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青藏高原野生粗柄羊肚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ICP-MS法对粗柄羊肚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中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粗柄羊肚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元素Mg、Zn、Cu、Pb、Hg和Se含量相当,重金属Pb、Cd、As、Hg含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结论:可通过发酵培养菌丝体来代替羊肚菌子实体,解决日益紧缺的粗柄羊肚菌资源匮乏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了野生树花中Co、Cr、Cu、Zn、Ni、Fe、Mn、Mg、Ca和Pb10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树花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尤以Ca、Mg、Fe、Mn、Zn等元素的含量高,未检测出有害元素Pb,揭示了野生树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从元素的角度比较钩藤钩、茎2个药用部位元素的差异,以采集的贵州剑河钩藤钩、茎2个部位混合样品为试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分析了2个药用部位微量元素(K、Ca、Mg、Na、Fe、Mn、Cu、Zn、Mo Co)和重金属元素(Pb、Cr、Hg、As、Cd)的含量。结果表明:贵州剑河钩藤茎中微量元素Na、Mg、K、Ca、Mn、Co、Zn的含量大于钩中的含量,钩、茎中微量元素最高含量均为K,其次为Ca;重金属元素Cr、Cd、Pb在茎中的含量略高于钩中含量,Hg在钩中含量高于茎中含量,且有部分超标,Cu、As在钩、茎中的含量接近。微量元素的分析验证了钩藤茎的药用潜力,钩藤Zn/Cu比值较低(0.52),验证了钩藤治疗高血压等方面的药效,且钩的Zn/Cu比小于茎,说明钩可能有更好的药效。  相似文献   

4.
《蔬菜》2016,(1)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法(ICP-MS)对魔芋及其土壤中的23中矿质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魔芋中的元素来自于其栽培基质,魔芋中含有大量的Na、Mg、Fe、K、Ca、Al、Zn等元素,含有少量的Be、V、Mn、Co、Ni、Cu、As、Mo、Cd、Sb、Ba、TI、Pb、Th、U等微量元素,不含Cr和Ag元素。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脐橙器官与组织间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以及新叶与老叶元素含量差异为判别方法,对脐橙的营养元素、稀土元素、《GB 2762-2012》中规定的食品污染物限量元素等共28个元素的移动性与再利用能力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结果 (除Cl未定性):元素在脐橙叶片、果皮、果肉间相关性(移动性)排序:强La、Mn、Y、Ni、Ce、B、S、K、N、Mo、Mg、Cu、P;中等Cd、Zn、F;弱Co、Hg、Si、Ca、Se、Fe、Pb、As。脐橙一年生与二年生叶片元素配对差值t检验(再利用能力)排序:强P、N、K、Mo、Mg;较好B;中等Mn、Cu;难利用Se、Cd、Ni、As、Ca、Cr、Y、Co、Fe、F、Zn、La、Ce、Al、REEs、Pb、Hg、S、Si。结论中Cl、B与已有理论反差较大。典型相关分析指向,叶片Cl与P、K、Mg呈负相关,且叶片含Cl越低老叶含Cl相对比例越高,即Cl因维持渗透压需要在新、老叶间的浓度梯度与P、K、Mg相反,为逆生长方向,因而在大田Cl适宜条件下Cl难被再利用,但尚无在缺Cl条件下Cl被再利用证据,仅凭Cl在植物体内为离子态还难予再利用能力定性。关于B难再利用的观点,应属谬误延续。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紫苏属叶中Fe,Mn,Mg,Zn,Cr,Cu,Cd,Pd,Ca无机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中均含有丰富的Fe,Mn,Mg,Zn,Cu,Ca元素,但均未检测到Cd,Cr,Pd.除Mg,Mn含量与一般植物相当外,其他各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常见植物,尤以Ca含量相对较高;该属植物叶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差异与其具体的原(变)种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7.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紫苏属植物叶中的无机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紫苏属叶中Fe,Mn,Mg,Zn,Cr,Cu,Cd,Pd,Ca无机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中均含有丰富的Fe,Mn,Mg,Zn,Cu,Ca元素,但均未检测到Cd,Cr,Pd。除Mg,Mn含量与一般植物相当外,其他各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常见植物,尤以Ca含量相对较高;该属植物叶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差异与其具体的原(变)种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云南省蒙自县野生白芨中Ca、Mg、Mn、Zn、Fe、Co、Ni等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白芨中含有丰富的Ca、Mg、Fe、Zn、Mn等矿质元素,尤以Ca、Mg等元素的含量高,其含量顺序为:Ca>Mg>Fe>Zn>Mn>Ni>Co。白芨作为药用的同时还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Ca、Mg、Mn、Zn、Fe、Co、Ni等,表明野生白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影  王钰博 《北方园艺》2012,(17):153-154
