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名国 《茶业通报》2001,23(1):35-35
南湖银芽茶产于南湖茶林场。该场位于皖东南宣州南漪湖畔 ,麻姑山下 ,与皖南名胜敬亭山相望。现有茶园面积 2 91 .7hm2 ,这里青山环抱 ,空气清新 ,环境优雅 ,小区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土壤肥沃 ,有机质含量丰富 ,林竹茂盛 ,云雾缭绕。并远离城市 ,茶区空气水源无污染 ,无公害 ,生态环境优越 ,极宜茶树生长。南湖茶林场 1 993年开发的南湖翠云茶 ,1 994年通过成果鉴定 ,其产品获安徽省和司法部科技是步四等奖 ,第二届“中茶杯”评比二等奖 ,该茶已载入《中国茶叶大辞典》茶类部。“南湖银芽茶”系继南湖翠云茶之后 ,于 1 998年春茶期间研制…  相似文献   

2.
黄山翠竹产于安徽歙县石耳山、石狮峰一带,属黄山余脉,主峰石狮峰海拔1234米。茶园多分布于800米左右的深山幽谷之中。这里奇峰叠嶂、林木葱郁、溪涧蜿蜒、泉水潺潺,终年云雾缭绕。茶园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质地松软。茶树生长旺盛,芽头肥壮、持嫩性强,为名优茶品质形成的优越环境。  相似文献   

3.
齐山翠眉是近年来新创制的名茶,以其纤秀色绿,形如月芽,酷似嫦娥画眉,而被我国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誉为“翠眉”,因产干皖西金寨县齐云山,故称“齐山翠眉”。创制经过金寨县自古以来就生产名茶,进贡皇室、誉满海内。“六安瓜片”就主产该县境内,尤其是“齐山云雾瓜片”犹如名茶冠上的明珠,更为著名。 1986年春,金寨县的茶叶技术人员,遵循“发挥资源优势,开发山区经济”的创新精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豫南茶区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茶叶资源、促进茶农增收,研制、生产信阳红茶。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和发酵等是信阳红茶的高效采制技术,生产出的信阳红茶色、香、味俱全,适合信阳环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南岳云雾茶(古称石禀茶)早在初唐时期就被列为贡茶享誉天下,生产历史悠久。五岳之中唯独南岳产茶,其茶树生长环境极优,高海拔区域(800m~1200m)、纯天然生态,无任何污染源。茶叶加工制作精细,茶叶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盟国家,茶产业已经成为当地茶农致富的主要途径,更是成就南岳旅游人文景观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6.
黄枝香单枞茶采制工艺技术研究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凰单枞茶生产历史悠久,名扬国内外,其品质具有馥郁的天然花香,紧结而肥壮的条索,色泽黑褐油润,汤色金黄明亮,滋味浓烈醇甘,叶底绿叶红镶边(即青蒂、绿腹、红镶边),耐冲泡的特点。凤凰老树单枞是单株管理、单株采摘、单株加工,故名单枞茶,它的表现类型很多。在八十年代以前种植面积小,产量很少。随着发展山区经济、农业结构调整、茶叶需求市场的变化,近十几年来,产区茶农在利用老树单枞梢枝扦插繁殖或嫁接换种,大力发展凤凰单枞茶生产,种植面积较大的有黄枝香、八仙过海、玉兰香、芝兰香等。目前全省各地也有引种示范,全省凤凰单枞茶面积约有1.2万667m^2。茶叶制作技术,由过去的全手工法向半机械化加工发展,传统的生产经验丰富,但对加工工艺技术系统研究,或用科学依据来说明加工技术指标的确定至今末见有报导。因此,我们在传统工艺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名优凤凰单枞茶加工系统技术研究,用科学数据佐证、总结和提升加工技术理论,促进名优茶开发生产。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传统杀青技术成熟的前提下,如何保持针形类名优绿茶滴水岩云雾的形与色、香、味的统一,以揉捻和理条工艺为核心开展了成形与保色增香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三杯香茶采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杯香茶,产于浙江省泰顺县。泰顺境内山峦重叠,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木茂盛,云雾弥漫。由于生态环境优越,所产茶叶品质优异,尤其以独具特色的香气、滋味见长,曾被誉为浙江绿茶的味精。1996年,该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三杯香茶又称泰顺高绿,以香高味醇、耐冲泡而驰名。  相似文献   

9.
二祖禅茶是太湖县茶叶开发公司根据史料的记载和冷县的茶叶资源,于2004年恢复开发的优质茶。太湖县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公元561年,中国禅宗始祖慧可,卓锡太湖狮子山,史载:慧可大师采山中青茶,亲制之,茶禅一味,清心明目,故禅语录云:“吃茶去”。后山人仿学,历传1400余a。原“活佛”赵朴初饮后,欣然命笔“阅世但当开口笑,举杯相劝太湖茶”。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诚大师亲笔为二祖禅茶题名。二祖禅茶采制考究,全部产于深山区无公害茶园,鲜叶经摊凉一杀青一做形一干燥精制而成,具有外形紧结卷曲,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香气高长,滋味浓醇鲜爽,…  相似文献   

