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是《水土保持法》之规定,最近5 a,全国审批的各类水土保持方案就达20多万个,但是已经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能够得到落实的却很少。即使是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注重更多的是主体工程的保护,而忽视水土保持设施建设,使水土保持方案的有关设计和要求无法落实或滞后实施。水保方案落实难在何处?主要是存在水土保持意识淡薄,存在"两重、两轻"现象,管理不规范,审批、督查和验收相脱节,水保方案执行不到位,缺乏后期评价。为此建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保预防监督工作,落实水土保持工作报告制度,实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公告制度、水土保持方案保证金制度、完善水土保持方案后评价制度、规范水土保持方案。  相似文献   

2.
何文通 《土壤》1961,4(2):14-14
福建闽北山区四周多为高山环绕,山岭重迭,一般山地的坡度多在40度以上,由于这些土地离村庄远、施肥少、耕作粗放、水利条件差,所以产量甚低,属于低产田类型。这一类土壤是红壤发育而成的,群众叫它为黄泥田。  相似文献   

3.
针对宁都县近年来稻瘿纹常有重度发生的情况,进行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气温明显偏高,水稻生长季节雨日、雨量明显偏多,有利于稻纹的重度发生,造成水稻大减产。因此,提出了些有效的防治对策,做到及时预测,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4.
伴随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且优势较为明显,为农民提供了技术支持,促使农民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但是,新型农机技术在推广方面存在难度较高的问题,对技术的应用造成影响。基于此,从推广难点出发,思考合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古交市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紧缺。随着以采煤、焦化、冶炼为主的工业崛起,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日益加剧。特别是近年来的持续干旱少雨,使部分已实现饮水解困的村庄又出现了新的“水荒”。饮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减少、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质污染、水工程建设标准低、运行机制不活等。解决的对策是:因地制宜建设水工程,加强水源工程保护,强化工程管理。  相似文献   

