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5个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5个杨树无性系(57×新,毛30,意101,84K杨,新疆杨)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的生理、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各无性系的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叶水势、生物量以及植株生长等指标均产生显著影响;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对各无性系抗旱性进行综合评定,其抗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84K杨>新疆杨>意101>毛30>57×新。  相似文献   

2.
白杨派几个无性系抗旱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个杨树无性系冬季休眠期苗杆水分蒸腾速率、水分饱和亏缺、含水率和春季起苗后自然曝晒条件下苗木失水状况对造林后展叶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干旱胁迫的影响,参试无性系的4个指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5个无性系抗旱能力排序为84K杨>新疆杨>意101杨>毛30>美黑-57×新。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适宜新疆乃至西北地区造林的优良杨树无性系。【方法】以银白杨×新疆杨杂交的8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在新疆北屯、玛纳斯和伊犁实验区进行区组设计,监测每年的胸径、树高,对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结果】8个无性系在三个试验区间的生长差异明显,8个无性系的高生长量明显大于径生长量,且树高和胸径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8个无性系材积增加量在三个试验区间的差异显著。其中,北屯试验区108无性系的材积增加最大,为0.774 4 m3,527和184无性系次之,分别为0.725 5和0.667 7m3;玛纳斯试验区内536、108和389无性系的材积增长量分别为0.271 0、0.243 2和0.183 0 m3;伊犁试验区内8个无性系的材积增长量为0.269 5~0.336 6 m3,差异不显著。【结论】在单一的生长表现上,108、184、527、536无性系的高径生长优于其他无性系,其中,108无性系表现突出,是可以进行推广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4.
新疆杨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栽培最早,分布亦最为普遍,是营养用材林、农田防护林和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从快速育苗和截干造林2个方面介绍了新疆杨速生丰产造林技术,以期为新疆杨的速生丰产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意大利银白杨(I-101)×毛白杨4个优良杂种无性系和4个对照无性系(84k、I-101、新疆杨、毛白杨30号)的抗旱性进行研究,比较8个无性系的叶片厚度、主脉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等9项旱生指标,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3项典型性高的指标,包括主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进一步结合隶属函数法对8个白杨派无性系的抗旱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抗旱性差异明显,抗旱性强弱表现为‘03-4-22’84k新疆杨I-101‘03-5-17’毛白杨30号‘03-6-11’‘03-4-9’;研究认为无性系‘03-4-22’抗旱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6.
桉树无性系生长对比及造林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大径级桉树用材的培育技术和方法,对3个8年生桉树无性系(尾巨桉30-1、尾巨桉3229、尾叶桉U6)进行生长对比和造林效益评价.结果表明,3个无性系在前3年处于高生长期,第2年后树高、胸径、蓄积生长总体上差异显著,且均与林龄呈正相关,以3229生长最好,30-1次之,U6生长最差;采用3个无性系造林均可实现赢利,但3229的造林优势较30-1、U6明显;3个无性系的最佳经济轮伐期均在第7年,以3229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7.
木麻黄抗青枯病无性系龙7-18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对34个木麻黄优树家系17年生的子代测定林进行选优,筛选出优良单株46株,其中无性系龙7-18在水培无性繁殖出根率、抗青枯病能力和收集圃生长量等指标均表现最好。研究了木麻黄抗青枯病无性系龙7-18在平潭4 a的造林试验结果,该无性系表现出良好的抗逆特性和生长特性,4年生保存率高达87.8%,树高和胸径生长平均值是目前使用无性系(对照)的1.11和1.10倍。木麻黄无性系龙7-18可以作为抗病优良品系在平潭县沿海沙地造林。  相似文献   

8.
厚荚相思无性系造林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厚荚相思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厚荚相思无性系造林的生长状况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无性系造林的通直率比实生苗造林高;从树高年生长量、材积的年平均生长量和经济效益来看,无性系造林明显优于实生苗,但其年平均胸径生长没有树高生长明显。最后论述了厚荚相思无性系造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厚荚相思无性系造林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银白杨×新疆杨的8个杂种无性系为材料,研究其在新疆北屯、玛纳斯和伊犁试验区的生长特性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银白杨×新疆杨8个杂种无性系的高生长、径生长在北屯、玛纳斯和伊犁3个试验区均存在差异。8个无性系材积增长量的顺序为北屯试验区>玛纳斯试验区>伊犁试验区,在所有试验无性系中,北屯试验区的108号无性系的材积增长量最大,为0.774 4 m3,材积增长量最小的为玛纳斯试验区的184号无性系,仅有0.101 3 m3;不同试验区的温、湿条件是影响银白杨×新疆杨杂种无性系材积增长的主要气候因素;影响无性系生长的土壤主分量因子在北屯试验区为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速效氮、含盐量和含水率;在玛纳斯试验区为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全钾、土壤速效氮和土壤速效钾,在伊犁试验区为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土壤速效氮;综合材积与气候、土壤因子,8个无性系中,以108和527无性系的生长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区11个杨树新无性系的生长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出更多适合在洞庭湖区造林的优良杨树无性系,对引进的11个杨树新无性系与南林-95和南林-895在洞庭湖区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对7年生杨树无性系的生长量分析结果表明:11个无性系中,有4-6、7-40、1-20、7-45、2-2无性系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量超过了南林-95和南林-895.其中无性系4-6最具生长...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几个木麻黄无性系抵抗木毒蛾危害的试验。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具有较高的抗木毒蛾能力,苗期,对照的虫株率(18.4%)是木麻黄4个无性系平均虫株率(1.9%)的9.68倍;幼林期,对照的虫株率(34.2%)是4个无性系平均虫株率(2.8%)的12.21倍,对照的虫口密度(16.966只.株-1)是无性系平均虫口密度(0.0355只.株-1)的477.92倍;成林时,敖东镇对照的虫株率(63.6%)是无性系P10-33虫株率(1.8%)的35.33倍,流水镇对照的虫株率(65.0%)是无性系P10-33虫株率(2.0%)的32.50倍,在敖东镇和流水镇,木麻黄无性系P10-33的虫株率分别是1.8%和2.0%,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短伐期试验林 5年生 84个单株样本的生物量。结果表明 ,单株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增大而下降 ,林分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此时林分密度仍是影响林分生物量的主要因子 ;栽培品系是影响生物量的另一重要因素 ,不同无性系的生物量差异显著 ,36 6、35 1无性系显著优于对照 6 9杨 ,且以36 6无性系表现最优 ;不同管理水平也同样显著影响单株和林分生物量 ,集约经营是短周期栽培所必需的 ;依据树高和胸径分别建立了估算枝、干生物量的最佳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3.
银×新无性系二次选优及无性系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银白杨和新疆杨的杂交新无性系,经过14a区域化栽培试验,通过总体平均指标得到:该无性系具有抗寒、耐旱、抗病虫害,干形通直,速生性强,愈合能力强,无性繁殖成活率高的优点.经过二次选优,从8个无性系中确定了2个优良品种准噶尔1#、准噶尔2#,可作为防护林、用材林、城市园林绿化的白杨派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兰跳甲Altica sp.原为杨柳树的重要食叶性害虫,成虫、幼虫均可为害,近年来为害日趋严重,在太谷地区八十年代开始为害山定子、沙果和苹果树,且可完成生活史,是果树生产应引起重视的新害虫,均以苗木和幼树受害最重越,冬出蛰成虫尚可为害独行草,车前草等宿根性杂草。对其形态、生活史及习性作了系统观察研究,在太谷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草丛、落叶层及土缝中群集越冬。由于成虫寿命和产卵期均长,故世代重叠,从3月下旬至10月中旬田间均可见到成虫为害。  相似文献   

