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为了探讨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H_(22)小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及促细胞凋亡作用,建立小鼠皮下H_(22)移植瘤模型,将其分为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大豆异黄酮组和大豆皂甙组。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组分别按200 mg·kg~(-1)剂量每日灌胃给药,共10次;5-Fu组按25 mg·kg~(-1)剂量隔日腹腔注射给药,共5次。实验末期处死动物,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色法检测肿瘤组织Caspase-3和Caspase-8相对活性以及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总抗氧化活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处理均能显著降低H_(22)小鼠肝癌移植瘤组织的瘤重,提高抑瘤率,其抑癌率分别为36.3%和34.8%。同时,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均显著升高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增高肿瘤组织Caspase-3和Caspase-8相对活性,降低小鼠血清MDA水平,增高血清GSH和T-AOC水平。试验说明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H_(22)小鼠肝癌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促细胞凋亡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试验优化了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实验室提取、测定异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标准体系。优化后建立的提取条件为:脱脂大豆样品粉末,加入体积浓度为80%的色谱级甲醇10 mL,室温下放置2 h,置于超声功率200 W条件下80℃水浴12 h,12 000 r·min~(-1)离心15 min,取上清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待测液4℃保存。优化后的HPLC法:流动相选择甲醇-水(体积比30∶70),柱温设置40℃,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 mL·min~(-1),进样体积10μL,进样时间26 min,采用峰面积法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的HPLC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效率高、精度高,可为实验室内高效提取大豆异黄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过氧化氢所致L0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以过氧化氢诱导L02细胞制备L02肝细胞凋亡模型。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技术观察L02细胞核形态变化,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观察L02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L02细胞中Caspase-3活性片段(Cleaved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活性片段(Cleaved PARP)表达,以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情况。结果显示:过氧化氢处理L02细胞能使细胞核Hoechst染色和TUNEL染色增强,提示L02细胞凋亡增多。同时,过氧化氢上调L02细胞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表达(P<0.05)、Bax/Bcl-2比值(P<0.05)和NF-κB p65核转位水平(P<0.05)。与损伤组比较,大豆异黄酮组L02细胞凋亡显著减少,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表达量、Bax/Bc...  相似文献   

4.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杨茂区  陈伟  冯磊 《大豆科学》2006,25(3):320-324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一类具有广泛营养学价值和健康保护作用的多酚化合物,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具有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重作用,并且在抗肿瘤、预防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流行病学和实验数据的有力支持.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分析整理,同时对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代谢以及发展前景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大豆异黄酮对过氧化氢(H_2O_2)致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H_2O_2损伤Chang Liver细胞建立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并以10,20和40 mg·L~(-1)大豆异黄酮进行干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肝细胞存活率;以微板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肝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肝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肝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含量。在10~40 mg·L~(-1)范围内,大豆异黄酮对Chang Liver细胞不显示细胞毒作用。300μmol·L~(-1)H_2O_2刺激后,模型组肝细胞存活率与正常组比较下降,细胞外液中ALT、AST、LDH水平上升,说明Chang Liver细胞损伤显著;而模型组肝细胞中SOD和GSH水平与正常组比较下降,丙二醛水平上升,说明模型组Chang Liver细胞氧化应激增强。大豆异黄酮可剂量依赖性地提高Chang Liver细胞存活率,降低ALT、AST、LDH向细胞外液的释放;降低细胞MDA水平,升高细胞SOD和GSH水平,增高核中Nrf2蛋白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对H_2O_2致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和抗雌激素样作用,其是否对雄性生殖系统产生副作用仍存在争论.文章综述了大豆异黄酮对雄性动物生殖性能的影响,包括对生殖器官、生殖激素以及性行为等的影响,为提高畜禽的繁殖性能以及为人类合理、健康、安全利用大豆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主要存在于大豆籽粒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在食品、药物、禽畜饲料加工中具有重要价值.随着食品添加剂、抗菌药物的发展,大豆异黄酮抑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大豆异黄酮可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的活性,影响细菌和真菌DNA的复制与合成、蛋白质的合成,还可通过破坏菌体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来抑制菌体呼吸进而达到抑菌效果.该...  相似文献   

