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丰麋鹿野生放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6年在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支持下,由国家林业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从英国伦敦动物学会的7家动物园引进39头麋鹿(雄性13,雌性26)放养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年来麋鹿已由当初的39头发展到现今706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麇鹿种群。随着麋鹿种群的不断壮大,在麋鹿野生种群的最后灭绝地恢复其自然种群的工作随之提上议事日程。根据建区宗旨和  相似文献   

2.
鹿的放线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线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尤以土壤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它是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一类微生物。多数放线菌没有致病性,只有少部分有致病性。临床表现为头、颈、肩前、颌下、舌等部位的放线菌肿。1 发病情况丹东市锦江山公园饲养梅花鹿、马鹿三十余只,先后有5 只出现肩前、颌下肉芽肿胀。  相似文献   

3.
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笔者于1998年10月2日治愈赖石窝村李××家5岁黄牛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天山马鹿的放线菌病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发病情况1996-2003年,我市肃州区一养鹿专业户的23头产茸鹿,先后有5头发生该病,经治疗1头死亡,4头至今健康.  相似文献   

5.
黄正才 《养猪》1996,(4):43-44
放线菌1型胸膜肺炎的新生仔猪感染病例研究黄正才(四川省养猪研究所荣昌县,632460)放线菌胸膜肺炎(APP)感染症自70年代初在我国的上海报道以来,现在各地均有感染发生,并逐渐成为危害猪呼吸器官的一大疾病。据查过去的报道,本病基本上是由放线菌2型所...  相似文献   

6.
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我县舍饲肉牛发生两起放线菌病,病牛均为黄牛。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1年9月我乡吴屯村严某舍饲的37头本地黄牛中有2头发病,鸾凤乡油溪村杭某2002年4月24日从河南引进的59头肉牛于2002年4月28日~5月3日有2头南阳黄牛突然发病死亡,此后又有6头意大利皮埃蒙特与南阳黄牛杂交一代牛相继发病。2临床症状2头南阳黄牛病初表现为食欲不振、便秘、四肢无力、喜卧,3天后死亡。其余病例多以慢性经过,以特异性肉芽肿和慢性化脓灶为特征,表现为下颌肿大,肿胀界面明显,初期似…  相似文献   

7.
8.
放线菌病是放线菌(Actinomyces)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文献报道多种动物可以自然感染。家畜中常见有牛的下颌骨和猪的乳腺放线菌肿,狗多侵害软组织并常常全身化,也见于野生反刍兽,如麋鹿。现报道一例黑金猫肺放线菌病引起脓毒败血症的病例。成年雄性黑金猫,临床表现食欲不良,消瘦,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口粘膜苍白色,两颊和舌粘膜散在紫红斑,体温40.5℃,听  相似文献   

9.
选择母猪APPⅠ型补体结合(CF)抗体未达4倍的12头仔猪(A群)和CF抗体达32倍的12头仔猪(B群),分别测定其生后4~48日龄和2~46日龄的抗体价及脏器中的抗生素浓度,结果从A群仔猪病料中来分离出放线菌,但B群仔猪2日龄就从气管分离出了放线菌,经凝集反应鉴定血清型为Ⅰ型,且对四不素类药物有较强的敏感性;其次是A群仔猪的抗体价全过程未达4倍,而B群在2日龄就高达32倍,10日龄后略显下降,但在结束日龄又有所回升,此外,根据高速色层分离法测定结果,试猪采食或肌注的体内四环素浓度在肝、肾、肺都较高,在气管较低,群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一老龄母犬乳房放线菌病1例。该犬乳房放线菌肿较大,有明显的病理形态学及组织学特征。于是施行手术摘除,并对该病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麇鹿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球蛋白(IG)水平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与疾病密切相关.笔者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78只麋鹿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比较了不同年龄、性别间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发现雌性麋鹿的IgG含量在不同年龄段均高于雄性个体,雌性个体青年期的最高值为17.14 g/L,...  相似文献   

12.
麋鹿对紫花苜蓿消化率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人工饲养麋鹿提供科学依据,用全收粪法测定麋鹿对鲜紫花苜蓿的消化率。结果表明,麋鹿对苜蓿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能量、粗纤维等主要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3.37±9.42)%、(63.77±8.90)%、(37.33±12.44)%、(26.32±11.61)%、(75.89±6.02)%、(26.05±1.73)%。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人工饲养麋鹿提供科学依据,用全收粪法测定麋鹿对鲜紫花苜蓿的消化率.结果表明,麋鹿对苜蓿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能量、粗纤维等主要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3.37±9.42)%、(63.77±8.90)%、(37.33±12.44)%、(26.32±11.61)%、(75.89±6.02)%、(26.05±1.73)%.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大丰麋鹿 (Elaphurusdavidianus) 4只母鹿的产仔行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 ,首次离群至分娩时间间隔的平均值为 32 2 5h ;母鹿临产时的行为主要有走动、卧地、回头顾腹、呆立、嗅地等 ,走动的频次最高 ,其次是卧地和回头顾腹 ;分娩历时平均为 33 75min ,以卧式分娩为主 ;仔鹿的首次站起时间为 39min ,仔鹿吃到初乳的时间为 6 0 75min。  相似文献   

