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园饲养的浣熊科动物经常出现异常的繁殖行为:食仔和弃仔现象,而随后的人工哺育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2011年上海动物园新引进3对亚成体浣熊,在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中浣熊的野外繁殖习性的基础上,在圈养条件下探索降低异常繁殖行为的方法,于2012年首次使3对浣熊成功繁殖和育幼.本文就北美浣熊的野外习性、饲养管理、繁殖特性等,结合观察到的-窝幼仔的发育情况和行为表现做初步小结,以期为今后的繁殖工作打下基础,减少动物的异常繁殖行为.  相似文献   

2.
天津动物园于1994年底开始饲养白颊长臂猿,其中1只雌性(呼名唯唯)与雄性(呼名鲜鲜)于2000年9月份成功繁殖了第一胎白颊长臂猿。由于当时雌性产仔后对幼仔弃之不理,幼仔生命垂危,饲养员只好将幼仔取出放入新生儿早产箱内进行人工育幼并获得成功,这在我国华北地区尚属首例。此后,唯唯与  相似文献   

3.
浣熊产于加拿大等地,我园其它动物园饲养极少。1991年初,加拿大温尼伯市动物园赠送给我国三对成年浣熊。它们从1991年开始至1995年,年年繁殖,共繁殖9胎31仔。存活7胎22仔,成活率70%。本文着重从浣熊的饲养管理、繁殖行为等方面讲行了观察测定。  相似文献   

4.
正在国内动物园中,多数东北虎繁殖都取得成功,但仍存在个别母虎出现弃仔行为,我园也不例外。在我园,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每年都有1~2例东北虎弃仔行为,之前多数采用人工哺乳,成活率不是很高。近两年我园采用了母狗代养哺乳,均全部成活,因此值得推荐。本文以2016年出生的1只东北虎幼仔为例,探讨使用哺乳期母狗代哺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属食肉目。浣熊科,是产于东亚的小型珍贵动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小熊猫的数量日渐减少,而动物园则发挥其特有优势,在保护的同时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人工饲养研究,从而有效提高了小熊猫的繁殖成活率,为扩大种群数量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大连森林动物园圈养条件下黑猩猩的饲养管理、繁殖及幼仔人工育幼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为黑猩猩在动物园的饲养繁殖,尤其在人工育幼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希望对黑猩猩的圈养繁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其锐  刘小青  黄玉燕 《野生动物》2010,31(6):309-310,315
以广州动物园圈养的印度黑羚羊种群为研究对象,从2006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经过4a时间对印度黑羚羊产仔哺乳行为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印度黑羚羊分娩前有选择分娩地点行为,但提前离群行为不明显;产仔后有较强的母性,表现为有明显的护仔行为、主动授乳行为和念亲行为;在受惊吓和不安的情况下,会出现弃仔行为。  相似文献   

8.
圈养条件下北极熊的饲养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延台  于淼  姚琳  韩晶晶 《野生动物》2010,31(3):121-123
对大连森林动物园圈养条件下北极熊的饲养管理、发情交配、繁殖及幼仔人工育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北极熊在动物园的饲养与繁殖,尤其在人工育幼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希望对北极熊的圈养繁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技术人员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獭兔养殖专家利用獭兔的繁殖期和哺乳期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产仔泌乳期间需要管线暗淡的环境的特点,采用地窝繁殖技术以提高产仔率。地窝繁殖技术就是模仿獭免地下打洞地下产仔的生物特性,在兔笼下方为母兔建个地下产仔室,地下产仔正好符合了自然条件獭兔地下产仔、地下哺育小兔的生活习性,使得母免一年四季都能产仔,母兔在地下育仔护仔完全不用人工管理。地窝繁殖技术不仅还原了獭兔原始的繁殖习性,还将产仔率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在动物分类学上棣属于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分布于川、滇、青、藏,数量较少,我国政府已将它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珍贵野生动物。动物学工作者多从小熊猫的形态、生态、分类、分布、数量、动物园驯养繁殖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内尚未见关于小熊猫的营养、饲料消化利用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动物园人工饲养下的小熊猫现行饲粮的消化试验,了解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情况,进而对饲粮营养进  相似文献   