6.
由于面源污染使得多数湖、库水体营养过剩,从而导致大型水生植物过度生长,对水生生态系统构成极大威胁.如何控制大型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是湖泊、水库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3方面综述了控制大型水生植物过度生长的主要对策,并分析了各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林业病虫害的爆发直接严重地造成了我国生态环境平衡的危机和各种林业资源短缺的危险,因此,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一直是我国创国以来必须要进行的对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近几年来,因为乱砍乱伐等情况的不断出现,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或者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爆发面积也随之扩大。对林业病虫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对此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福安市是芙蓉李主产区之一,芙蓉李大小年结果现象较为普遍,究其原因是开花期出现了低温多雨天气导致授粉不良,再加上李农对果园管理较为粗放,加剧了大小年结果。基于此,就芙蓉李大小年结果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南方低产黄泥田与高产灰泥田基础地力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黄泥田为南方红黄壤区广泛分布的低产田。定量评价黄泥田基础地力,明确与高产灰泥田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可为黄泥田改良及水稻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福建省20个县的典型黄泥田0—20cm土壤,同时采集与其邻近且由同一微地貌单元发育的高产灰泥田土壤,进行了水稻盆栽试验。试验设施肥(每盆N0.60g、P2O50.24g、K2O0.42g)和不施肥两个处理。氮肥采用15N丰度10%的尿素,磷肥用磷酸二氢钙,钾肥用氯化钾。水稻品种为‘中浙优1号’,采用移栽种植,每盆种植两穴。收获后,调查籽粒产量,采集土壤和植株样品,植株分地上部和根部,分析了生物量、氮磷钾含量,土壤分析了全氮含量。植株与土壤同位素氮用ZHT-03质谱仪测定15N%丰度。计算了土壤基础地力与水稻养分吸收、累积及肥料利用率。【结果】黄泥田的基础地力经济产量、基础地力地上部生物产量较灰泥田分别低26.9%与23.5%,相应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低14.1与9.7个百分点。基础地力贡献率(经济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不论施肥与否,黄泥田水稻有效穗数均显著低于灰泥田,且不施肥水稻有效穗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施肥条件下,黄泥田水稻成熟期籽粒、茎叶和根系氮、磷、钾素含量均低于灰泥田,其中3个部位磷素含量较灰泥田分别低9.6%、38.4%和46.3%,差异均显著,黄泥田水稻籽粒和茎叶的钾素含量较灰泥田分别低10.8%和18.5%,差异均显著。施肥下黄泥田水稻成熟期籽粒、茎叶的氮素吸收量较灰泥田分别低10.8%和17.3%,磷素吸收量分别低12.5%和46.2%,钾素吸收量分别低16.6%和28.5%,差异均显著。等量施肥条件下,黄泥田的水稻氮肥利用率较灰泥田低4.6个百分点,但土壤氮肥残留率增加3.0个百分点。【结论】以高产灰泥田为标准,黄泥田基础地力具有20%以上的产量提升潜力。土壤有机质与容重是影响基础地力贡献率与有效穗的重要肥力因子。黄泥田水稻氮肥利用率显著低于灰泥田,但土壤氮素残留率较高。提高有机质、降低土壤容重是提升基础地力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是湖南省平江县幕阜山区水稻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常年发生面积在3%~10%,主要原因是水稻品种的抗性差异,易感原因为温度适宜、湿度较高、降水较多,栽培管理上偏施氮肥、长期深水灌溉,高海拔小气候影响以及防治技术落后。建议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及时处理越冬菌源,科学栽培,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综合防控措施,加强对稻瘟病的防治,减轻病害程度,控制病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三峡库区最大的库中湖——汉丰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汉丰湖来水区、湖区、出水区设置14个采样点,于2015年每月下旬在各点位采集水样并分析主要水质指标,综合运用多种统计评价方法,解析汉丰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主导因素。结果表明,汉丰湖水质空间变化可聚类为4个区域:南河来水区(区域1)、东河来水区(区域2)、汉丰湖上游(区域3)和汉丰湖中下游(区域4),其月份变化可聚类为2个时段:蓄水期(1—2月及9—12月)和泄水期(3—8月)。营养状态指数分析显示区域4中的调节坝(HF5)及调节坝下(XJ1)水质呈中营养状态,而其余点位及区域水质均为轻度富营养,各月份水质表现为1月、12月为中营养,10月为中度富营养,其他月份均为轻度富营养。汉丰湖水体中总氮(T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总磷(TP)、可溶性磷(DP)、正磷酸盐(PO_4~(3-)-P)、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浓度均表现为自上游向下游降低趋势。主成分分析揭示流域水土流失是汉丰湖水质恶化的主要诱因,而三峡库区水位调控也对湖区水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大豆产量与相应的气象资料分析表明,在大豆的生产过程中,当≥7℃积温在2400~2650℃·d,5~9月降水量为370~500mm时,对大豆生产最为有利,是大豆获得丰产的最佳水热条件。单一地确定大豆生长期的适宜降水或积温的最佳范围指标是不全面的,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在降水偏多、热量充足的条件下大豆能获得高产,而降水偏少、积温适中的条件下也能取得丰收。并针对大豆生产过程中的气象条件,提出相应的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壁垒”指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借人类动植物的卫生、安全、健康之名,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律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对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指标限定在极低的范围内,从而控制农副产品的进口,有效地保护本国利益。我国的农副产品出口,在加入WTO以后遭遇“绿色壁垒”,受挫严重。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优异的林业结构不仅能够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以推动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但是,近年来林业病虫害已经成为制约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林业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预防与控制是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重要措施,对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对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土地沙化原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沙化是荒漠化的最重要的类型之一,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沙化已经成为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2009年9月—2010年5月,云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90%以上的农作物绝收,森林火灾频发,给国民经济和农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对干旱的原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的危害及其后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云南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林业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病虫害问题,且防治效果不理想,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林业发展带来的改善环境、提升经济效益等作用无法良好地发挥出来。基于此,对当前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深入探究病虫害问题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低产田形成的原因与培肥改良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低产田的产生是由自然条件和耕作管理制度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针对黑龙江省耕地利用和生产力现状,分析了中低产田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以防治水土流失、合理调整耕作制度、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培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促进粮食增产,保护粮食基础地位,改造中低产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低产田的形成原因与培肥改良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低产田是由历史条件,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等综合影响的结果,培肥改良中低产田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深厚的土壤熟化层,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常用于中低产田改良的有播种绿肥,秸还田,增离有机肥,防治水土流失4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龙眼荔枝大幅度减产的气象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树体、花序受寒(冻)害和花期高温干旱,是导致1996年广西龙眼荔枝大幅度减产的主要气象原因。在辐射天气条件下,若最低气温<0℃,地面最低温<-2℃时,幼苗和嫩梢发生不同程度的霜害;最低气温≤-2℃、地面最低温≤-4℃时,分枝和幼树主干发生霜害;最低气温≤-4℃时,大分枝甚至主干被冻死。在平流天气条件下,若全冬(12~3月)<12℃的有害积寒>80℃·d、最强一次平流积寒>45℃·d,花序和嫩梢易受寒害死亡。花期高温干旱,使授粉受精不良,是导致果实严重败育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