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蟠溪乡红关垭茶场,在134亩幼龄茶中,试行林粮套作,取得了粮收茶茂的结果。红关垭茶场,历年来,虽对134亩幼龄茶园进行中耕除草和施肥,但因末引起放畜人的注意而遭生畜的践踏,年年一无所获。1987年开春,对134亩幼龄茶进行深翻整地和施肥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作者在农林省静岗茶叶试验场试验的综合报告。试验方面试验一:1.处理品种是用 S 51,于头茶采后二茶初期,即在昭和15年7月4日把0.1克的赤霉素溶解于1000 CC 的水,尽量均匀地喷撤在36平方尺地面的茶树上,在同月23日采摘作为材料,调查定量茶枝、茶芽间的关系、牧叶量及其还元型维生素丙。  相似文献   

3.
茶园杂草是茶树的天敌之一,不仅与茶争夺肥、水、光、气,还充当某些茶树病虫害的中间寄主,使其为害更甚。我场茶树较为矮小,复盖率只有60~70%,招致杂草丛生,防不胜防。尤其在温暖湿润的雨季,地湿草茂,杂草繁殖极为迅速,往往草比茶高,荒芜成灾。在采茶繁忙季节还要花费很大精力去管理茶园,每年仅锄草用工亩平上十个。  相似文献   

4.
皖南茶区在六十年代前后,年年同学生下乡进行实习,一方面指导茶农改进制茶技术,提高品质,颇有成效;另一方面自己提高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制茶理论自群众中来,复回到群众中去。二者往还是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措施。至今将近二十年,没有机会再同学生下乡实习了,直至1984年4月才同省高教局电教  相似文献   

5.
正1940年王正容从遵义县新舟高小毕业,因父刚逝,家境贫困,1941年4月与同街坊刘其志、祝敬奇,走路进入中央实验茶场制茶训练班,从此涉茶一生。1943年5月,王正容考试成绩优良,正式留场录用为练习生,半工半读,师从李联标先生,李先生兼任湄潭职业技术学校茶科主任,王正容也兼任茶  相似文献   

6.
黔南山区地处亚热带,地势多为丘陵、山坡交融,山区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潮湿、草木茂而土壤厚、雨足日照短、相对温差大。在这样优越的生态条件下,茶树自然茶叶肥硕,叶质嫩软,白毫显露。但限于山区地势条件,茶树以引进外地苗木居多,造成茶树品种繁杂、品质不一。为更好地推动茶树良种无性系茶苗的种植,助力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针对黔南山区的地理条件,就多年来在山区对本地良种茶苗无性系培育的研究和推广成果进行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竹青 《茶业通报》1995,17(2):37-38
佛茶“道僧天云”研制初报刘竹青(安徽青阳县农牧渔业局)"道僧天云"是1991年安徽省科委下达的《九华佛茶研制与开发》课题,在省地县有关部门及安徽农业大学王镇恒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经过精心设计、论证、研制成功的九华佛茶。1992年道僧天云同九华佛茶...  相似文献   

8.
茶宴,顾名思义,就是以茶宴请宾客,是借茶会客交友的一种古老的饮茶方式。我国茶宴始于何时,虽难以查证,但茶宴名称始见于唐代,却有资可考。据《茶事拾遗》记载:“钱起,字仲文,与赵菖为茶宴”。唐代茶业发展,饮茶之风盛行,茶宴成为一代风尚。封建帝王、达官贵人往往借茶宴夸豪斗富,寻欢作乐;诗家墨客,文入学士又每设茶宴品茗论艺、吟诗作赋;而名山寺院中的僧人禅师,则举办茶宴,既修身养性,又谈经论道;社会低层、庶民百姓虽无士大夫阶层华贵高雅的茶宴,但在工余饭后聚三五友人,边喝茶消遣,边谈天说地,其情趣也非一般茶宴所能及。茶宴,同我国古老的文化艺术一  相似文献   

9.
近偶读清人张星焕之《皖游记闻》。中有一段关于霍山仙人茶的记述,文不长为免于湮没姑录之以飨同好:“仙人衡:霍山仙人衡以左元放故里得名。至今左姓最多,皆以为元放后裔也。其他地产石灰……亦产茶。贾人美其名曰仙人茶”。是书成于清穆宗同治三年(1864年)距今一百二十多年了,今冲名依然,多左姓、产石灰及茶如故,然仙人茶之名目无矣。该书又云:“皖省产茶之区甚多,惟六安之名最著。其实皆产于霍山,故茶贡全归  相似文献   

