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绿豆喜温、耐早、耐瘠、忌涝,种植省工、生育期短、腾茬早又能培肥地力。发展绿豆生产,不仅能扩大复种指数,增加产量,重要的是起到“用养结合”培肥地力的效果。由于绿豆生育期短,腾茬早,可及早翻耕晒垡,多接纳雨水,有利于小麦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2.
<正>1以中低水肥品种为主体促均衡增产前些年在品种布局上,过分强调品种的高产性,而忽视了品种的适应性。现在应根据当地的水肥条件和自然条件,适当减少高水肥品种种植面积,增加中低水肥品种种植面积。选用中低水肥品种,抗旱抗冻性强,抗盐碱耐瘠薄,抗逆性适应性强,能够获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2实施三改提高效益近年来,旱情日趋严重,地上水不足,地下水贫乏,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2.1改大畦为小畦浇灌,节约水源,扩大水浇面积。  相似文献   

3.
4.
5.
本研究在1987年—1989年大田对比试验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工程学“最佳模拟配合法”(The best modeling of approach)的原理,采用四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试验,选择播种量、种肥数量、播种方式、中耕次数作为栽培模式的决策变量,组建了旱地小麦栽培数学模型,确定了优化综合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实现早地小麦中产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稻茬是我省江淮之间种麦的主要茬口之一.由于小麦单产的长期徘徊,严重影响了夏粮总产的提高.尽快扭转这种徘徊局面,大面积提高单产,对促进我省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我们近年来在六安地委、行署的领导下,在皖西实行了多学科(种子、栽培、土肥、植保)、多部门(科研、推广) 的结合,进行了大面积低产变中产的综合栽培技术协作攻关,企图将高产栽培理论与  相似文献   

7.
砂姜黑土地区栽培大豆,常因土质差、栽培管理不科学等因素而导致产量低而不稳。选用耐肥、抗倒、优质、高产品种菏豆12号、齐黄28、齐黄31、鲁豆12号等,通过合理密植、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料、科学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产量可由1 600 kg/hm2左右提高到2 400 kg/hm2左右,实现低产变中产。  相似文献   

8.
<正>1深翻整地,改良土壤花生地一般土层在20~30厘米,多为砾质沙土,土壤肥力低。实行深耕改土后,活土层加厚l0~15厘米,0~20厘米土壤容重由原来的1.47下降到1.28。从而有利于增加土壤蓄水量促进根系发育,减轻病虫害,达到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我省麦播面积的80%属中低产田,其中单产在200公斤以下的有2400多万亩。因此,加强小麦中产变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沈瑞 《北京农业》2010,(3):39-39
1深翻整地。改良土壤花生地一般土层在20~30厘米,多为砾质沙土,土壤肥力低。实行深耕改土后,活土层加厚10—15厘米,0~20厘米土壤容重由原来的1.47下降到1.28。从而有利于增加土壤蓄水量促进根系发育,减轻病虫害,达到花生增产。据花针期测定:深耕的根量为30.52条,比浅耕地多9.18条:收获时考察,深耕比浅耕的平均主径高6.8厘米,总分枝多2.1条,  相似文献   

11.
低洼圩区低产土壤改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地处太湖以东阳澄淀泖低洼圩区,河流湖荡密布,地势低洼,土壤以质地粘重、僵板粘闭为主,上渍下潜为特征的低产土壤占28%。我们于1982年起连续进行5年试验,研究这类低产土壤改良途径。 试验方法与概况 以玉山镇虹桥村大字圩147.3亩低产田为研究基地。成土母质为河相沉积物,乌山土,重壤质地。田面高程1.3米(青岛零点)。枯水期地下水位埋深40厘米左右。试验基地均三沟配套,其中90.8亩埋设砖制暗管,埋深80~100厘米,间距10~12米。另开浅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豫西丘陵旱作生态类型麦区,是全省十大生态类型麦区之一,常年种植小麦的面积,占全省的10%左右。由于本区干旱缺水、土壤瘠薄、栽培管理粗放,小麦产量低而不稳,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常拉全省小麦产量的后腿。但是,不论哪个年份,都出现有亩产200公斤以上的地块,这说明本区存在着由低产变中产的生产潜力,只要栽培管理措施得当,是可以大幅度增产的。根据科学研究要走在生产前面,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为了提  相似文献   

13.
14.
春尺蛾是近年来在砀山县大发生的杨树重要食叶害虫,该虫1年1代,以蛹在土中过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3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3月下旬卵孵化,4月下旬幼虫老熟下树入土化蛹,越夏越冬。  相似文献   

15.
开发大白菜春季生产,对增加初夏蔬菜品类,丰富市场供应有着重要意义.春大白菜栽培的成败与品种、播种期、密度、育苗等因子关系密切.经对日喀则1号、北京小杂55、北京小杂56、北京小杂65四个品种,分3/16、3/26、4/5、4/15四期播种.亩栽2083、2222、2381、2777株四种密度和育苗、直播等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北京小杂56,4月5日播种,亩栽2777株,直播,用增产菌拌种,亩产2719.78公斤为栽培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建莲低产原因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正> 红薯是我省的主要秋粮作物之一。全省种植面积约1300万亩,其中夏薯占一半以上。70—80%的面积为中低产区,鲜薯亩产一直徘徊在750公斤左右,有的高产田块亩产量达到2000公斤以上,比低产区产量高2倍  相似文献   

18.
居仁塘农业社生产委员刘德明,1955年利用社里烤炕育苗的春红薯所结的新薯12个(每个4—6两重)进行育苗,结果在白露前7天插了500蔸秋红薯;因为新薯育出的苗子青壮活力强,实产300来斤,比同条件同时扦插的老薯苗增产约一倍。方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9.
对引进的5个红薯新品种进行了田间试验观察,结果表明,秦薯5号产草量大、结薯率高、生长旺盛,薯块大小均匀、整齐,特别是薯块产量及商品率高,可作首选品种。紫薯次之,建议在生产中作为备选品种,秦薯4号、紫皮红心薯、白皮黄心薯等3个品种需继续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20.
镇江丘陵地区小麦长期低产,近年亩产仍徘徊在300斤左右,显著低于省、地的平均产量.究其原因,从技术角度分析,主要是生产条件较差,土壤瘦瘠、粘重、板结,不利小麦生长,也不便于精耕细作.七十年代以来,一些高产样板的实践表明,较多的增肥投工可以使丘陵地区小麦亩产提高到500多斤,但这些条件在大面积上近期不易办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