11.
养鹿场在每年的生产季节里,经常遇到个别(2%~3%)母鹿扒仔、咬仔、弃仔或无乳以及仔鹿弱生不能站立吃奶的情况。这些不能吃到母奶的仔鹿,需要找别的母鹿代养或进行人工哺乳。但是在鹿产仔季节的初期和末  相似文献   

12.
<正>小熊猫为食肉目浣熊科,属杂食性动物,主要吃竹子、竹笋、水果、树叶等植物性食物。性机警、温顺,灵活、善攀爬。每年1~3月发情交配,妊娠期3~5个月,5~7月份分娩,每胎产1~3仔,哺乳期约5个月,幼仔约2岁性成熟,寿命10岁左右。大连森林动物园共饲养小熊猫18只,2009年成功繁殖5只,2010年又成功繁殖3只。同时为了使小熊猫避免近亲繁殖并增加遗传多样性,于2011年5月由上海动物园又引进2只。  相似文献   

13.
<正>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所饲养的小熊猫于2013年6月24日成功产下2只幼仔,并全部成活。为小熊猫今后的饲养繁殖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小熊猫的生活习性小熊猫属食肉目浣熊科,又名九节狼,是喜马拉雅山脉特产动物。在我国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西藏,在国外分布于印度、不丹、缅甸等国。常活动在海拔2 000~4 000 m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喜食竹叶及嫩枝的杂食动物。晨昏活动频繁,善  相似文献   

14.
1963年北京动物园繁殖成活第一只大熊猫幼仔,23年来,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大熊猫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对一些最基本的数据,还是诸说不一:科技日报援引中国动物园协会负责人的讲话,23年中我国共繁殖大熊猫60胎,成活27仔;5月底福州大熊猫繁殖讨论会上认为是50余胎,28仔;大  相似文献   

15.
水鹿属偶蹄目鹿科动物,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重庆动物园于2000年引进6只水鹿亚成体(3♀、3♂),于2003年7月20日和8月1日首次成功繁殖2只水鹿幼仔并成活;2004年7月、8月雌鹿又分别繁殖3只水鹿幼仔,并在高温高湿的重庆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成功展出和繁殖。  相似文献   

16.
母鹿初乳获取方法赵世臻(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吉林,132109)养鹿场在每年的生产季节里,经常遇到个别(大约2%~3%)母鹿扒仔、咬仔、弃仔,或无乳,以及仔鹿弱生不能站立吃奶。这些不能吃到母奶的仔鹿,需要找别的母鹿代养或进行人工哺乳。但是在产仔的初...  相似文献   

17.
小熊猫的人工育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炎  张贵权 《野生动物》2000,21(4):46-46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属食肉目浣熊科。原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和云南、西藏部分地区。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缅甸等地。卧龙自然保护区中国保护大熊猫中心于1993年在卧龙核桃坪建立了小熊猫生态馆,在原产地保护和研究小熊猫。自建馆以来,已成功地繁殖12胎,共23仔,存活13仔。小熊猫每年1~2月发情求偶、交配,发情期内雌雄叫声很大。6~7月产仔。每  相似文献   

18.
金丝猴在半荒漠地区的饲养与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崇学 《野生动物》2003,24(6):36-37
金丝猴是典型的高山树栖动物,集群生活于海拔1500~3200米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带。人工饲养多在大城市动物园或在同原栖息地环境较类同的自然保护区,在半荒漠地区饲养还未有先例。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1992年8月从甘肃南部引进金丝猴进行人工饲养,并在1993到1998年5个繁殖年内共繁殖成活10只仔金丝猴。  相似文献   

19.
大连森林动物园于2008年7月从南宁动物园引进1对白颊长臂猿,至今已成功繁殖3只幼仔。现对白颊长臂猿的饲养环境、日常管理、饲料配制及繁殖行为等方面进行一定的阐述,以期为人工饲养下白颊长臂猿的繁殖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动物园动物的应激行为与动物福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园动物是人工驯养的动物,动物的应激行为表现是动物与饲养管理人员、游人之间和与笼舍环境的应激,是人为造成的。分析广州动物园动物应激行为表现,与广州动物园动物的福利水平,提出动物园动物福利管理思路和方法。减少动物园动物的应激行为,在饲养管理中定人、定点、定时、定量。在动物繁殖期分笼,设立专门的产房和育幼室。应用动物行为丰容技术和动物园笼舍建设生态化。让动物康乐生活,防疫好,疾病少,寿命长,合理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