15.
北京南海子麋鹿种群半散放饲养管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总结和介绍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多年来半散放鹿群管理技术、冬季过冬补饲技术、半散放区内水体的管理及草场科学改良等主要目标,以恢复园囿种群,为下一步野放作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麋鹿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本试验分别于2018年4月和10月收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麋鹿粪便样品共53份、补料区土壤样品9份、湖水及淤泥样品9份,应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水洗沉淀集卵法、改良抗酸染色法、饱和硫酸镁漂浮法、试管滤纸培养法、滤膜培养法对麋鹿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土壤中寄生虫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对麋鹿苑湖水及淤泥中贝类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北京南海子麋鹿苑53份麋鹿粪便样品均检出了寄生虫卵,感染率为100%,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线虫、吸虫、绦虫和原虫,以线虫、吸虫为主,且主要为混合感染。麋鹿苑土壤深层(90~95 cm)寄生虫虫卵的检出率为100%,高于中层(30~35 cm)和浅表层(2~7 cm)寄生虫虫卵检出率(均为33%),但未检测出钩虫卵和活的蛔虫卵。在湖水及淤泥中检测到环棱螺属、沼螺属、赤豆螺,以环棱螺属的螺类为主,其可能成为广州管圆线虫、华支睾吸虫和抱茎棘隙吸虫的中间宿主。结果表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麋鹿普遍存在寄生虫感染情况,且与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影响麋鹿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为驱虫和轮牧不够,粪便和水塘未进行无害化处理,随粪便排出的虫卵成为循环感染的重要因素,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保障麋鹿种群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麋鹿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轶  王文 《野生动物》2011,32(2):65-68
2010年1~12月,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用粪便显微组织技术分析麋鹿食性。将收集的240组粪样8个复合样本和11科19种(属)植物标本进行镜检分析,结果如下:春季,麋鹿主要采食紫花苜蓿(4.03%)、狗尾草(11.87%)、野苋菜(9.51%)、黑麦草(8.13%);夏季,紫花苜蓿(27.61%)、狗尾草(15.45%)、禾本类其他植物(11.82%)、野苋菜(8.07%);秋季,紫花苜蓿(22.57%)、蒿(12.55%)、狗尾草(11.26%)、黑麦草(11.17%);冬季,紫花苜蓿(17.16%)、狗尾草(14.48%)、蒿(13.63%)、野苋菜(13.19%)。  相似文献   

18.
北京南海子麋鹿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麋鹿的健康状态,给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对北京南海子临床健康麋鹿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其中11只麋鹿测定了14项血液生理指标,32只麋鹿测定了35项血液生化指标.不同性别指标值之间的差异以及亚成体和成体之间生化值的差异,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血液生理指标值除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指标上雄性显著高于雌性,其他指标雌雄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性别之间血清生化指标值仅乳酸脱氢酶、二氧化碳、血清K+等指标差异显著,其他值雌雄间差异不显著;麋鹿成体与亚成体之间在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羟丁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肌酸同工酶、白球比、总蛋白定量和球蛋白等多项指标差异较显著.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次新增加了16项麋鹿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值的测定,测定项目中总胆红素和尿酸测定值与以往值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探索了产气荚膜梭菌在营养琼脂、甘露醇卵黄琼脂和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和培养特点,优化了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方法,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自然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粪样中的产气荚膜梭菌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呈半透明边缘不整的白色菌落,接种甘露醇卵黄琼脂和血琼脂平板,分别出现伴有卵磷脂酶乳光浑浊带的粉红色火山口状菌落和伴有双溶血环的灰绿色勋章样菌落。生化试验结果确认这些分离株均为产气荚膜梭菌。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粪样检测发现,阳性率分别为13.04%(3/23)和19.51%(8/41)。说明本研究建立的麋鹿产气荚膜梭菌分离鉴定方法简便快速,确实可行;麋鹿产气荚膜梭菌自然感染率较高,应加强麋鹿产气荚膜梭菌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大丰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4只母鹿的产仔行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首次离群至分娩时间间隔的平均值为32.25h;母鹿临产时的行为主要有走动、卧地、回头顾腹、呆立、嗅地等,走动的频次最高,其次是卧地和回头顾腹;分娩历时平均为33.75min,以卧式分娩为主;仔鹿的首次站起时间为39min,仔鹿吃到初乳的时间为60.75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