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榆绿金花虫(Galerucella aenescens Fairm)又名榆蓝金花虫,榆叶甲,是榆树的主要害虫之一。 近年来,此虫在我县普遍发生,轻者把叶片食成网状或孔状,重者将全树叶片食光或仅留叶脉,严重地影响了榆树的正常生长。为了找出简便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在1979年观察的基础上,1980年结合观察害虫生活史,生活习性,还做了一些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森林环境与害虫白僵病的流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森林中害虫白僵病的流行森林中害虫白僵病的流行,往往是抑制害虫大发生的主导因素。据报导1954年湖南新宁、湘潭等地几万亩松林中的松毛虫发生  相似文献   

3.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与白僵病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围场县自1982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以来,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据调查,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当年平均僵虫率达80%以上的有2万余亩松林,至今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单株平均有虫稳定地控制在5条左右,有虫但不成灾,造不成经济损失。主要是林分环境条件适宜。林间既有一定数量而造不成经济损失的松毛虫个体,又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僵虫、僵蛹、遇到湿度大的年份,白僵菌孢子萌发再侵染新的寄主,导致了白僵病的流行,这对抑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增长,持续控制危害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摸清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作用,我们于1989年对应用自僵菌防治松毛虫与白僵病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4.
1973年5月,我们调查杉梢小卷叶蛾虫情时,发现有绿色、黄色寄生菌的虫尸不少,我们从中分离出一个菌株,依据虫体寄生情况和分离时间,初步叫它"绿僵737".73年7月第一次用这种菌的一级菌种,室内回复喷务于带枝梢的杉梢小卷叶蛾幼虫上(一支斜面试管加20c.c水),杀虫效果很好,四天内死光.我们再清洗工具,重复试验一次,效果也不差.同时发现同一室内饲养的马尾松毛虫第一、二龄幼虫大量死亡,虫尸并长有这种菌体.8月16日于野外在马尾松树上套袋,作喷菌液毒杀松毛虫试  相似文献   

5.
大袋蛾白僵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袋蛾(Claniavariegatasnellea)是河南平原林区主要害虫之一,繁殖量大,但幼虫期自然死亡率8.3%~50%,最高达87%,其中白僵菌(Beauveriasp.)绿僵菌(Metarrhiumsp.)等虫生真菌所引起的死亡数占15%~43.2%,最高达70%,由此可见,白僵菌在大袋蛾的综合防治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种真菌。  相似文献   

6.
大袋蛾(Claniavariegatasnelea)是河南平原林区主要害虫之一,繁殖量大,但幼虫期自然死亡率83%~50%,最高达87%,其中白僵菌(Beauveriasp.)、绿僵菌(Metarrhiumsp.)等虫生真菌所引起的死亡数占15%~432%,最高达70%。由此可见,白僵菌在大袋蛾的综合防治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种真菌。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得出林分因子如郁闭度、坡向、坡位对松毛虫白僵病流行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分析了气候条件中温湿度的影响和温湿系数与松毛虫白僵病感染率的相关关系,两者模型为Y= 12.18+ 14.46X(Yxy= 0.7731)。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群落学角度出发,应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线性回归等指标和方法,对马尾松林中昆虫群落与松毛虫自僵病流行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昆虫群落愈丰富,分布愈均匀,松毛虫白僵病就愈难于流行;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是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较低时虫口的主要控制因子;松毛虫白僵病主要在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大的情况下流行,并控制其种群密度的继续扩大。开展封山育林,可保持林间昆虫的多样性,从而可减少松毛虫大发生的机率。  相似文献   

9.
林分因子和气候对松毛虫白僵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得出林分因子如郁闭度、坡向、坡位对松毛虫白僵病流行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分析了气候条件中温湿度的影响和温湿系数与松毛虫白僵病感染率的相关关系,两者模型为Y=12.18+14.46X(Yxy=0.7731)。  相似文献   

10.
在对林间白僵菌宿存场所、松毛虫种群密度和针叶含水量等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的基础上,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空间状态马尾松毛虫白僵病流行的主因素相关模型,并应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白僵病的流行程度进行了划分.揭示了白僵病在林间流行所必备的奇主、病原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马尾松毛虫白僵病流行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温多雨,白僵病发生频繁,成为蚕茧生产的“隐形杀手”。白僵病是白僵菌寄生于蚕体而引起的蚕病。白僵病蚕从感染到发病死亡时间,一般1至2 龄为2至3天,3龄3至4天,4龄4至5天,5龄5至 6天。防治措施 1.蚕室蚕具蔟室蔟具的消毒:蚕室蚕具簇室蔟具等要进行二消一洗(即上一批蚕结束后马上用消毒  相似文献   

