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周秦、两汉对农业劳动者有刍、稿之征。何为刍、稿据《说文》:“稿,秆也”;“秆,禾茎也”;“刍,刈草也”。古今对稿的解释无异义,此处之禾系指谷而言。古所谓稿,即今之谷草,用为饲养牲畜。《说文》释为“刈草”之字有二:一为刍,一为芟。芟是除草的动作,所芟之物为杂草。刍是被刈之物,用为饲草。二者互相渗透,所以历来治史者多释刍为牧草或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农业资料选集考辨(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作物(续1988午第2期)2,稷类:45.一期,选自《前》4、39、5……稷……二。过去不少学者对甲骨文中的()、()、()、()诸形的字,不是混而为一,就是误释了。末一字形,商承祚先生就曾误释为噩(或释为丧)。前三字一般又多释为禾或黍。孙诲波在《甲骨文编》中始释为粟。友人袁庭栋从其说,认为:“粟,在卜辞中是‘谷子’之专名”,“因为禾本为谷子,在用为谷类作物之泛称之后,为了使之与作为专名的禾有所别,遂于()字加上  相似文献   

3.
正由张芳先生等编撰的《中国农业古籍目录》是目前收录中国古代农业古籍最多的一本工具书,一册在手,十分方便学者查找相关农业历史文献,功德无量。然而,中国古代农业文献众多,分藏各地,至今无人遍阅。故《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也难免出现个别失误,其"园艺作物"类收录宋代洪刍《老圃集》一书~①,当属误收。案:洪刍,字驹父,江西南昌人。  相似文献   

4.
五、收藏 291.一期,选自《合集》9602正辛卯卜,宾,贞黍萑(获)。这里的“萑”,旧多释为藿或观;也有释为风的。萑,原来是一种鸟,《说文》云…“鸱属……有毛角。所鸣,其民有祸(旤),读若和”。郭沫若因而认为卜辞之萑假为祸,“年萑”,“黍萑”都有不吉之意(《卜辞通纂》447片释文),陈梦家也据《说文》释为萑,又引《说文》:“蒦,规蒦商也,从又持灌,”“获,刈谷也,从禾蒦声”故得出:“卜辞  相似文献   

5.
一、土地利用与农田水利(续) 葑田的起源葑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水面发展种植业的一种方式。陈旉《农书·地势之宜篇》载: “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坵,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坵,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掩溺。”“葑田”又称“架田”,但葑田最初并不搭架,而是直接在浮泛于水面上的菰草根系与浮土的盘结层上种植作物。苏颂《图经本草》说:“二浙下泽处菰草最多,其根相结而生,久则并土浮于水上,被人谓之菰葑,割去其叶,便可种莳,俗名葑田。”《淮南子·天文训》有“丙子干戊子,大旱,苽封熯”的说法,高诱注:苽,蒋草也。生水上,相连特大如薄者也,名葑。旱,  相似文献   

6.
海外来信     
《农业考古》主编先生:您好!薰风五月,大地新绿,爽风传来了。先生寄来的《农业考古》1985年第二期已收到,衷心感谢先生的厚意和友谊之情!先生和王星光先生的大作《试论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生命力》已拜读。大作将“天时、地利、人和”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这一基点出发来研究农业历史,并强调“只有尊重农业传统的现代化才会使农业迅速发展”,我也和你们有同感!希望你们的研究工作和贵国的  相似文献   

7.
“批契”一词,在古文献中,仅两见于《齐民要术》:1.《种葱第二十一》载:“两耧重耩,窍瓠下之,以批(蒲结反)契(苏结反)继腰曳之。”2.《种苜蓿第二十九》载:“重楼耩地,使珑深阔,窍瓠下子,批契曳之。”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注释:“其形制,装置及操作方法均未详……照《要术》叙述播种程序说,应是一种复种工具。”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注解说:“‘批’,是从中  相似文献   

8.
《尚书》顾命篇所写为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临终的遗嘱和祭祀情景,该文第三段有“乃受同瑁、王三宿、三祭、三咤、上宗日飨……”原文中词义,综合《说文解字》、《尚书译注》、《书经集传》等古今释意:同:酒杯(郑玄释)。瑁:天子所执玉,以合诸侯之圭者之,因冒于其上故称瑁。《周礼》:天子执瑁四寸。宿:读s,徐行向前日宿(肃)。祭:祭洒酒至地。上宗:太保之助手。太保即庙祝(官名)。咤:读zh,向后退日咤(郑玄释)。《说文解字》释“奠酒爵也”。全名译释:王(康王——成王之子)接受酒杯和瑁,慢慢向前三次,奠酒三次,…  相似文献   

9.
《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征求意见稿)》前不久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公布,开始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品种名称“唯一性”原则,要求一个农业植物品种,无论是申请农作物品种审定、植物新品种保护,还是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或直接进入生产、销售环节,始终只能使用同一个名称。 据了解,农业部起草的《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征求意见稿)》正是为了解决当前农业植物品种命名中存在的“一名多品、一品多名”和“夸大宣传”等问题,维护种子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0.
四、田间管理206甲一期,选自《合集》9613正甲,原《缀合》318王勿往省黍,祀弗若。206乙一期,选自《合集》9613正乙,原《缀合》318……往省黍,祀若。这是同一龟甲不相连接的两部分。“省”,旧多释为相,不妥。孙诒褒、叶玉森,陈邦怀等释为“省”是正确的,《说文》:“省,视也,从眉省从(?)”。甲骨文与金文“省”字正如此形。卜辞言“省黍”即视察黍的生长情况之义,是  相似文献   

