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工工艺对红茶品质有重要影响,是红茶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四大工序与工夫红茶品质的关系作了综述,分析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目前研究的细微差别,以期为改进加工工艺、提升工夫红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发酵和干燥是红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本文综述了萎凋及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pH值、通氧量、发酵时间和程度等环境因素对红茶发酵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干燥方式和干燥设备,控制干燥的温度、时间、速度和初烘的程度等,可更好的发展红茶的品质,以期能为红茶加工工艺的改进与创新工艺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谈改进祁红品质风格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祁门红茶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但汤色和滋味与国际红茶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从而造成祁红出口量大幅下滑。导致祁红汤色发暗 ,滋味淡薄的主要原因是槠叶种原料多酚类物质含量较低 ,且加工工艺以重萎凋 ,深度发酵为特征的传统制法。文章对红茶的传统制法与CTC工艺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通过添加外源酶、提高温度、充分通气、调节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槠叶种与大叶种原料拼配加工以及在干燥过程中掌握发酵程度等途径 ,在保持“祁门香”的基础上 ,改进祁红品质风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以及充分利用红茶、青梅营养价值,以红茶、青梅为原料研究红茶梅蜜饯加工工艺,以制品的形态、色泽、适口性和滋味为评价指标,研究糖渍浓度、红茶添加量、柠檬酸浓度、煮渍温度、煮渍时间等因素对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糖液浓度为60%、红茶添加量为2.5 kg/100 kg、柠檬酸浓度为1.5%、煮渍温度为100℃、煮渍时间90 min时,制得红茶梅蜜饯较好。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五香牛肉干制作配方和工艺条件下,采用不同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将毕节高山生态有机红茶添加到毕节市威宁黄牛肉中,制作高山生态有机红茶风味牛肉干,通过对加工工艺和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分析了影响高山生态有机红茶风味牛肉干制作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高山生态有机红茶添加到牛肉的方式以红茶抹茶撒拌效果最好,烘烤时喷淋茶汁浓缩汁其次,在复煮时加入茶叶比从初煮时加入茶叶口感和风味评分较高,同时得出各类添加方式的最适红茶添加量。  相似文献   

6.
黄建琴 《茶业通报》2003,25(3):122-123
本项研究探讨了不同加工工艺对祁红品质成分形成的影响,并与肯尼亚、斯里兰卡红茶品质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加工方式加工的祁红,其TF、TR总量及其TFS含量有较大差异,CTC祁红的TF总量大幅度高于工夫祁红,尤其是TFS中的TF4,是工夫祁红的2倍多;与肯尼亚、斯里兰卡红茶品质成分比较分析表明,CTC祁红的TFS含量仍然比肯尼亚、斯里兰卡红茶低较多,但其中TF4的含量则与肯尼亚、斯里兰卡比较接近。无论是工夫祁红还是CTC祁红,其儿茶素总量均大幅度高于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红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汉中红茶的鲜叶、加工技术规程、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要求,系统阐述了汉中红茶加工技术,为汉中红茶标准化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开发一个新的茶叶产品,其包含一定比例的绿茶和红茶,且绿茶部分和红茶部分不是直接的成品拼合。研究通过组合绿茶与红茶初制工艺,实现了同批次茶树鲜叶"同时同机"并线加工绿茶与红茶,且在外形(色泽除外)上相对一致,可按需生产。  相似文献   

9.
红绿茶加工工艺对茶鲜叶香气和糖苷类香气前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的加工工艺对茶鲜叶香气和糖苷类香气前体的的影响,利用槠叶种群体的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按照传统的加工工艺分别制成红茶、绿茶,应用SDE提取、GC/MS对香气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应用溶剂提取、双相酶解和GC/MS对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由同一批鲜叶所制的绿茶和红茶,其香气和糖苷类香气前体在组成和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鲜叶、绿茶和红茶中精油相对总量依次为17.263、5.004和34.702。糖苷类香气前体检测结果表明,鲜叶中的香气前体苷元有6种,分别为苯甲醇、反式-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苯乙醇、水杨酸甲酯和香叶醇;绿茶中有5种,苯甲醇未检测出;而红茶中只检测出了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和苯乙醇两种。在绿茶加工中,鲜叶中的苷元仅有20.34%得以释放;而在红茶加工中,95.60%的苷元得以释放。这些释放出的苷元成为成品茶的重要香气组分。实验证实了鲜叶在不同的加工工艺处理下,在制得的成茶中香气和糖苷类香气前体的组成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红茶属全发酵茶类。我国出产的红茶,有条形工夫红茶,颗粒状碎红茶,以及小种红茶三种,各具不同的品质风格。以下简要介绍初制条形红茶与碎红茶的工艺原理和作业措施,工艺上综合了广东英德、云南夙庆、安徽祁门、湖南安化等地,1959年产制优质工夫红茶与碎红茶的生产经验,供当前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探究生姜红糖红茶复合保健果冻制作工艺,研发出一款适合女性食用的营养保健果冻。以红糖、生姜、红茶为主要原料,结合现有的果冻加工工艺,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方,同时对其进行感官品质和部分理化性质检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500 mL水中红糖用量为45 g,生姜汁用量为15 mL,红茶用量为2 g,卡拉胶用量为5 g,在此条件下产品感官评价最好。该产品具有生姜和红茶的风味,口感细腻、色泽澄净、酸甜可口,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红茶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对红茶果冻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茶果冻的最优配方为红茶茶汤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12%,柠檬酸添加量0.25%,果冻粉添加量0.8%,在此配方下制作的果冻色泽均匀、茶香适中、酸甜适宜、口感细腻。采用SDE分别提取红茶茶汤和红茶果冻中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C)对其进行分析,红茶茶汤和红茶果冻中共检测出38种香气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酮类、酸类和烃类等。相对含量最高的香气成分为醇类,其次为醛类和酯类。香气成分中以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苯乙醛、水杨酸甲酯、橙花叔醇为主体特征,红茶茶汤中的香气成分能很好地保留在红茶果冻中,产品表现出花香果香型香气特征。  相似文献   

