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福安种茶历史悠久 ,新形成的饮茶、用茶习俗也与之相辅相成 ,历史漫长。一、饮茶、用茶已成为福安人民“开门七件事”之一 民谣“油盐酱醋米茶柴 ,件件都在别人家”。这是旧日贫苦人民的生活写照。二、茶哥米弟 福安民间把茶叶叫做“茶米” ,与谷、麦、豆、麻同列五谷类中 ,足见其重茶的程度。有趣的是福安人历来有先喝茶后吃饭的习惯 ,特别是来了客人 ,很少有不喝茶先吃饭的。他们认为先喝点茶 ,保持肠胃通畅 ,然后再吃饭 ,有利于身体健康。故把茶称作“哥” ,把饭 (米 )称作“弟” ,茶哥米弟之称便由此流传。三、“无意冲茶半浮沉” 福…  相似文献   

2.
中国唐(618~907)人饮茶方法与今人不同,唐人吃的是“饼团茶”,先把生叶蒸青、捣碎,做成茶饼,焙干收藏,吃时再把茶饼碾成茶粉,入开水锅烹煮,汤中加点盐,调成咸味,帝王家烹茶还要加点胡椒粉(或花椒粉),以增香味。煮成舀入碗内,然后连汤带茶粉趁热一道吃下去,谓之“吃茶”,在饮茶发展史上属“调味汤茶同食”阶段。  相似文献   

3.
一、唐代诗人元稹有一首十分著名的宝塔诗,诗是这样的: 茶 香叶 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 罗织红纱 桃煎黄蕊色 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知醉后岂敢夸 这首一开头,就点出了诗的主题是茶。第二句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装句,说茶深受“待客”和僧家的喜爱,因饮茶谈天论地,总是相得益彰。第四、五句写的是烹茶艺术,因为古时饮茶多用饼茶,需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煮茶则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讲饮茶习俗,不但夜晚要喝—“夜间邀陪明月”,而且早上也要饮—“晨前命对朝霞”。结尾时,将茶推向高峰,指出茶的妙用和悠久的历史,不论古人或今人,饮茶都会使人感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喝茶有助醒酒。 元稹的这首宝塔茶诗,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到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饮茶的茶习俗,三是  相似文献   

4.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饮茶不再是贵族、文人雅士的生活元素,人们大多形成了饮茶的习惯。美国文学作品《吃碗茶》无疑就是我们了解这一时期华侨生活状况以及文化迁移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该作品进行有效剖析,能够帮助我们认知其中所包含的茶文化内涵。本文拟从美国文学作品《吃碗茶》的创作背景分析入手,结合美国文学作品《吃碗茶》内容概述,从而剖析其中所包含的茶文化内涵,并且尝试剖析在该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茶文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茶的营养及保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夫 《中国茶叶》1992,14(2):38-39
茶是优良的饮料,不仅为我国人民所喜爱,也为世界人民所爱好。我国古代不少名人把喝茶作为一种高尚的嗜好,晋代诗人张孟阳云“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唐代以饮茶闻名的卢仝曾对饮茶的情趣和茶叶的保健作用作过淋漓尽致的描写:“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无怪宋代  相似文献   

6.
时髦的“茶”字在香港,“茶”字是一个挺时髦的字。香港同胞,早上起来,嗽洗完毕,就是饮茶。朋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饮茶了吗?借以问候。当你走到街头,举目张望就会见到茶字。茶楼、茶寮、茶室、茶园、茶庄、茶行……,比比皆是。香港人所谓饮茶,不是“纯喝茶”,而是辅以茶食点心,以茶送之。走进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饮茶习俗与礼仪(续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 饮茶的历史较久 ,一般国民喜爱玉露茶和煎茶 ,农村多饮较粗老的番茶 ,很少加糖和牛奶 ,近 2 0年来兴起一股饮乌龙茶热 ,认定为减肥、美容、健身的最佳饮料。 90年代以来 ,各种罐装茶饮料的消费在全国基本普及 ,而绿茶罐装饮料的开发也只有 1 0余年历史。日本年消费茶叶总量 5~ 6万 t,每人年均饮茶 1 .0 4kg。日本男女结婚设宴待客 ,新娘一定要给客人敬茶 ,它的含义是 :女孩出嫁男方 ,有如茶花一样纯洁 ,茶水一样清白 ,没有丝毫的混浊。然而男女离婚是不喝茶的 ,以示一刀两断 ,决不藕断丝连。日本民间以茶招待客人极为考究 ,称为“茶…  相似文献   

