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关于我国大豆竞争力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进 《杂粮作物》2003,23(3):150-151
中国是世界大豆的原产国和主产国之一,目前总产量排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居世界第四位。1995年以前,我国一直是大豆的净出口国。但从1996年起,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6~2001年,大豆进口量依次为111万t、279万t、320万t、432万t、1042万t和1325万t,同期我国大豆生产量为1350万t、1322万t、1473万t、1515万t、1425万t和1541万t,进口量分别相当于当年国内总产量的8.2%、21.1%、21.7%、28.5%、73.1%、85.9%。如果再把进口的豆油和豆粕也折算成大豆,2001年的进口量将超过1500万t,几乎相当于我国大豆的总产量。我国大豆生产贸易形势的…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辽宁省在我国鲜食大豆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我国鲜食大豆育种、制种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速冻鲜食毛豆出口量约占世界速冻鲜食毛豆总量的52%;辽宁省每年为南方鲜食大豆种子市场提供1万t以上的用种量,占市场份额的70%以上;辽北鲜食大豆鲜荚产量12~15 t/hm2,亩产值2 000元左右,利润空间巨大;辽宁省建立鲜食大豆产业基地势在必行,选育优质、高产鲜食大豆新品种,建立健全鲜食大豆供种需求平台,以解决鲜食大豆主产区鲜荚产量低、品种混杂,种子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恶性竞争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南美洲大豆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南美主产国大豆生产发展沿革。介绍南美大豆育种体制、育种目标、育种程序、种子推广服务体系及品种保护现状,分析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展望南美大豆育种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陈亮 《中国茶叶》2001,23(3):11-11
日本是世界上绿茶主产国之一,1999年共有茶园56000hm2,产茶9万t,其中静冈县茶叶产量约占总产量的44%,鹿儿岛县约占20%,三重县约占8%.日本共有48个国家级无性系良种,其中红茶品种10个占20.8%,绿茶品种38个占79.2%(表1).另外,还有一些县级无性系良种.  相似文献   

5.
广东乌龙茶品种——凤凰水仙系列品种名丛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是我国主产乌龙茶的三个省份之一,现有茶园面积4.5万hm2,其中无性系良种占30%,约3.0万hm2茶园是用种子直播的群体种。年产茶叶3.98万t,其中乌龙茶约1.48万t,占总产量的37.2%。……  相似文献   

6.
司伟 《大豆科技》2010,(3):42-43
1 国际大豆生产与贸易概况 1.1 世界大豆生产平稳发展,不同主产国丰歉有别 2009年世界大豆收获面积为9627.1万公顷,比上年略有增加,总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约为2.33亿吨,但不同主产国丰歉有别.美国大豆生产创历史新高,收获面积为3100.7万公顷,比2008年增加了2.6%;产量达9147.2万吨,比上年增加了13.3%.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80%~90%的大豆种植区和大豆工业都分布在远东地区,2000~2010年俄罗斯大豆总产量由34.3万t增至121.0万t,基本呈递增趋势。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42.1万hm2增至2010年的120.0万hm~2,基本呈递增趋势。俄罗斯大豆产量由2000年的810.0 kg·hm~(-2)增至2010年的1 150.5 kg·hm~(-2),基本呈递增趋势。2013年俄罗斯大豆产量为150.0万t,2013年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为154.0万hm2。近年俄罗斯大豆平均产量为1 200kg·hm~(-2)。  相似文献   

8.
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岚  王连铮  赵荣娟  李强 《大豆科学》2007,26(3):407-411
我国大豆每公顷产量仅为1.83 t,比国外大豆主产国家低0.7~0.9 t.我国近几年每年进口2 500~2 700万吨.显著超过我国大豆总产,我国大豆年总产为1 700万吨左右.因此,提高大豆单产增加大豆总产是大豆产业的主要任务.通过过去15年的工作,利用杂交育种育成了超过4.5 t/hm^2的大豆品种3个:中黄13、中黄19和中黄35,其中中黄13在2003年已成为关内各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2005年已推广22.4万公顷,居全国第三.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马铃薯种植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发展很快,从1993年的343万hm2发展到2005年的488万hm2,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5%,总产量约7000多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19%。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在未来几年会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花生种植面积约60万公顷,在主要农作物中,其面积序列第九。1974年,美国花生总产约为1707,000公吨,产值57.6亿美元。七个州的产量占总产量的98%。佛州蔓生品种占花生面积的一半以上和总产量的60%。另外两个品种“星”和“佛州巨人”分别占花生种植面积的16%和12%。美国目前种植的花生品种对虫害和病原菌的抗性,均未进行过遗传学鉴定。在整个食品业中从种植者到消费者存在着单一性栽培和单调一律的压力。但是,花生的异源多倍体遗传结构和改进的育种程序,为生产取代现有纯系品种的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品种,提供了更多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扩大遗传基础,则要求改变品种种子的鉴定标准和市场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供给侧改革与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遥 《大豆科学》2018,(1):126-130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优质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1/2左右。近年来黑龙江大豆产业陷入种植面积连年减少、产量大幅下降,产业逐渐萎缩的困境。大豆产业安全与否,事关中国农业物种、农业耕地及国民食品三大安全问题。《黑龙江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扩大水稻、大豆种植,减少玉米种植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针",这是贯彻中央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版。搞好黑龙江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非转基因大豆民族产业发展,关系到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安全。自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后,黑龙江省政府及各级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纷纷采取措施鼓励农民缩减玉米种植,扩大大豆、水稻种植面积,使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滑趋势得到遏制,2016年大豆播种面积为312.5万hm~2,比2015年增加72.4万hm~2,增长30.2%,但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为此,建议应采取制定大豆产业振兴规划,确保我省大豆产量、质量和种植面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豆农种豆积极性;延长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提升我省大豆产业整体效益;调整贸易政策,确保我省大豆产业发展空间等措施,以此确保我省大豆产业安全、振兴。  相似文献   

