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农业园区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农业科技推广、产业孵化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分析了在经济发达地区农业园区发展的几种模式,并以苏南地区的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提出了一种创新发展模式,全面覆盖区域内的农业生产,为同类园区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以来,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休闲农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规模日趋壮大、类型更加多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8.5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3万家,年接待游客超过7.2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2160亿元,从业人员2600万,先后形成了农家乐、采摘垂钓园、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市民假日农园和民俗村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极大拓展.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5,(12):15-16
受世界先进农业技术对我国传统农业的冲击,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农业改革思路。经过20余年发展,我国已先涌现了颇具影响力的上海孙桥模式、浙江高科模式、台湾农业园区模式、山东德州模式、甘肃定西模式、河南天翼模式等具有示范效应的农业园区发展模式。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纵深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化农业,以最少的资源占用和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优质产出,突破瓶颈制约,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公众共识。如何发挥数字化技术对农业园区的推动作用,使园区产业上层次,效益几何倍增,成为科研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农业园区已经发展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很多农业园区都在朝农高区的方向发展。但是,如何从过去的实验农场、植物工厂或者是高科技工厂到农业园区,再到科技城、科技示范带,形成产业集聚带或者产业集群,是农业高新区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农业园区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  相似文献   

5.
浅谈黑龙江省盐碱地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有盐碱土近66.7万hm2,主要分布在大庆及齐齐哈尔南部地区,其中含盐量超过1%的盐土和盐碱土超过10万hm2,据20世纪90年代调查,全省盐渍化土壤比50年代增加了13.3万hm2,年增加2 600多hm2.由于对土壤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盐渍化面积扩大,影响粮、草产量,进而影响农牧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的特点及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领先地区的农业科技也相对发达。现代农业发达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的农业园区作为农业发展平台和载体,这也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途径。现代农业园区在农业的发展具有技术密集、规模较大以及先进的管理水平等特点。本文主要以农业科技服务与现代农业园区为主题,针对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业园区的基本情况展开相关探讨,希望为我国的农业科技服务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丹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位于江苏省丹阳市西郊,根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丹阳市司徒镇人民政府联合规划设计,2009年10月创建,2011年5月被命名为省级农业园区。园区座落在丹阳市司徒镇,规划面积8万亩,涉及6个行政村,东起观鹤路,南至延陵镇,西至丹徒区,北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的分布、类型与优化布局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休闲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成为乡村地理与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是休闲农业的龙头,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等方面具有明显示范效应。利用我国960家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归纳等方法,分析了全国尺度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尺度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空间分布及其类型结构。结果表明:1)在分布模式上,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主要依托城市呈集聚型分布;2)在分布格局上,每个区域内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分布都存在明显的集聚区,在全国尺度上,这些集聚区在区域间具有连绵成片、形成大集聚带(区)的趋势;3)各区域间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的开发主体结构、主导功能类型的构成比例没有明显差异,但资源依托和区位选择的类型构成比例存在区域差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在东部地区依托城市人口打造休闲农业集聚带、提高中部地区休闲农业发展集聚度、加强西部和东北地区部分省区休闲农业开发力度、围绕风景名胜打造休闲农业集聚区等空间布局优化建议。同时,还提出了四大区域内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类型结构的优化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信息快递     
休闲农业步入黄金发展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8.5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3万家,年接待游客超过7.2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2160亿元.从业人员2600万.先后形成了农家乐、采摘垂钓园、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市民假日农园和民俗村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极大拓展。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的发布,为未来我国农业园区乃至农业科技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做好园区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农业科技园区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园区以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与产业聚集等为主要特征,以高新技术示范与推广、科技成果应用与产业化为主要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