11.
茶与和谐     
“和谐”两字并不陌生,其含义在古代智者之论述中早有所述及,《尚书·尧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尚书·精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党,王道平平,是大公之道,天下之常道也。”《周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均论及到社会安宁,和谐是治邦之道,是历来人们追求的目标。在《左传·襄》记载了“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并描述了古人对日丽风和的和谐社会的赞美。因此词书上释“和谐”为和睦相安,配合适当,匀称,或平衡、安定、祥和等。和谐对于家庭和个人十分需要,是创造欢乐与幸福的基础;对于社会和国家来…  相似文献   

12.
自《农业考古》创刊以来,一直连载陈文华主编的《中国农业考古资料索引》,颇受学术界和读者的欢迎。后因本刊稿挤,自2009年4期起暂时停载。应广大读者要求,自2014年1期起继续刊载陈文华先生所撰《中国农业考古资料索引》,本篇为陈文华先生生前最后一篇。  相似文献   

13.
《湖南农业》2022,(6):5-6
<正>2022年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就《规划》有关问题接受了采访。问:专门编制饲草产业的发展规划,是出于什么考虑?答:《规划》是针对全国饲草产业发展的第一个专项规划。专门编制这个规划,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首先,编制实施《规划》是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的迫切需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4.
马对于古代战争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战国时期的战争中,车兵驾车离不开马,骑兵坐骑离不开马,运输、传令等也要依赖于马。《商君书?去强》篇认为:"强国知十三数……马牛刍□之数"。《管子.形势解》强调:"其养食马也,未尝解惰也"。战国时期中原各国的养马业已经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5.
1999年第3期《农业考古》,刊出冯好和徐明波两先生:《甲骨文所见商代击打式脱粒农具及相关问题——兼释攴、殳》。该文开宗明义就指出:“关于商代是否已有连枷这一问题,有学者认为甲骨文 、 就是连枷之象形,笔者认为此说有待商榷。”并于注中点明指拙作《试论商王朝的谷物征收》而言。在此,有两点应先说明:一、该文注云:“刊《中国农史》1984年2期。”有误,实际是“4期。”二、“有学者认为甲骨文 、 就是连枷之象形。”所引甲骨文两篆字是冯、徐两位自己的写法,不是拙作中原文篆体。商代是否已经使用连枷,最简捷是如同河姆渡出…  相似文献   

16.
试论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稻作和旱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燕 《农业考古》1991,(1):142-152
一、前言1976年在杭州湾南岸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中,炭化稻谷、稻茎、稻叶等的发现,引起了很多研究者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稻作农耕的关心。1981年相继创刊的《农业考古》和《农史研究》,对稻作问题的研究。做了大幅度地推进工作。《农业考古》登载了严文明先生“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史研究》登载了杨式挺先生“从考古发现试探我国栽培稻的起源演变及其传播”和李润权先生的“试论我国稻作的起源”等代表性论文。《农业考古》还登载了关于长江下游  相似文献   

17.
茶道散论     
马守仁 《农业考古》2004,(4):103-104,107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一饮涤昏寐 ,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另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 ,说茶之功效 ,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 ,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 ,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 ,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 ,茶可以 :“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可见早在我国唐代 ,就已经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禽”字新释》之“禽”释“制”(制服 )的唯一论据的书证之误作了正补 ;并将其全部 5个“上举例句”之禽 ,分别作了当释为“杀”、“灭”与“破”的商榷 ;还将其援例以为“《战国策·齐策》言‘系梁太子申 ,禽庞涓’”“是与太史公所记一致的”作了商榷 ,确认魏太子申和庞涓皆死于桂陵之战 ,而没有误分出来的齐魏马陵之战  相似文献   

19.
“茶艺”论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一、“茶艺”本义茶艺 ,就是人类种茶、制茶、用茶的方法与程式。所谓“艺” ,其义主要有六 :(一 )种植。《说文》作“” ,或作“” ,种也。《诗经·小雅·楚茨》 :“我黍稷。”《茶经·一之源》 :“凡艺而不实 ,植而罕茂。”(二 )才能 ,技艺。《论语·雍也》 :“求也艺。”朱熹《注》 :“艺 ,多才能。”(三 )艺术。《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元年 ( 1 36 ) ,诏……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四 )准则 ,限度。《左传》有“陈之艺极 ,引之仪表。”注 :艺 ,准也。《国语》有“贪欲无艺”语 ,艺 ,极也 ,引申为法度、限度。(…  相似文献   

20.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致灾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凤贤 《农业考古》2002,(1):290-294
农业灾害诸灾种在周秦两汉时期大致都有发生,主要灾种为水灾、旱灾、风灾、雹灾、霜灾、雪灾、低温灾、冻害、蝗灾、虫灾、火灾、草害、沙尘爆、水土流失等等,涉及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生物灾害、农业环境灾害三大灾类,农业灾害系统初步形成。 农业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自然的因素发挥着主要的影响作用,社会因素则对农业灾害的危害程度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