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境美是欣赏园林美的最高境界。在美学界,人们对我国古典园林整体呈现出的意境美给予了较高评价,普遍认为我国园林在美学领域的突出特点即注重意境的创造。本文简要概述了植物造景,结合树种对植物造景的意境美手法作出赏析。  相似文献   

2.
六、辛格 Rolf Singer德藉美国真菌学家,生于1906年6月23日。在维也纳大学时授业于真菌学家魏逊Richard Wettstein。当时曾在我国西南广为采集植物和菌物标本的奥地利人韩马迪Handel-Mazz-etti(此名Handel为其父名,Mazzetti为其母名),将其菌物标本委请魏逊和P.Henning、H.Lohway及辛格研究,故辛格自称:“我搞担子菌分类研究,第一篇论文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红菇科Russula-ceae,见于《中国植物总汇Symbolae Sinica II.1937.》”继此他周游列国,如苏联、英、法、美、拉丁美洲、澳洲、日本,1983年到了澳门,很想来大陆一行。他说:“不了解中国,我的伞菌目研究总感不全”他发表担子菌类的论文不下三百  相似文献   

3.
我国园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对环境越来越重视,并且提出了更高要求。园艺是园林文化的灵魂,在现代园林建设中,能够针对实际情况,合理地搭配园艺植物,能够在不同的区域内,选择合理的植物,营造出不同的意境美、靓丽美、繁荣美、映衬美、情趣美等,突出小园艺、大景观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初,英、法、美与新西兰等国家先后从我国引种栽培猕猴桃植物。新西兰二十年代初猕猴桃商业栽培的开始,七十年代后的迅速发展与迄今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大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猕猴桃的传播与发展。当前,猕猴桃已在意大利、英国、法国、日本、希腊、澳大利亚、智利、南非及其它如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有所改变,对美的意识越来越强,从先前的自身美、家庭美发展到了一种要求大环境美的状态,开始重视生活环境的外在条件,因此,园林绿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城市的园林绿化情况也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植物组成了园林景观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本文阐明了乡土植物对我国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日本一口茄是茄科茄属植物矮(卵)茄中的一个新品种,属袖珍型珍稀蔬菜。小包装一口茄在日本很受欢迎,已成为休闲类食品。一口茄皮爽口、肉美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VP含量很高,还含有少量特殊苦味物质茄碱甙M,有降低胆固醇……  相似文献   

7.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要素。在进行植物造景时,要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和习性,合理搭配,将植物配合美和个体美充分发挥出来。本文介绍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植物造景的原则,探讨了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美地那(Medina)植物营养液是美国科学家为解决化肥污染问题而研制的一种生物制剂,是由腐殖酸营养液、海藻提取物和土壤活化物等通过合适的复合发酵过程制造出来的液体植物养料。引入我国3年来,在小麦、玉米、棉花、水稻、西瓜等作物栽培试验,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轻度盐碱土壤,产量可成倍增加。1996~1997年我们对美地那植物营养液在苹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9.
一八○.田中长三郎 Tyozaburo Tanaka 日本学者。生平以研究柑橘的分类和分布为专长。其1933年发表的《柑橘研究》一书,是一部权威著作。他长期在我国台湾和南亚进行野外考查,提出从越南向北延伸,连成一线,北面大抵在独龙江北端。称田中线。此外以东的植物相(区系)成分为中国——日本成分,代表菌类如:竹簧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此线以西的植物相(区系)成分为中国——喜马拉雅成分。  相似文献   

10.
刘海燕 《现代园艺》2014,(14):150-150
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迫切需要城镇园林再现自然,植物配置要顺应自然。现代城镇建设步伐日新月异,怎样在闹中取静,体现出园林美及自然美,是我们从事园林工作者必需去探讨的课题。它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植物,分析美的本质,将美呈现在现代之中,让美的线条和美的色彩带给人们心灵、感观上的愉悦。  相似文献   