10.
金寨篮茶历史悠久,本文通过金寨篮茶历史的挖掘,在探究金寨篮茶历史渊源的同时,对金寨篮茶生产的环境和生产必要性也进行了分析.并对金寨县近年来篮茶生产研发的过程,加工制作工艺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茶书《煎茶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该“重视和加强对明清茶书的研究”,是茶史专家朱自振先生在搜集整理明清茶书以后,于《明清茶书综述》一文中发表的观点。目前,已经收录到的茶书,包括了现在还能辑有引文和仅存书目的佚书。其中,唐和五代16种,宋元47种,明清122种。确定属于明代撰写的茶书79种,清代撰写的茶书41种,余下4种为明末清初难以确定朝代的茶书。明清茶书,是传统茶书或传统茶学向近代茶书和近代茶学的产物。其历史发展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是,明清茶书存在一些问题,诸如:1.一书多名,一书几个作者,有的书名作者混乱;2.不著不述,专抄专辑,随便饣豆食丁成书;3.作…  相似文献   

12.
《茶业通史》是安徽农学院茶业系陈椽教授编著,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茶史著作。它自1984年5月问世,仅仅一年,就赢得了当代茶坛的广大读者的好评。我们读后,也获益非浅。这部茶史新著是作者凝聚他半个世纪以来从事茶叶事业的心血之作。作者同唐代陆羽  相似文献   

13.
采用黄板、蓝板诱杀小贯小绿叶蝉、茶黑刺粉虱、茶白粉虱、茶棍蓟马、茶黄蓟马。试验结果表明,诱虫板对小贯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白粉虱、茶棍蓟马、茶黄蓟马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8. 08%、61. 57%、64. 63%、60. 93%和65. 12%,黄板对小贯小绿叶蝉和白粉虱诱杀效果较好,蓝板对黑刺粉虱、蓟马类诱杀效果明显,生产中建议黄板和蓝板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云南大理州园艺站副站长张茂云在谈到云南山茶商品化生产时说:“今年年宵期间,我们打算在华北、华南市场上试销云南山茶盆花,目前已生产年宵山茶花2000余盆,已同北京园林绿化局等单位建立了销售合作关系。今年底,云南山茶将亮相北京莱太、北京南盆窑等花卉市场。”  相似文献   

15.
唐代茶叶的产地与名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黎标 《茶业通报》2003,25(2):94-95
据史籍记载,唐代人工栽培的茶树已遍及今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14个省区,同现代的茶产地大体相当。也就是说,凡是适宜于种茶的地方,唐人都栽种了茶树。由于各地的气候状况与土壤条件略有不同,因而唐茶的品色便出现了高低之分。这一点,陆羽《茶经》曾予说明。按陆羽的见解,山南茶以峡州(今湖北宜昌。此指治所所在地,下同)为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淮南茶以光州(今河南光山)上,义阳郡(今河南信阳)、舒州(今安徽怀宁)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浙西茶以湖州…  相似文献   

16.
又名茶梨,胖婆茶,红楣,它与山茶同属于山茶科。它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15米。叶肥厚,革质,光亮,簇生在  相似文献   

17.
广东地区的茶花育种资源很丰富,近年来发现的四季开花杜鹃红山茶就分布在阳春地区.此外,广东地区还有许多育种材料,如培育早花品种的'长尾红山茶';培育耐寒品种的'莽山红山茶'、'钝叶短柱茶'、'窄叶短柱茶';培育观叶观果品种的'大果红山茶'、'柳叶毛蕊茶';培育大花品种的'大白山茶';培育香花品种的更多,如'长尾毛蕊茶'、'毛药山茶'等.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黎平县茶业局刚收到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寄来的"2014年全国重点产茶县"证书,这是黎平县自2010年来连续收到的第五本同称号不同年度的证书。黎平县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是黔东南最大的产茶大县,获得过"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2012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3年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贵州产茶重点县"等荣誉称号。目前,全县茶园达1.65万hm2,分布25个乡镇,注册有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茶网蝽在陕南茶区发生严重,镇巴县又是茶网蝽在陕南的最早发生地,严重威胁镇巴茶叶的安全生产,对全县茶产业健康发展危害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多年防控实践,提出茶网蝽防控应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配套的组织措施,才能实现茶网蝽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20.
信阳毛尖茶优异品质的形成除与生态条件、精细采摘幼嫩的鲜叶原料、独特的炒制工艺有关外,优质的茶树品种更是信阳毛尖茶优异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为此,笔者论述了信阳毛尖茶对茶树品种的基本要求,并介绍了信阳毛尖茶区 4个适宜推广的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供信阳毛尖茶区推广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