为了研究五味子果实在不同成熟时期微量元素积累规律,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五味子果实不同发育时期Ni、Co、Cr、Zn、Na、Ca、Mn、Fe 8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Ca、Na含量最高,Mn、Fe、Zn含量次之,Ni、Co、Cr含量最少;各个微量元素含量均呈现一定变化规律,大部分元素含量在9月5日即果实成熟期以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茶树菇中的Mg、Ca、Cr、Mn、Fe、Ni、Cu、Zn、As、Se、Sr、Mo、Cd、Hg和Pb等元素含量。结果为各元素校正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在88.0%~103.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选用国家标准物质湖南大米(GBW10045)和胡萝卜(GBW10047)进行方法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同时测定茶树菇中多种元素。  相似文献   

11.
日本大葱中六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日本大葱不同部位中Cu、Zn、Fe,Mg、Mn、Ca 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日本大葱各部位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同,Ca、Mg、Fe、Zn等元素含量较高,而Cu、Mn含量较低,为研究金属元素在大葱中的含量与风味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双孢蘑菇"沐野1号"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地位以及子实体重金属富集情况,在培养料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铅(Pb)、砷(As)、镉(Cd)、汞(Hg)和铬(Cr),测定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沐野1号"菌丝体的rDNA ITS与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同源性比例高达99%。在重金属检测试验条件下,子实体中Pb、As的富集量未超过绿色食品的标准,而当Hg添加质量浓度大于0.2mg·mg-1、Cd添加质量浓度大于0.5mg·mg-1时,子实体中的Hg和Cd含量超过了绿色食品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方法测定了13个不同颜色樱桃番茄品种Ca、Cu、Fe、Mg、Mn、Na、Zn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樱桃番茄含有丰富的适合人体吸收的矿物元素,Ca、Na、Mg含量较高,Cu、Fe、Mn、Zn含量较低;果皮矿物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果肉含量;品种是造成矿物元素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忻州市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忻府区某典型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风险评价且对土壤剖面的重金属含量和形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环境治理及科学灌溉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长期污水灌溉已导致农田土壤表层土壤中的Cu、Zn、Ni、Cr、Pb、Cd、Hg、As含量相对背景值不同程度的累积,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1.21、0.71、1.23、1.73、1.38、4.62、3.59、1.00倍,只有Zn的平均含量低于土壤的背景值。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限量值作为污染评价阈值,在25个采样点中,2个采样点的土壤综合污染指数高于0.7,属警戒水平,其它均属于安全水平。8种重金属元素中,表层土壤中的Cu、Zn、Cd、As含量最高,Cr、Hg在80~100 cm含量最高,Ni、Pb在不同土壤中无明显差异。Cr、Zn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u、Ni、Cd、As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Pb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Hg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为主,Hg的迁移风险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波消解系统处理无花果样品,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Mn、K、Fe、Cu、Zn、Mg、Ca、Ni、Na、Pb、Cd含量.结果表明,方法的各元素加标回收率在84.17%~106.39%之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9%~9.8%,说明方法的回收率较高、精密度好、准确性高.研究得出,供试无花果中含有较多...  相似文献   

16.
