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农业》2011,(21):25-25
一、小麦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  相似文献   

2.
一、小麦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厅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09,(19):25-25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扫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4.
《当代农业》2009,(19):25-25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扫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5.
土肥 《农家致富》2007,(2):32-32
棉花需肥量是多少? 答:棉花是生育期长,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测定,亩产100公斤皮棉需吸收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4公斤、氧化钾12公斤.氮、磷、钾比例约为1:0.3:1.吸肥量约为禾符类作物的5-6倍.油料作物的2-3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当代农业》2009,(6):25-25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产量要求越高,吸收养分的总量也随之增多。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07,(14):31-32
大豆的需肥特性是什么? 答: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实及其相应的茎、叶、荚壳等,需要吸收氮5.3-7.2公斤、五氧化二磷1.0—1.8公斤、氧化钾1.3~4.0公斤。大豆吸收的氮、磷、钾比稻、麦要多得多。大豆籽实含氮量是小麦的2倍多.是水稻的4倍多;含磷量比小麦多30%.比水稻多40%;含钾量是小麦的2倍多,是水稻的4倍多。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产量要求越高,吸收养分的总量也随之增多。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2012,(9):23
一、水稻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据分析测定,每生产100公斤稻谷需从土壤中吸收氮1.7~2.0公斤,平均1.85公斤;五氧化二磷0.7~1.0公斤,平均0.85公斤;氧化钾1.6~2.6公斤,平均2.1公斤。因为栽培地区、品种类型、土壤特性、施肥和产量不同,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12,(2):22-23
一、小麦的营养特性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要氮3公斤左右、磷1.0~1.5公斤、钾2.5~3.1公斤,小麦不同生育期对氮、磷养分的吸收率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较快时期;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这一时  相似文献   

11.
土肥 《农家致富》2007,(11):32-32
油菜的需肥量及需肥规律是什么? 答:油菜每生产100公斤菜籽需要吸收氮8.8~11.3公斤、五氧化二磷3.0-3.9公斤、氧化钾8.5~10.1公斤,氮、磷、钾的比例为1:0.3:1。品种不同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不相同,甘蓝型油菜比白菜型油菜需肥量多。油菜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吸收养分的比例,氮多于钾,钾多于磷。油菜苗期对氮、磷非常敏感,氮、磷有利于基部叶片和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浅谈玉米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玉米的需肥特点 玉米是高产作物,植株高大,吸收养分多,施肥增产效果极为显著。据试验分析,亩产100公斤籽粒,需要吸收纯氮2.2~2.8公斤,五氧化二磷0.7~0.9公斤,氧化钾1.5~2.3公斤。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数量、比例有很大不同,从三叶期到拔节期,随着幼苗的生长消耗养分的数量逐渐增加,这个生育期吸收营养物质虽然少,但必须满足要求才能获得壮苗。拔节到抽雄期是玉米果穗形成阶段,也是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此期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三分之一,磷占二分之一,钾占三分之二。此期如营养充足,能促使玉米植株高大,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抽穗到开花期,植株的生长基本结束,所消耗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五分之一,磷占五分之一,钾占三分之一。灌浆开始后,玉米的需肥量又迅速增加,以形成籽粒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一直到成熟为止。这一时期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二分之一,磷占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3.
津津 《当代农业》2009,(22):25-25
一、需肥规律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实及其相应的茎、叶、荚壳等,需要吸收氮5.3~7.2公斤、五氧化二磷1.0~1.8公斤、氧化钾1.3~4.0公斤。大豆吸收的氮、磷、钾比稻、麦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14.
测土配方施肥是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技术措施。现根据莒南县近年土壤测试结果、小麦需肥规律和小麦种植区域特点及产量水平,提出如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意见。一、小麦需肥规律根据莒南县小麦植株化验结果和省内外多年研究成果,每形成100公斤小麦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8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2.4公斤。若按莒南县一般小麦单产400公斤计,每亩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分别为11.2公斤、4公斤和9.6公斤。不同产量水平下,小麦百公斤籽粒吸收量亦有变化,其中磷比较稳定,氮、钾吸收量则随施肥量、产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津津 《农家致富》2009,(22):25-25
一、需肥规律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实及其相应的茎、叶、荚壳等,需要吸收氮5.3~7.2公斤、五氧化二磷1.0~1.8公斤、氧化钾1.3~4.0公斤。大豆吸收的氮、磷、钾比稻、麦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16.
刘兆利 《农业知识》2024,(3):30-31+33
决定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因素很多,品种、气候、肥料、土壤、年积温等,其中肥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掌握不同生长期小麦对养分的需求量和比例是小麦丰产的关键,要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合理施用不同类型和用量的肥料,以满足小麦的营养需求,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土肥 《农家致富》2007,(4):32-32
水稻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 答:据分析测定,每生产100公斤稻谷需从土壤中吸收氮1.7~2.0公斤,平均1.85公斤;五氧化二磷0.7~1.0公斤,平均0.85公斤;氧化钾1.6~2.6公斤,平均2.1公斤。因为栽培地区、品种类型、土壤特性、施肥和产量不同,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有所不同。制订施肥计划时.必须根据当地条件、品种特性考虑。水稻分蘖期以前,由于苗小同化面积较小.  相似文献   

18.
小麦配方施肥就是根据小麦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从小麦的增产效果看,通过配方施肥,可以满足小麦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使得小麦植株能够正常地生长发育,从而获得理想的产量和效益.从增收节支看,配方施肥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毕节地区小麦平衡施肥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毕节地区小麦平衡施肥进行研究,得出小麦平衡施肥的参数及最佳施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有机肥的施用量呈直线关系,而与化肥的施用量各表现却不同,大方县小麦产量与磷肥(普通过磷酸钙)的施用量呈直线关系,毕节市,黔西县施用呈曲线关系,各试验点小麦产量均与尿素施用量呈典型的曲线向下关系,施用有机肥与磷肥的小麦产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而氮肥的施用不宜过多。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6,(13):27-27
根据每生产100公斤柑橘果实,需吸收氮1.8公斤、五氧化二磷0.6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之比为1:0.3:1.3,需氮,钾较多。并根据柑橘在不同时期对氮磷钾吸收特点,把对柑橘施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花期肥、稳果肥、壮果肥、还阳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