10.
邹文琴 《茶业通报》2016,(3):99-101
九江隶属于我国江南茶区,辖区内茶叶种植面积达6670hm~2,产量可高达3000t/年。目前九江市在品牌建设的观念、方法和氛围上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品牌整合不彻底、龙头带动不强劲等。建议通过加强茶叶产业组织领导、加速基地茶园良种化进程提升品牌质量等策略,达到提升茶叶标准化生产水平,培养庐山云雾茶品牌,推动九江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等目标。  相似文献   

11.
“舒城小兰花”系列名优茶采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先安 《茶业通报》2006,28(4):166-167
名优茶是名茶和优质茶的统称,它包括进入流通领域的茶叶优质商品和名牌商品。改革开放20多a来,名优茶生产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199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7万t,占茶叶总产量3.3%,产值4.3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14.32%;1996年全国名优茶产量9.4万t,占茶叶总产量15.9%;200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4.4万t,占茶叶总产量21.1%,产值55.52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2.2%;2005年全国名优茶产量23.0万t,占茶叶总产量26.4%,产值111.5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72.0%。名优茶生产在我国茶叶产业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名优茶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到茶农…  相似文献   

12.
杏脯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属我国北方普遍栽植的果树,近年来栽培面积在不断地扩大。杏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钙和磷,维生素A含量仅次于芒果而居水果第二位。杏仁可入药,有止咳定喘、润肠通便之功效。由于杏果后熟过程较快,在常温和低温下都不能长时间贮藏,采收后若不能及时处理会很快腐烂变质  相似文献   

13.
鱼翅是由鲨鱼的背鳍、胸鳍、尾鳍下叶前部经加工而成的淡干品,其营养价值丰富,具补血、补气、补肾、补肺和补胃等功效,为了进一步规范鱼翅加工工艺,现介绍将鱼翅加工成明翅的工艺技术。1工艺流程原料鲨鱼鳍→干燥→去基肉→烫沙→刮沙→洗涤→漂白→漂洗→去骨→晒干或烘干→分级→包装→明翅成品。2操作方法干燥将鲨鱼鳍原料置于太阳下晒干或烘房内烘干。烘房温度应控制在40℃左右为宜。去基肉用刀或电锯将鲨鱼鳍的基部肌肉切除干净。烫沙将干鲨鳍重量的1.2倍清水,加热至60℃左右,再将鲨鱼鳍浸入水中,不断自下而上翻动,使原料受热均匀。保…  相似文献   

14.
千岛银针名茶是我县在推广机制扁茶的基础上成功研制的颇具特色的针形名茶,随着千岛湖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千岛银针名茶已成为继我县千岛玉叶名茶之后第二只品牌名茶与扁茶组合生产,效益颇佳,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产品畅销各地,且机械简单、操作工艺方便,很适合农户小规模生产。1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紧细、圆直,似松针状,色泽绿润,香气清高,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匀齐。冲泡杯中,初见银针根根悬挂水面,约1m in,又渐呈根根直立杯底,十分美观。2加工工艺千岛银针属绿茶类,全芽型名茶。加工不同于其他名茶,不强调外形,只求保持芽体原状,…  相似文献   

15.
16.
17.
南岳高山云雾茶是湖南十大名茶之一,在国内享有盛誉。其生产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它是由传统的石禀茶演变而来。在演变过程中,其栩栩如生的传奇典故记载和积淀了南岳几千年来浓郁而厚重的茶文化,再现了历代和当代种茶、喝茶人的风采。与此同时,南岳人对高山云雾茶未来发展前景充满期待与希望,勾画出一幅全新蓝图,为提升五岳名山——南岳衡山及全国5A级旅游示范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孔鹤  刘芳 《保鲜与加工》2003,3(1):29-29
莱豆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采用科学的脱水加工技术,生产出的干制品,食用方便,便于运输,易于长期保存.干菜豆复水后质地脆嫩,香味可口,色泽鲜艳,还可以出口创汇,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现将菜豆脱水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乐生 《茶业通报》1994,16(4):25-26
“福安大白茶”的性状及其栽培、采制技术陈乐生(福建省福安市茶业局)福安大白茶原产地在福建省福安市穆阳镇高岭村。1983年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后,推广范围不断扩大。福安市自1974年以来共扦插繁育福安大白茶茶苗五亿多株(出圃数)...  相似文献   

20.
茶中珍品--白茶的采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茶是中国名优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经生产加工的白茶,外形挺直,自毫显露,芽壮叶嫩,汤色清亮,香气馥郁,滋味鲜醇,营养丰富。其氨基酸含量高达6%-10%,是高档绿茶的2—4倍。白茶性清凉,对人体具有退热降火,保肝、护肾、抗癌、明目等保健功效,是人类最理想的茶叶饮品之一,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现将其采制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