8.
钟芳 《广东茶业》2014,(6):31-31
正娴静时光,我喜欢喝茶,也喜欢邀约三五朋友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在茶的浮沉氤氲之间,想人生起落,感受生活的真味。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一只茶杯,几勺沸水,一撮茶叶,便充满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我国的饮茶习俗源远流长。"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是《茶经》开宗明义的一句话,茶,出自深山幽谷,蕴含了灵山秀水的无穷神韵,本性洁不可污。饮茶之人,自然是"精行俭德"之人;懂茶之人,自然是"精行俭德"之人;爱茶之人,也自然是"精行俭德"之人。陆羽在这里把人  相似文献   

9.
漫话冷水泡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喝茶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客人来了奉上一杯热腾腾的茶,是我国传统的待客方式,开水泡茶成了大部分中国人饮茶的习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喝茶已不仅是为解渴,更是为健康,为文化,为修身。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人们离不开体育文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与茶结缘,喜欢喝茶养生。茶叶在中国盛行数千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活动也成为我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和茶叶一样,体育文化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地域、个体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体育锻炼在不同年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都有不一样的内容。饮茶也是一样,地域、文化、性别、年龄都可能会影响人们的饮茶习惯。但是,无论是体育锻炼的习惯还是饮茶的习惯,都是由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而这些因素又会具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性别不仅影响人的饮茶习惯,也影响人们的锻炼习惯。因此,体育文化和茶文化具有非常多的相似的内涵,值的我们深入去探究。  相似文献   

11.
《广东茶业》2003,(1):34-34
茶能解酒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的说法,很多人也常常是以浓茶醒酒,把茶能解酒当作饮茶的重要功效。 有人解释说,火量喝茶能够增加排尿,从而带走一些已经被人体吸收或未吸收的酒精,这对于减轻酒精中毒有好处。也有人说,饮茶能够使人大脑兴奋、清醒,从而酒后饮茶能够让被酒精冲昏了的头脑清醒一些,从而达到“醒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有四千多年了。从神农发现茶叶以后的数千年间,人们饮用的一直是绿茶,直到一千多年以前茶叶的制作工艺开始有了新的方法以后,红茶和乌龙茶等一些茶的种类才开始出现了。中国有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一种最通常的饮料,人们是最熟悉不过了。自古以来,人们在喝茶的过程当中,逐渐把茶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生活的品位。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三道茶     
蒋松 《茶叶通讯》2012,(3):55-55
少年喝茶,饮的是解渴的茶水。从茶壶里倒出一大碗存茶,仰起脖子咕咚咕咚一饮而尽,然后喘口气,享受一下清凉茶水入胃入肠的畅快感。这种饮,饮的就是单纯的茶水,爽快,充满少年豪气;茶质的好丑,茶的味道是无关紧要的,能解渴补充人体水液就行。少年喝茶,几近满足一种生理功能的需要。对于这个年龄段,再好的茶,也是暴殄天物的。青年喝茶,能够喝出来茶的一些清爽,一点苦涩味,从中体会出清山绿水的味道,也能够喝出来茶的一些雅兴与情趣来。邀三五好友,选一处优雅茶座或索性在野外席地而坐,人生理想、爱情友谊、忧愁小调或者诗情画意,都是一伙人边饮边聊边感慨的话题。此时喝茶,不再像少年那么豪饮了,而学会了风雅,小啜慢饮,  相似文献   

14.
因为爱喝茶,所以格外的钟情茶杯,因为在机关工作,所以总感觉机关里的茶杯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机关里的茶杯是很性情的。但凡在机关上班,多为饮茶者,而饮者都讲究茶杯的姿、色、韵,味,就像范仲淹“露牙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一样,茶入杯中,茶姿入眼,便已取悦饮茶人无数。  相似文献   

