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改进红茶发酵技术,降低夏暑红茶的苦涩味,提高夏暑茶品质,增加茶叶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红茶的发酵过程中加入采摘后的苹果,利用苹果呼吸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和香气成分,使发酵叶的温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促进红茶的发酵。加入苹果后,红茶发酵叶的温度比对照显著升高,内含物质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有利于红茶品质的茶红素、茶黄素由于发酵时间的延长和供氧量的不足而下降,但是对茶叶品质不利的茶褐素含量也发生下降。在发酵过程中加入苹果可以降低苦涩味,提升茶叶的感官品质,同时也使部分茶样带有苹果的果香,形成其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2.
儿茶素对茶黄素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红茶品质的主导因子是鲜叶中儿茶素类物质,及具酶性氧化所产生的茶黄素(TF).由于儿茶素组成复杂,化学性质活泼,在制红茶过程中发生迅速而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其它物质的转化,它是决定红茶品质的关键.自1957年Roberts E.A.H发现茶黄素以来,化学家和茶叶专家们对红茶中茶黄素的提取分离,种类、结构、形成机制、化学性质、分析方法、与红茶品质的关系以及影响茶黄素含量的因子及其控制途径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漪  辛克利  胡建辉 《茶叶》2020,(1):36-40
为全面了解山东省青岛市秋季红茶的感官品质情况和生化成分含量,本研究选用青岛市各茶叶企业生产的21种秋季红茶为试验样品,通过茶叶品质品鉴和生化分析试验,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的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地区的秋季红茶大部分感官品质和生化品质都比较高,部分红茶品质特征鲜明,达到了或超过了国家优质标准,表明茶企基本上掌握了红茶的制茶技术。但个别红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发酵不足、发酵过度、火工过高等,出现汤色、滋味、香气等方面的问题,感官品质较差,需要在制茶过程中注意。  相似文献   

4.
茶叶的芳香成分与茶叶的品质的关系极为密切.国内外对茶叶香气及其成分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随着GC、GC/MS等类新技术的应用,香气的研究有了飞跃的发展,人们已相继从绿茶中分离,鉴定了130多种香气成分.红茶则更多,香气成分已鉴定了300多种,广东大叶青是微发酵茶,属黄茶类,由大叶种芽叶制成.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肥壮紧结,身骨重实,芽  相似文献   

5.
黄千麒 《茶叶通讯》2007,34(3):47-47
1950年2月,我入中茶公司安化茶厂工作.在著名茶叶专家黄本鸿厂长的培养指导下,同黄千清姐姐一道学习工夫红茶的精制技术.同年冬,参加了中茶总公司在杭州举办的全国制茶干部训练班,有幸会晤了吴觉农、胡浩川等一批茶叶大师.在学习和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茶叶精制技术,不过是整饰形态、剔除劣异,使茶叶外形美观,对其内在品质不能起根本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 前言 一般红茶及绿茶都经过筛分切断的过程,精制成品茶是由片段茶叶拼合而成,而原料都是整枝整叶。因此,整枝整叶的叶片部分,并不能代表商品茶的真实品质。在实际工作中感到叶尖品质较好,而叶基部品质较差,例如,在同一级的红茶中,叶尖是红艳的,叶基部是  相似文献   

7.
引言鲜叶经过制造成为商品红茶,主要由于茶叶中多酚酶的氧化形成二聚物和聚合色素,即称为茶黄素和茶红素。红茶品质与其化学成份的关系曾有过许多研究。Sandeison(1972)曾经广泛地评论了这些研究。现普遍地公认,茶叶品质一般取决于鲜叶的化学组成,并要小心掌握和利用在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郑火娇 《福建茶叶》2011,33(4):29-32
中国是红茶的创始国,红茶在世界上拥有广泛的爱好者。随着红茶受到越来越多茶叶爱好者的喜爱,如何进一步提升红茶品质,生产出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红茶也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红茶品质的形成机理为切入点,探讨影响红茶品质的因素,并以此探讨改进与提升红茶品质的相关措施,旨在为茶叶生产技术人员以及科研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红茶加工工艺是使鲜叶中的多酚类在多酚酶氧化作用转化为二聚或多聚色素(茶黄素、茶红素)的过程。关于茶叶化学成分与红茶品质的关系,目前已有过许多研究。这些研究发现红茶品质决定于鲜叶化学成分和  相似文献   

