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福鼎大毫1芽2、3叶鲜叶为原料,以减重率为萎凋阶段划分依据,研究不同阶段在制品的白茶品质风味及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制品的白茶风味在萎凋减重率>20%时开始产生,40%萎凋减重之后形成较快,萎凋减重率≥60%时,香气、滋味上均表现明显的白茶风味;滋味风味的形成明显滞后于香气;萎凋过程中在制品产生了花香风味,但在70%减重率时,花香风味消失。40%萎凋减重率之后,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水浸出物等生化成分变化也较剧烈。因此,在白茶加工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有可能在保持白茶风味不减的条件下,加速萎凋减重率≤40%这一阶段的水分散失速度,调节白茶香气与滋味的形成进程,以缩短萎凋进程,并使成品白茶具有花香品质。  相似文献   

2.
白茶品质形成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茶加工工序包括萎凋和干燥,其中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鲜叶经过较长时间的萎凋,内含物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包括多酚类、氨基酸、糖类等,多酚类氧化缩合产物形成了白茶特有的杏黄汤色和醇爽清甜的滋味。氨基酸在茶叶加工中转化成挥发性的醛或其他产物形成茶叶香气。萎凋中氨基酸与儿茶素的邻醌结合而成的有色化合物,对白茶汤色有着良好的影响。可溶性的糖是构成白茶茶汤滋味和粘稠度的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生化成分、萎凋速率、感官品质的对比分析,研究不同萎凋方式对寿眉白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萎凋方式对寿眉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影响显著。复式萎凋寿眉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咖啡碱含量均高于加温萎凋寿眉,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则低于加温萎凋寿眉,且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儿茶素四种生化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加温萎凋萎凋速率明显高于复式萎凋,造成萎凋失水过快,萎凋过程中品质转化不够,感官品质有明显青味,不利于寿眉品质的形成。综合分析认为在相同萎凋时间情况下,复试萎凋寿眉香气和滋味品质优于加温萎凋,所制白茶品质优异。  相似文献   

4.
正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制作工艺简单,只经萎凋与干燥。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萎凋使茶青逐步散失水分,前期叶细胞膜透性和酶活性逐步增强,叶内有机物质在酶的作用下逐步转化和分解,从而使其外形收紧、香气清爽、滋味柔和,形成白茶特有品质。白茶萎凋就是通过工艺调控使其按白茶品质特性所需的方向发生适度的酶促反应。白茶制作看似简单,因其工序少,对天气依赖性强,可控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白茶三种不同萎凋方式,探索不同萎凋方式对白茶品质的影响,总结出有利于白茶品质和产能提高的萎凋技术。  相似文献   

6.
浅谈白茶热风萎凋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白条制作关键性技术工序是美凋,白条徐有的外观色泽、叶态及香味,主要是在萎凋过程中形成的,萎凋技术掌握如何对形成白菜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白茶萎调表面上主要是去除鲜叶中的水分,但实际上在减少水分过程中引起了一系列的自发性的理化变化,从而形成白茶满被白毫,色泽银白光润.具有清鲜毫香和清甜滋味的品质特征。福鼎白琳茶厂于1985年开始采用热风萎凋工艺制作白牡丹并取得成功,为缩短白茶制造生产周期,解决白茶雨天萎凋困难,稳定产品品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白茶热风萎凋由加温炉灶、排气设备、萎凋帝、萎凋菁架等四…  相似文献   

7.
乌龙茶品种鲜叶加工白茶过程中香气成分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加工白茶具有明显的花香特征。为探明该原料在白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形成与变化规律,在室内控温控湿(温度18~22℃,湿度45%~60%)环境条件下,选用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和福云6号制成的传统白茶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质联用法对茗科1号等10个适制乌龙茶品种鲜叶的萎凋在制品及其成品茶(简称花香白茶)进行了香气成分检测和化学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花香白茶与传统白茶存在迥然不同的香气组成化学模式。各乌龙茶品种鲜叶加工的花香白茶及其在制品的香气组成化学模式具有较高相似度;随着鲜叶萎凋减重率的增加,其香气组成在主成分分析二维得分视图中的模式分布渐趋离散,并发生群体定向逐步偏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花香白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与采制原料的品种特性密切相关。鲜叶萎凋减重率30%~60%为影响花香白茶香气品质形成的关键发展阶段,并以萎凋后期(减重率≥45%)对其在制品香气组成的影响最为突出。从乌龙茶品种试样中可检出的136种香气成分显著富集于3种变化趋势模型,其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橙花醛、水杨酸甲酯、β-紫罗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香气成分可视为花香白茶香气品质工艺耦合调控的主要化学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加工技术最原始,最生态的茶类。其加工只有萎凋、烘干两道工序,虽然白茶加工"一讲就懂、一看就会",但真正要制好白茶,并非容易事。正如茶业百岁泰斗张天福先生所言:"白茶制造看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很复杂,不容易掌握得好"。结合生产实践,简言之:白茶加工简单,生化变化复杂,关键在于萎凋技术。1失水速率是萎凋技术的关键萎凋技术决定白茶品质特征和商品价值。萎凋过程通过调控温度、相对湿度,气流和时间来获得独特品质的白茶。萎凋所采取各种工艺措施,其实际目的就是控制失水速率,因为萎凋叶的失水速度,直接影响青叶生理化学变化的进展,从而影响白茶色、香、味的形成,所以把握萎凋的失水速率是萎凋关键工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姚经 《福建茶叶》2011,33(5):31-31
萎凋是白茶加工工艺中决定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加工传统工艺的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均受环境条件影响,技术无规范,品质难把握;加温萎凋已被普遍采用作为白茶加工的萎凋方式,但全凭经验操作,缺乏科学的技术条件和手段,仍然难以提高产品质量。亟待改变现有生产状况,创新白茶萎凋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加温萎凋与复式萎凋过程中取不同萎凋样品及成品茶,采用国标方法分析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及儿茶素组分等生化成分含量变化,同时采用GC/MS分析两种萎凋方式制成的成品茶香气物质差异,来探究两种萎凋工艺对福鼎白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温萎凋制成的福鼎白茶可溶性糖、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显著高于复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