13.
"皖海红美人"红茶产自安徽四海茶业有限公司的九华佛茶标准化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位于九华山西麓的杜村乡,是传统名优绿茶产区。本研究探明了九华山及周边地区春季红茶的适制性及加工工艺,通过比较不同萎凋方式和创新变温发酵工艺技术,使茶叶中茶黄素含量更高,具有香气嫩甜香尚鲜,汤色红亮,滋味鲜爽醇厚的品质特征。为该区域开展红茶加工生产和丰富茶叶产品种类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浸提、干燥等工艺条件对优化GABA速溶红茶制备的问题,以‘金萱’品种的GABA红茶为原料,蒸馏水作为提取溶剂,以GABA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GABA速溶红茶浸提参数,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茶水比对GABA速溶红茶粉中GABA含量等的影响;在确定最佳浸提工艺条件基础上,分析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工艺对GABA含量的的影响,并确定制备GABA速溶红茶茶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GABA速溶红茶浸提过程中,浸提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大,浸提温度与总固形物提取率具有极显著关系(P<0.01)。经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 min,茶水比1:15,在此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下,经冷冻干燥后获得GABA含量高达10.11 mg/g的GABA速溶红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兴起高档红茶消费热,促进了红茶生产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因为缺乏红条茶加工技术和条件,红茶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产品问题颇多。高嫩度鲜叶加工红条茶的有关技术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  相似文献   

16.
以酸石榴叶为原料,在分析其化学组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红茶和绿茶工艺加工酸石榴叶茶,研究不同制茶工艺对酸石榴叶茶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石榴叶是一种良好的制茶原料,但是不同的制茶工艺对其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主要是因为红茶工艺更能有效钝化酸石榴叶茶中的多酚氧化酶,导致该条件下酸石榴叶茶中的总酚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绿茶工艺对酸石榴叶茶鞣花酸、儿茶素、茶红素和茶黄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红茶工艺可显著降低鞣花酸及儿茶素含量(P0.05),并显著增加酸石榴叶制茶中的茶黄素及茶红素含量(P0.05)。通过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看出,绿茶工艺对酸石榴叶制茶抗氧化性无显著的降低作用,而红茶工艺能显著降低酸石榴叶制茶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远红外辐射对萎凋叶氧化酶活性及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远红外特有的光热效应以及光萎凋在茶叶加工中的优越性,通过单因素试验深入分析不同时长和强度的远红外光萎凋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红茶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萎凋叶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随远红外光强度的上升而上升,随远红外光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变化趋势与PPO相似,两者活性均以15 W/m 2远红外光处理3 h的萎凋叶最高且较对照分别提升14.4%和23.5%;此条件处理后的红茶与对照相比氨基酸含量提高8.4%,茶多酚总量下降14.3%,茶黄素含量提高20.5%,茶红素含量提高11.9%,同时感官审评得分最高。实验优化了红茶加工中远红外辐射萎凋的工艺参数,可为远红外辐射在红茶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紫娟’茶品质的影响,以‘紫娟’鲜叶为原料,分别利用烘青绿茶、晒青绿茶、红茶、白茶及黑茶的加工工艺制作成5种‘紫娟’茶,检测其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艺下,同一品种‘紫娟’鲜叶制得的茶样所含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紫娟’烘青绿茶中花青素含量最高,晒青绿茶次之;儿茶素的含量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而降低。此外,在黑茶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在白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而咖啡碱在红茶中的含量最高。由此可见,不同加工工艺对‘紫娟’茶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影响较大,其中‘紫娟’烘青绿茶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9.
以杜仲叶与新鲜茶叶为主要原料,经漂烫、萎凋、揉捻、发酵及干燥等工序研制出杜仲叶复合工夫红茶。以茶叶的感官评价为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杜仲叶复合工夫红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杜仲叶复合工夫红茶的漂烫工艺参数为:漂烫温度95℃,漂烫时间2 min;萎凋工艺参数为:萎凋温度30℃,萎凋湿度20%,萎凋时间3 h;人工揉捻工艺参数为:轻压10 min-重压10 min-轻压10 min;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0℃,发酵湿度95%,发酵时间5 h。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杜仲叶复合工夫红茶的品质、风味俱佳。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包括红茶在内的各类茶叶的发源地,是最早种植、加工和饮用茶叶的国家。中国红茶随着世界贸易的推进,主动或被动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发展。印度在英国扶持下,借鉴中国红茶的加工技术,创制红碎茶后,在产、销量两方面长期稳居世界第1位。红茶在世界茶叶贸易中也占有突出的地位,而中国和印度这两大文明古国为红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