10.
我国红茶从初制到出口一般都有三至四个月时间。在这样长的贮运过程中,由于内含成份的自动氧化、水解、挥发等理化作用,到了消费者手中,茶叶的品质已下降,影响我国红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性。我们认为在红茶制造工艺中,采用轻发酵方法,使其保留一定的先质,利用贮运中不可避免的理化变化能相对地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11.
茶叶检验目前仍是沿用传统的感官审评方法。随着近代分析化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茶叶中很多与品质有关的物质不断被揭示出来,尤其是一九五七年E·A·H·Roberts从红茶中分离出茶黄素后,接着一九六一年又在《Analyst》发表了红茶茶汤中茶黄素及茶红素的分光光度法,这对茶汤品质问题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茶叶产业结构变化,红茶的需求量逐年增大。规模化、品牌化的生产方式迫切需要加工工艺的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文章针对红茶加工的原料判定、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主要工序,解析其过程中特征品质的变化指标,综述了视觉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智能算法等在各工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未来茶叶加工的智能化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智能化红茶生产线建设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紫玫瑰夏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试验设不同摇青与发酵两因素进行花香型红茶加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摇青程度对花果香型红茶品质影响差异显著,摇青有利于提高红茶香气;控制发酵温度在25℃茶叶品质显著高于温度在32℃.控制发酵温度为25℃左右,摇青3次,总转数为90转的处理,花果香型红茶福安红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4.
0076 在发酵过程中 pH 的改变对中非红茶品质的影响J、B、Cloughley 和 R、T、Ellis;《J、Sci.Food Agric,》,1980,31(9),924—34调节发酵时茶叶的 pH 值至4.5—4.8,则茶黄素的含量增加,茶红素的含量减少,并可提高产品的品质。这对一般茶叶来说是合算的,可提高市场销售价格。  相似文献   

15.
红茶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在加工中利用酶促氧化作用,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等内含物氧化、聚合、缩合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有色物质,形成红茶"红汤红叶"、香气甜香、滋味甜醇的品质特征。近年国内红茶发展迅速,关于红茶品质的研究引起关注。本文就产地环境、茶树的品种、加工工艺和外源酶等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探讨红  相似文献   

16.
制茶发酵理论与制茶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世纪末,我国创制出红茶。红茶制造中叶片由绿变红,形成了独特的色、香、味品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生物科学和化学的发展,十九世纪末便开始了制红茶理论的研究。1890年古在(Kosai Y.)提出了制茶的“微生物发酵说”,认为茶叶发酵是微生物的作用过程。1893年班伯(Bamber M.K.)却认为是一种单纯的化学变化,称之为氧化过程,不称为发酵过程。后来曼恩(Mann N.)于1901~1904年证实微生物杀灭后,茶叶还能进行发酵,微生物在制茶发酵中不起重要作  相似文献   

17.
在乌龙茶、红茶、白茶等的初制加工过程中,若遭遇不利的天气状况,制茶车间的空气温、湿度、CO2含量、空气流通等环境因素不适宜,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调节,才能确保茶叶品质.本文主要借鉴其他行业调控空气质量的方法,对乌龙茶做青车间的空气环境调节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工夫红茶多年来一直沿用重萎凋、重发酵的传统工艺,因而其色素的种类和数量均大大低于CTC红茶,滋味不够浓强.有研究表明,采用冷冻萎凋能缩短萎凋和发酵时间,有利于改善红茶品质;但也有研究显示,冷冻萎凋过程中酶活性较低,限制了必要的物质转化,因而可能对红茶品质有负面影响.本项研究就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生化成分变化及品质的影响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旨在探明利用冷冻萎凋改善红茶品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茶叶品质性状的构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乃兴 《中国茶叶》2010,32(8):10-11
一、茶叶品质和品质评价的概念所谓茶叶品质,一般指茶叶的色、香、味、形与叶底,是茶叶产品所具备的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即茶叶的使用价值。茶叶品质评价是对茶叶产品的属性,即卫生品质、加工品质、保健品质、商品品质等方面进行客观、定量和标准的分析过程,从而对茶叶质量作综合评价。茶叶产品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六大茶类和再加工茶,茶叶产品种类繁多,产品各异。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尝试采用机器视觉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电子鼻、电子舌、化学指纹图谱等手段对茶叶品质进行评价。但目前在国内外,茶叶品质的优劣大多数是通过人的感官评定的,其原因是由于茶叶的品质成分组成复杂,无法通过某种成分的量化表达。  相似文献   

20.
Dilmah坚守"做世界上最好的锡兰红茶"的制茶理念,坚持茶的单一产地,拒绝拼配其他产地茶叶,坚持手工采摘茶叶并严格把控品质,为消费者负责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国家和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负责。作为一个民族企业,Dilmah力图改变斯里兰卡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凭借其优异品质在世界众多茶叶品牌中脱颖而出。为了改变年轻一代对茶的刻板印象,Dilmah开发与茶相关的旅游业与茶会所,主办茶创意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除此之外,Dilmah创新之路永不止息,在茶产品中引入"庄园"概念,为味觉敏感者奉上瓦特系列锡兰红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为品牌创造了溢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