15.
三倍体杨树具有突出的营养生长优势,研究造林密度对三倍体毛白杨杂种无性系径向生长的影响规律,可为三倍体毛白杨工业用材林营建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以定植于河北威县的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B301、B331和S86)以及二倍体毛白杨对照无性系1316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研究造林密度(2 490、1 665、1 110、825、615、495株/hm2和405株/hm2)对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胸径和树皮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和无性系以及造林密度与无性系间的交互效应均对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的胸径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以495株/hm2造林密度条件下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S86的胸径生长量最大,平均胸径达25.1 cm;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B301、S86的胸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无性系B331和二倍体对照毛白杨无性系1316;无性系对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的树皮厚度具有极显著的影响,造林密度对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的树皮厚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B301、B331、S86以及二倍体对照毛白杨无性系1316内部个体间胸径与树皮厚度均呈现正相关,说明树皮厚度随着胸径生长量的增大而增厚。研究结果对于认识造林密度对杨树径向生长的影响和指导三倍体白杨良种无性系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欧洲黑杨生长与材性联合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无损检测测定木材材质的Pilodyn指标,研究欧洲黑杨14个无性系间材性遗传差异。室外测定活立木胸径(DBH)和南向Pilodyn值(Ps),室内测定木芯木材基本密度(Ds)、木材外侧基本密度(Dso),按照Ps、Dso及Ds分别将各无性系的平均值排序,3个序列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对Ps、Dso和Ds进行方差分析,单株和各无性系平均值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用Ps、Dso和Ds与胸径进行方差分析,单株和各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依据3个材性指标结合胸径将14个无性系分为4类:高密度快生长、低密度快生长、高密度慢生长、低密度慢生长,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所分的4类无性系各类别间均差异显著,通过分类选择出健杨、8000、95、153、172等5个生长快且木材密度高的欧洲黑杨无性系。  相似文献   

17.
华北油松人工林单株林木的生物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山西太岳林区和河北承德地区的31块标准地共220株标准木的资料分析了华北油松人工林单株林木的生物量与胸径、树高及林分密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编制了两地区油松单株林木的生物量表。  相似文献   

18.
白、青杨派间杂交幼胚培养及杂种子代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切枝水培和组织培养技术,对白杨派的毛新杨和青杨派的不同种源小叶杨进行了派间杂交和杂交子代的幼胚培养研究。结果显示:以不同种源的小叶杨为父本和授粉后幼胚培养的时间对幼胚萌发率影响较大。其中毛新杨×小叶杨(内蒙古通辽)的幼胚培养效果最好,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1.0 mg/L+NAA 1.0 mg/L;且随着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幼胚培养的萌发率也相应增加。在此基础上,选用SSR标记技术对杂交子代及其亲本进行了鉴定分析。共采用120对杨树特异的SSR引物对杂交亲本毛新杨和小叶杨进行了多态性筛选,得到了25对在双亲间显示多态性的引物。对其中的两对进行了杂交子代的SSR扩增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子代均显示出双亲间的杂种类型谱带,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证明白、 青杨派间的杂交可配性。   相似文献   

19.
农田防护林是南疆三大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优化南疆防护林体系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防护效果,本研究以引种到南疆喀什地区的吴屯杨和新疆乡土树种新疆杨为研究材料,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两种杨树的树高、胸径、保存率和累积生长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试验样地中,吴屯杨的平均胸径值均高于新疆杨,两种杨树的平均树高值无显著差异。造林三年内两种杨树的树高累积生长量上升速度较快,栽植两年后,吴屯杨的胸径累积生长量高于新疆杨。在含盐量高达0.76%的伽师县,吴屯杨的保存率仍达到37.37%,高于新疆杨,说明吴屯杨的耐盐能力比新疆杨强,且吴屯杨的生长状况优于新疆杨。本研究为吴屯杨在南疆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