝505号。以上菌种均由湖南师大菌种场提供。(二)培养基:1.斜面培养基:加富 PDA 培养基;2.原种培养基:麦粒种培养基;3.摇瓶培养基;(1)玉米粉3%,豆芽浆2%,葡萄糖1%,酵母膏0.5%,KH_2PO_40.1%,MgSO_40.1%;(2)玉米粉3%,豆芽浆2%,葡萄糖1%,酵母膏0.5%、甘蔗5%,KH_2PO_40.1%、MgSO_4  相似文献   

12.
1988年底我们在洋葱和莴笋上进行了施用增产菌的试验,洋葱系红皮洋葱,莴笋系尖叶鸭蛋莴笋。试验在我县梅城镇菜农程章德和洪杏生两户的菜地上。一、洋葱施用增产菌我们设计了喷1、2次和清水3个处理,试验面积194.30平方米,小区面积16.67平方米,3次重复,随机排列。洋葱于1988年10月8日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进行灵芝菌的液体培养时,发现添加大豆粉后的液体培养基,对灵芝菌丝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①菌种:赤灵芝,引自南阳农校菌种室。②一级摇瓶培养基:玉米粉3%,蔗糖2%磷酸  相似文献   

14.
莴笋是无锡地区主要的绿叶蔬菜,一般一年只能供应二季。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莴笋的周年供应,尤其是能否延长秋冬莴笋供应期的要求愈来愈迫切,为此,我们经过几年时间调整品种结构,改进栽培技术和形式,增加贮藏手段,初步解决了莴笋的周年供应问题。一、主要方法春季4~6月供应的莴笋,选用早、中、晚三类品种。早熟种使用“浦红”,9月底到10月初播种,11月上、中旬定植,4月中旬  相似文献   

15.
朱元弟 《食用菌》1994,16(4):21-21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作为栽培主料的棉子壳,由于棉花种植面积又减少,需求量日趋紧张。为此,我们从1992年6月开始,进行了棉子屑(棉花加工厂的副产品)栽培食用菌试验,现将棉于屑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供试材料 供试菌种为金针菇F25,本所保存菌株。培养基设三个配方:A.棉子屑78%,麸皮20%,糖1%,石膏1%。B.棉于屑93%,麸皮5%,石膏2%。C. 棉子壳80%,麸皮15%,玉米粉4%,石膏1%。 (二)试验方法 1992年10月进行了棉子屑栽培金针菇的可行性试验,取得成功后,于1993年10月8日,采用上述A、B配方制栽培袋,C配方为对照组。采用17×35×0.04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250g,培养料含水量为65%,按常规方法拌料、装袋、灭菌.于10月11日进行接种箱接种,接种后每个配方随机取300袋进行发菌观察及出菇记录。到11月15日各配方的金针菇菌袋菌丝基本长满培养基,并在菌袋料面出现“黄水”,进行开袋。开袋后增加培养室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室内代料栽培香菇,所用品种多是中温型的7402。为选出更适合广东自然条件的优良菌种,我们于1978年,从引进的5个菌种中,选出广香47号(GL47),现把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一) 供试材料:菌种为广香47,以7402(1974年引进)为对照。斜面及平板培养基为麸皮10%、琼脂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05%、维生素B_1微量、pH5.4~5.8;原种培养基为锯木屑75%、麸皮25%,自然pH;生产种培养基与原种配方同。  相似文献   

17.
菌核病是花椰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为害花椰菜花球和种子生产。选取21份花椰菜材料进行苗期菌核病接种试验,鉴定得到抗菌核病材料2份,分别为NB-59和NB-199;耐菌核病材料11份。本试验获得的抗菌核病花椰菜材料可以为选育抗菌核病花椰菜新品种提供物质储备。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香菇对碳源的利用情况,给栽培香菇选择培养料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几种糖、醇、有机酸及其盐类,制成斜面培养基及液体培养基,观察香菇菌丝在这些碳源中的生长情况。一、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供试菌株系我所保藏的SEB_(16)号香菇。斜面基本培养基为葡萄糖2%,蛋白胨0.2%,磷酸二氢钾0.046%,磷酸氢二钠0.1%,硫酸镁0.05%,琼脂1.5%,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大棚、温室农作物种植密度及复种指数的增加,土壤养分失衡,致使黄瓜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茄子黄萎病、根腐病,番茄青枯病,辣椒疫病,莴笋菌核病等土传病害发生严重。每年给农业生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60%,发病严重地块甚至达到80%以上。土传病害的病原菌一般为多寄主微生物,可以侵染数种乃至数百种农作物和杂草,具有很强的生活力和侵染力,被植物界认定为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的遗传分析工作在国内外几近空白,为使食用菌遗传育种工作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本实验,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佛罗里达侧耳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用DES化学诱变获得,具体方法参见《食用菌》1992年第6期“佛罗里达侧耳担孢子的化学诱变”一文。 (二)培养基 a.基本培养基(MM):葡萄糖2%,硝酸钠0.4%,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氯化钾0.05%,琼脂1.5%,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铜各微量,重蒸馏水配制,pH值自然。b.完全培养基(CM):葡萄糖2%,蛋白胨0.4%,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5%,碳酸钙0.01%,琼脂1.5%,pH值自然。以上均为8磅20分钟灭菌。c.出菇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