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治蜜蜂孢子病的关键是抑制蜜蜂微孢子发芽。分四部分对此进行了探索:第一部分探索了分离纯化蜜蜂微孢子的方法,试验证明Percoll法分离的孢子均匀一致,无杂质和杂菌,适合后期试验要求;第二部分探索了蜜蜂微孢子人工发芽的最佳方法,试验证明KOH法孢子发芽率高,污染率低,为最佳的发芽方法;第三部分探索了蜜蜂微孢子人工发芽的最佳培养基,试验证明pH7.8的PBS发芽率最高,为最佳发芽培养基;第四部分探索了EM对蜜蜂微孢子体外发芽抑制作用,试验证明EM对蜜蜂微孢子体外发芽有较强的抑制的作用,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正>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是以病原研究为基础,结合防微药剂的组合与筛选,根据桑园昆虫微病预警监测机制,有效控制桑园虫口密度,杜绝微粒子病传染源。以小蚕用叶洗消、大蚕用叶喷洒防微灵和常规消毒防病为预防重点,辅以严格母蛾镜检和成品检验的要求,从环境、桑园、蚕室、质检几方面技术处理紧密结合而成的综合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型桑叶叶面消毒剂灭微灵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灭微灵对家蚕微粒子孢子有强烈的杀灭作用,是一种高效、安全、稳定、低腐蚀的新型桑叶叶面消毒剂。用浓度50mg/L的灭微灵处理2-5min,对微粒子孢子可达到理想的杀灭效果,比目前常规消毒剂漂粉精对微孢子临界杀灭浓度降低40倍以上。试验浓度的灭微灵对家蚕生理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柞蚕微孢子虫在柞蚕体内增殖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用偶氮红和苯胶兰对柞蚕微孢子病蚕组织切片进行复染后光镜观察;依常规方法制成柞蚕微孢子虫和柞蚕微孢子虫病蚕组织的超薄切片和扫描电镜试材后者电镜观察和拍照。结果表明:柞蚕的中肠、丝腺、脂肪体为易感组织,后期感染肌肉、马氏管、气管管壁细胞,最后真皮细胞亦被感染,同时也查明了上述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温度对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子体外发芽的影响,为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及其他微孢子虫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K2CO3-KHCO3法诱导孢子体外发芽,在孢子发芽过程中利用不同温度(5、15、25和35℃)在不同时期处理家蚕微孢子虫孢子,观察不同处理的孢子发芽率。【结果】在前期4个温度处理的家蚕微孢子虫孢子发芽率分别为3.88%、15.66%、31.91%和58.75%,孢子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刺激期4个温度处理的孢子发芽率依次为53.33%、38.17%、25.07%和6.08%,孢子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培育期4个温度处理的孢子发芽率分别是44.63%、41.29%、43.53%和48.82%,无显著差异。【结论】温度对家蚕微孢子虫孢子体外发芽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家蚕微孢子虫孢子体外发芽过程中,前期低温和刺激期高温能抑制孢子发芽,而前期高温和刺激期低温能促进孢子发芽。  相似文献   

6.
柞蚕微孢子虫孢子人工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6种人工发芽方法研究了柞蚕孢子虫孢子发芽条件。试验发现,柞蚕微孢子虫孢子的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KHCO3 K2CO3法发芽率最高,达78.86%。在柞蚕微孢子虫孢子的人工发芽过程中,K^ 和Na^ 对其有促进作用,并且K^ 对柞蚕微孢子虫孢子发芽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Na^ 。Ca^2 和Mg^2 则对孢子发芽有显阻碍作用,CO3^2-有协同促进作用。而且,还证实柞蚕微孢子虫孢子在人工发芽过程中的完全发芽时间为10min。经固定染色后发现孢子发芽前后的形态发生变化,并能观察到弹出的极丝。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温度对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子体外发芽的影响,为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及其他微孢子虫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K2CO3-KHCO3法诱导孢子体外发芽,在孢子发芽过程中利用不同温度(5、15、25和35℃)在不同时期处理家蚕微孢子虫孢子,观察不同处理的孢子发芽率。【结果】在前期4个温度处理的家蚕微孢子虫孢子发芽率分别为3.88%、15.66%、31.91%和58.75%,孢子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刺激期4个温度处理的孢子发芽率依次为53.33%、38.17%、25.07%和6.08%,孢子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培育期4个温度处理的孢子发芽率分别是44.63%、41.29%、43.53%和48.82%,无显著差异。【结论】温度对家蚕微孢子虫孢子体外发芽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家蚕微孢子虫孢子体外发芽过程中,前期低温和刺激期高温能抑制孢子发芽,而前期高温和刺激期低温能促进孢子发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壮蚕(4 ̄5龄)微孢子虫感染与微粒子病显微镜判别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显微镜检别出微粒子病的时期随微孢子虫接种剂量的增大而提早,并且3个取样部位从先到后镜检出的顺序分别为病蚕中肠、病蚕整体、病蚕粪便。  相似文献   