11.
我国造园历来注重植物景观设计,植物与山石、水体、建筑一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四大要素,可见植物素材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现代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进行分析,研究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意境美,这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为了推动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威尔逊(E.H Wilson),一位英籍植物采集家,被西方花卉,植物界冠以一个不朽的绰号——“中国’威尔逊”(‘Chinese’Wilson)。他曾于1899~1911年五次来华(含台湾省),采集植物标本和种苗,主要是新奇的观赏植物。他对中国植物种质资源的看法,可从1929年在美出版的专书《中国——园林之母》(China,Mother of Gardens)中知其梗概,他在该书序言的开始写道:“中国的确是园林的母亲,因为我们的花园深深受惠于她。  相似文献   

13.
《花卉》2015,(14)
<正>在小区的绿地里种着一片另类的菊科植物,它的叶片像花朵一样,有些还带有白边,比菊花叶片更美,单看叶子已经醉了!标牌上写着"亚菊"。晚秋的11月,它开花了,密集的黄色球状花像黄金般闪闪发光发亮,开成一片更是璀璨夺目!看了他,人的心情也会灿烂起来。经考证,这是我国引进的菊科亚菊属植物,既可观叶也可观花,常用作地被,名为金球菊(Ajania pacifica),  相似文献   

14.
《浙江食用菌》2008,(1):26-28
1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日本总体形势食用菌是我国传统优势出口农产品,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额达11.2亿美元,其中对日本出口额达3.08亿美元。2007年1~9月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创纪录,达10.30亿美  相似文献   

15.
李渔在《种植部》中记录了约70种园林常见植物,对园林中各种常见花木的外在美、内在美进行了评价,表达了他对各种花木的审美体验和个人感受。本文通过李渔对植物自然属性的分析,归纳出植物按自然习性的栽植特点,对植物观赏特性中色彩、形态、香味的类别进行了划分,总结了各方面的特性在植物造景中的作用和应用,结合芥子园的植物造景特点,说明了李渔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主要思想和植物应用的主要观点,对李渔的植物造景思想给予了很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6.
臧穆 《中国食用菌》2004,23(3):14-14
一三九 简焯坡 我国当代植物学家,四十年代,在清华大学,当时对张景钺先生,吴蕴珍先生讲授的植物形态学和分类学极感兴趣,遂立志成家。他是我国较早的研究猫眼草属Chrysosplenium ,梅花草属Parnassia的学者,也是著名的植物地理学家。他注意植物与真菌的群落组合关系,在六十年代,他访问澳洲返国后所作的报告时,就提到“种子植物与真菌有不可分割的协同关系。”这是一位有丰富思想,并极重视学科渗透的学者,他乐于助人,心胸博大,不幸在其中年,身患瘫痪,在想工作而不能工作的折磨下,生活迄今。解放前,他到河北山区调查植物,被土匪劫持,几遭杀…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板栗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板栗属于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 Mill)。栗属植物自然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洲、欧洲、非洲及美洲大陆,进行经济栽培的主要有我国的板栗、欧洲栗、日本栗和美洲栗4种。此外,在选出大果类型后,我国特有的栗属植物锥栗开始在我国福建等地大量种植。中国板栗是世界栗属植物的原始种,中国大陆是栗属植物的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18.
园林景观设计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就是植物,植物可以是生态环境有一个好的结构,改善环境。植物造景在景观绿化中能充分发挥其本身的特色,将植物的特性利用起来。植物的个体美和协调美要在景观设计中很好的体现出来,所以我们要对植物习性进行很好的掌握和了解,把握好生态关系,如景观及植物的相互关系。本文就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人类生存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对植物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园林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给人以美的生活感受,是自然风景和艺术在空间上的结合。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园林设计的好坏,文章分析了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作用、原则、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策略,以求为我国园林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园艺是园林建设的基础,在城市园林景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观赏花木的意境美、花卉绿草的艳丽美、攀援植物的繁茂美、广场绿化的映衬美、街道小公园的情趣美。园艺植物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一个更加美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