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水车式鱼类自动采集装置--捕鱼水车,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捕鱼水车可以自动采集洄游性鱼类,其优点是:对鱼类选择性小;活体采样,对鱼类无大的损伤;可长期自动运行,成本低廉.本文总结了该装置在鱼类资源研究中的主要用途,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内陆水域的鱼类生态研究及资源保护介绍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对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1985年我们在珠江口发现了中国对虾资源,为了对这一珍稀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对其资源状况和分布与移动的认识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为此,我们根据调查的资料,对其分布与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1993—1994年对进贤湖泊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进行了调查分析。草鱼、鲢鱼、鳙鱼、团头鲂和蒙古红鱼白各龄鱼生长均较好;其鳞长与体长均呈现极显著相关,回归方程均可用L=mT+n表示;其体长与对应的体重均呈极显著相关,其回归方程均可用W=aLb来表示,且b值均大于2.5,接近于3;进贤湖泊水环境适合鱼类生长。  相似文献   

4.
李贤 《畜禽业》2012,(3):21-22
<正>猪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特殊病原,其结构组成与细菌类似,但缺少细胞壁,多种针对细胞壁的抗生素对其效果甚微,同时由于缺少细胞壁,病原形状不规则。肺炎  相似文献   

5.
从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养殖池水中分离纯化到一株能裂解细菌的细菌AS212菌株,对其进行了形态观测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构建了系统进化树,测定了其对不同来源菌株的裂解谱,分析了其对水体中细菌的裂解能力。结果表明,AS212菌株呈短杆状,端生单根鞭毛,直径0.6~0.7μm、长度1.0~1.2μm;该菌株不仅能裂解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还能裂解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基于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未得到培养物(uncultured bacterium)的2株细菌AB286342和AM490748同源性最高,为96%,但与所选的典型蛭弧菌亲缘关系较远,不能将其分类到已有的蛭弧菌相关的属中;其对养殖水体细菌裂解能力优于消毒剂。  相似文献   

6.
麦穗鱼鳍条组织培养及染色体Ag—NORs和C-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探索了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鳍组织细胞短期培养方法,同时对其染色体Ag-NORs和C-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麦穗鱼鳍组织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EM培养基,细胞在组织块贴壁后第6天迁出,经传代后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状;2)其染色体具有1对Ag-NORs,位于第23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其NORs具多态性,未见Ag-NORs联合现象;3)其染色体C-带主要为端粒和着丝点C-带,少数为居间C-带,其中第23对染色体的短臂大部分呈现C-带强阳性,与Ag-NORs区域对应。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2014,(4):32-32
<正>病毒,尤其是DNA病毒,会产生自身的microRNA(miRNA)来调控宿主和病毒基因的表达。由于其在病毒-宿主相互作用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病毒miRNA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然而人们对无脊椎动物病毒miRNA的了解却十分有限。大多数对病毒miRNA的研究是在细胞系中进行的,但是病毒miRNA在细胞系中发挥的作用可能与其在宿主体内的作用差异巨大。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章晓波教授课题组首次对对虾体内的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编码的miRNA进行了表征分析,  相似文献   

8.
星斑川鲽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 Pallas1788)的观察、测量,对可数性状进行统计分析与归纳,比较详细研究了星斑川鲽的外部形态特征;通过对其进行解剖观察及镜检分析,比较详细阐述了星斑川鲽的内部解剖特征,并与国外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星斑川鲽的分类学与养殖生物学提供必要科学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彩鲫与红鲫杂交种体色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彩鲫与红鲫杂交、回交以及不同体色彩鲫(杂交种)自交、杂交,对其子代的体色性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彩鲫与红鲫的体色遗传说明彩色受显性基因控制,红色受隐性基因控制;不同体色彩鲫自交、杂交,其后代的体色分离特性为肉色显性,红色隐性,亲本体色在后代中可以积累增加;肉色、红色彩鲫与眼睛颜色、闪光鳞数具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导致辽宁大连、山东东营的2家养殖场池塘养殖刺参大量化皮死亡的新的敌害生物进行鉴定并确定其对养殖刺参的危害。本实验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了涡虫的分类地位,通过生态学方法确定了其生态适应条件,通过切割后培养的方法观测了其再生能力,通过与刺参苗种的共培养实验测试了该物种对刺参的危害及其危害方式。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该涡虫体长0.96~3.26 mm,体宽0.49~1.93 mm,外观黄色或黄褐色,头部钝圆,具一对暗红色棒状眼点,尾部具两条并列的尾垂;显微镜镜检发现其表皮下分布密集的虫黄藻,体表周生纤毛,雌雄同体,口后具有两个生殖孔;对该物种COⅠ及18S r DNA基因片段扩增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并构建基于18S rD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生物与澳洲异尾涡虫序列同源性达99.64%,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并结合18S rDNA分子鉴定结果,将该生物鉴定为澳洲异尾涡虫;进一步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生物具有避光性,其适宜温度为18~24°C,适宜pH为5.5~8.0,适宜盐度为20~40;再生实验表明,该物种具有很强的前后轴极性再生能力;该生物与刺参的共培养实验表明,澳洲异尾涡虫对刺参体表表现出很强的趋向性,可以吸附在刺参体表导致刺参苗种溃疡、化皮甚至死亡,但刺参的体腔、肠道、呼吸树内均未发现虫体寄生。研究表明,澳洲异尾涡虫是营自由生活的池塘养殖刺参的一种新的敌害生物,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并防范该敌害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