9.
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是一项新成果.它是以病原研究为基础,结合防微药剂的组合与筛选,从桑同环境净化、桑叶消毒、质检等新技术组装形成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其主要技术要点:建立桑园昆虫微病预警监制机制、有效控制桑园虫口密度,杜绝微粒子病传染源为切入点,以小蚕用叶洗消,大蚕用叶喷洒"防微灵"和常规防病为预防重点,辅以严格母蛾镜松和成品检验.该成果已在我省各蚕种场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口腔微量注射接种法,研究了壮蚕(4~5龄)感染微孢子虫与蛾期微粒子病显微镜判别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显微镜检别出微粒子病的时期随微孢子虫接种剂量的增大而提早,造成蚕蛾镜检有毒的壮蚕感染微孢子虫的下限剂量为32~64个/条,其下限感染剂量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蚕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本试验结果对于当前蚕种生产上微粒子病的防治工作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将精制的柞蚕微孢子虫孢子用0.2mol.L-1KOH处理后,接种感染生长状态良好的柞蚕蛹卵巢初代培养细胞,调查其感染增殖规律。接种1h后,孢子的发芽率为53.8%,培养细胞的初期感染率为30%。接种24h后,可观察到裂殖体的数量急速增加,72h达最高峰。接种96h后可观察到短极丝孢子发芽后形成的空孢壳和二次感染体。接种5d后形成成熟孢子,每个细胞平均产100个孢子。在其生活史中,柞蚕微孢子虫呈双核或四偶核,并表现出孢子二型性,具有典型的Nosema属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龄期的蚕儿进行攻毒,诱使微粒子病发生,从中探讨了微粒子孢子对不同龄期蚕儿的感染性,结果表明:食下病原越早发病愈早,感染力越强,但母蛾带毒率均为100%。探明了不同龄期食下传染与蚕期发病率和母蛾带毒的关系,为生产上防微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175-1178
针对目前南阳市柞蚕微粒子病高发现状,借鉴桑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叶面消毒技术,探讨柞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壮蚕期用防微灵1∶100倍和1∶200倍药液防治微粒子病效果较好,镜检各龄迟眠蚕、病蚕、死笼茧、病蛹,化蛾逐蛾镜检,均没检出微粒子孢子,蚕期无毒性反应,对结茧率、上茧率、死笼茧率、全茧量、茧层率、合格卵圈率、单蛾产卵量等均无明显影响;连续2代喂饲的原蚕,1∶100倍药液对次代原蚕的结茧率、上茧率、死笼茧率都有不良影响,茧的性状和卵量亦有下降倾向,而1∶200倍药液则无不良影响。说明壮蚕期1∶200倍药液防治微粒子病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王玉云 《农家致富》2004,(11):34-34
家蚕黑尾病是由镰刀菌寄生蚕体而引起的。其病原镰刀菌孢子在空气中及桑叶上均有大量存在。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容易造成本病病原菌——镰刀霉菌孢子发芽和迅速繁殖,尤其在共育室忽视通风换气,蚕匾间距小,蚕沙过厚时更易导致家蚕黑尾病的发生和继续蔓延。  相似文献   

15.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孢子人工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目前常用的适合于向昆虫培养细胞接种的Nosemabombycis孢子的几种人工发芽方法的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发芽培养基中的发芽率也有所不同.并发现在N.bombycis孢子的人工发芽过程中K+促进作用比Na+明显,而且还证实N.bombycis孢子在人工发芽过程中的完全发芽时间为60mi  相似文献   

16.
杨慧 《农家科技》2006,(10):27-27
蚕僵病又叫硬化病,是由真菌寄生而引起。病蚕尸体失水硬化,体表皮长出菌丝和分生孢子,因孢子颜色不同可分为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灰僵病和褐僵病等,其中以白僵病最为常见。其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两种,都由病菌孢子通过空气、桑叶等媒介,附着在蚕体皮肤后发芽,钻入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北虫草菌种接种家蚕幼虫进行蚕虫草的人工栽培试验,调查菌种、家蚕品系、孢子数量对家蚕幼虫接种后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家蚕幼虫接种北虫草菌种之后,随着感染率的增加体重逐日下降,大批感染的时间一般都集中在第3~7天;菌种是决定人工栽培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蚕品种的影响不大,日系原蚕对北虫草菌种的感染率略高于杂交蚕;采用孢子数量多的孢子液接种,家蚕的感染速度快且感染率高,孢子液的孢子数量以106/mL范围以上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从海宁蚕区的桑尺蠖体中分离到Thelohania类微孢子虫,其孢子形态大小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相似.在孢子形成期产生多孢子芽膜,孢子形成数为8个.感染寄生于蚕肌肉、气管、生殖腺、脂肪、马氏管等组织细胞,对蚕幼虫的致病性较弱,胚种传染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含氯制剂和甲醛制剂对蚕粪以及地表土中家蚕微孢子虫孢子的杀灭效果和温度对杀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尔马林液对蚕粪和地表层土中微孢子虫孢子的杀灭效果明显优于漂白粉液,其杀来效果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能在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体内繁殖,生成大量孢子,使蝗虫致死。用1×10~7孢子/ml 液接种3龄蝗蝻,30天后,死亡率可达96%。接种高浓度病原物比低浓度病原物可显著提高其死亡率。脂肪体是主要感染组织。内蒙、新疆地区十一种主要蝗虫接种东亚飞蝗体内增殖的上述病原物均可使其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