培养料中重金属元素对杏鲍菇子实体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培养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As、Hg、Pb和Cd,研究这些元素对杏鲍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和在子实体中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子实体中As、Hg、Pb和Cd的含量随其在培养料中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As、Hg和Cd会显著降低生物学效率.根据GB 7096-2003和NY/T 749-2003中食用菌干品的重金属限量要求,建议杏鲍菇培养料中As、Hg、Pb和Cd的浓度应分别低于0.5、1.0、3.5和1.0 mg/kg.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不同黄瓜品种(含品系)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以不同黄瓜品种叶片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8种矿质元素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黄瓜品种叶片中均具有较丰富的矿质元素,其含量分布为K>Ca>Mg>Na>Fe>Zn>Mn>Cu;K和Na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18-津绿60,Ca和Mg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津早圆润,Fe和Mn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S312,Zn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20-津绿80,Cu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WGP91。不同黄瓜品种叶片的矿质元素比例也存在差异,其中K∶Na和Fe∶Mn差异较大,而Ca∶Mg和Zn∶Cu差异较小。20个黄瓜品种可聚类成四类:第一类K、Na、Mn、Cu、Zn、Fe含量较高,但Ca、Mg含量较低;第二类Ca、Mg含量较高,但K含量较低;第三类K含量较高,但Ca含量较低;第四类K、Ca、Mg含量较高,但品种S29的Mg含量偏低。相关分析表明,Mg和Ca、Na和K、Mn与Fe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品种S312、津早圆润和20-津绿60矿质元素含量综合得分排前3...  相似文献   

18.
以“红露”苹果品种为试材,采用显著性差异分析方法,研究了套袋与不套袋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贵州苹果种植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套袋处理相比,不套袋处理提高了果实的着色指数、硬度、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含量,糖酸比以及固酸比,但降低了果实光洁指数和含水量。除了元素Hg含量一致且无显著性外,套袋处理中元素Pb、Cd、As、Se、Fe、Ni和Sr含量显著高于不套袋,而元素Zn、Co、B、Mn、Ca和Mg含量则显著低于不套袋,其中套袋与不套袋处理果实中元素Pb和Cd均未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限量值。不套袋处理比套袋处理果实的着色更浓郁、甜度更高、风味更佳、基础养分更高、矿质元素含量和食用安全性更高,且生产成本相对更低,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花脸香蘑元素测定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用等离子体质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荧光分光光度等方法首次测定了人工代料栽培的花脸香蘑子实体中18种元素,测定结果:每克干品中富集金属元素K4112μg,Na132μg,Ca2690μg,Mg1244μg,Fe1215μg,Zn84.4μg,Cu96.8μg,Sr2.39μg,Se0.93μg,Co0.56μg,Ni2.12μg,Ge0.24μg,S0.28μg;富集有害金属元素Ph0.88μg,Cd0.58μg,Hg0.40μg,As1.00μg,Cr1.34μg。研究结果表明,花脸香蘑中富含有人体抗自由基、抗衰老、抗癌微量元素硒、锗、锌,而且富集的;圩害金属元素较欧洲报道的25种野生蘑菇低约20—100倍。该研究表明,用我们研究的人工代料配方栽培的花脸夺蘑品质是优质的,该分析结果对花脸香蘑的食用、药用研究开发具有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扁桃幼果发育期果实和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普通扁桃品种纸皮为试材,研究了幼果生长发育期间Ca、Fe、Mg、Zn、Mn、Cu元素的含量变化。旨在为指导扁桃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果实生长发育,扁桃种仁中Ca、Zn、Mn、Cu4种元素含量呈升高趋势,Fe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片、果皮中Cu、Ca2种元素含量呈升高趋势,Zn、Mn、Fe3种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Zn、Mn、Cu元素含量在叶、果间呈极显著正相关,Ca元素含量在叶、果间呈显著正相关,Fe元素含量在叶、果间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