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文辉  鲍震海 《食用菌》2009,31(6):47-47
对4种规格透气培菌袋进行袋栽香菇效果试验,结果与常规培菌袋相比,透气培菌袋改善了袋内菌丝的生育环境,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分化早而多,增产20%以上;同时省去刺孔通气环节,起到简化栽培工艺、省工省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谈谈袋栽香菇刺孔通气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袋栽黑木耳刺孔催耳芽技术关系到黑木耳的质量、产量与效益,是袋栽黑木耳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进一步完善刺孔催耳芽技术,促进袋栽黑木耳稳产、高产、优质,在浙江省农科院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了刺孔催耳芽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袋栽花香菇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坤城  林伟群 《食用菌》1998,20(5):15-15
袋培花菇技术在我县已大规模推广,为了寻找适宜本县栽培的花菇品种,掌握其综合性能,提高经济效益,本所于1996年引进908等花菇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程瑾 《食用菌》2002,24(6):8-8
“徽菇”是“中国菇”的一个主要品系之一。近年来由于品种退化 ,产量、质量都不近人意 ,为提高黄山“徽菇”的优良品质 ,我们引进了几个优良香菇袋栽品种 ,并在黄山优美的自然气候环境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  Cr- 2 0、Cr- 0 2、85 6、861、862、863、2 4K均引自福建省。1.2 试验方法 培养料配方为木屑 40 0 kg,麸皮 80 kg,石膏粉 10 kg,过磷酸钙 2 .4kg,糖 6kg,尿素 1.6kg,多菌灵 0 .2 kg。料拌匀后 ,分装在宽 15~ 16cm ,长 5 0~ 60 cm ,厚 0 .0 4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内。两头扎…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15,(5)
分别研究了高温香菇代料栽培增氧时不同刺孔数量和深度对菌棒转色率、菇蕾形成、子实体品质、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刺孔数量和刺孔深度的增加有助于香菇菌棒的转色。当刺孔数为80个(深度2 cm),刺孔深度为1 cm(刺孔数为40)时,头潮菇的菇蕾数最多,但菇蕾分化稍迟。不同刺孔数量及深度对高温香菇的子实体性状、品质均有一定影响,但各指标间在四个出菇潮次中的规律不明显。当刺孔数为80个(刺孔深度2 cm)时及刺孔深度1 cm或2cm(刺孔数为40)时,香菇的均产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1980年开始进行塑料袋栽培香菇的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见照片)。(一)材料和方法:供试验菌种7402菌株,培养基为杂木屑77%、麸皮20%、糖2%石膏1%,含水量55%左右。塑料袋用聚乙烯和聚。丙烯(厚0.008毫米)荡膜制成,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袋栽常因霉菌污染导致失败,而且又多发生于中后期.因此,改进栽培方法,提高头潮耳产量的比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一)材料与方法黑木耳菌种为Au83004菌株.聚丙烯袋规格17×33cm.每袋装干料300g.1988年4月29日将菌袋移入耳房,设五种开袋处理:①在袋上划8个3cm长的"+"字,上下两行成品字形,共40袋;②在袋上划8个长3cm的"V"形,上下两行成品字形,共40袋;③袋子上下各环割一周,带宽8mm,两周相距6cm,共20袋;④脱去塑料袋,共20袋.分别取划"+"和"V"形的菌袋20袋挂于耳房铁丝上,袋距15cm.另20袋置湿沙上,袋距15cm(在铁丝下  相似文献   

9.
在袋栽香菇生产过程中,从装袋到排场,要经过好几道工序和数次翻堆,操作时难免损坏菌袋,导致杂菌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石炭酸溶液注射菌袋破损处,收到了满意效果.(一)处理:①接种前对菌袋进行仔细检查,选择破损的菌袋100个,先用酒精(浓度75%)棉球擦净破损口,然后注入5%石炭酸溶液1~3毫升,针头拔出后立即贴上胶布。②选第一次翻堆时发现破损的菌袋100个,破损处已感染绿霉,但菌斑白色尚未产生孢子,处理方法同1。③选第一次翻堆时发现破损的菌袋100个,破损处已经感染绿霉产生绿色孢子,处理方法同1。④选接种前发现破损的菌袋100  相似文献   

10.
香菇代用料室内栽培,目前常用的栽培方式有压方块(砖式)栽培、压柱块(柱式)栽培和直接脱袋(袋式)栽培三种。为了探索这三种出菇栽培方式对香菇产量的影响,我们于1986年冬至1987年春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结果简述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为广香47号,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母种和原种按常规方法制作。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为蔗渣80%、麦皮20%,于1986年10月20~25日制作,采用17×33×0.06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薄膜袋作容器,每袋装干料250克。试验于86年12月25日脱袋和压块。砖式栽培规格为25×25×8厘米的木模压块,用料每块为6袋栽培种,共压制8块,耗用48袋栽培种;柱式栽培规格为高30厘米、直径12厘米,用料为3袋栽培种,共压制18个菌柱,耗用栽培种54袋;直接脱袋栽培为28袋。三种栽培方式的出菇管理相同,每潮菇采后都用浸水催蕾。  相似文献   