12.
北方春大豆生育期性状在不同播季及生态区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北方春大豆品种,在7个大豆生态区采用春、夏、秋三季播种的生育期资料,分析了北方春大豆生育期性状的特点,包括生育前期、生育后期、全生育期日数及生育期结构(R/V)和标准差.研究结果将为深化大豆生态区划及品种的合理布局、育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菜用大豆的种植制度和品种类型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韩天富 《大豆科学》2002,21(2):83-87
中国有种植菜用大豆的悠久历史。近10几年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上菜用大豆的主要出口国。中国菜用大豆有单作、单套作和田埂豆等种植形式,种植制度相当复杂。春毛豆是中国菜用大豆的主要生态类型,夏、秋毛豆在南方也普遍种植。虽然中国大陆有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但生产上所用的菜用大豆品种大部分是从日本和台湾省引进的。目前急需抗病性强的春毛豆和品质优良的夏、秋毛豆品种。文中还介绍了中国菜用大豆的生产情况,并分析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黑龙江省以高油大豆为重点的优质大豆基地建设、推进大豆产业化的进程,以大豆产业的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和整个黑龙江省经济的振兴,从9个方面提出提高黑龙江省大豆育成推广品种化学品质的对策:确定明确的育种目标、把含油量作为大豆新品种审定的硬性指标、清理已审定推广的大豆品种、按品质类型区域化种植、有偿使用优质品种、重奖优质品种、成立“优质大豆育种攻关协作组”、成立大豆技术指导站、开办“农业订单”保险。  相似文献   

15.
耐荫型大豆与紧凑型玉米间作模式与推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荫型大豆与紧凑型玉米采用6:4或6:2的方式间作种植,比单作玉米可提高综合效益4500元/hm^2以上,同时对化解玉米、大豆种植相互争地的矛盾和大豆面积的恢复以及振兴中国大豆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以来,农业部连续4年开展了大宗农产品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介工作。4年间,共推介大豆主导品种22个、大豆综合配套栽培技术4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介,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充分展现了科技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介绍了农业部推介大豆主导品种的类型、适宜区域和在生产中的比重和作用,分析了主推技术的要点和增产效益,比较了大豆主要品种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大田主要品种覆盖比例的大小。从主要品种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比例看,六大作物品种区域适应能力排序为:玉米〉小麦〉棉花〉大豆〉油菜〉水稻。作者提出,在今后的大豆育种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品种适应性的改良;在主导品种推介中,应适当增加大豆、水稻等光温敏感、区域性强、适应范围窄等作物的主导品种数目。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大豆生产、育种及产业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大豆种植面积(每年3 000万hm2 以上)和总产(每年近8 000万t)均占世界的1/3左右;在大豆高产育种、品质育种、抗性育种等方面研究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分子育种已成为美国大豆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美国第一代转基因大豆育成引领了世界大豆育种方向.研究借鉴美国大豆生产、育种与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曰程  王玉斌 《大豆科学》2019,38(4):635-643
为明晰转基因大豆进口对中国的大豆产业、国际贸易地位以及转基因发展的影响,进而为壮大国内大豆产业,稳定国内大豆市场秩序,促进国内转基因技术有序发展提供相关依据,利用文献综述方法并结合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增加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转基因大豆进口严重弱化了中国在国际大豆贸易中的话语权,不利于中国的大豆甚至粮食安全以及国产大豆的发展;国际资本伴随大豆进口入侵中国大豆加工产业,同时刺激内资企业的兴起;转基因大豆进口对种质资源、生态坏境存在潜在压力,但又促进国内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以及转基因监管体系的完善。鉴于此,提出提高国产大豆的市场价值与比较收益,降低国内对国际大豆的依赖度,以需求拉动国产大豆供给,以及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快国内转基因技术研究及监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阿特拉津对不同种子大小品种大豆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和大豆轮作是我国东北地区应用广泛的种植方式,但玉米田除草剂阿特拉津常引起下茬大豆药害。选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的45个不同种子大小的大豆品种(粒重范围81~302 mg/seed)进行温室盆栽试验,探讨大豆地上冠部和地下根系对阿特拉津危害的响应。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在土壤中有效成分用量为500g/hm2的条件下,大豆地上部干物质生产随种子重量增加而增加,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根系干物质生产与种子大小未呈显著正相关(P>0.05)。这说明大粒品种大豆对阿特拉津耐药性强,小粒品种则敏感,因此,种植大粒品种大豆或品种中大粒种子,可使阿特拉津对大豆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