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李智勇  黄鹤羽 《林业科学》1996,32(2):158-164
针对传统林业资源消耗量大,经营粗放,森林资源危机加剧的现实,提出了以结构效益组配调控和资源效用配置利用为核心内容的资源效用型组配促需理论,以期解决林业建设中反映在森林资源危机问题上的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实现传统林业向持续林业的转轨。据此提出了10项资源效用型依靠科技进步增加资源减缓危机的组配促需政策。  相似文献   

2.
造成我国林业发展危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森林资源利用结构的不合理。再则,我国森林的经营还相对粗放,缺乏科学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林科院在国家科委和林业部的支持下,通过对软科学课题“依靠科技进步缓解森林资源危机对策研究”的讨论和探索,提出了解决我国林业危机的组配促需的理论及方法。 组配促需理论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系统结构效益组配观。即通过对林业科技系统中的人财物等要素进行协调和有效的组合配  相似文献   

3.
运用微机管理伐区管好现有森林资源马烈,邹景义,李宝东(吉林省敦化林业局)当前,林业企业的“两危”.其主要的一条就是森林资源的危机,解决“两危”的主要途径就是解决资源危机,而解决资源危机的关键就是保护好、利用好现有森林资源,严格控制计划内消耗。针对伐区...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林业面临着森林资源危机和林区经济危困的严峻形势。林业“两危”的根本问题是森林资源危机。所以,研究如何缓解森林资源危机,已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了。本文试图从林业经济学科角度,谈一些关于缓解我国森林资源危机的看法,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意见。一、缓解森林资源危机离不开软科学(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发展,这一观点已被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技术包括“硬”和“软”两个方面,“软科学是一类研究社会组织和管理的学科的总称。在现阶段,可以认为这类学科主要包括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科学学、未来学、技术经济学等。软科学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活动,即利用上述软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5.
于树江  陈革 《森林工程》2000,16(6):29-29,17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努力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扭转林业当前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是林业工作者所面临的首要任务。为此,本文针对东京城林业局森林资源危机的实际情况,对建立小型家庭林场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建立小型家庭林场适用、可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不断地发生变化。为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和前后期消长动态,兰溪市自1974年开始,到1994年共进行了四次森林资源调查。现根据历次调查结果,对兰溪市森林资源的变化及其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森林资源管理与林业生产的对策。l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长建国以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加强对林业的领导和扶持,特别是近年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浙江”的宏伟目标和“一优两高”林业思路指引下,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积极绿化造林,消灭荒山,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封、管、造并举,森林资源总…  相似文献   

7.
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着可采资源越来越少的危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逐步增长,而东北林区各林业局木材采伐量却逐年下调。如何合理有效的开展森林资源二次开发,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受到各级林业工作者的重视。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森工企业要摆脱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局面,充分利用林区的“三剩”资源搞第二次开发,大力发展综合利用,是缓解林业资源危机,提高林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牡丹江林业管理局科学研究所经过几年时间的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森工企业资源的现状,针对全方位开发利用丢弃在采伐迹地的剩余物,研制组合式枝丫制末制片机,促进林区“三剩”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为发展林产工业和地栽食用菌提供原料。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森林资源质量,以林业大县永春县为例,分析其“十三五”期间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变化原因,提出森林质量提升对策。建议以保质保量为林业建设重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育,建立以林改和科技为重点的林业支撑体系,强化监管、监测、问责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3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森林防火、林业专题图的绘制、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植被分类调查、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以及在林业生态工程上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了“3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现状,并对“3S”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阐明云南林业对促进生态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云南在森林生态安全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利用与新资源开发等3个方面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并结合云南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两大体系建设的需要,提出了近期云南林业科技发展的5个重点领域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对林业科技进步与增资减危的关系及结构的分析结果指出,资源的科技实现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通过资源的恢复增长来实现,二是通过资源的减耗增长得以实现。科技的资源行为则以“发展”、“利用”、“保护”和“储备”四种形式存在。据此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由科技水平系数、资源贡献量、贡献率和效益估值指标所表征的增资减危效用是显著的。其中,资源恢复增长方式较资源的减耗增长方式更显著;保护行为增资减危的效用为佳,发展行为其次,利用行为名列第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 已步入了重要的转折时期, 其主要表现为: 森工企业的森林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本文从森林资源的内涵意义入手, 阐述了"两危"的本质特征、表现形式; "两危"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发展前景, 分析了林业经济建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协调资源、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缓解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两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世界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当代世界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的10大特点,简要介绍了森林培育学、生物工程、人工林、“接近自然的林业”、无性系林业、森林生态与环境、森林经理、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机械和林产工业等学科水平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治危兴林”是森工企业紧迫的战略任务,依靠科学技术振兴林业是完成这项任务的有力保证。本文在充分分析论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利学技术在林业经经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依靠科技“治危兴林”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云南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NAP)”1991~1995年的科技推广情况。前后推广了省内外重要科技成果6项,对主要造林树种建立了试验林、示范林、环境保护监测样地,以及配套的科学管理等措施。通过这些举措,使项目造林取得显著成效,完成造林任务6427581hm2,为协议任务面积的1461%,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由于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科学造林水平,使“NAP”项目在省内工程造林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丰富的森林资源促进了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此后,林产品市场供求、生产经营和产业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文中分析了日本森林资源和森林经营现状、木材供求和森林功能多样化的趋势,以及林业政策、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动向,以期为理论研究和业务决策提供参考。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过后,木材需求量减少,自给率维持低位。近年来,日本林木进入集中主伐利用期,社会对森林生态环保需求增大,森林经营面临着规模过小、国有林缺乏经营活力、年轻劳动力减少等问题。日本森林经营管理创新的重点包括提高科技贡献率、改革林业特别是国有林的生产经营体制、提升森林在生态与环境和经济减贫等多方面价值。目前,上述创新已经效果初现,也是今后日本林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福建林业科技集成公共服务建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林业科研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森林资源的科学培育和监管、林产品质量监督、林业纠纷鉴定等4个方面,对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服务体系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建立植物新品种权代理、工程项目技术咨询、林产品质量检测、林业司法鉴定等机构的一些举措,实现林业科技集成公共服务,促进福建林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生产函致理论,推导出了技术进步对企业经济增长作用的定量评价模型,并对某森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对开展企业技术进步的定量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关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森林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具有重大而持久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坚持"生态优先"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加大林业的科技开发和应用力度;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建立森林生态价值补偿机制;国家加强对林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并对林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广泛深入地开展林业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立体林业的理论要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立体林业经营的根本特点在于实现林区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生产经营体系的最佳设计。而在此之前必须全面、细致地了解林区的社会、经济、生产、自然结构以及资源状况,并对拟引入的经营项目进行可行性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