12.
近年我省应用白僵菌油剂防治马尾松毛虫取得良好效果,但因稀释剂二线油来源不广,价格较高,运输量大,大批量使用有困难,从1982年开始改用“82”乳油作稀释剂,这种乳油来源广,价格较低,运输量减少,白僵菌孢子粉与原液或稀释液容易混合,粘着力强,挥发度低,有一定渗透力,适于常规喷雾和超低容量喷雾。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榆兰金花虫在我省各地普遍发生,危害很大,严重影响榆树的正常生长,为了彻底消灭这个害虫,我省不少地区、县、林场,开展了害虫生活史、生活习性的观察,并进行多式多样的防治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八角金花虫(Oides leucomeluenaWeise)分布在广西,是八角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受该虫为害,八角林成灾的有上林、德保、百色、凭祥、宁明、防城等县市。大发生时可将整株树叶全部吃光。受害后2—3年不开花结果,重者造成林木枯死。一、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 榆兰金花Pyrrhalta aeneseens Fairm,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等地。成虫、幼虫均为害榆树,是榆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近年来,我省榆兰金花虫发生日趋严重,遍布各榆树栽培区。据1982年统计,全省榆树受危害的达8578万株,使每百株榆树材积生长量减少0.062立方米,全省约减少5.3万立方米。极大地影响了榆树综合效益的发挥,严重地挫伤了群众栽种榆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我场1973年春季开始营造泡桐林,当年4月、5月就开始遭受泡桐金花虫、椿象、天蛾、蚜虫等害虫危害,有的几天就把泡桐叶子全部吃光,危害相当严重。在场党总支领导下,我场组织了科学实验小组,开展了对泡桐害虫的防治试验,并发动广大职工,打一场歼灭虫害的人民战争,大部分害虫很快就被消灭,唯有泡桐金花虫抗药力最大,一时无法消  相似文献   

17.
八角是我区特有的经济树种,其果实是我国人民所喜欢的日常调味香料,枝叶和果实蒸出的油称茴油,茴油在工业和医药上都有用途.而八角金花虫是八角树的一种食叶性害虫,在我区凭祥、德保和上林等地均有发生为害,它的幼虫和成虫咬食八角树的叶子和幼芽、嫩枝及新梢.八角树受害后,轻者影响生长,当年不能开花结实,造成果实歉收,茴油减产,重者整株八角树枯死.为了确保八角树健康地生长,我们曾于1974-1975年,对此虫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有关材料整理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鸟类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因素;它能够抑制森林害虫的发生发展;对保护林木正常生长有重要作用。临朐县嵩山林场催木林区保护益鸟、利用益鸟抑制森林害虫,十几年来林内一直有虫不成灾。我们在该林区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在半年多的调查中发现绿啄木鸟能够剥开树皮啄食小蠹虫,对小蠹虫的抑制作用很显著,为此,对该鸟作了较系统的观察。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榆紫金花虫属鞘翅目,叶(虫甲)科,在内蒙古自治区昭盟、哲盟、兴安盟等地经常发生。主要危害家榆、黄榆和春榆。1976——1979年在昭盟红山林场大发生。在直径5—7Cm,高2—3m的树上,每株虫口达千头之多,使七万多亩中幼林受到严重危害。由于此虫食性专一、为害期长,每年从四月上旬到十月中旬新老成虫及幼虫交替为害,将叶片全部吃光,致使树木枯梢长势衰弱,并导致蛀干害虫的侵入而使树木死亡。  相似文献   

20.
榆兰金花虫又名榆绿金花虫,榆绿叶甲,是危害榆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榆树的叶子和嫩芽,严重时将叶肉全部吃光,叶片呈网状或孔状,并提前脱落,造成树木二次发芽,衰弱树势,该虫一年发生二代,我省一般在4月中旬树木刚发芽时和六月中下旬集中危害,并在树干中部粗皮裂缝中集中化蛹。因榆树树冠高大,喷药很不方便。树干涂药环,费工费时,药效又短。因此,造成该虫泛滥成灾。笔者通过多年观察实践,摸索出一套既方便又有效的防治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