15.
民间茶话     
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个善饮茶叶的人,外号“茶瘾”,常年累月饮茶要花很多银子,尽管生活如何困难,他宁愿少吃一餐饭,不可一日无名茶。后来竟把老婆卖掉,将所得银子尽付茶庄,独自一人到处流浪。那年,流浪到一个城镇,正是元宵佳节,夜市花灯耀目,他想喝茶解渴,可是身上毫无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 ,关于饮茶益寿的事例是很多的 ,饮茶创始于唐代、相传唐宣宗三年 (公元 84 9年 ) ,有一位 130多岁的老和尚 ,耳聪目明 ,身体健康 ,皇帝召他到东都 (今洛阳 ) ,问他养生之道 ,吃的是什么 ?他说“性好茶凡覆处唯茶是求。”宣帝听后 ,赞叹不止 ,并赐茶 5 0斤 ,一时传为佳话。饮茶者长寿 古今中外皆然乾隆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最长寿者 ,在位 60年 ,活到 89岁。喜喝茶、不吸烟 ,是他养生方法之一。贵州省安龙县仅有三位女性百岁老人 ,他们长寿的奥秘 ,归纳起来 :性情乐趣 ,爱劳动 ,爱体育活动 ,不吸烟 ,不喝酒 ,爱饮茶。中国茶叶学会名誉…  相似文献   

17.
儒、道、佛与中国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丹英 《茶叶》2006,32(1):55-5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西方所谓的现代文化正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中国古老文化组成部分的茶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如今的现代都市人青睐咖啡,热衷洋酒的比比皆是。茶作为国饮,曾经是东西文化差异的代表性物质之一,其曾经的功能已大大退化了,而且,茶文化的历史属性,即古代士大夫赋予茶文化特定的内涵,也已经随着历史的前进而被淡化了。如今茶作为大众饮品的功能日益凸现,理所当然地,茶文化也必然具有大众文化的色彩。不过,作为一个现代文化人,在饮茶之时,不能光…  相似文献   

18.
正到了宋朝,文化更加繁荣,宋朝最有才的皇帝宋徽宗,这是个茶行业的老司机,每天不务正业,喝个茶画个鸟写写字儿。但写下了一部让人嗷嗷叫好的《大观茶论》and,画了许多好看且忧郁的茶画儿and,宋代贡茶更是登峰造极,选料好做工细,修饰文字图案鲜活至极……宋代喝茶也超奇特,把茶叶末放碗里,注水调成糊,再注水,同时用茶筅搅啊搅,搅成一碗"粥"这就是宋代著名的点茶大法。  相似文献   

19.
据英国茶叶委员会最近的周年报告,茶仍是英国人最钟爱的饮料,80%以上的英国人每天平均喝茶3.56杯,每名男子、妇女或儿童每日逾10杯饮品中,有3杯以上是喝茶,每年他们饮掉16.2万吨茶叶,总零售价值6亿英磅(约合10亿美元).英国人饮茶,不仅数量居世界首位,其饮茶方法之考究,也非其他国家可比.泡茶饮茶已经成了一种艺术,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其中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英式下午茶。英式下午茶,颇象广东人“饮茶”:一面悠闲的品(艹名),一面用茶点。据信这种饮茶风俗最早起源于皇室贵  相似文献   

20.
国茶如何应对洋茶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 ,人说是国饮 ,世界饮茶者不断增加 ,反映了现代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时尚。而作为世界茶乡的中国茶在生产流通中却出了不少问题。我们传统的陶瓷优势不断丢失 ,看家的国饮难道也要失去优势 ?1 产量萎缩质量下滑中国人种茶喝茶的历史已经有 40 0 0年 ,茶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位置不能说极为重要 ,但绝对不可或缺。我国茶叶年产量的历史最好水平达到 80万 t,而这几年的年产量一直在 40万 t左右徘徊。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资料 ,1998年全国茶叶产量 6 6 .5万 t,较上年增加 5万 t。——编者注 )导致茶叶产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人口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