8.
尹学哲  许惠仙  金花 《大豆科学》2008,27(1):170-172,180
脂质过氧化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在动脉硬化的发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血浆及脂蛋白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易感性的变化,从大豆胚轴提取大豆异黄酮和皂甙,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其有效成分.给糖尿病大鼠饲喂添加100 g kg-1大豆异黄酮和皂甙的饲料20周,观察血浆脂蛋白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氧化易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饲喂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后糖尿病大鼠血总LPO、LDL及HDL-LPO明显减少;在体外进行氧化修饰时,LDL氧化延滞时间明显延长.说明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可降低脂蛋白过氧化程度和增强LDL抗氧化修饰能力,因此能够起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微量元素对籽粒中大豆异黄酮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个大豆品种(高异黄酮品种中豆27和普通品种九农20)进行盆栽试验,施用七种微量元素(镁、硼、锰、锌、铜、铁和钼),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豆籽粒的异黄酮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微量元素对大豆籽粒的异黄酮含量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五种微量元素(镁、硼、锰、铜和铁)使大豆异黄酮含量增高,但到一定浓度时,则含量下降;锌元素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随着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呈下降趋势;钼元素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随着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呈增高趋势。微量元素的含量对异黄酮含量的积累影响很大,镁、硼、锰、铜和铁五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在0.5mmol/L~1.0mmol/L之间异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地理环境对大豆种子异黄酮积累的影响趋势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孙君明  丁安林 《大豆科学》1997,16(4):298-302
以7个异黄酮含量显著不同的大豆品种或品系分别在7个地区种植,利用HPLC技术分析所收种子中的异黄酮含量。以期获得种子中的异黄酮积累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在7个地区中各品种异黄酮平均含量显著不同,山西最高(2492.3μg/g_,湖北最低(763.4μg/g)。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其变异系数也不同,吉林3号变异系数最高(49.4%);张 家口黑豆最低(33.5%)。7个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1.
大豆异黄酮提取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游  余盛禄 《大豆科学》2012,31(2):320-323
大豆异黄酮具有预防癌症与心血管疾病,减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大豆异黄酮主要采用传统溶剂加热、超声波、微波辅助等方法进行提取。文章对近年来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大豆异黄酮作为保健食品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苷元型异黄酮的开发和利用,采用光谱学手段研究大豆素/染料木素与大豆分离蛋白之间的作用机制.荧光和紫外光谱表明,大豆素/染料木素会使大豆分离蛋白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疏水性增强,造成蛋白质结构改变.大豆素/染料木素对大豆分离蛋白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主要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位点数为1;红外光谱表明,大豆素/染料...  相似文献   

13.
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大豆制品进行了异黄酮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各组分的含量表现为非发酵大豆制品中异黄酮主要以糖苷D和G的形式存在,而在发酵大豆制品中,苷元Ge和De比例明显增加。并且对影响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各组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引导消费者有目的性地选择大豆制品及为指导企业生产加工出高生物活性异黄酮制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郭开平  苏宜香 《大豆科学》2008,27(2):331-334
大豆异黄酮结构与17-(雌二醇相似具有弱雌激素作用。绝经后妇女的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肥胖、乳腺癌等发病率升高。大豆异黄酮通过多种机制预防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肥胖、激素相关性癌症如乳腺癌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豆异黄酮与绝经后妇女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将60只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LPS)、SI低剂量组(10 mgkg-1)、SI中剂量组(20 mg·kg-1)、SI高剂量组(40mg·kg-1)和阳性药阿米替林组(10 mg·kg-1...  相似文献   

16.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is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liver disease and affects about 25% of the population globally. Obesity and diabetes are the...  相似文献   

17.
磷浓度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际土壤微生物是根际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根际养分有效性、植物生长发育等关系密切.土壤磷素营养的差异可引起植物根系分泌物和根形态的变化,但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的作用还少有报道.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磷浓度处理对生长在黑土土壤上3个采样时期(v3、R1和R3期)的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对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片段进行解析,对DGGE图谱主成分分析(VCA).结果表明: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均随生育期而迁移,说明生育时期较磷浓度处理而言是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大豆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受不同磷浓度处理产生分异体现在v3期,细菌结构产生分异体现在v3和R1期,说明磷浓度处理对大豆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豆生育的早期,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这种差异弱化至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