11.
香菇菌袋污染原因剖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香菇菌袋的主要霉菌有绿霉、根霉、毛霉、青霉等种,其次是链孢霉和曲霉(包括黄曲霉和黑曲霉)。这些种类广泛分布于环境中,因而制袋期围绕杜绝和杀灭霉菌营养体、繁殖体和休眠体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至关重要。1 菌袋污染原因剖析杂菌污染菌袋分为两种类型:先天性污染和后天性污染。先天性污染,即杂菌繁殖体、休眠体和营养体本身存活于培养料中而没有被杀死,萌发后造成培养基污染;后天性污染,即杂菌已在培养基中不存在,由于料袋搬运、接种、扎袋封口不严密造成杂菌乘隙而入导致的菌袋污染。11 袋头污染 为塑料袋两头扎封不牢固或是扎封过…  相似文献   

12.
李发才 《食用菌》1993,15(5):14-14
我县位于大巴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对于发展食用菌得天独厚。我县自1987年以来,木屑代料栽培香菇发展很快,成功者居多,但失败者亦有之。笔者于1989~1991年连续三年,对袋栽香菇的栽培袋接种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简报如下:(一)菌种制作①玉米粒母种:配方为玉米粒加0.1%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此配方对香菇菌丝有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18,(6)
正香菇是我国大规模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其营养丰富、鲜香可口、商品特性十分优良,具有广阔的国内外消费市场[1]。然而,许多香菇栽培户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在香菇菌袋越夏时出现大量烂袋、感染杂菌、脱水的现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总结了香菇菌袋越夏关键管理技术,为广大香菇栽培户提供参考,以期降低损失。1完善大棚基础设施1.1大棚选址大棚必须水电供应通畅,地势相对较高,排水  相似文献   

14.
针对香菇菌袋生产中只注重茵袋成功率,而忽视菌袋质量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提升茵袋内在质量的技术措施,为提高香菇产量与品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16.
张慧  王振 《食用菌》2010,(4):74-74
春季袋载香菇于6月中旬转色结束后,便进入高温季节。香菇菌丝不耐高温及干旱,当气温超过35℃,并持续4h,菌丝便开始死亡,甚至自溶。下面介绍生产中确保菌袋安全越夏的技术要点,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袋栽香菇在全国各地发展迅速.河南省袋栽香菇从8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90年代中期跃居全国先进行列,已成为袋栽香菇生产大省之一,泌阳、西峡、桐柏、扶沟等地,袋栽香菇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农村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如何提高菌袋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种菇效益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菌袋制作期的各种因素,并进行了改进试验,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综合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代料栽培黑木耳以其生产周期短、收益高等优点在浙江省得到快速发展。在栽培过程中,刺孔出耳是代料黑木耳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我们进行了不同刺孔方式对代料黑木耳的生长与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吉林省黑木耳主栽品种"延特5号"菌袋不同打孔个数试验比较,得出打孔245个的黑木耳产量明显高于打孔120个,在黑木耳子实体形状及烂耳等性状上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玉米芯玉米面袋栽香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俊芳  刘振钦 《食用菌》1998,20(1):24-24
在食用菌栽培中,用玉米芯、玉米秆及玉米面生产平菇报道较多,但在香菇栽培中少见报道,本文主要报道用玉米芯及其废弃物栽培香菇的试验结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香菇菌种Cr04。培养料配方共11个:①(对照)木屑78%,玉米芯20%;②玉米芯78%,麦麸20%;③木屑39%,玉米芯39%,麦麸20%;④(对照)木屑78%,麦麸20%;⑤木屑78%,玉米面20%;⑥木屑39%,玉米芯39%,玉米面20%;⑦(对照)木屑78%,麦麸20%;⑧玉米芯78%,玉米面20%;⑨木屑78%,稻糠20%;⑩木屑88%,玉米面10%;(11)木屑44%,玉米芯44%,麦麸10%,玉米面10%。以上配方均加石膏1%,糖1%,多菌灵0.1%。 1.2 试验方法 采用半熟料块栽,每处理19个菌块,每块干料2kg,按配方配成不同处理,含水量60%。采用蒸料法(见气就撒),撒至离蒸桶顶端10cm高时,停止上料,将锅盖严,锅上圆气2小时后出料,趁热用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